二胡教學范文

時間:2023-04-12 01:12: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二胡教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二胡教學

篇1

一、注重培養音樂聽覺

音樂聽覺是演奏者對音樂的節奏、音色、風格、力度以及整體結構等方面的整體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感受來自對音樂效果的理解,想象源于內在的音樂聽覺。由于演奏者的感受力和想象力不一樣,因此對樂曲的體會也會不一樣,因此這會造成不同演奏者對同一首樂曲的處理也會不一樣。即使同一個演奏者在不同情緒和不同的境遇下對同一首樂曲的處理也會有差別。

因此注重培養學生的內在音樂聽覺是二胡教學的重要目標。音樂聽覺的培養是建立在對作品內容的理解基礎之上的。這就要求學習者要學會分析作品的整體結構和布局,包括作品的音樂風格、作品創作的背景和所要表達的內容和情感等,在此基礎上去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構思的能力。當然這也要求演奏者要深入生活,親身實踐,只有親身去經歷,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才能充滿情感、有滋有味。

二、掌握不同樂曲的風格,完美表現音樂

二胡是我國民族拉弦器樂中比較具有表現力的樂器之一。二胡不僅能夠表演非常復雜的音調,而且還能夠生動表現各個地域和各個民族的音樂風格。我國地域遼闊,民族較多,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民族都有著自己相對獨特的音樂風格和地域特點。即使生活在同一個地區同一個民族,他們的音樂風格有時候也會呈現多樣化的特征。

這就要求在二胡的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鉆研、掌握不同樂曲的音樂風格和特征,恰當準確的應用二胡的各種表現技巧,掌握各地方的音樂旋律特點,從而讓學生能夠幫助自己在演奏過程中更生動地、淋漓盡致地演奏音樂作品。

三、掌握演奏技巧和演奏方法

一個二胡演奏家如果缺乏演奏技巧和方法,即使對音樂有著良好的感受力和想象力,也不能把美好的思想感情化為旋律將之完美地表達出來。因此二胡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和方法對成功塑造音樂形象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正確的演奏方法是在二胡學習的過程中養成的良好習慣。在當前情況下,有的學習者急功近利,把獨奏曲當成主要的練習曲目,而缺乏對練習曲的練習,因此基礎打不好,將來也難以駕馭高難度樂曲的演奏。這是當前二胡教學與演奏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因此在教學與演奏的過程中要注重基本功的訓練。二胡演奏的方法主要有坐姿、左右手的持琴和持弓方法等。要使左右手完美配合,掌握正確的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

四、注重二胡演奏中的音色、音準問題

二胡演奏中的音色和音準是很難掌握的,但是如果演奏中缺乏好的音色和音準,就會影響作品的表達。在教學過程中,每一個學習者的接受能力不同,教師的教學能力也不一樣,因此學生對于音色和音準的掌握也會不一致。在教學過程中存在這樣一種現象,有的學生只滿足于樂曲的演奏,不追求音準和音色,這就造成學生只會炫技,不能融入情感,最后演奏出的作品也會缺乏好的音色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克服音色不好以及音不準的問題。一方面要求學生多訓練,熟悉各個音的準確位置,訓練手指的靈活性。同時還要訓練自己敏銳的聽覺,及時校正自己音準不準、音色不好的問題。演奏者通過根據二胡聲音的變化以及音準的把握,使樂曲中的內容和情感完美展現,使受眾得到充分的審美體驗。

五、注重二胡演奏的藝術表現力

熟練掌握二胡技巧并不是二胡教學的最終目的,要通過二胡演奏技巧展示二胡演奏藝術才是二胡演奏者的最高追求。二胡演奏中要想象作品的意境,準確表達情感。二胡演奏的藝術表現力建立在演奏者生活經驗基礎之上,通過對樂曲的理解以及聯想把所要表達的情景揭示出來,做到寓情于景。

篇2

本學期我們將在上學期的基礎上繼續打造“二胡三步曲”。

第一步:學會運弓

先讓學生認識二胡,熟悉二胡各部位的名稱,然后重點講授右手運弓的要領,學會持弓、運弓及中弓、長弓的運用,解決能將二胡拉響的問題,使學生打破對二胡的神秘感,使他覺得“我也能拉響二胡”,引起他的興趣,樹立起信心。作業主要是拉空弦練習及內外弦的換弓,技術上掌握運弓要“平、直”的運弓要領。

第二步:學習樂理與指法(要花幾個課時):

在學生基本掌握了右手運弓與換弓換弦之后,就要學習左手的按指了,在學習指法之前,要對學生先進行樂理知識的教學,要用形象化地語言講解音節、音符,我用上樓梯的方法講解七聲音階,特別要強調34與71的半音關系,好比上樓梯時要上半個臺階,邁步要小,使學生明白指法中遇到半音時,兩手指要并攏靠近的道理,因為如今的家庭大都住樓房,孩子們具有直觀的形象易于理解,易懂易記。接著要講音符、節拍,從全音符到十六分音符,并與學生一起象上樓梯那樣,打著拍子唱出音高來。明白了基本樂理后,再講授左手持琴摟指的要領,并按指法要求在二胡上拉出音階,學會用雙手的配合。作業存布置各種節拍的第一把位的音階練習。這一課時的內容量較大,既教樂理又教左手指法,因此是最為關鍵的一課!老師要做到講解生動,輔導耐心,引導師得法。

第三步:拉簡單樂曲

當學生掌握了左右手的配合與換弦練習之后,就要趁熱打鐵,教學生拉幾首簡單的兒歌樂曲,教材的內容必須結合一年級學生的音樂課本,選擇比較簡單的適合二胡拉奏的兒歌,例如:小寶寶要睡覺、閃爍的小星、粉刷匠等之類的歌曲,在前兩課時的基礎上稍加輔導示范就會拉了。這節課也是學生與其家長興趣最高的一課,他們覺得“我(的孩子)不但會唱,而且也會拉了!”在兒童天生優越感的促使下,無疑提高了他的學習興趣,增強了自信心。

教學實踐使我覺得三步教學法是行之有效的,三步教學法針對兒童的基礎與心理解決了三大問題:一是從心理上打破對二胡的神秘感,使其覺得“我也能拉二胡”。二是學會了讀譜視唱,打下了樂理基礎。三是“我不但會唱歌而且還會拉歌”,使學生增強了優越感,樹立了自信心,提高了學胡的興趣。

篇3

多媒體教學已被學校廣泛應用,部分學校還設置了多媒體教室,但是這并不代表這種教學手段就是完美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這種新的教學手段的使用情況還是不容樂觀的,也是存在著一些問題的。

(一)多媒體自身的功能沒有被充分利用起來

多媒體技術是一種高科技電子技術,它本身具有很強大的功能,可以很好地輔助二胡教師進行教學。但是教師自身的技術能力欠缺,導致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不能很好地處理內容與技術之間的關系,要想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上好一堂課就必須在制作課件時有相關的技術做保障,否則就會使得相關的音樂教學思想很難得到應用,進而達不到使用多媒體教學的理想結果。

(二)對多媒體的認識不夠

多媒體并不可以完全取代老師,有些二胡老師把整節課的所有內容以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完全沒有了師生之間的交流,這種過分依賴多媒體的現象是非常可怕的,不進行專業的演奏示范,不僅會降低老師的專業技術水平,而且會失去老師與學生的交流,進一步地拉大師生之間的距離,這樣完全沒有思想、情感交流的課堂是無法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的。多媒體技術主要還是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在課堂上起主導作用的還是老師。目前的高校二胡教學多以“一對一”或小組課的形式組織教學,他們更注重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然而對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和創新教學能力不那么重視,這也是不應該的行為。

(三)多媒體課件的制作盲目取材

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二胡教學,既可以提升學生的興趣,又可以讓教學過程變得生動有趣。可有的老師在制作課件時盲目地使用一些動畫效果和音頻,只為了讓課件變得生動形象,卻并沒有真正地為教學服務,根本沒有為學生學好本堂課的知識著想。還有的老師因為制作多媒體課件太麻煩而不想使用多媒體,但是又怕學校查課,所以不得不隨便應付一下,他們盲目地選取一些文字圖片放在課件中,這樣根本就起不到多媒體技術教學的作用。既然多媒體教學存在著這么多的問題,那么為了讓多媒體能夠在二胡教學中得到更好的應用,就必須針對這些問題采取一定的措施。在多媒體走進教學的第一時間里,學校就必須加強對老師的培訓,讓老師全面地認識了解多媒體,老師必須懂得制作PPT。學校對多媒體設備的安裝必須嚴格把關,設備當中不允許有妨礙學生學習的軟件。

二、多媒體技術在二胡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一)正確認識多媒體技術教學手段

想要在二胡課堂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就必須要正確認識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教學手段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多媒體在二胡教學中的應用既有優點也存在不足,我們必須正確地認識多媒體技術教學手段。這種新的教學手段的使用,要求我們首先必須要正確地認識和了解這種教學手段。其實多媒體只能在教學過程中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并不能完全取代教師在課堂上的地位,老師更不能完全依賴多媒體進行教學。試想一下,如果在音樂課堂中,沒有老師的存在,僅僅靠多媒體來輔導學生,那該是怎樣的一種情景啊!如樂曲《椰島風情》中的引子,很多技法譜面上都沒有標記,必須由老師親身示范,學生才能掌握,多媒體技術只起到一個輔助作用。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必須正確認識多媒體技術,把傳統教學與現代多媒體技術相結合,處理好老師與多媒體之間的關系,讓多媒體技術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篇4

關鍵詞:視唱練耳;二胡教學;相互滲透

中圖分類號:J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21-0132-01

本文以二胡為例,充分挖掘中國民族音樂文化,同時在二胡教學中,適當融入視唱練耳訓練手段,有利于更好的培養學生的音準感、節奏感以及創造力。在二胡的學習過程中,視唱練耳訓練的融入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說視唱練耳訓練貫穿于整個二胡學習過程中。

一、視唱練耳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音準感

音準是衡量二胡演奏水平的重要標準之一,二胡沒有任何固定的品位,演奏時只能通過聽覺、視覺和觸覺來把握音高,這就給二胡音準的控制帶來一定的困難。在二胡教學過程中加入視唱練耳訓練手段,包括單聲部視唱、多聲部視唱、聽辨、記憶和理性分析等手段,使學生了解不同地域、不同風格的視唱方法,從而應用到實際的學習和演奏中。因此,在二胡教學過程中應該融入適當的視唱練耳訓練,通過一定的視唱練耳訓練,學生可以理性的掌握音高。

二胡是一種沒有固定音高的弦樂器,采用多種律制,以五度相生律和純律為主。二胡在演奏時各音律的音高隨著所采用的律制不同和演奏的樂曲的風格的不同而有所變化。由于不同風格的樂曲采用不同的律制,所以要求演奏者具有良好的律制把握能力,否則將會嚴重影響樂曲的風格。但是二胡沒有固定音高,我們可以采用視唱練耳訓練時,普遍運用的輔助樂器鋼琴來加以練習。

鋼琴采用十二平均律,將八度平均分為十二個相等的半音,這種律制相對較容易把握。在進行視唱練耳訓練時可以利用鋼琴,通過對單音、音程、和弦等方面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聽覺能力,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音高概念。隨著視唱練耳的深入學習,學生可以在樂音發出前預示到音高的音響。在熟悉了十二平均律的各音程關系后,我們應進一步了解它與五度相生律、純律之間的區別,尤其是半音的傾向性。五度相生律的自然半音為小半音,即用二胡演奏mi、fa和si、do時,左手指距應盡量縮小,讓自然半音小于十二平均律時的距離;純律的自然半音為大半音,si要演奏的比十二平均律的稍低些,比降si稍高些,介乎于si與降si之間。fa要演奏的比十二平均律的fa稍高些,比升fa稍低些,在fa與升fa之間。通過一定的、有意識的視唱練耳訓練,學生增強了對音準、音律的把握能力,可以更好的把握樂曲風格,提高演奏水平。

二、視唱練耳訓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節奏感

良好的節奏感是一個音樂學習者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節奏將音樂的旋律按照一定的規則組織在一起,使音樂具有抑揚頓挫,賦有獨特的韻味。有人把節奏比作音樂的“呼吸”,節奏可以改變一首樂曲的音樂形象及其風格。

二胡曲風格多樣,節奏的變化也很豐富,只有把握好節奏的韻律感,才能夠正確演奏出樂曲的風格。把握節奏就需要視唱的輔助作用,在學胡前一定要進行適當的節奏訓練。采用一個最為正確可靠的方法,在開始用樂器練習以前,要學會讀節奏,計算音的時值和組合,打好基本節奏訓練的基礎。在學習基本節奏時,教師應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要只是被動的模仿,應鼓勵學生大膽組織節奏,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在潛移默化中鞏固了對節奏的學習。

在二胡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取樂曲的某一片斷,讓學生有規律的擊打出節奏,隨后在正確擊打節奏的基礎上,加入力度變化,讓同學們親身感受節奏加入強弱對比后的韻律感。這樣將有助于學生避免死板的擊打節奏,因只注意節奏的正確性,而忽略了節奏中所包涵的韻律感。

三、視唱練耳訓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旋律模仿也是視唱練耳訓練的能力之一,我們可以通過多聽演奏家的音像資料,分析、借鑒演奏家對樂曲力度的處理。在音樂家演奏同一首樂曲時,往往會有很多不同的處理方法,他們也是在長期的探索學習中,通過大量積累多樣的音樂語匯,長時間模仿借鑒前輩的演奏,久而久之逐漸形成自己的演奏風格。

在視唱練耳的訓練過程中,學生通過大量的視唱練習曲積累大量的音樂語匯。視唱練耳訓練中,許多富有藝術性的練習曲給學生以最直接的美感,為他們日后從事二胡演奏及音樂創造提供了靈感的源泉。

綜上,視唱練耳訓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音準感、節奏感和創造力,視唱練耳作為音樂學習的基礎課程,不僅可以從理論上增強學生的音樂修養,還可以在技術上為學生實際演奏提供有力幫助。所以在日后的二胡學習及演奏實踐過程中,積極探索如何通過視唱練耳訓練來提高二胡演奏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篇5

在二胡教育教學活動中,作為傳授者與指導者的教師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二胡教學中,若是教師能夠通過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學 _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往往能夠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同時,不少專家、學者認為情感教學是構建教學氛圍的關鍵環節,現代科學研究更是直擊主題,強調“教學重認知,更重情感”。因此,情感教學對于二胡學習的意義自是不言而喻,且教師更是承擔著情感向導的積極作用。

1、通過情感教學提升學生學胡的興趣與積極性

興趣,指的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于知識與能力的獲取欲望,濃郁的學習興趣不僅能夠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更能夠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對學習產生愉快的心理感受,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進而對學習效果與學習效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不能夠單純地教導與講解理論知識與演奏技巧,枯燥的理論與乏味的技巧訓練會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甚至會起到相反的作用。一方面,教師在進行二胡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發散性思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他們的興趣,充分調動他們延伸思考。通過結合一些理論知識與演奏技巧,為學生設計一些由淺入深的問題,讓學生從認知上產生思考,激發他們深入探究的學習興趣。

換言之,當學生能夠獨立自主、活學活用解決他們自身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時,其就會由心底散發出一種愉悅的情緒,這種情緒體驗能夠更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以《泉映月》這首作品為例,其旋律時而平靜、深沉,時而激動、昂揚,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內心的生活感受和頑強自傲的生活意志。那么,當教師教授其演奏技法,或是如何理解阿炳的情感體驗時,不能夠簡!單地灌輸,而是要讓他們在學習中明白演奏時為什么要低五度定弦?直線滑音為了襯托怎樣的情感表現?要讓學生運用已學的知識結合自己的思考去解決一系列問題,當他們努力解決了問題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愉快的情緒體驗,滿足的情感需求會進一步加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人在傳遞情感時主要通過語言來體現,也就是;說,教師在教授演奏技法的同時,需要結合自己的體悟與語言藝術,采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去講述作品中的樂音、樂句、樂段所蘊藏的技法、內容與情感體現,進而讓學生更為直觀地抓住作品的內涵,更易于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甚至更好地練習、掌握二胡的技能、技巧。

例如,教師在傳授二胡曲《長城隨想》時,除了講述作品的背景,還可以結合一些體現愛國主義精神的故事或是歌曲,通過豐富多彩的語匯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曲意與其中蘊含的民族自豪感,進而使得學生對作品投入感情,在演奏時,情感表達上達到升華,而并非簡單地按照教師的要求為了練習而練習。

2、通過情感教學培養學生的音樂情感

演奏的情感不僅來源于學生在教學中所受到教師的情感熏陶,更來自于受其影響在生活中獲得的情感感悟。遍覽成功的教學范例,無一不是教師與學生情感積極互動的結果,教師賦予教學情感,學生受其熏陶,其自身的情感狀態、認知狀態都對其自身的演奏技術、演奏效果起到了直接影響。換言之,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只是簡單地灌輸如何持弓、如何換弦、手腕角度等基本二胡演奏理論知識,對于學生而言,這種枯燥、抽象的描述必然會導致學生“依葫蘆畫瓢”、趙硬套。與之相反,比起單純的理論性闡述,富于情感的教學更能夠啟發學生、更容易讓學生理解,調動與激發學生的情感狀態與想象思維。

二、情感表達最終還需與藝術實踐相結合

二胡或者說音樂,其最終的目標就是向聽眾傳達與傳遞演奏者自己的情感,以期能夠引發聽眾的情感共鳴。也就是說,作為演奏者若想自如地將自己的情感與聽眾溝通與交流,需要日常不斷積累的同時,更需要演出實踐。換言之,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也應該注重學生日常練習的情感積累與演出實踐,通過實踐幫助學生加深對音樂作品的情感理解,進而讓學生在舞臺上能夠將自身的情感狀態及想象思維與實際情景相聯系,在實際演奏中體驗演奏時的情感因素與情感活動,這對培養學生深厚而穩定的情感素質大有禆益。藝術實踐是培養學生音樂情感表現能力的決定條件,演奏才能也是需要在無數次實踐中獲得形成和發展。

篇6

一、智力開發

人的大腦是分左右兩部分,它們各有自己的功能和范圍。左半腦是人的記憶、語言、計算、書寫等智力活動的控制中樞,右半腦則是覺、知覺、音樂、舞蹈等神經心理活動的控制中樞。大腦的分工是左腦管身體的右側,右腦分管身體的右側。由于習慣的原因,大多數人從小時候起,在寫字、用筷子時都用右手,因而左手和右腦的鍛煉機會相對較少。但是一個學胡的孩子就不同了,左右手要一起動作,使復雜的弓、指法協調配合。這是一種十分高級的腦、眼、耳、手等多種器官協同配合的鍛煉,對培養和開拓少兒的智力很有好處,所以許多學胡的孩子盡管要占用不少時間,可他們的學習成績并不比其它同學差,甚至要更好些,腦子也更為靈活。

二、掌握兒童特點

少年兒童的心理和生理條件與成人不同,因而根據少年兒童的年齡特點進行二胡教學,對于培養他們的美好感情和提高音樂修養與演奏技巧有重要的意義。

孩子是天真而幼稚的,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喜動好奇,持久力差,易于分心或產生厭倦情緒。應當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這些弱點呢?有此家長往往采取強制、壓服的方法,實際上這種做法只會減退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甚至會使他們因碰到困難而產生望而生畏的心理,以致喪失學習的信心,所以強制方法不可取。

為此,應當通過真誠耐心的引導和適應少兒特點的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努力發掘他們身上的積極因素。孩子們的接受能力和模仿性強,有強烈的求知欲。針對他們這些特點,如可以把二胡的各種技法逐步揉合在帶有旋律和趣味的練習中去。

三、掌握基本方法

l.坐姿

2.持琴

3.左手

①空弦的手型位置

②一指的手型位置

③二指的手型位置

④三指的手型位置

⑤四指的手型位置

⑥抬指、觸弦及機能訓練

⑦顫指(揉弦)

在論述揉弦方法前,首先強調大指對左手的功能。松松揉弦正確與否的關鍵,而左手松的關鍵,在根本上又決定于大指。因而大指是決定左手松與不松的關鍵,也是決定揉弦正確與否的關鍵所在。

揉弦具體可分成一、二、三指為滾動揉弦,四指為壓揉結合揉弦兩種類型,揉弦用音準形象來得出一個:準一不準(低)一準一不準(高)一準,掌握這種方法,易于形象的進行練習。

4.換把

換批應該更多地去重視臂的作用。用上臂作為主要的掌握、控制、改變距離的尺碼,這一概念必須明確。

在二胡的演奏及教學中,右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可能用一句語來說:“右手要會說話”。這里只述右手最基本的運弓方

1.持弓及演奏內外弦手的用力方法。

2.基本運弓法及變化運弓法。

3.運弓中的兩手,臂的對立統一。

在運弓時提出一個原則:兩手與臂的力的運動,要反方向進行。在一般情況下,只是一種共識及感覺,有天這種意識及感覺根本不同的。

在四、五歲的幼兒看來,二胡只是一件會發出各種不同聲音的玩具。游戲法就是利用兒童所喜愛游戲的天性來達到學習的目

游戲法主要利用音樂的象聲性和象形性。例如15弦空的“SOI”音很象叔叔的“叔”字,內弦的“DO”音很象冬冬的“冬”字。當開始進行空弦練習時,就可以先讓孩子做一個“叔叔與冬冬”的游戲,并在游戲過程中,啟發孩子如向在琴弦上奏出快些或慢些(音符的長短),近處或遠處(音量的大小)喊叔叔的聲音。又如音階在形象上象一個階梯,就可以編一個“小雞上樓找媽媽”的游戲,讓孩子練習音準,如果單拉得不準,就說或是“小雞沒踩上臺階”,再從頭開始,如都拉準了,就算是上了樓,找到了媽媽,并給予表揚,多創作一些游戲,能使兒童經常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五、鞏固中起步

1.逐步增加新難度

在這一階段,當基本方法調整后,能在樂曲中,較熟練地連慣運用時,就要抓住時機,立即增加新內容、新難度。恰當的時機和恰當的新內容、新難度,是學習取得明顯進步的關鍵。

堅持三條線,是指在教學訓練中,同時運用三種不同性質的樂曲進行訓練,稱三條線,即三種不同性質的樂曲和技術練習曲或其他技術訓練。

六、發展、充實、提高

學生在思想境界中,有了新高度的要求,這是真正質變的要求,可稱“如饑似渴”。

教師應視為寶貴階段,對教師來說,就有傳授知識的多與少、深與踐、寬與窄、高與低之區別,就有有無戰略眼光、有無教學的藝術手段之區別。

1.“循序漸進”是戰略思想,教師對學生的發展及成材,要做出科學的、有規律性的設計,這是最最重要的。同時,也是戰術思想。為完成設計的目標,應扎扎實實按教育程序進行教學,必要時可進行有目的的調整。

“因材施教”是一個戰術思想,教師要根據每一個具體的人,來應用適合于這個人的辦法,與完成具體項目,以達到應有

2.精、標準化。所謂精,就是要選取用代表性、有訓練價值、學一懂三的典型作品。

標準化是在訓練后要達到技藝的高標準。這就要教師必須掌握其高標準的具體形象,并能給予學生。

教師在教學中,應采取的方法。在訓練中,應該逐字逐句、逐弓逐勢地進行雕琢錘煉,使用權其成為精美的藝術品。。這樣訓練的教學曲目效果是功夫在身,牢記在心,舉一反三,永遠不記。

業務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會做學生的思想工作。要強調的一點是,教師要以平等態度尊重學生,愛護和關心學生,將學生視為知己,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這樣,教師對學生的任何教育,是絕對不會無效的。思想工作的教育中,占有極其重要地位。

3.抓住頭尾,所謂頭尾,是指樂曲演奏開始的第一弓及樂曲演奏結束的最后一弓。

所以頭重要,只因為第一弓要給聽從留下極其深刻的第一印象,可能決定著全曲的成敗。同時,也要重視樂曲的結尾,它決定著全曲藝術表現的完美程度。

4.從繁到簡是指訓練過程中而言。從開始的繁雜訓練,到最后的“畫龍點睛”。前者為后者打下了潛在而牢固的基礎。

5.在訓練音樂表現當中,應該明確的問題。要進到藝術境界當中去,這才是演奏者表達藝術真正的進去,才能將感情表達藝術化,扣人心弦,感人肺腑。不進去,要求演奏者,不但要置身于音樂藝術的感情當中,同時還有從中站出來,頭腦清醒,來去自如地運用恰如其分的表達方法,主動地將藝術形象刻畫的淋漓盡致。結合演奏者本人的感受,去生動地感染別人。

6.音樂感的訓練。一個人的音樂感的好與不好,是由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及表達音樂的手法的運用,這兩個方面所決定的,一般在訓練中,往往不明確或看不到后一個方面,這樣,學生在自身的音樂感方面,就會成效不大或出效緩慢。

7.勞逸結合,是指要會放松,明確些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

①在演奏中,只要有機會,哪怕一瞬間,都要將機會抓住,予以放松,得以休息。

篇7

關鍵詞:高師;二胡;選修課;教學目標;規范;民族民間音樂;民族文化

在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教學中,一直都有器樂選修課,要求每位在校生都要選修一門樂器。這種器樂選修課作為必修課程的有益補充是非常必須的。它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技能學習,使得器樂教學更加多元化,而且對于鍛煉學生的意志力、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完善音樂課程的結構設置都是有很大的作用的。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器樂選修課也越來越受到學校、老師和學生的重視,選修的器樂種類、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方法等也在不斷地進行著調整。其中,二胡選修課作為一門重要的課程,也在不斷地在完善之中。二胡作為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樂器之一,它音色柔美,表現力強,在社會上和學生中都受到廣泛的關注和喜愛,在高等師范院校的音樂教育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選修二胡的學生中,一般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有基礎的,也就是在藝術統考中,二胡作為參考的樂器。這類學生通常有一定的二胡演奏水平,對于二胡音樂以及民族音樂也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對于這類學生,在選修課的教學中,可以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方案,使每個人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但是這種有演奏基礎的學生在選修課名單中只是占據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的選修學生都屬于第二種情況,也就是無二胡演奏基礎。這些學生學習音樂雖已有一段時間,但是對于二胡還是比較陌生的,對于二胡音樂和民族音樂的了解也不多,而這些學生恰恰構成了二胡選修課的主體。那么怎么讓這些學生在短短幾個學期的選修課中學到最有用的東西,就成了我教學探索和思考的重點。下面,便是我對于無演奏基礎的學生進行二胡選修課教學的幾點體會。

1 規范演奏是基礎,但不是唯一的教學目標

開始學習一門樂器,都是從最基礎的演奏開始學起,然后慢慢再進行深入的學習。對于二胡選修課來說,正確規范的演奏,是了解二胡這門樂器的基礎,也是我們整個二胡選修課學習中貫穿始終的內容。在這里,要特別強調的就是“規范”二字。我們的學生將成為未來的人民教師,他們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也將傳承給他們的學生。只有他們學習的東西是正確、規范的,才能保證他們的學生能得到正規的訓練和學習。所以,在教學中,從最基礎的基本功訓練開始,教師就要嚴格要求,絕不放過一個小的問題和毛病。學生們也要從思想上重視起來,使自己的演奏方法一定要正確、規范。

高師教學中,器樂選修課的時間大概是3~4個學期,對于學習一件樂器來說,著實不算充足。有的教師看到時間短,任務重,就一味增加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加快教學進度,延長練琴時間等等,這些都是希望可以在短暫的時間里,達到盡可能高的演奏水平。可是,對于二胡選修課而言,教學目標就是演奏嗎?開設這門課的目的只是單純的讓學生學會拉二胡嗎?肯定不是。高師二胡選修課的真正目的,除了要使學生具備一定的二胡演奏水平之外,還有讓學生具備一定的二胡教學水平,以及對二胡音樂和我國的民族樂器和民族音樂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二胡選修課的學習中,教師不但要訓練學生的演奏水平,還要加入很多演奏之外的知識。比如說,如果這節課需要學生學會演奏的是一首具有陜北風格的小樂曲,那么我在講解完基本演奏中的弓法、指法、節奏、音準等內容之后,我可以增加一些對陜北風格的民歌、戲曲、舞蹈的欣賞和演唱,介紹一下陜北人民語言的特點、生活習慣等等,讓學生通過這些找出這個地域樂曲風格的特點,以及這些特點的成因。當學生可以很好的把握樂曲的風格,演奏這首作品時,學生已經對這一地域的文化、語言和音樂有了一定的了解,對學生今后把握這種風格樂曲的彈、唱、演都有了很大的幫助,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學習民族音樂的興趣。這樣才能達到了我們二胡選修課教學的真正目的。所以,能夠規范演奏樂曲固然重要,但貫穿上下,深入學習民族音樂也同樣重要。

2 訓練學生在二胡教學中的正確思路和規范語言

高師的學生,在結束高師的學習后,大多是步入工作崗位,成為一名音樂教師。所以,在二胡選修課中,教師應重視對學生二胡教學的培養,可以加入一些簡單的說課教學,讓學生明確二胡教學的思路與方法,并可以準確的表述出來,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我曾經在已經選修兩個學期的學生中抽出一些學生,來參與對初選學生的教學,教學的內容是二胡初學第一課中的《持弓》。這些學生的表現可謂是兩個極端,有幾個學生,從剛開始學胡演奏時,就認真記筆記,按照我的要求,把每節課所學的內容,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包括老師的講述,以及給他們提出的問題和要求。這幾個學生,在來當“小老師”之前,整理了筆記,并認真的組織好了語言,在上課時,他們一邊示范,一邊用非常清晰、規范的語言說出持弓的步驟和要求。清晰的思路和規范的表述,使得學習的學生非常清楚,幾次練習之后便有了很不錯的教學效果。而另外幾個學生的表現就很不盡如人意,他們自己可以很正確的持弓,但是教別人時,思維混亂,一會兒講手腕,一會兒講手指,有些手型的表述只會用“這樣、那樣”的詞匯來表述。結果,被教的學生一頭霧水,我要求這些初學的學生復述一下持弓要點時,這些被教的學生也是語無倫次,毫無思路可言。這些當“小老師”的學生面對的是接受能力較強的大學生了,如果他們走上了工作崗位,面對的是小學生或者中學生,估計教學效果就會更加的沒有保障了。

所以,對這些師范院校的學生進行教學時,無論學哪一門技能課,都要重視他們的教學訓練,要牢記他們今后的教師身份,在努力提高他們自身技能水平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們教學水平的培養,這樣才會更好的體現高師教學的特點。

3 通過二胡選修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二胡和二胡音樂,從而引導學生喜愛民族器樂和民族音樂

篇8

NSE(新標準)教材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第四模塊第一單元。

【教學理念】

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緊密結合現實生活,在教學中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愛英語情感,用英語的能力,實現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詞匯: 能夠聽說的單詞和短語:concert last year instrument

能夠聽說認讀的單詞和短語:proud erhu pipa guitar

能夠聽說讀寫的單詞和短語:CD, music

2.語句:能聽說的句子:It’s a Chinese instrument.

能聽說讀的句子:What did he /she play? He/ She played...

能聽說讀寫的句子:What did they play?

Dad played the erhu,And Mum played the pipa.

二、情感態度目標

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英語主動練習和實踐,讓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能夠初步產生對于音樂欣賞的興趣,培養他們欣賞音樂美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是練習運用過去時的特殊疑問句及其答語的表達,功能句型是:“What did... play?”及“...played...”讓學生知道如何用過去時詢問某人以前做過什么。本課的操練對象主要是樂器和球類,講解時應注意區分其不同。

【學生分析】

本班學生年齡都為11歲,活潑好動,通過三年半的英語學習,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英語知識,掌握了一定的語言技能和學習方法。對于過去時這種時態有所了解,他們喜歡游戲,具有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

【教學流程】

一、Warming up

1.Greeting and singing a song.

T: Hello,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

T: Are you happy today? OK. let’s sing a happy song to make us high!(sing I saw the music man.)

(評析:通過唱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歌曲,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在潛移默化中為本課的學習打好基礎。)

2.Free talk.

T : Yesterday was a holiday, what did you do ?

S1: I ... What about you,S2?(S2 answer and ask others.)

S5:What did you do, Miss Liu?

T:I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and I bought a CD.(講解新單詞CD)It’s about 12 girls band.(出示女子十二樂坊的視頻片段,引出新單詞concert。)

T: In the concert there are some instruments. Now Listen and guess .What’s this?

利用課件播放各種樂器的聲音,學生猜樂器的名稱。并借此講解民族樂器與西洋樂器,同時通過圖片,形象地對比出琵琶看起來像吉他,二胡看起來像小提琴,教授本課一個小詞組:look like.

(評析:通過自然的話題討論,輕松的復習了過去時的句子,在復習中注意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們多說,采取一個問一個的方式,親切貼近學生日常的生活,達到學以致用。在此過程中由情境引入本課生詞,自然生動。課件中的視頻和圖片展示,不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學習了本課的重點媒介:各種樂器的名稱。為課程的進一步開展埋下了伏筆,做好了準備。)

二、Presentation

1.T: I like erhu very much. But I can’t play it. Who can play the erhu?(根據班級的情況,我班正好有個學生會拉二胡,課前已經將二胡準備好,為大家獻藝。)

S:I can.(學生簡短地拉奏一曲。)

T:Wonderful!I’m proud of you! Thank you! Now I have a question: What did she do just now?

Ss: She played the erhu.

T:Yes, today we will go on to learn a new lesson. In the New lesson ,Lingling’s Dad played the erhu, too.(引出課題“Dad played the erhu.”并領讀。強調“the”的發音。)

(評析:本課的引題部分是比較新穎流暢的,通過上一環節的圖片引出關于二胡的話題,之后根據班級情況請一位同學表演二胡,進一步激起同學們對于樂器的興趣,并且過渡到本課的標題。)

2.T:Lingling’s dad and mum went to a concert yesterday? What did they do? Do you want to know?We can see the cartoons, but first ,I have some questions for you.

(1)What did Dad play?

(2)What did Mum play?

(3)What does an erhu look like?

(4)What does a pipa look like?

(5)Does Amy love Chinese music?

(評析:課文的學習主要采取自主探究,教師給出引導性的問題,學生在看課文動畫和閱讀課本的過程中找到并畫出問題答案。)

3.Say a chant.

Play the drums,boombi,boombi,boom

Play the trumpet,tooti,tooti,tooti

Play the piano, pia, pia,piano.

Play basketball

Play football

Play tennis

We all play.

(評析:通過一個生動有趣的小chant,解決了本課一個難點:play的用法。play用在樂器類和運動類時前面有無“the”對于小學生而言是一個難點,生硬的講解語法,不但易混淆,學生容易更糊涂,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學習特點,自編了朗朗上口的小chant。同時在這一環節學生也得到了放松與調節。)

三、Practice

1.展示本班學生照片,(課前邀請一些學生拍了相關照片)通過覆蓋重點部分,聽聲音這兩種方式讓學生猜他/她在做什么。練習:What did... play? He/She played...

(評析:通過這一環節,練習本課的重點對象:過去時的特殊疑問句及其答語,play的用法。變單純的對話為猜謎游戲,并且對象是本班學生,得到了較好的反響,學生的熱情很高。)

2. Memory Game:此游戲規則為請幾名學生到前面,全班同學進行提問,讓第一位同學回答一句話,第二位重復剛才說的話,并且自己再說一句。如:Ss:What did you play ? S1: I played football. Ss: What did he play?S2: He played football. Ss: What did you play?S2:I played the erhu.以此類推。此游戲做兩到三組,每次3~5人。

(評析:通過這個小環節,我們進一步鞏固重點句型:What did you/ he /she play?在練習第二組時可以引申為:What did you/he/she do?將話題擴展為樂器與運動類之外。此外這一環節也照顧到學生的層次,有能力的學生可以說很多句話,能力稍差的也能爭取到鍛煉的機會。)

四、 Writing

T: You have a good memory. But do you remember what we did on Dec 30 last year?(教師叫住最后一個玩memory game 的學生問)

S:We had a new year party.

T: Yes, do you remember? Let’s see a vedio.(播放本班元旦聯歡會的制作特輯,其中很多學生表演樂器,如長笛,笙,薩克斯等等)。

(教師給出范文,學生仿寫句子。)范文內容如下:

Last year, we had a new year party. In the party, ××played the erhu.××...We were happy!

篇9

1、鞏固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習詩歌,通過讀詩,感悟湖邊景色的美麗,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會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閱讀詩句,想象課文所描繪的美麗風景和湖邊的美妙音樂,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

CAI課件、音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湖”這一課,現在我們快快出發去湖邊,去的路上和我們的生詞朋友打個招呼吧。

CAI課件詞語:

風景翡翠鏡子微風旋轉

播送彈琴青蛙假日野果

捧著追著唱片波紋啄木鳥

二.整體把握詩歌.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湖水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教學第一部分

1、湖水給你什么樣的感覺?(板書:圓)

2、湖水還給你什么感覺呢?(生答:亮)

3、從哪感受到的?把那句話讀給大家聽聽!(生讀)你怎么體會到它很亮呢?(生聯系生活答)

4、其他同學也一定感覺得湖水很亮,那你們是怎么體會到的呢?

湖水亮得像面鏡子,照得見人,假如我們把頭一伸,都可以看見自己的---身影了!誰來讀讀這一行?(多指名讀)那這面鏡子能照出人的身影,還能照出——白云、青山、樹木、小草…、

5、它除了給你圓圓的,亮亮的感覺外,還給你什么感覺?(很綠)(板書:綠)你讀讀那一行!(生讀:)(CAI:翡翠)誰還想讀讀?

6、你能用自己話來描述或說一說這綠色的湖水嗎?

師:這是一池圓圓的湖水,在陽光的照射下,它亮得像面鏡子,綠得像塊翡翠,真美呀!(CAI:它亮得像面鏡子,它綠得像快翡翠)一起讀!

7、多明亮的鏡子,多清澈的湖水呀!再一起讀讀!(CAI:第一部分)

過渡:風和日麗時,我們看到的是水平如鏡、水色湛綠的湖面;當微風吹過,湖面泛起了陣陣漣漪,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CAI:波紋)

8、自己讀讀詩歌的5-8行!這時的湖水給你什么感覺?

9、看看這幅圖,波紋正一圈一圈的擴散開來呢。誰來讀讀這一句?(CAI:5-8行)

10、當微風吹過湖面時,水波擴散開來,波紋一圈一圈,又一圈,真是一圈追著一圈。多有趣呀?誰還想讀讀?

11、是啊,水波紋一圈追著一圈,就好像----一張大唱片。陽光灑在湖面上的時候,湖面波光粼粼的,更像一張發光的大唱片呢!女生來讀讀?(男生想象情景。)

師:(CAI:音樂)體會湖的美。拿起書,一起讀讀1—8行吧!

四、教學第二部分

師:這圓圓的湖水就像一張發光的大唱片,在林中草地上旋轉,鳥類和昆蟲也加入例如這場音樂會。聽,它為我們播送出了好聽的音樂呢。自己讀讀9—16行。

1、你聽到了哪些聲音?

[板書:貼蟋蟀小鳥啄木鳥青蛙圖片]

2、下面在小組里和組員交流一下:你喜歡哪種音樂,為什么?

(生交流并模仿)

3、聽聽這段音樂,你還能聽到什么聲音呢!(CAI:音樂)

4、琴聲,歌聲,敲大聲奏響了一首動聽的交響樂,現在,咱們一起去奏響這首曲子吧!

5、你們讀得這么帶勁,讓我都忍不住想加入你們一起讀這一部分了,行嗎?咱們看著屏幕,合作著讀讀吧!我讀有字體的地方,你們讀空白的地方。(CAI:你聽-----咯咯咯)

五、教學第三部分

過渡:這里簡直就是鳥與昆蟲棲息的天堂啊!看著這優美的風景,聽著這優美的音樂,你們想干什么呢?我跟你們有一樣的想法,這樣的景象吸引了我,吸引了你,吸引了一群小朋友,自己讀讀課文的17—20行,看看小朋友們在干什么?

1、師相機教授寫“野”字。

2、假日里我們坐在湖邊一面吃著野果,一面聽著美妙的音樂,真是一種享受呀!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受讀讀最后一句吧!

六、配樂朗誦

過渡:在湖邊走完了這圈,我和你們一樣都深深的陶醉在這美麗的畫卷,好聽的音樂中了。我們想情不自禁的說出—這里的風景最美!(CAI:)

那讓咱們合著音樂再感受一番吧!(CAI:配樂)

八、板書設計:

17湖

篇10

1、教學改革的實施方法 通過教師創設問題情景、利用充分聯想、結合多媒體中真實患兒的臨床表現,讓學生感知、思維、記憶和想象而進入特定的情景,達到活躍課堂氣氛、增強雙向互動、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目的。

2、創設問題情境 教學中創設問題情景是為了解決傳統教學中師生溝通方式單調,課堂氣氛沉悶。問題情景教學法注重學生的參與,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教師由主導者變成引導者,引導的方法決定了課堂質量的高低。問題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了教學目標能否順利完成。好的問題能引人深思,又激發了學生思考的目的。問題設計得如何,直接決定了學生自主思考,決定了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效果。如講小兒生長發育章節,按傳統教學,講生長發育的定義、生長發育的評價指標(其中包括各種計算公式)等。如果按照書上內容照本宣科講解,學生聽起來索然無味。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啟發學生思考,緊跟教師授課的臨床思維,采取創設問題情景,指出現在有2個5個月的嬰兒,其中1個嬰兒5.8kg,身高55cm,另一個瘦點,體重5.2kg,身高65cm。問這2個嬰兒是胖的營養發育好呢還是瘦的營養發育好?學生的回答各說不一。學生都知道5個月嬰兒的標準體重是6.5kg,但2個嬰兒的體重都沒有達到標準體重,雖然學生也清楚體重的計算公式,但如何運用在具體嬰兒身上,并進行評價,學生并不清楚。為此,學生展開思考,評價小兒生長發育的指標有體重、身長、頭圍、牙齒、胸圍等,但如何將這些指標綜合加以利用?在已經知道相應指標情況下,如何正確評價?學生帶著問題來聽課目的性強,教師在講解時根據同學想要掌握的知識點進行講解針對性強,效果好。問題情景教學的過程是讓學生自己思考,讓學生參與知識的獲得過程,學生有了問題,才會有思考,才會有領悟,才會有運用。根據認知理論,教學過程應該是以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方式來獲取新知識的問題性思維過程。

3、利用充分聯想來創設情景 充分聯想教學法是讓學生在臨床課的學習中,就臨床的某一知識或表現引導學生展開聯想,達到激發學生思維,提高課堂聽課效果。在講解新生兒溶血癥患兒的護理這節中,學生清楚發生溶血的常見血型是母親是O型血,患兒是A或B型血。講解到此時,拋出聯想。①班上的女學生如果是O型血,以后成家立業,自己所生小孩是A或B型血,是否會發生ABO溶血呢?②自己是A型或B型血的同學,知道母親是O型血的,是否在自己剛出生后不久,發生過ABO溶血呢?帶著這些聯想,和學生一起分析,逐一解答學生的疑問。在聯想教學法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思考問題的習慣,提高了學生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這種互動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改變了過去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學的主導作用。

4、利用多媒體中患兒的臨床表現來創設情景 為了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采用事先編輯好的多媒體片段展示給學生,以直觀、形象、生動的方式加深學生對臨床知識的理解和分析。如講解小兒驚厥一節中,驚厥的病因分析對學生來講是個難點。如何抓住同學的注意力?在課堂講解時將編輯好的多媒體片段中父母親帶著一個5歲的小孩出現全身抽搐,展現在學生面前。教師提出問題:如果病人在你面前,進一步該詢問家長哪些病史?做哪些檢查?可能的病因是什么?考慮哪些護理診斷?護理措施應該提供什么?教師先聽學生是怎樣回答的,然后將學生的回答與實際情況進行比較,使臨床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情況緊密結合,讓學生從多種感官器官接受知識,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實施效果

應用情景教學法在專科班的兒科護理教學中得到了滿意效果,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臨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鍛煉,課堂互動效果滿意,講課形式多樣化,改變了單調的教學模式,活躍了課堂氣氛。

三、討論

情景教學法在兒科護理臨床教學中報道得不多,但它是以現代心理學所揭示的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為基礎,從而引導他們從整體上進行理解。這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有自身特定的范圍和功能,因而也具有局限性。因此,在教學中利用情景教學法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情景教學法在設計中應以完成教學目標作為出發點。不能只顧情景設計,忽略了學生應該學到的臨床知識。

②情景教學法的途徑有多種,應根據教材需要有目的選擇相應的方法。避免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