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反腐倡廉建設的新特點及新舉措

時間:2022-12-18 11:17:43

導語:十八大以來反腐倡廉建設的新特點及新舉措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十八大以來反腐倡廉建設的新特點及新舉措

一、清醒認識和判斷反腐敗斗爭新形勢,果斷制定“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的科學策略

黨的十八以來,以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推進反腐敗斗爭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以雷厲風行的“老虎”“蒼蠅”一起打的聲勢拉開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序幕。在執政伊始即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的文件制度規定,特別是短時間內查處了大量違紀違法的不同級別的黨員干部,無論是被查處的數量、級別,還是被查處的速度等各個方面,可以說都是前所未有的。之所以如此,正是因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清醒認識和判斷黨內反腐敗斗爭的形勢及其嚴重危害性,果斷制定了“當前要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的科學策略。一方面,黨內腐敗蔓延的勢頭仍然沒有得到有效遏制。以辯證思維科學分析反腐敗斗爭形勢,不但明確表示決不會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而且更加重視問題的存在。他在十八大后新任政治局常委與記者見面會上的講話中就明確指出:“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著許多嚴峻挑戰,黨內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一些黨員干部中發生的貪污腐敗、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必須下大氣力解決。”隨后,又多次強調,當前腐敗現象多發,滋生腐敗的土壤存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甚至在經過十八大后兩年多時間反腐敗斗爭取得顯著成效、人民群眾非常滿意的情況下,他仍然保持了對反腐敗斗爭形勢的充分估計和準確把握,他指出:“從這兩年查處的案件和巡視發現的問題看,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主要是在實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還沒有取得壓倒性勝利,腐敗活動減少了但并沒有絕跡,反腐敗體制機制建立了但還不夠完善,思想教育加強了但思想防線還沒有筑牢,減少腐敗存量、遏制腐敗增量、重構政治生態的工作艱巨繁重。”可以說,正是有了對反腐敗斗爭形勢的清醒認識和科學判斷,才有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強烈的責任意識和敢于擔當精神。另一方面,腐敗問題愈演愈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腐敗是社會的毒瘤,對我們黨的傷害最大。習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向全黨發出了振聾發聵的警示:如果任憑腐敗問題愈演愈烈,最終必然亡黨亡國。他進而總結古今中外的慘痛教訓告誡全黨:“中國歷史上因為統治集團嚴重腐敗導致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當今世界上由于執政黨腐化墮落、嚴重脫離群眾導致失去政權的例子也不勝枚舉啊。”他的這些肺腑之言,充分說明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腐敗造成危害的認識可謂入木三分、鞭辟入里。很顯然,面對腐敗現象愈演愈烈之勢和可能最終會亡黨亡國的嚴重后果,如果繼續單純地依靠加強教育等為主的預防性措施,肯定見效慢,但人民群眾決不希望我們黨慢慢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危害甚大的腐敗問題。因此,只有拿出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和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加大“老虎”“蒼蠅”一起打的懲處和打擊力度,才能遏制住腐敗現象蔓延的勢頭,并且通過治得住標,為治本贏得時間。正如中紀委書記所指出的:“要深刻認識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堅持標本兼治,當前要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十八大以來反腐敗斗爭的實踐證明這一策略是完全正確的,通過嚴厲查處違紀違法的黨員干部,特別是一些違紀違法的省部級官員乃至、徐才厚等高官紛紛落馬被查處,不僅有效遏制了腐敗蔓延的勢頭,關鍵是彰顯了黨堅決懲治腐敗的決心,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任,也就為從根本上消除腐敗現象贏得了時間。

二、切中腐敗頑疾的要害,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反腐敗斗爭的實踐一再說明,腐敗問題不但具有頑固性,而且具有反復性。如果“老虎”“蒼蠅”一起打的高壓態勢稍微一放松,各種“報復性”的腐敗行為肯定會變本加厲。因此,一針見血地指出:加強反腐倡廉建設,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所謂釜底抽薪,就是要切中腐敗頑疾的要害,也就是“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為從源頭上有效防治腐敗,一再強調,要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對腐敗,加強反腐敗國家立法,加強反腐倡廉黨內法規制度建設。2015年6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4次集體學習時,重要議題就是加強反腐倡廉法規制度建設,明確提出要把法規制度建設貫穿到反腐倡廉各個領域,落實到制約和監督權力各個方面,發揮法規制度的激勵約束作用,推動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可以說,健全黨內法規制度,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從根本上鏟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土壤的果斷選擇和重大舉措。綜觀十八大以來關于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重要論述,主要有以下特點:

1.注重增強黨內法規制度的系統性。要真正把權力關住,這個制度的籠子首先必須扎細扎密扎牢,也就是制度之間要前后銜接、左右聯動、上下配套、系統集成,形成一個科學有效的制約和監督權力的制度體系。因此指出:“要把中央要求、群眾期盼、實際需要、新鮮經驗結合起來,本著于法周延、于事有效的原則制定新的法規制度、完善已有的法規制度、廢止不適應的法規制度,努力形成系統完備的反腐倡廉法規制度體系。”針對當前法規制度還不夠健全的問題,曾經多次把它形象地比作為“牛欄關不住貓”,指出已經有的鐵籠子門沒關上,沒上鎖,或者柵欄太寬了,空隙太大,貓可以來去自如。因此,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必須做到宏觀思考、總體規劃,一方面要與黨章的原則和精神相一致,與國家法律法規相符合,另一方面要同其他法規制度相銜接,發揮法規制度的整體效應。同時,法規制度還要與新形勢新任務相適應,如果落后于時展的需要,肯定也會失去效力。因此在十八大后,黨中央了《中共中央關于廢止和宣布失效一批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的決定》,1978年以來制定的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有300件被廢止和宣布失效,467件繼續有效,其中42件將作出修改。如此大規模地對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進行集中清理,在黨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對于進一步促進黨內法規制度的協調統一,盡快形成科學的黨內法規體系,具有重要作用。

2.注重增強黨內法規制度的可操作性。法規制度是用來規范約束黨員行為的,它不在數量的多少,而在于務實管用、簡便易行。否則,再多的制度若其空洞乏力,也只會流于形式。因此明確提出:“執行組織紀律就要明確,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該這樣做、哪些事該那樣做,哪些事可以個人對組織或組織對個人、哪些事必須組織對組織,哪些事可以簡化程序、哪些事只能按程序辦,哪些事該發揚民主、哪些事該堅持集中,哪些事由自己決定、哪些事該請示報告,都要規定得明明白白。”我們看到,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先后制定了一大批黨內法規制度,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針對性、可操作性明顯增強。例如《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不僅明確了責任主體、監督措施、問責方法等,而且對公務接待標準、報銷流程甚至陪餐人數等都規定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比如規定:接待對象在10人以內的,陪餐人數不得超過3人;超過10人的,不得超過接待對象人數的三分之一。這也是十八大后公款吃喝、鋪張浪費等現象得到有效遏制的重要原因。

3.注重增強黨內法規制度的權威性。黨章是黨的總章程、根本大法,黨內所有法規制度都必須依據黨章來制定。因此,增強黨內法規制度的權威性,首先,必須維護黨章的權威。上任伊始,就在《人民日報》發表了《認真學習黨章嚴格遵守黨章》的署名文章,闡明了黨章在黨的建設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要求全黨牢固樹立黨章意識,各級領導干部要把學習黨章作為必修課,走上新的領導崗位的同志要把學習黨章作為第一課,帶頭遵守黨章各項規定。其次,必須保持法規制度的穩定性。朝令夕改的法規制度不僅讓人無所適從,而且也會極大折損其權威性。因此一再強調,法規制度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先后制定了《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和《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備案規定》兩個法規基礎上,又制定了《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綱要(2013—2017年)》,使黨內法規制度的制定不僅有規可循,而且目標明確。再次,必須確保法規制度的貫徹執行。法規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曾經多次闡明法規制度一旦成為“橡皮泥”“稻草人”的危害:“如果黨的政治紀律成了擺設,就會形成‘破窗效應’,使黨的章程、原則、制度、部署喪失嚴肅性和權威性,黨就會淪為各取所需、自行其是的‘私人俱樂部’。”因此他明確提出,必須一手抓制度完善,一手抓貫徹執行,加強監督檢查,嚴肅查處違規違紀行為,確保法規制度落地生根。

三、抓點帶面、點面結合,以關鍵環節的突破帶動制度的籠子逐步形成

腐敗現象的產生非常復雜,不僅和權力運行的機制體制有關,而且與社會的、文化的、傳統的等各方面因素密不可分,因此要從根本上清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很難做到一刀切、一步到位。要編制這個制度的籠子,必須講求策略、注重實效,堅持總攬全局與協調各方相結合、立足當前與著眼長遠相結合、抓住重點與整體推進相結合,選擇一些關鍵環節作為突破點,以點帶面、逐步展開,帶動整個制度體系建設向前推進。從當前來看,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就是在制定了《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年規劃》基礎上,通過抓點帶面、點面結合這一策略,短時間內取得了明顯成效。其中主要的突破點有以下幾個:

1.加大對領導干部有關事項公開透明力度。公開是最好的防腐劑。雖然早在1997年中央就制定出臺了《關于領導干部報告個人重大事項的規定》,但一直存在執行不到位、效果不明顯等問題。十八大后,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不但第一次明確提出要推行新提任領導干部配偶子女有關事項公開制度的試點,并且制定了《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抽查核實辦法(試行)》,強化監督檢查,嚴懲違紀違法。截至2014年底,中央組織部已抽查核實中管干部、省部級后備干部等1550名,各地各單位已抽查核實廳局級、縣處級領導干部60170名。因抽查核實發現存在問題,已有5名擬提拔中管干部、數十名擬提拔廳局級和縣處級考察對象被取消提拔資格。相信隨著各項監督措施的落實到位,領導干部有關事項公開將成為一種新常態,特別是隨著領導干部思想認識上的逐步接茬,呼吁多年的官員財產公開也必將成為水到渠成的事情。

2.堅決反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特權既是腐敗產生的重要根源與條件,也是多年來附在部分領導干部身上久治不愈的一大頑疾。它直接破壞著我們黨與人民群眾的密切關系,侵蝕著黨的執政基礎。因此明確指出,反腐倡廉建設,必須反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十八大后,中央加大了向特權開刀的力度,圍繞規范并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先后開展了大規模的領導干部住房、辦公用房、公務用車等專項清理工作,制定出臺了《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關于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等相關法規制度,使領導干部的工作生活待遇有章可循、有規可依。從當前來看,這一久治不愈的頑疾十八大后之所以幾乎藥到病除,關鍵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不但決心大,而且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中央政治局帶頭制定關于轉變作風的八項規定,同時以嚴格的、可操作性的法規制度規范領導干部的工作生活待遇,從而徹底消除了一些黨員干部的觀望、僥幸等心理。

3.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如果責任不清、追責不力,反腐敗斗爭的艱巨任務很難完成。因此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制定實施切實可行的責任追究制度。“兩個責任”的提出,抓住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牛鼻子”,這就要求各級黨委不僅要擔負起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領導責任,還要擔負起做好各項具體執行和推動工作的責任,也為紀委更好地履行監督責任創造了有利條件。

4.加大反腐敗國際合作力度。如何防止貪官外逃特別是把外逃貪官緝拿回國,一直是反腐敗工作的一大難題。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高度重視反腐敗國際合作,僅2014年11月份,就曾先后7次談及追逃追贓和反腐敗國際合作,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贊揚與支持,截至2014年底,我國已與36個國家簽訂雙邊引渡條約。同時,新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明確規定:配偶已移居國(境)外;或者沒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裸官”)的等6種情形人員不得列為考察對象。并且開展了大規模的“裸官”整治工作。特別是公安部自2014年7月份開展的“獵狐2014”緝捕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專項行動取得豐碩成果,截至去年底,共抓獲外逃經濟犯罪嫌疑人680名。自2015年4月1日起,公安部又組織開展了“獵狐2015”專項行動,重點對象是外逃經濟犯罪嫌疑人、外逃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涉腐案件外逃人員。這一系列重大舉措,必將從根本上堵住貪官外逃之路,也將對外逃貪官產生極大威懾作用。

5.推進紀檢體制機制改革。為最大限度地發揮紀委作為黨內監督專門機關的作用,在提出要“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強化監督執紀問責的同時,圍繞紀檢體制機制改革采取了系列重大舉措。特別是“兩個為主”:查辦腐敗案件以上級紀委領導為主,各級紀委書記、副書記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級紀委會同組織部門為主,使黨的紀律檢查工作雙重領導體制更加具體化、程序化、制度化;“兩個全覆蓋”:實現中央紀委向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紀檢機構全覆蓋,以及巡視制度對地方、部門、企事業單位全覆蓋。這就確保了監督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四、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結合,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

“一個人能否廉潔自律,最大的誘惑是自己,最難戰勝的敵人也是自己。一個人戰勝不了自己,制度設計得再縝密,也會‘法令滋彰,盜賊多有’。”因此,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注重依靠法規制度反腐敗的同時,堅持多管齊下、綜合施策,注重發揮思想道德建設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礎性作用,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

1.堅定理想信念。高度重視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把它形象地比作為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認為如果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因此他把“信念堅定”作為好干部的首要標準,要求黨員干部心中永遠亮起共產主義這盞明燈,捍衛遠大理想。特別是還提出了新時期衡量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領導干部是否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客觀標準:“那就要看他能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奮工作、廉潔奉公,能否為理想而奮不顧身去拼搏、去奮斗、去獻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這“四個能否”的標準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黨員干部的工作生活結合起來,與黨在現階段的奮斗目標結合起來,使抽象的要求具體化,為黨員干部在新時期踐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提供了遵循。

2.加強道德修養。道德高尚是領導干部做到清正廉潔的基礎。因此,要求:“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務必把加強道德修養作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課,自覺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老老實實向人民群眾學習,時時處處見賢思齊,以嚴格標準加強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贏得人心、贏得事業成就。”的這一重要論述,實際上是為新時期黨員干部加強道德修養指明了方向:一要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為它蘊涵著為官從政的豐富道德資源,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使之成為新形勢下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資源。二要向人民群眾學習。人民群眾既是中華優秀傳統道德的創造者、承載者,也是新時期社會主義道德的創造者、承載者,特別是近年來各行各業涌現出了一大批道德模范、最美人物,他們的道德創造和實踐,是滋養黨員干部從政道德、個人品德的重要源泉。三要向先進模范學習。近年來,先后“點贊”了大學生村官張廣秀、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等優秀黨員干部。他們的事跡雖然各有不同,但無疑都是新時期的道德楷模,是黨員干部學習的榜樣。特別是中央文獻出版社近期出版了《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一書,就是要讓黨員干部學有榜樣、趕有目標,自覺見賢思齊。四要嚴格遵守黨規黨紀。良好道德的養成,既要靠自律,更要靠他律。黨員干部必須增強制度意識,嚴格按照黨章規范自己的言行,真正把黨規黨紀內化于心、外化于形,使之成為一種自覺、一種習慣。

3.注重理論武裝。科學的理論能夠為人們在困惑時廓清思想的迷霧,在猶豫時堅定必勝的信心,在挫折時激發前進的動力。因此,多次強調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把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作為看家本領”。首先要有正確的思想認識。無論是從黨所肩負任務的艱巨性復雜性來看,還是從黨員干部自身的發展進步來看,堅實的理論功底都是基礎、是前提,因此加強理論學習在任何時候都是黨員干部的一種責任和立足之本。其次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提出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必須“老老實實、原原本本”,也就是要真正靜下來、學進去、見成效,以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而不是心浮氣躁、淺嘗輒止,學會只言片語包裝臉面。再次要有正確的學習目的。多次強調學習的目的全在于運用,也就是為著解決工作上、思想上的問題而學習,因此就要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帶著問題學,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

作者:王政堂 單位:中共青島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