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廉政建設舉措探析

時間:2022-12-08 03:16:47

導語:新時代廉政建設舉措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時代廉政建設舉措探析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高度重視全面從嚴治黨,繼承和發展了廉政思想,提出了一系列關于加強廉政建設的論述,形成了新時代廉政思想,為新時代廉政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導。新時代加強廉政建設,推動新時代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我們應采取堅定理想信念、堅持零容忍懲治腐敗、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弘揚黨的優良作風、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加強黨內監督等具體舉措

關鍵詞:新時代;廉政思想;全面從嚴治

黨新時代,偉大夢想的實現和偉大事業的發展都迫切要求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加強新時代廉政建設,以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是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題中應有之義。以同志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開創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新局面進行了不懈探索,在廉政思想建設方面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以習為核心的黨中央,進一步豐富、創新黨的廉政建設理論,形成了新時代的廉政建設思想,為新時代開展廉政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以此為指南,我黨開展了一系列加強廉政建設的行動。總體而言,堅定理想信念教育,堅持懲治腐敗零容忍,著眼干部隊伍建設,弘揚黨的優良作風,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及加強黨內監督是新時代廉政建設的主要舉措。

一、堅定理想信念,注重黨的思想尤其是廉政思想建設

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最為首要的就是堅定理想信念,因為惟有煉就“金剛不壞之軀”,黨員干部才能在關鍵時刻站得穩、靠得住。為此,黨中央堅決“引導全黨堅定理想信念、堅定‘四個自信’,廓清思想迷霧,澄清模糊認識,排除各種干擾”[1]93。當下,黨內相繼開展了一系列思想理論教育活動,其目的就是使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牢記所肩負的初心使命。“事實一再表明,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2]黨員干部如果在精神上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就可能“導致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3]326。早在革命戰爭年代,無數優秀共產黨人堅持“理想信念高于天”,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不畏犧牲。但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為應對嚴酷的革命形勢,共產黨吸納了部分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成員入黨,給黨內帶來了一些非無產階級思想。針對這種情況,以同志為核心的黨的領導集體,通過組織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期達到堅定理想信念和抑制腐化變質的目的。在同志的廉政思想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就是進行整風運動。1941年的運動,旨在教育廣大黨員干部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增強黨性修養;1950年的整風運動,意在新中國成立伊始克服黨內領導干部居功自傲的情緒,密切黨和人民的關系;1957年的整風運動,旨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建設即將全面展開之時,通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有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加快社會主義建設進程。廉政思想建設的這些實踐,為當今廉政思想建設提供了有益借鑒。當前,黨內政治生態雖有了根本改觀,但仍在一定范圍內存在信仰動搖、圈子文化、好人主義、以權謀私等問題,這些都是滋生貪污腐敗的土壤,嚴重侵蝕黨的肌體。為此,我黨以新時代廉政建設思想為指導,采取了有的放矢的系列舉措:一是完善制度規范,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此舉是凈化黨內政治生態的根本要求,因為只有認真貫徹落實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讓廣大黨員干部在黨內政治生活中洗滌政治靈魂、增強政治免疫力,才能達到凈化黨內政治生態的目的。二是加強思想教育和理論武裝。這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為此,十八大以來,我黨先后開展了“三嚴三實”“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主題教育,夯實黨內廉政思想建設的基礎。三是培育黨內積極健康的政治文化。堅持在黨內政治生活中弘揚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對加強全黨的理想信念教育,讓黨所提倡的理想信念、優良傳統和價值觀念深入到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深處,對“旗幟鮮明抵制和反對關系學、厚黑學、官場術、‘潛規則’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3]181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瞻遠矚,豐富發展黨的歷代領導集體廉政建設思想和廉政建設舉措,先后通過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實施巡視巡察等,把黨的政治文化建設推向了新的高度。

二、零容忍貪腐,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與貪腐水火不容,清正廉潔更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本色。青年懷揣救國救民的遠大抱負,目睹北洋政府的黑暗統治,對處于水深火熱境遇的農民深表同情,對貪官污吏深惡痛絕,對貪污腐敗堅持零容忍,主張建立切實維護好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廉潔政府。在井岡山時期,同志就制定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堅決制止侵害老百姓利益的腐敗行為。在中央蘇區時期,同志首次開展了反貪污反腐敗浪費的斗爭,產生了深遠影響。在延安時期,腐敗分子肖玉璧和殺人犯黃克功因違法被處決,更是有力地維護了黨在人民群眾心中和國際社會上的良好形象。在“三反五反”運動中,依法槍決了貪污腐敗分子劉青山和張子善。這些舉措和教訓,時刻警醒黨員干部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在思想上警醒更多黨員干部,在依法懲處了劉青山、張子善后,同志批示說:“必須嚴重地注意干部被資產階級腐蝕發生嚴重貪污行為這一事實,注意發現、揭露和懲處,并須當做一場大斗爭來處理。”[4]此后,嚴懲貪腐成為我黨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舉措。以為核心的黨中央,繼承發揚我黨優良傳統,強調零容忍腐敗,對腐敗行為產生了強大震懾力。“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必須以永遠在路上的堅定和執著,堅決把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使我們黨永不變質、永不變色。”[1]97全面從嚴治黨,全面是基礎,關鍵在于嚴,要害在于治。作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之一,全面從嚴治黨是事關黨能否肩負起領導民族復興歷史重任的關鍵。當前,我黨反腐敗斗爭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突出“凡腐必反,除惡務盡”[5]237。貪污腐敗不僅是“廣大干部群眾始終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5]16,更是關乎著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的問題,惟有旗幟鮮明地反對腐敗,始終堅持對貪腐行為嚴懲不貸,才能“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5]17。其次,在黨的廉政思想建設中更加注重廉政文化教育,促使領導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拒腐防變能力。同時,不斷引導全黨營造守紀律和講規矩的氛圍,發揮反腐的震懾和警示作用,使廣大黨員干部知敬畏、守底線。最后,以制度建設為引領,持續深入推進反腐。強化懲治和預防腐敗制度體系建設,健全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監督的效能,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同推進,注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完善反腐倡廉黨內法規建設;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嚴肅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行為;加強反腐國際合作,加大追逃追贓力度,讓已潛逃的腐敗分子無處藏身,讓企圖逍遙法外的違法犯罪人員斷絕幻想。

三、立足反腐倡廉主體,強化黨員干部隊伍建設

廣大黨員干部是構成黨的肌體的一個個細胞,是反腐倡廉的主體。因此,同志在反腐倡廉建設中始終注重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注重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抑制貪腐。同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廣大黨員干部,使廣大黨員干部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同志認為:“腐敗產生的根源主要是共產黨內少數個人的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受到了資產階級腐敗沒落思想與文化的影響,是政治上革命意志衰退、進取心喪失所導致的。”[6]在運動中,黨員干部每日進行相關理論學習,向先進模范看齊,在內心深處就建立起反腐倡廉的精神防線。不僅如此,我黨還要求廣大黨員干部經常進行自我反省和自我思想清算,把批評與自我批評相結合,這一優良傳統成為中國共產黨人抑制貪腐的有效武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今天,黨要帶領人民群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就勢必要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下更大力氣把干部隊伍建設得更加強大。當下,強化干部隊伍建設,首先,堅持正確選人用人,注重黨的政治標準。黨的十八大以來,先后出臺了如《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關于加強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監督的意見》等相關文件,要求“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持事業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標準落到實處”[7],同時,要按照“從嚴管理干部,要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8]138的要求,加強了干部隊伍管理。其次,要求積極參加黨內政治生活。黨內政治生活是黨組織有效教育、管理、監督黨員的重要形式。黨的十八大之后,秉承黨的傳統和從嚴治黨要求,黨內政治生活認真落實了“”、民主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和談心談話等制度。廣大黨員干部通過學習政治理論與紀律規范,時刻提醒自己保持清醒政治頭腦,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最后,切實提高政治能力,學會從政治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黨的政治建設落實到干部隊伍建設上,就要不斷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能力。”[1]97

四、弘揚黨的優良作風,加強黨的作風建設

作風不純是誘發腐敗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注重黨的作風建設,并形成了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保持艱苦奮斗等優良作風。加強作風建設是抑制腐敗滋生的有效途徑,廉政思想推動了黨的優良作風的形成與發展,并成為這些優良作風的有機組成部分。通過黨的教育,廣大黨員干部深刻認識到,要增強自身的拒腐防變能力,就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理論聯系實際,切實改進作風,密切聯系群眾,以解決人民實際問題,貫徹落實好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同志認為,要保持好無產階級先鋒隊性質,就要充分利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有效武器,發揮其防腐拒變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也具有抑制腐敗的作用。為此,同志在七屆二中全會上首次提出了“兩個務必”,即務必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勉勵共產黨人發揚傳統,戒驕戒躁,永保廉潔。以為核心的黨中央,也一以貫之地以黨的作風建設為切入點,強調堅持治國先治黨、治黨要從嚴,“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5]152。一個時期來,“四風”問題不時出現,黨中央認識到它“疏遠了人民群眾,敗壞了黨風政風,最終會嚴重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嚴重損害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8]154。基于這一認識,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相繼開展了一系列學習教育活動,使得廣大黨員干部作風有了明顯改善;同時,按照“要把學習宣傳先進典型作為深化主題教育的重要抓手,同模范機關創建活動結合起來,引導黨員、干部見賢思齊”[1]100-101的要求開展作風建設,不僅有效提升了黨員干部在群眾中的光輝形象,而且維護了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權威,厚植了黨執政的群眾基礎。但是,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是一項長期任務,必須常抓不懈。首先,在干部隊伍中仍然不斷強化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以保持好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自2013年以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顯著增強了廣大黨員干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融洽了干群關系。其次,進一步弘揚理論聯系實際這一優良作風。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的原則,只爭朝夕、真抓實干地為廣大人民群眾謀福祉,以致國家各項制度得以不斷完善,各項事業得以突飛猛進的發展。再次,繼續發揚批評與自我批判的優良傳統。“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強身治病、保持肌體健康的銳利武器”[8]171。這一利器的創造性運用,增強了防腐拒變能力,加強了黨的團結統一,提升了黨的戰斗力。最后,大力弘揚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艱苦奮斗是一種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優良作風,是對共產黨人優良品格和光輝形象的詮釋。要通過繼續傳承、發揚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精神,筑牢干部隊伍廉潔自律、儉以養廉的精神堤壩。

五、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立起“帶電高壓線”

講紀律、立規矩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顯著優勢。嚴明黨的紀律是抑制腐敗和加強廉政建設的有力保障。黨的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中,就有相當比重的內容涉及到黨的紀律建設。在土地革命時期,同志為嚴明黨紀軍紀,制定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在延安時期,懲治腐敗的法規條例逐步完善,黨中央頒布了《懲治貪污暫行條例》和《懲治貪污條例(草案)》等規章條例,以法護廉,開創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先河,以至延安時期斯諾在紅區采訪時都能體會到紅軍對于紀律“似乎都是自覺遵守的”。黨的七大通過的黨章再次深刻闡明了黨的政治紀律的重要性。這些,都一次又一次證明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是加強黨的廉政建設的重要成功經驗。進入新時代以來,黨為了完成肩負的使命擔當,兌現“打鐵還需自身硬”的莊嚴承諾,進一步加強了黨的紀律建設。要進一步扎緊黨的制度籠子,把黨的紀律銘刻在廣大黨員干部的心上。首先,黨中央明確了黨章的突出地位。雖然黨章、黨的紀律、國家法律和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與工作慣例都是全黨必須遵守的規矩,但黨章是黨的總章程,也是黨的根本大法,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規矩。“在所有黨的紀律和規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5]253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最核心的就是堅持黨的領導。“新形勢下,要大力加強對黨忠誠教育,發揮中央和國家機關紅色資源優勢。”[1]100其次,組織廣大黨員干部認真學習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明了這一“帶電的高壓線”,使紀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強黨性修養和拒腐防變能力。再次,嚴明黨內政治生活紀律,強化黨內制度約束。違紀往往是從破壞規矩開始的,因此,“要堅持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堅決查處各種違反紀律的行為”[3]181。只有把規矩立起來、嚴起來、挺在前面,并明確強調、堅定遵守、嚴格執行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才能真正做到令行禁止、步調一致。最后,不斷健全黨內法規體系,扎實推進黨的制度建設和改革,真正形成了以黨章為根本遵循、若干配套黨內法規為支撐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同時,強化紀律執行的監督檢查和問責。有效問責并查處一些反面典型,有力推動了“兩個責任”落實,真正做到了“把監督檢查、目標考核、責任追究有機結合起來”[5]376。

六、加強黨內監督,完善監督機制

加強黨內監督是有效抑制腐敗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必然要求。“黨的執政地位決定了黨內監督在黨和國家各種監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9]322黨內監督有時缺位,是因為黨內不同程度地存在不愿監督、不敢監督和抵制監督等現象。加強黨內監督,要求黨內各個監督機構各盡其責,密切協調,形成監督合力,充分發揮黨內監督體系管黨治黨的威力。“要堅持黨內監督沒有禁區、沒有例外,強化自上而下的民主監督,發揮同級互相監督作用,讓日常管理監督與黨員領導干部如影隨形、不留空白。”[9]322廉政思想就特別注重加強監督以抑制腐敗。但受歷史條件限制,當時主要強調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在蘇區時期,中央注重發揮新聞輿論監督導向作用,如全總蘇區執行局主辦的《蘇區工人》辟有“反對貪污腐化”專欄。在延安時期,黨中央制定了民主監督制度,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對各級干部的監督,有效抑制了腐敗現象滋生,為保持廣大黨員干部清正廉潔提供了制度保障。黨的十八大后,我黨按照“要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統籌推進紀檢監察體制改革”[1]549的要求,不斷加強監督制度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同時積極推進法治反腐。與此同時,加強自上而下的黨委監督和紀委監督,創新黨內監督方式,推進巡視和派駐全覆蓋;不斷強化黨內監督,注重發揮巡視制度這一利劍作用。經過幾輪巡視之后,巡視監督的政治定位越來越準確,目標任務也越來越清晰,有效發揮了利劍效應。在此基礎上,黨中央對巡視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以黨的紀律為尺子,重點檢查政治紀律執行情況,著力發現腐敗、紀律、作風和選人用人方面的突出問題,更好發揮震懾遏制治本作用。”[3]170與此相應,黨中央還加強了派駐機構對駐在部門尤其是領導班子成員的政治監督,充分發揮了派駐制度的作用,從源頭消除了監督盲區,有效抑制了貪腐行為。

總之,新時代廉政建設的諸多舉措,無一不傳承和發揚了我黨廉政建設的優良傳統,也開創了我黨廉政建設的嶄新局面。我們完全有理由堅信:以新時代廉政思想為指引,切實加強廉政建設,那么,我黨的肌體將會更加健康,黨的制度將會更加完善,黨的事業必將會蒸蒸日上,黨的偉大目標一定能如期達成。

參考文獻:

[1].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339.

[3].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90-191.

[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重要講話文章選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

[6]楊永華.中國共產黨廉政法制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70-71.

[7].決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4.

[8]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

[9]中共中央宣傳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8.

作者:徐德剛 陳怡陽 單位:1.湖南科技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 2.湖南吉利汽車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