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生態觀下農村生態文明建設
時間:2022-03-16 02:41:17
導語:馬克思主義生態觀下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對生態問題進行了深刻地分析,對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有重大指導意義。農村生態環境現狀不容樂觀,存在化學工業品污染嚴重、政府環境部門執法不嚴和農業生產方式落后等問題,應運用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理論,從控制工業企業的污染、強化政府職能和推動現代農業等方面解決農村生態問題,推動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進程。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生態觀;農村生態文明建設
一、馬克思主義生態觀與農村生態文明的涵義
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內涵,可概括為以下幾點:第一,人類的發展需以尊重自然為前提。在馬克思看來,人們生存或者說繼續存在的前提就是自然界,人與自然界兩者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第二,人類需與自然和諧相處。馬克思認為人作為自然的一份子,應當和諧地和自然相處。第三,人在享用自然的過程中應在一定范圍內表現其主觀能動性。馬克思指出人類具有主觀能動性,人類在勞動實踐當中對大自然進行改造,使大自然更好地為人類生存提供服務。農村生態文明的涵義包括四個方面:一是農業生產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重視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摒棄過高投入、低利用率的粗放式模式,構建科學的發展方式。二是農民居住環境的優化。建設新農村生態文明,需要做到改變農村的整體風貌,營造良好的居住氛圍。三是農民生產以及生活方式環保。應該將農業生產幅度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生產過程中排放的法染物不能超出自然環境承受力。四是農民生態思想觀的提高。在農村發展的過程中,不管作為行動力量還是作為堅強的依靠力量,農民都是重要的參與者。
二、我國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化學工業產品對環境影響嚴重
由于高污染的工業企業很難進入城市扎根,故而整體出現了高污染的工業遷移到農村的趨勢,這給農村的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和破壞。這是因為一些工業肆意的排放一些未經處理的廢物以及工業企業運作過程中的化學工業產品,給當地的水源、農作物等造成很大的損害,大大降低了環境的優質程度,污染現象隨處可見。
(二)政府環保工作不到位
在治理農村環境方面,雖然政府采取了一定的環境監管措施,但農村的生態環境還在不斷惡化,這與政府環保工作不到位有很很大關系,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農村的生態環境保護部門的相對匱乏。在我國,生態環境保護部門下設的最低一級的單位是縣,幾乎所有的縣以下鄉鎮沒有設立環保機構。第二,實際生活中,政府對農村生態環境承擔的責任歸屬不明確,就使生態環境工作出現“人人能管但是人人不管”的情況。目前,我國對政府環境責任的界定還很籠統,缺乏可操作性,這就使各部門在對待農村生態環境問題時,權利責任界限模糊,部門之間各自為政,溝通協調渠道不通暢。
(三)農業生產方式落后
我國農村的土地使用率很高,為了提高農作物產量,農民會施以大量的農藥化肥。這種行為雖然暫時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但是從長期看卻導致了土壤的退化。這種現象使得土壤的抗逆性大大降低,再加上自然因素或者是人為因素等的外力作用,土地則極容易出現顯性退化的現象,大大降低了土地的生產力,折射出我國農業生產方式的落后??偟膩碚f,農民對化肥亦或是農藥的使用不當,農作物的產量大大降低或者是處于較低收獲狀態,這不僅影響了農民的收入,更是惡化的生態,破壞了環境。
三、馬克思主義生態觀視角下促進我國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對工業企業的污染控制
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研究人與自然的關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類發揮主觀能動性改造自然,必不能過度改造。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應加強對工業企業的監管,保證其高效而又環保地運行。建設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對傳統的發展模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向著可持續發展的路子邁進,也就是通常所講的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這種工業化道路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帶動工業的發展,從而實現生態工業化的可持續發展道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新型工業化道路,前提是我們必須要遵守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事求是原則。
(二)強化政府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職能
馬克思主義生態觀認為生態問題中,政府功能得不到發揮就會大大影響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在當前農村生態環境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只有充分強化政府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職能,才能有效地應對各種問題。政府應當出臺相關政策明確各部門在環境方面的職責,做到權責分明。當前良好的政策需要良好地執行,加大監督機制功能地發揮是使政府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充分發揮職能的必要保障。
(三)改善農業生產方式
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從經濟層面分析人與自然的關系,人類為了生存需要從自然界中獲取物質資料,但獲取方式不當或者過度獲取就會導致生態平衡地破壞,因此,從農村生態環境的角度看,需要改善農業的生產方式,發展循環經濟和綠色科技,使經濟和環境可持續發展。另外,國家應該在農村設立農業服務點,幫助農民轉變生產方式,提高發展現代農業的觀念意識。與此同時,政府應該按照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予以資金和政策的支持,推廣節約型的生產生活技術,鼓勵農民使用清潔能源,以促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順利進行。
作者:劉曉霞 馬秋野 劉永紅 單位:吉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長春市寬平小學
參考文獻:
[1]余克弟.馬克思主義生態觀視域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思考[J].求實,2014(03).
[2]楊雨婷.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對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2013(12).
[3]趙瑞華,厲雅嬌.當代中國公民生態文明意識現狀及對策[J].人民論壇,2015(26).
[4]高爽.論馬克思主義的生態觀與生態文明建設[J].大眾科技,2013(7).
[5]佟慶遠.新農村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設計[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
- 上一篇:工程造價咨詢中造價的控制管理研究
- 下一篇: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