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對社會主義的指導意義
時間:2022-07-21 11:35:59
導語:思想對社會主義的指導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思想開創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作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偉大理論成果,思想與馬克思列寧主義和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一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堅持的根本指導方針和重要指導思想以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開辟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成功的革命道路、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行了艱辛探索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和一系列獨創性的理論成果和經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開創奠定了前提和基礎。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社會變革和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以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運用于中國實際,關于中國革命、社會變革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科學理論概括和成功的經驗總結,是完整的科學理論和思想體系。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功道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形成了第一次偉大歷史性飛躍的偉大理論成果。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偉大理論成果,是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理論,關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科學理論和思想結晶,關于中國社會發展和中國共產黨的發展與建設的科學理論和思想結晶,正確反映了馬克思主義發展的規律、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和建設的規律、中國革命和建設的規律、中國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和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一樣,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科學指南,是中國革命、社會變革和建設的科學指南,也是中國改革發展、社會進步的科學指南,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科學指南。
二、思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論基礎,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和經驗借鑒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同志的領導和思想的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國和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創造了必要的社會歷史條件,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制度基礎、物質技術人才基礎、理論基礎和理論指導。改革開放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正是在以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領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偉大成就,以及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取得寶貴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思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了重要思想來源和直接的理論準備,具有重大的理論指導、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主要表現在:一是關于中國反帝國主義、官僚主義、封建主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思想。包括馬克思主義要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賦予馬克思列寧主義以中國特色的思想;中國革命要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的思想;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戰略和策略,新民主主義社會的理論;關于在民主革命中堅持黨的領導權的思想;關于人民軍隊和武裝斗爭的思想;關于統一戰線的理論和思想;等等。二是關于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時期,對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采取“和平過渡”,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的思想。三是關于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重要思想。主要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進行了艱辛探索并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獨創性的理論成果,對我們進一步認識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包括:關于中國社會主義事業所遵循的思想路線。強調堅持一切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關于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問題。強調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相結合,不照搬前蘇聯模式和別國的經驗,中國必須獨立自主地走中國式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關于中國建立、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主要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個適合中國情況的政黨制度,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種國家結構形式以及在單一制國家中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以及隨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確立的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經濟制度,等等。關于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各方面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比如,1956年4月,就提出了實行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實際“第二次結合”這個命題,在修改黨的八大政治報告時明確地論證過中國的社會主義必定帶有中國特點這個思想,為我們黨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指示了正確方向。比如,在中國的基本國情,社會主義所處的發展階段上,提出的社會主義可以分為發達的社會主義和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兩個階段,中國的社會主義還處于不發達的社會主義的論斷,是我們黨后來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思想來源。比如,八大時關于社會主義主要矛盾已經不是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斗爭,而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要轉移到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和經濟建設上來,后來又提出要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要實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實現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為后來黨和國家工作重心的轉移提供了思想依據和經驗。比如,關于社會主義基本矛盾的學說,關于兩類矛盾的學說,關于社會主義所有制基本建立后,還要繼續變革生產關系、調整上層建筑和提高人的思想覺悟,繼續解決勞動生產中人與人的關系問題,保證管理者始終以平等態度對待勞動者和堅持為人民服務、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繼續解決分配領域中的問題,注重共同富裕、防止兩極分化,以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思想,社會主義必須正確區分和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尤其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以及提出的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關系,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的關系,自力更生和對外交流的關系,統一意志和生動活潑的關系,中國應該對人類有較大貢獻的思想,為進行社會主義改革、促進社會和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促進人類共同和平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和理論指導。
比如,在探索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規律上,提出發展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是發展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的思想。比如,社會主義建設中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提出的區分原則是非的六條標準(其中最重要的是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道路兩條),正是我們黨后來提出四項基本原則的思想來源和理論指導。比如,的“統籌兼顧,適當安排”的思想,為科學發展觀提供了“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比如,指出我們所做的一切經濟努力,是為了“給人民以看得見的物質福利”,他曾強調,幫助群眾發展生產,不斷增加物質利益是黨的根本任務的思想,為我們黨堅持以人為本、以民為本,堅持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提供了思想指導。比如,一直高度重視文化建設,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有著十分豐富的思想。比如,關于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的思想。等等,深刻影響了新中國的歷史進程。四是關于黨的建設的思想。強調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的階級性質,強調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堅持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根本工作路線,堅持黨的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和優良作風,強調加強黨的組織建設、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等等。還提出過社會主義民主改革的構想,包括擴大黨內生活,改革黨內領導制度等。這些對于今天我們黨加強黨的建設,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過程中的失誤和教訓為我們提供了有益的寶貴的經驗借鑒。主要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始終堅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具體實際情況相結合,而不能背離或偏離這個基本原則,既不能照搬別國的經驗和模式,又不能照搬、固守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理論和論述;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必須立足于中國不發達的社會主義這個歷史階段的基本國情,而不能離開和超越這個發展階段;建設社會主義必須尊重客觀規律,不能犯“認識上的主觀主義”,要按經濟規律辦事,按社會主義內在的發展規律辦事,而不能搞主觀意志,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要有嚴格求實的科學精神和態度。
三、思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了可供遵循的基本原理、原則、立場、觀點和方法
思想是一個完整的、內容豐富的理論體系,是中國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思想結晶和集中體現,具有徹底性、深刻性、嚴密性、實踐性等特點,具有很強的說服力,體現了新鮮活潑、為中國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培養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廣泛地被人民群眾所掌握,并成為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武器和建設中國的巨大力量。思想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增添了新的思想財富,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成果,是我們黨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將長期指導我們的行動。思想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認識論和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則,以新的內容、思想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寶庫,為我們深化對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認識,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提供了思想營養。它的許多基本原理、原則、立場、觀點和科學方法,是有普遍意義的,現在和今后對我們仍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因此,我們必須堅持思想,認真學習和運用它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研究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和獨立自主,既是貫穿于思想的活的靈魂和重要原則,同時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所遵循的思想路線。習在中央黨校2008年春季開學典禮講話時指出:“從理論淵源上說,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都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獨立自主的走自己的路。這是他們在立場、觀點、方法等基本方面的共同點。”思想中的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的活的靈魂,已經深深地融入到中華民族的血液之中,成為了中國人想問題、辦事情的基本準則和方法。
四、堅持和發展思想,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對推進和發展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事業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了基本的經驗總結。即無論革命還是建設,都必須從實際出發,“走自己的路”。正如鄧小平同志在十二大開幕詞中指出的:“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思想高度重視歷史經驗的總結,由此形成了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理論概括,包括:要走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思想;要學習駕馭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要正確對待探索中的挫折和失誤的思想;等等。思想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態度,為我們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實踐提供了光輝典范,開辟了成功道路。為我們堅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中國社會主義的實際,同中國的國情和時代特征相結合,與時俱進地賦予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以新的中國特色,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前進方向,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中國化的進程指明了方向。思想作為完整的思想體系,其所具有的科學的理論和實踐品格,要求我們既要堅持思想,又要根據國情、時代和科學的發展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思想,在堅持中發展,在發展中更好地堅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思想的這種理論和實踐品格,為我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地堅持和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時俱進地堅持、豐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制度和理論體系提供了經驗借鑒和理論指導,指明了前進和努力的方向。
作者:廖明科工作單位:中共懷化市委黨校
- 上一篇:思想研究關鍵詞的思考
- 下一篇:思想新進展研究
精品范文
7思想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