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共產黨員先進性與黨性教育
時間:2022-06-07 09:22:00
導語:試論共產黨員先進性與黨性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試論共產黨員先進性與黨性教育黨的先進性,體現在黨的綱領宗旨、理論路線、方針政策中,體現在各級黨組織的全部活動中,也體現在共產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行動中。共產黨員保持先進性是時代的要求,要保持黨的先進性,必須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必須加強對共產黨員的黨性教育,提高共產黨員黨性修養的自覺性。所謂黨性,就是一個共產黨員的組織觀念,它包括政治信念,階級覺悟,組織紀律性,共產主義道德修養等等方面。黨性教育則是黨組織為提高黨員的黨性水平,而對黨員進行的有關組織觀念等的教育。
必須加強共產黨員的政治信念、階級覺悟教育
共產黨員的政治信念就是對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信念。共產主義是人們向往的人類社會高度發達時期的社會制度,它的低級階段就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作為一種理想的社會制度早在18世紀就已經有人在進行實驗了,圣西門、傅立葉、歐文,就是當時著名的代表人物。只是由于當時的歷史條件不成熟,無產階級的階級性還未形成等原因,致使社會主義在當時只能是空想。到了19世紀中葉,資本主義已經充分發展,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已經相當激化,無產階級已經作為一個階級登上社會政治舞臺。只有到了這個時候,反對資本主義制度、探索新社會制度的現實運動才能開始;也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有可能客觀的、辯證的批判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得到關于社會發展規律及未來社會制度設想的正確理論,社會主義才有可能由空想發展成為科學。
一門科學的形成,僅僅是人類對這門科學所反映的領域進行系統探索的開始,而不是終結。科學社會主義也是這樣,這一偉大的理論是由馬克思、恩格斯開創的。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標志著人類對未來理想社會形態的向往、猜測和零星實驗階段的結束,科學探索和系統實踐階段的開始。科學社會主義運動必然經歷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從馬克思、恩格斯開創至今已經有約150年歷史,社會主義已經從“一個幽靈”發展成為席卷世界的歷史潮流。然而,若想最后取代資本主義,在全世界確立社會主義制度,還需要很長時間。同樣,共產主義理論也將隨著科學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而不斷深化、完善。中國共產黨就是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下,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終目標的無產階級政黨。每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在入黨時都得面對黨旗宣誓:“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所以,是否具備堅定的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信念,是能否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的必備條件。
然而,由于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概念本身的多樣性、科學社會主義運動的長期性、科學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理論的發展性,就有可能造成個人對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認識上的膚淺性和信念上的不堅定性。當前,在一些地方和單位,在一些共產黨員身上,這種可能已經成為現實。君不見,在那佛門凈土、耶穌教堂內的眾多善男信女中,越來越經常地看到共產黨員的身影?可以肯定,這些人根本不可能相信共產主義,甚至也不相信共產黨,社會主義。他們燒香拜佛、求神問卦,關心的是個人名利,信奉的是趙公元帥。這樣的人一旦掌權,必然要搞歪門斜道。這樣的人如果成了氣候,勢必敗壞黨風和社會風氣。所以,絕不能輕視對共產黨員政治信念的教育和培養,只有基于對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深刻理解,才有可能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只有具備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才能自覺的做到以黨的利益為重,而不是以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為重,才能增強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主動性、積極性和準確性。黨組織對這些信仰迷失的黨員,要加強共產主義理想教育,加強馬列主義理論教育。可是現在卻流行著一些很壞的風氣:在日常交談中、在理論研究中、在學校講壇上、甚至在黨的會議上,講資本主義的氣粗,講社會主義的氣短;講凱恩斯主義有人聽,講馬克思主義沒人聽;講個人主義被認為是“真話”,講集體主義被認為是“假話”,等等。所有這些,都對黨員的信仰迷失起著催化劑的作用。因此,在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中,要大張旗鼓地宣傳馬列主義、集體主義、共產主義。
當然,保持黨的先進性,就是要使黨始終站在時代前列,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領導核心。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無產階級政黨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的思想路線,用不斷發展創新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來武裝全黨,根據新的歷史任務制定和貫徹正確的政治路線、組織路線,才能保持先進性,引導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不斷走向新的勝利。
再說,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和內在要求。辯證唯物論認為,人的認識是主觀對客觀的能動反映。客觀世界是不斷變化發展的,人的認識要想準確地反映客觀世界,要想認識真理,就要隨著客觀世界的變化而變化。在唯物辯證法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終的東西、絕對的東西”。馬克思主義作為客觀世界真理性的反映,也必然是不斷發展的。一部馬克思主義不斷成熟和共產主義運動不斷走向成功的歷史,就是一部生動的與時俱進的歷史。馬克思和恩格斯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奠基人和共產主義運動的創始人,從來不把他們在某一特定歷史時期形成的觀點、作出的結論,當作不變的、僵死的東西。列寧把馬克思主義與俄國革命的實際相結合,創立了社會主義革命可能在帝國主義鏈條最薄弱的環節取得勝利的新理論,成功地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同志堅持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提出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探索出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革命道路,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鄧小平同志面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時代新課題,科學闡述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引領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正是依靠與時俱進,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斷豐富和發展,我們的黨才不斷壯大和成熟,黨和人民的事業才不斷取得新的勝利。因此,與時俱進,就是要求人們的思想、觀念以及制定的方針、路線、政策與策略等主觀的東西,必須適應不斷變化的客觀形勢和社會實踐,使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始終保持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可見,我們的理想,信念教育不能是僵化,而是與時俱進的。與時俱進是我們黨對待自己的理論、事業和黨的自身建設的根本要求,是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在黨的全部活動中的生動反映,集中體現了我們黨把握歷史前進方向、站在時展前列的本質特征。這是我們黨永遠保持先進性的堅實思想基礎。
階級覺悟就是指共產黨員應自覺站穩無產階級的階級立場,站在中華民族的立場,以人民和國家的利益為最高利益。《黨章》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注:《中國共產黨章程》總綱,第一章第二條。)每一位中國共產黨黨員,在重大問題面前,必須堅定地站在無產階級立場上,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處理一般社會問題時,應該自覺地從無產階級,中華民族的立場出發,去思考和解決問題;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覺保持無產階級本色,謙虛謹慎,艱苦樸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加強對黨員黨的階級性教育,自覺堅持黨的根本宗旨,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也是共產黨員保持先進性必須解決好的一個根本問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員如何對待群眾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立場問題、世界觀問題、黨性問題。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堅信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共產黨人保持先進性,體現在同群眾的關系上,就是對人民群眾充滿階級感情,并用先進思想和模范行為代表、維護和實現人民群眾的利益,引導、團結和帶動廣大群眾為實現黨的任務而共同奮斗。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心系人民,關心群眾,體察群眾情緒,真正做到群眾的利益高于一切,群眾的疾苦急于一切,群眾的呼聲先于一切,為群眾多辦實事、多辦好事,扎扎實實地幫助群眾解決困難。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在這方面做出表率,想問題、辦事情、作決策,必須把對上級負責和對群眾負責統一起來,在思想上尊重群眾,行動上深入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營養和智慧,不斷增強同人民群眾的感情,不斷引導和帶領群眾前進。
必須加強共產黨員的遵守組織紀律自覺性教育
《黨章》規定,“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和國家法律”是黨員義務之一。(注:《中國共產黨章程》第一章第三條(四)。)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組織,它與資產階級政黨有本質區別。任何資產階級政黨都是某一資產階級集團的政治代表,它的目的就是為本階級集團謀取利益。由于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資產階級集團利益具有變動性,因此代表這種集團利益的資產階級政黨就無所謂政治信仰,也不需要嚴格的組織紀律,甚至不需要固定的黨員,更不會有組織生活。而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政治代表。無產階級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是社會的最下層,它的利益就是全體勞動人民的利益;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包括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無產階級是社會的領導階級,代表全體人民的利益。《黨章》指出: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注:《中國共產黨章程》總綱。)在革命戰爭時代,由于物質條件簡陋,斗爭極其嚴酷,生活也十分艱苦,要求黨員放棄個人利益,服從大局,遵守組織紀律,相對要容易一些。追名逐利之徒,投機鉆營之輩,在革命浪潮的淘汰下,畢竟不多。但革命成功之后,共產黨成了執政黨。加入共產黨,做共產黨的官,不但沒有危險,反而時常有謀取個人利益的機會存在。因此,的告誡:“黨內的驕傲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緒,停頓起來不求進步的情緒,貪圖享樂不愿再過艱苦生活的情緒,”(注:《選集》1991年版第4卷第1438頁。)就時不時地滋生出來,一旦氣候適宜,就會蔓延開來。陳希同、王寶森之類,如雨后的毒菌,成片出現了。怎么辦?治國先治黨,共產黨對自己的黨員就必須嚴格約束,必須有嚴格的組織紀律,并要求黨員嚴格遵守。舍此,不能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不能實現自己的歷史任務。
然而,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條件,由于不能避免資產階級自由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等的沖擊,共產黨員作為個人若想自覺遵守黨的組織紀律,是非常不容易的。這就要依靠黨的組織制度來保證自己的黨員、尤其是擔任領導職務的黨員,必須遵守黨的紀律。共產黨最主要的組織制度是民主集中制。其關鍵之一在于黨的各級委員會要切實在民主選舉的基礎上產生并罷免。恰恰在這一點上,我們的實際情況不是很好。除中央委員會外,各級黨委都或多或少存在任命制或變相任命制的現象。尤其在黨的基層組織,由上級任命委員、書記的現象更是家常便飯。不少地方,人們甚至誤認為黨內干部就是任命制。民主集中制的另一個重要要求,是在黨委內部要切實做到集體領導、分工負責制。這方面我們黨一度時期做得很不好:晚年在黨內實際上形成了家長制,后來很長一段時間,家長制的陰影一直籠罩在黨內政治生活中。上行下效,不少地方和單位的黨委內部,書記和委員之間、上級和下級之間,搞成了“貓鼠關系”、“父子關系”等等,完全違背了《黨章》規定。當黨的民主集中制名存實亡的時候,黨的組織就難以控制自己的黨員,尤其是擔任領導職務的黨員。反過來,這些擔任領導職務的黨員卻能控制黨的組織,使黨組織成為他們實現自己目的的工具。這時,無產階級政黨就蛻變成了資產階級政黨,成為社會各利益集團的政治工具。
當前,在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中,黨的組織和全體黨員還應該注意克服以下幾種情況:一是自覺或不自覺地把自己凌駕于組織之上,以“老大”甚至“老子”自居。這是一些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主要領導人在工作取得一些成績以后常常容易犯的錯誤。二是自覺或不自覺的把自己游離于組織之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矛盾當頭,以和為貴,不得罪人,做和事佬。這是當前相當一部分黨員干部的處世態度。三是想方設法擺脫組織的約束,以種種理由,尤其是以自由主義的理由來為自己的非組織行為辯護,例如:“尊重個人自由”、“維護個人利益”、“保障人權”、“人情難卻”等等,幾乎所有的腐敗分子都曾經用類似的“理由”對自己的腐敗行為做過解釋。所有這些,都為黨的紀律所不容,每一個共產黨員都必須認真檢查自己,不犯這些錯誤。黨的組織也應該認真檢查、教育自己的黨員,使之不犯這些錯誤,并堅決清除腐敗分子和不合格黨員,這樣才能保持黨的純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