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階進理論分析論文

時間:2022-09-23 10:57:00

導語:民主階進理論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主階進理論分析論文

內容摘要:這是一篇起始于人的需要和領導方式二個角度對民主問題所進行的研究。該理論的主要參照系是國民的成熟度情況。

國民的成熟度在本文中主要指相關覺悟,對民主的需要和相關知識、理念等。

國家的管理從高度集權---高度民主中間有無數種過渡形態;任何一個國家,也都有從不成熟---成熟的各個不同的群體。1、國家的管理須根據本國不同成熟度人的群體分別采取不同的領導方式;2、針對具體人群,隨著人成熟度的不斷增長,領導方式從集權---民主不斷的逐上臺階;3、主動創造條件,主動且不斷的提高人民的成熟度水平,以求得管理方式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的向民主化方向邁進,是筆者所講的民主階進理論的三個要義。

通過本文一系列分析得出:世界上無論哪一個國家,一味尋找借口不給民主生存空間,或僅名義上給一點自由實則嚴加控制的做法,其實是沒有道理的;另一方面,該理論也指出,那種不根據具體情況,一味的大講民主其實也是不科學的。

關鍵詞:國民的成熟度,匹配,適應性領導,領導方式選擇。

立論前提:“從領導方式角度探討,從極端的個人獨裁到完全的民主,中間有無數種過渡形態。國家的管理究竟采取何種方式,應以國民的成熟度而定(特殊情況還要參照其它因素)。

國民的成熟度主要指:對國家的認識和覺悟水平,對民主的需要程度,以及對國家管理(包括地方)所應具有的相關知識、理念等。

在國家管理過程中,隨著國家經濟、科技、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人民成熟度的不斷增強,管理方式應隨之適時演進,這是一種科學,也是管理科學對國家管理的一個最起碼的要求。

在管理方式不斷演進的過程中,我們要看到不論采取何種方式都存在優點的同時,也都有它的缺陷和不足。如何設法充分發揮它的優勢,盡量改正其不足,揚其之長,避其之短,是進一步的科學。

在同是適應性領導的前提下,民主肯定是人類歷史的一個進步。因而,在國家管理過程中,一個國家若能主動創造條件,主動且不斷的提高人民的成熟度水平,以求得管理方式向民主方向發展,是更進一步的科學。

以上是筆者從管理科學的角度對國家政治領導方式進行研究所得出的一種民主漸進理論(具體請見《國家管理科學化》第五章第三節、第五節,南方出版社2001年9月版)。與以往各種有關民主理論探討所不同的是,該理論純粹是從管理學的角度進行研究的,探討的本身也屬于管理學。

本文所講的是階進理論,階進理論與以上所談的漸進理論有什么區別呢?

首先,漸進理論研究的是民主進程的總的過程,而階進理論研究的則較為具體。

其次,漸進理論講的是一種大的思路,而階進理論則是圍繞這一思路而提出的相對較為具體的思考。

民主的進程以國民的成熟度而定,是漸進理論的核心。這里的國民所指的自然是國民的總體。根據該理論,國家相互間國民的成熟度不同,套用一種方式,其效果和效率肯定不一樣。也就是講,國家管理的領導方式一定要與人民的成熟度情況對國家管理行為的要求相匹配。

實際上,人類近幾十年來的民主進度史不斷的在提醒著人們要注意這個問題。尤其是上一世紀60年代前后,非洲和亞洲的大批原殖民地國家在擺脫殖民統治以后,在選擇政治領導方式時,模仿原宗主國政體,由于國民的成熟度與原宗主國情況相差太大,結果可想而知。近10年,東南亞一些國家由于民主進程滯后使國民產生極大的不滿,接著又一下子向前冒進,結果造成這些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產生停滯,乃至發生動亂。另外像前蘇東地區也是這種情況。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人類還未能悟出民主漸進理論所造成的。

目前,在這個世界上,國與國之間,國民的成熟度不同是顯見的,國家的民主化程度應由各自國家國民的成熟度所決定。以上所講的成熟度指的是國民整體的成熟度情況。

民主階進理論研究的是一國內部不同人的成熟度情況,國家的管理不但要掌握和了解本國國民總體的成熟度情況,還要根據本國國內不同成熟度人的群體分別采取不同的領導方式。

無論是過去,現在和將來,無論是哪一個國家,都將可能會同時存在成熟度差異很大的許多不同群體。同一領導方式在不同國家由于人的成熟度不同,其效率、效果不一樣,而在同一國家內,對成熟度不同的各個群體其效率、效果也會大不相同。這是筆者提出民主階進理論的一個重要原因和依據。

下面我們先剖析一下人的成熟度問題。

關于人的成熟度

從國家管理的角度討論人的成熟度,我認為其參照系主要應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國家的認識及相關覺悟。其中最主要的是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群體,個人所屬群體與其他群體,小群體與大群體等相互關系問題上所持的態度、立場和習慣等。

2、對民主的需要。民主這一概念和要求是否經常主宰著人的思想和行為,或是根本就沒有過這種要求,從來就沒有過這種需要。

3、相關知識、理念。主要指與國家管理(包括地方)所應具有的相關知識、理念。

在以上三個方面,從不成熟----成熟,在同一國家內,對不同的人其差異是很大的。三個方面每一個方面都會有很大差異,組合起來,差異的變化將會很多。

關于相關覺悟。

有的人屬于極端的個人主義者,為了個人的利益,只要有可能他就會不擇手段的侵害他人和群體的利益。這種人從參與國家管理的角度而言,肯定屬極端不成熟一類。這是從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群體的角度所講的。另有一種人,屬于極端狹隘的集體主義者,這種人在群體內部或許能夠以較公允的姿態行事,但在對群體外部的關系上,其行為方式與極端的個人主義者雷同,甚至于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有的人思想道德覺悟水平很高,為人祥和,在某種情況下愿犧牲部分甚至全部個人利益,能幫助別人,又能堅持正義。這種人不但在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群體的關系上如此,尤為重要的是他們在群體相互間,乃至國家與整個人類的關系上都能持公允的,卓有遠見的立場。

關于對民主的需要。

民主是人的一種需要,從需要理論角度分析屬一種正當需要,因而它也是人的一種基本權利。但民主卻不是人人都有的一種需要。就像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的成就需要一樣,是人的一種需要,但卻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種需要。

從不成熟這一端始,有的人對國家,包括對地方的管理可能從來就沒有過要參與或發表什么意見的意識,只關心自己周圍很小一個范圍的事情,或只埋頭干自己的事。從亞洲,非洲,美洲一些目不識丁的部落成員和村民,到頗有成就的藝術家、科學家,都有這種類型的人群。其中有很多人你要他們參與相關活動,或發表相關意見和建議很難,在內心深處他們或感到無所適從,或感到厭煩。

但對處在民主需要另一端的人來講,他們甚至時刻都有對民主的需求,民主的渠道略微有一點不暢通,就會有一種捆綁感。他們不但要表述自己的心聲,且要求親自參與和實踐。有的人由于所從事的職業或所研究、思考的問題的原因,對發表意見、看法,或直觀參與國家管理等需要表現的尤為強烈。

關于相關知識、理念。

在相關知識、理念方面,人與人從不成熟----成熟二端的差異更是十分巨大。

有的人在一身中可能連國家這樣一個概念都沒有過。他們生活在部落中,部落聯盟對他們已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在中國,目前仍然有很多農民很少進過城,甚至沒有進過城,縣長對他們來講已是令他們頭腦發蒙的人物。即使許多住在城里的人,他們也很少想過國家或地方方面的事情,甚至于從來就沒有去想過。對于這一類人的群體,所謂國家管理方面的知識、理念基本處在根本無知的狀態。

而在另一端,有的人不但了解國家,了解世界,懂得國家管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念,且能對國家管理的思想、理念、方法、技術、手段不斷探索,不時對舊的、傳統的和非科學的東西提出挑戰,不斷發現、創造和提出新的科學的思想、理念和新的具體的管理運作辦法。

以上我們從三個方面,大概的描述了人不成熟和成熟二個極端點的一些情況。實際上,從不成熟----成熟,以上三個方面每一個方面中間都有很多種(也可以講是無數種)過渡形態。為了敘述方便起見,下面我們以圖的形式對以上幾個方面的過渡形態都做一個簡單的劃分。

下面,我們依以上劃分來分別確定一下以上三個方面在選擇國家管理領導方式時每一個方面的具體參數值。

以上三個方面對選擇國家管理的領導方式都十分重要,其中尤為重要的是第一個方面,即:相關覺悟。

關于相關覺悟筆者在《國家管理科學化》一書的第三章有專門的研究。人的覺悟處于極端的個人主義,或極端狹隘的集體主義狀態,其行為只能給社會帶來危害。因而,在計算其對社會的影響時,所取的值是負值,是用負號表示的。即不論該人在其它方面的條件如何,其相關行為對社會的影響都是負面的。能力越強,與該值相乘,對社會的負作用就會越大。

據此,我們不能籠統的按非常不成熟,不成熟,一般,較為成熟等給它們以相同的數值。仍按我原先在研究人的需要時所使用的方法,對相關覺悟極端不成熟用-1表示,不成熟用0表示,一般用1,較為成熟用2,成熟用3來表示。對其它二個方面,從非常不成熟----成熟的5種類型分別用1、2、3、4和5來表式。列個表:

非常不成熟不成熟一般較為成熟成熟

相關覺悟-10123

對民主的需要12345

相關知識、理念12345

關于對人成熟度總的判斷

以上三個方面,作為人從非常不成熟----成熟并非是同步的。假設有的人其成熟度在三個方面都處在中間狀態,即:一般,那他總的成熟度肯定也就是一般,我們對其成熟度總的判斷很容易。而另有的人就不一定是如此了。如果對以上數值進行組合排列,將會有很多種情況出現,那我們怎么好一下子講清一個人成熟度的總的情況呢?筆者在做以上研究時已有過考慮。

即:將每一個人在以上三個方面每一個方面所取得的值相乘,積分在1以下者為非常不成熟;積分在1-3之間者為不成熟;積分在3-15之間者為一般;積分在15-45之間者為較為成熟;積分在45以上者為成熟。按以上方法計算,積分最小者為負數,積分最大者可得75分。

階進理論的第一個要義

民主漸進理論是從歷史的角度,跳到國家圈子以外看國家的總體情況,依國民總體的成熟度及其變化來研究和選擇國家管理領導方式的一種理論。該理論主要是針對一個國家在民主問題上的總的方針、政策和制度進行研究的。而階進理論則是針對國家內部的具體情況,依人成熟度的不同將全體國民分為若干個群體,研究國家究竟應當如何進行管理和領導的一種理論。

根據民主漸進理論,國與國,以及同一國家不同時期相對之間,國民總體的成熟度不同,其領導方式應有所不同。而民主階進理論講的則是,國家的管理不但要掌握和了解本國國民總體的成熟度情況,還要根據本國不同成熟度人的群體分別采取不同的領導方式,這是民主階進理論所要講的第一個要點。

實際上民主階進理論與民主漸進理論的原理都是一樣的。按該原理,對不同成熟度人的群體自然應分別采取不同的領導方式。

上面我們對人的成熟度已作了較為具體的研究,且對人成熟度總的情況從非常不成熟----成熟也作了5種不同的劃分。有了以上的鋪墊,至于如何分別找出與之相對應的不同的領導辦法,應當已經不是很困難的了。

1、對非常不成熟的人群,其很多行為應屬受限制之列。特別是對以上所講三個方面積分為負值的人,其行為不但要受紀律和道德的約束,甚至要受法律的管制。

2、對不成熟的人群應給以充分尊重,很多事情應讓其知曉。請注意:這里所謂的不成熟指的僅是對國家管理這一方面的事情而言的,在其它方面則未必也不成熟。他們或許甚至是其它方面、其它領域中的冒尖人物。而只有在知曉的過程中,人在這方面的成熟度才有可能會不斷提高。

3、對情況一般的人,即應號召和主動邀請他們參與最基本的活動,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給他們以較大的自由活動空間。

4、較成熟人的群體。該群體是國家管理過程所要依靠的主要對象,應給以充分的民主。在制度上對他們民主的權利應給予充分的保證,

5、成熟人的群體。真正成熟人的群體代表著國家乃至整個人類的前途、未來和希望。一個國家應由完全成熟的人來管理。在這個群體中,除了由行政關系所決定的命令與服從以外,對任何言行都不應當有所限制。非但如此對這些人的意見和各種建議還要給予充分的關注,并保證對所有渠道的暢通。

以上我們首先將人的成熟度分成了5種情況,從非常不成熟----成熟,可以看作是一步上一個臺階,共有5個臺階。接著我們分別針對5種不同的情況,擬出了5種不同的領導的方式。隨著人成熟度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的升高,領導方式也從高度集權一步步走向民主。

民主階進理論的第一要義,是根據不同人的群體在非常不成熟--成熟的階梯上所站的位置,來分別確定其領導方式。

任何一個國家,在任何時候,都不可能沒有一個成熟人的群體(相對而言),也不可能沒有一個非常不成熟人的群體(否則就沒有了罪犯)。只是不同的國家由于其國民總體的成熟度不同,在非常不成熟----成熟的階梯上所站的人群比例有所不同而已。有的國家成熟和較為成熟的人群比例稍大,有的國家不成熟和處中間狀態的人較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