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黨建創新途徑綜述

時間:2022-06-07 05:48:00

導語:推進黨建創新途徑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推進黨建創新途徑綜述

中國共產黨已經成立90多年,在全國執政60多年,擁有8千多萬黨員,黨的自身建設任務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我黨領導的改革開放事業既給黨的建設和發展注入了巨大活力,也使黨面臨著許多前所未有的新課題、新考驗。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發展變化,黨的十七大指出:必須“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筆者以為,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推進黨建工作創新必須從以下方面進行努力。

一、堅持實事求是,圍繞理論學習,突出思想建設

在黨的建設過程中進行思想建設,始終以科學理論武裝和教育新形勢下的黨員干部,引導全國人民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能夠為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黨的思想建設要堅持實事求是,“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和生命線”[1]。要堅持以實踐為標準,在實踐中學習經驗,與時俱進,從而尋求突破。隨著黨的階級基礎不斷增強和群眾基礎不斷擴大,隨著改革開放中泥沙俱下的東西進一步增多,新時期的部分黨員在個人價值觀及組織認同感上發生了變化。一部分黨員的入黨動機不夠純正,理想信念不夠堅定,政治思想覺悟不高,抵御風險和拒腐防變的能力不強。對此,必須尋找有效的解決途徑,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加強黨員的思想政治學習,突出黨的思想建設。廣大黨員尤其是黨員干部要深入學習和領會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內容的精神實質。在此基礎上,一要勤于學習。面對新時期工作中出現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新經驗,勤于學習,才能使黨員干部用新知識、新理念、新方法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要在黨員干部中樹立“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理念,把工作過程當作學習的過程、素質提高的過程;把學習當作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使學習和工作相互滲透,學習促進工作,工作又促進更深入的學習。二要善于學習。這里的善于學習主要是指各級黨員干部要把學習當作一種習慣,注意改進學習方法,在理論學習中重點是聯系實際,學會正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會“吃透上情、把握下情”,從而按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處理問題。三要創新學習。要將學習的落腳點放在檢驗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創新思路謀發展方面。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要圍繞建設學習型組織、學習型部門、學習型團隊的要求,帶著問題學習,開放式學習,努力強化自身建設。黨員干部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深刻領會黨的決議精神,學習先進的科學管理方法和經驗,直接關系到黨的方針政策路線能否得到貫徹和落實。保持思想建設的首要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要通過不斷深入地進行黨的思想建設,以避免我黨落后于時代,也只有堅持以正確的思想引領時代潮流,我黨才能制定出正確的符合我國國情的路線方針政策,才能帶領人民群眾加速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二、緊抓執政基礎,圍繞改革創新,加強組織建設

黨的組織建設是提升我黨執政素質的關鍵途徑,組織建設成功好壞直接決定著我黨戰斗力的高低,決定著我黨能否順利完成歷史賦予的使命。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要繼續健全和完善黨的組織建設,積極優化組織成員結構,制定相關培養計劃,定期考察培養干部。同時,改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健全領導體制,完善地方黨委領導班子配備改革后的工作機制,把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成為堅定貫徹執行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并善于領導科學發展的堅強領導集體。圍繞改革創新,在組織建設上,一是要繼續保持并創新共產黨員先進性建設長效機制,加強黨員干部隊伍的培育。充分運用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成功經驗,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的需要,切實做好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經常性工作。運用全國各地的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等手段,加強對黨員的經常性教育,全面實施提升黨員素質工程,完善有職黨員星級管理、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制度。努力構建黨員服務和聯系群眾網絡,使黨員在服務和聯系群眾中團結和凝聚群眾,在服務群眾中增強責任感和歸宿感。二是要強化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加強基層黨支部建設。選準配強基層支部書記,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城鎮幸福社區的主題,深化農村及城鎮社區的各項黨建活動。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通過信件、電話、電子郵件、視頻QQ等方式,強化與流動黨員的溝通與聯系。建立異地流動黨員服務站,讓服務站成為發展黨員的聯系站、流動黨員的加油站,同時實施流動黨員“溫暖工程”,讓流動黨員時刻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從而發揮其創先爭優的作用。三是要加強黨務管理,深化城鎮社區,尤其是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在強化縣、鄉、村三級聯動措施上,研究制定新的黨組織創建標準和考評辦法,改進農村基層組織的設置形式與活動方式,解決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防止重經濟、輕黨建的現象,切實加強效能建設,提高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農村要加大年輕黨員培養發展力度,逐步解決黨員隊伍結構不合理、年齡老化的問題,并積極探索在外出務工優秀青年中發展黨員的有效途徑。

三、常抓反腐工作,圍繞聯系群眾,搞好作風建設

反腐倡廉事關我黨的根本偉業,事關黨的形象,事關國家的前途命運,事關人民群眾的生活,事關人心向背,事關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黨同各種消極腐敗現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是黨必須始終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必須把反腐倡廉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幟鮮明地反對腐敗。要堅持深化改革和創新體制,密切聯系群眾,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形成拒腐防變教育長效機制、反腐倡廉制度體系、權力運行監控機制。同時,加強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工作,進一步提高黨員干部拒腐防變能力,堅決糾正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黨風建設在任何時候都是黨建的重要內容,黨風的好壞直接影響黨的執政能力和黨的形象。作為黨建的永恒主題,搞好作風建設,一是要緊緊圍繞黨的十七大指出的“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干部都要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這一要求狠抓形象建設,全體黨員干部要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從自己做起,從一件件小事做起,自覺勤政為民,堅持求真務實,帶頭廉潔自律,永葆政治本色,充分發揮好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二是黨員干部要緊緊圍繞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這個核心,深入一線,體察社情民意,掌握第一手資料,身體力行,用自己的榜樣力量影響和帶動周圍群眾。在工作中要樹立法制意識、服務意識、行為意識、效能意識,并學會依靠群眾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三是各級組織部門要把人民滿意作為黨員干部作風建設的考核標準,領導廣大干部從基層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抓起,從基層和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規范行政行為,通過轉變工作作風,切實提高辦事效率,樹立黨員干部的良好形象。四、堅持民主集中制,圍繞黨內民主,強化制度建設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它既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也是群眾路線在黨的生活中的運用。要充分發揚黨內民主,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積極性、創造性。必須實行正確的集中,保證全黨的團結統一和一致行為,保證黨的決策能得到迅速有效的貫徹執行。“黨內民主是實現黨內和諧的基礎”[2],黨內民主是當前黨內制度建設的重點。大力加強制度建設,要建立健全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具體制度,完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機制。一是尊重黨員的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黨的十七大提出,要按規定實行黨務公開。具體而言,就是黨的工作、黨內生活的內容、程序、結果等要向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公開。

要逐步健全完善黨內情況通報、黨員重大情況反映等制度,保障廣大黨員對黨內重大決策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二是進一步完善黨的代表大會制度。黨的代表大會制度是黨的根本政治制度,是黨內民主的最重要的載體。要積極探索發揮黨代表作用的有效途徑和方式,實行代表任期制。認真開展黨代表聯系黨員群眾、調查研究、述職評議活動,充分發揮代表作用。同時,改革黨內選舉制度,切實抓好“兩推一選”、初始提名、民主推薦、差額考察、任前公示、試用期等制度,拓寬選人用人視野。三是進一步完善各級黨組織內部的運行機制,強化全委會功能。全委會是黨內重大決策的主體和監督的主體,全委會制度創新了黨委議事規則。要積極探索地方黨委換屆后新的領導體制和運行機制,推廣和完善鄉村議事懇談等制度,借助集體智慧,提升執政水平。四是進一步完善黨內民主的監督。要完善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重點加強對領導干部、人財物的管理使用以及關鍵崗位的監督。健全質詢、經濟責任審計、引咎辭職、罷免等制度,落實黨內監督條例,并進一步健全紀檢監察派駐機構,完善巡視制度。

在政治體制改革被提上重要議事日程的新形勢下,我黨務必站在全局的高度,通過加強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建設等,努力領導和推動政治體制改革。黨要改進執政和領導方式,優化部門職能,在日常工作中進一步擴大民主,切實增強聯系群眾的本領。唯有如此,我們黨才能成為一個生命力強盛的現代化政黨,從而引領時代潮流不斷邁向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