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學中對生命教育的滲透

時間:2022-03-16 02:59:25

導語:思想政治教學中對生命教育的滲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想政治教學中對生命教育的滲透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多元化發展,對中學生的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思想政治教學,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真理和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載體。當前,在中學生思想政治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對于當代中學生的價值觀來說具有重大的教育意義。目前,生命教育正日益成為各所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因此,我們必須重視中學生的對生命價值觀的教育。各所學校要堅持積極、全面、具體的滲透原則,從學生的日常生活開始,逐漸地滲透生命教育的意義。對在校中學生進行統一的生命價值觀的教育,提高中學生對人生觀、價值觀的認識,為自身未來的發展道路奠定強有力的基礎。

關鍵詞:中學;思想政治教學;生命教育;滲透

人類生命的整個過程,就是由一次一次的生命活動所組成的,生命活動的質量直接決定人類生命全過程的質量,所以我們要重視每一次的生命活動,讓自己生命的全過程實現高質量。教育,就是對學生的生命活動進行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體驗生命活動的過程。因此,生命教育作為人成長過程中重要的課程,對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加強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逐漸滲透生命教育,讓學生認識到生命的價值和可貴之處,不斷提升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生命的質量才能得以提升。

1生命教育的概念

什么是生命教育?1968年,美國學者杰•唐納•化特士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概念,此后,在世界教育范圍內引起了廣大學者的關注。學術界普遍認為,生命教育就是在學生個體生命體驗的基礎之上,學校通過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統一的教育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和尊重生命,學會生存、健康并獨立的發展,追求生命的價值,學生彼此間對生命的呵護、記錄、感恩和分享,獲得生命的意義,綻放生命光彩,從而實現自身生命的最大價值[1]。

2中學思想政治教學中對生命教育滲透的必要性

2.1社會發展的要求:在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滲生命教育,是我國社會發展變化的要求。隨著我國現代信息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同民族和不同國家的文化交流,使中學生開闊了視野,為中學生學習多元化文化提供了有力的條件。但是,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中學生的行為道德觀念。拜金、自私、個性極端等觀念嚴重影響了中學生的道德行為,模糊了學生對行為道德觀念的理解,近些年不斷引發校園傷害和意外事故等悲慘事件,嚴重威脅了中學生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基于此,必須在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滲透生命教育,讓中學生了解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培養中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中學生的未來和發展道路奠定基礎同時,也有利于社會的穩定發展。2.2學生自身發展的要求:在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滲生命教育,是中學生自身發展的要求。中學生普遍具有自尊心強、抗壓能力差的心理特點。面對家庭、學校和社會所帶來的學習和生活壓力,中學生常常感到困惑,感到對生活的目標和方向的迷失,甚至開始懷疑人生,喪失對生活的希望。近幾年發生多起學生自殺或是傷害他人的悲慘案件,情形慘不忍睹。因此,必須在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滲透生命教育,增強學生對生命的認識,珍惜生命,享受來之不易的生命所帶來的美好[2]。2.3思想政治教育完整性的體現:在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滲生命教育,是對學生進行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體現。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和培養學生的思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對面臨的實際問題進行定性分析,并對生活和生命進行了解和認識,這對中學生選擇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對生活的態度密不可分,并且對此有很大的幫助。目前有很多學校不注重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導致學生形成不良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降低了學校的教學質量,因此,增強學校對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視,在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滲生命教育,引導中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方向,提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正是我國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完整性的體現。

3中學思想政治教學中對生命教育滲透的對策

3.1以思想政治課為載體,滲透生命教育:在對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課的教育中滲透生命教育,更有利于學生在學習思想理論知識的同時加深對生命的感悟。在學生獲取知識的同時,讓學生更加理解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珍惜生命。通過生命教育,使學生能夠學會處理自身產生的困惑,也更好地處理與他人之間的關系,使學生珍惜生命,熱愛生活,感受生活帶來的美好。通過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也可以在其他學科中同時滲透生命教育,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時機,在對學生的教育中,滲透生命教育,加強中學生對生命的理解和感悟。3.2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在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創新課堂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主體作用,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因此,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方法,采用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參與教學過程,讓學生可以更形象、更生動地理解生命。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造情境教學,為學生提供生動、和諧、活潑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使學生熱愛學習、自主學習,在學習當中感受生命的意義,培養學生對未來的信心,樹立正確的生活態度,使自己的生命充滿陽光。

綜上所述,生命教育作為人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課程,對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必須加強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逐漸滲透生命教育,引導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方向,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學生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感悟生活、珍惜生命。

作者:肖文紅 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程斯輝,李中偉.從政治教育學到民生教育學———中國共產黨領導教育的與時俱進[J].復旦教育論壇,2014,04:5-14.

[2]周作明.中國古代史教學管理的研究與實踐[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S1:7-58.

[3]鄒紹清,董婭.論中學思想政治新課改對高師思政專業學生師范素質的新要求[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6: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