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思想政治新課標教學原則

時間:2022-05-26 08:34:42

導語:中職思想政治新課標教學原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思想政治新課標教學原則

摘要: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明確要求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不斷增強針對性、時代感和吸引力。中職思想政治新課標視域下的教學,要立足于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情感、開發學生思維、培育職業精神、落實價值導向、傳遞科學信仰六個原則,上好思想政治課,發揮好思想政治課在立德樹人中的主陣地作用。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課;新課程標準;教學原則;改革創新

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1]上好中職思想政治課,發揮好立德樹人關鍵課程的作用,確保用科學理論武裝人、用正確思想引導人,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職業觀,為學生打好奮斗青春的底色,顯得更加緊迫、尤為重要。

一、中職思想政治新課標是教師教學的規范性文件

課程標準是國家事權,直接體現國家意志,解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2]課程標準既是課程組織實施、管理指導、監督檢查的基本遵循,也是教材編寫、教學督導評估、學業評價考核的基本依據。因此課程標準是教師開展教學的法規性文件,教學必須基于課程標準選擇教學內容,設計教學過程,組織教學活動,開展學業評價。基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立足中等職業教育的特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教育部于2020年1月19日印發了《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20年版)》(以下簡稱“中職思想政治新課標”),從課程性質與任務、學科核心素養與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學業質量、課程實施六個方面,對中職思政課程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頂層設計。中職思想政治新課標明確規定:本課程的實施,以課程標準為依據,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貫穿于教學活動全過程。在教學實踐中,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和中職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思想政治教學的吸引力,有效提高教學質量。[3]作為中職思想政治課教師,要認識到課程標準的法規屬性,認真解讀中職思想政治新課標,領會其精神要旨,嚴格按照其要求,上好思想政治課,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二、中職思想政治新課標視域下的教學原則

中職思想政治新課標的最大亮點是首次提出了學科核心素養。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中職思想政治新課標把國家教育方針、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培養目標具體化,凝練了政治認同、職業精神、法治意識、健全人格、公共參與五大核心素養,有機連接立德樹人、教育方針和思想政治課程的具體內容。中職思想政治新課標的課程目標明確規定:通過思想政治課程學習,培育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4]上好中職思想政治課,有效培育學生的五大核心素養,必須貫徹六大教學原則。

(一)全面激發學習興趣

布盧姆說:“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如果學生對思想政治課沒有興趣,培育學科核心素養就無從談起。因此學習興趣是培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邏輯起點。針對更傾向于動手操作學習專業技能的中職學生,思想政治課如果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注定收效甚微,甚至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必然“抬頭率”不高。思想政治課教師要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即在教學中既要落實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方面的統一要求,又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材施教,講課的形式、方法要因課程的具體內容和學生特點而異,突出針對性,有的放矢。比如像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的政黨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等內容,是學生應該掌握的基本公共參與素養。如何讓學生對記憶這些基本知識感興趣,主動去記憶,這是一大難題。“第一組抽簽答題,抽中第三題: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實行這一根本政治制度是由什么決定的……下面開始搶答……第三組得分115分,獲得冠軍。”這是一位教師組織學生學習“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課堂畫面。教師把學生分成小組開展知識競賽,學生積極思考,爭著搶答。教師把課堂變成了學科知識競賽,學生激情高漲。心理學研究表明,每個人的內心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肯定。這種知識競賽的授課方式,讓學生在“渴望別人的認可和肯定”的強烈驅使之下,早已超出了記憶思想政治課基本理論知識的本身,以極大的興趣和熱情主動去熟記理論知識,通過競賽平臺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引起他人的關注,豐富內心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教師巧妙的設計化解了知識記憶的難題,課堂上學生力爭上游,這正是思想政治課所追求的教學境界。

(二)充分調動學生情感

無論是培育學生的政治認同,還是培育其職業精神、法治意識、健全人格、公共參與這些核心素養,都需要學生情感的融入,只有在“情不自禁”之下才能更好地導之以行。調動學生情感,培養其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心態,也是直接培育學生健全人格的具體體現。思想政治課程是一門政治理論性很強的課程,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照課本逐條地講授理論,無疑是枯燥乏味的。教師必須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情感,傳播的價值觀念才能入腦入心。對于有豐富經驗的教師來講,中職學校思想政治課程是所有學科中最接地氣、最有生氣的課程,有限的內容承載著無限的時空開放性,從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到當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一帶一路”的大手筆建設,到奏響粵港澳大灣區的盛世華章,從2008承辦奧運會的舉世矚目,到2020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肺炎疫情的大國擔當,皆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重要資源。時政要聞、歷史典故、詩歌散文、寓言故事、幽默笑話等都可以成為教學素材,視頻、歌曲、游戲等都是教學手段。思想政治課要在教師廣博知識的融合嫁接下,上出特色、上出趣味,陶冶性情,把思想政治課堂變成學生精神享受的過程,在愉悅中學懂悟透內化理論,在性情的陶冶中以知導行。一位教師在“用發展的觀點看待人生過程”的課堂教學中,妙語連珠,信手拈來,“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芳林新時催舊葉,流水前波讓后波”,用律詩把“事物是變化發展的觀點”解讀得淋漓盡致,學生在優秀古典文化的熏陶中品味理解發展的含義。在余音未盡之時,教師又以“中職畢業生楊東平一把掃帚掃進人民大會堂”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把楊東平依靠一把掃帚、一只水桶、一塊抹布起家,到旗下的家政服務公司擁有40多個加盟店、2.6萬余家客戶的創業故事娓娓道來,讓學生感知中職畢業生大有可為。這種與學生身份相似的人生成功道路,使得“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人生,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謀求自身發展”的觀念有了適切學生的情感支撐,認同觀念水到渠成。

(三)努力開發學生思維

通覽中職思想政治學科的政治認同、職業精神、法治意識、健全人格和公共參與五大核心素養,均指向學生具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理想的思想政治課堂,是學習與思考有機結合的課堂。教師要在教學中以問題為導向,引發學生思考,開發學生智慧,通過思辨明理,提升學生的認識水平,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020年3月底,隨著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部分糧食出口國傳出限制出口的信息,一些市民擔心糧食會漲價引起恐慌,紛紛搶購大米。針對這一現象,你怎么看?”這是一位教師在講國家安全時展示的案例,并引導學生討論。有的學生認為,我國是糧食進口國,其他國家限制出口糧食必然對我國有影響,糧價自然會上漲;有的學生認為,我國是糧食生產大國,完全能夠滿足我國人們的吃飯問題,超市賣的進口大米基本是高檔米,大家通常吃的大米都是國內生產的,我國進口大米比較少;有的學生認為,糧食怎么漲都要吃,大米時間長了容易長蟲子也不好吃,搶購不能解決問題……經過討論,學生基本明確不需要囤積大米,同時也包含了對國家的自信。一是我國每年的糧食產量在1.3萬億斤以上,人年均接近1000斤,糧食充足;二是我國進口糧食是為了調劑需求結構,更好滿足人們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三是近年來糧食庫存總量持續高位運行,目前我國稻谷、小麥的庫存量能夠滿足一年以上的市場消費需求;四是我國堅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18億畝耕地紅線不能碰,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教師由糧食安全進一步講解國民安全、經濟安全、政治安全等方面的國家安全。“上這樣的思想政治課感覺非常有趣,老師不照本宣科,也不是畫杠杠要我們背書,而是引導我們思考問題解決現實問題。”這是一名學生的評價。因此,思想政治課教師要把思想政治理論融入問題情境,融入生活實踐,引導學生在思考問題中學習,在學習中思考問題,在學習與思考中悟出道理,把思想政治課堂變成開發學生思維、啟迪學生智慧的課堂。

(四)大力培育職業精神

培育職業精神是職業教育的重要標識。中職思想政治新課標精準把握職業教育作為一種類型教育的特殊性,把職業精神界定為思想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彰顯了職業教育最鮮明的職業性特色。部分中職學生畢業就要走上工作崗位,成為一線技術技能勞動者,工作重復枯燥,需要學生具備熱愛工作、敬業精業的職業精神。中職思想政治課教師要在教學上做文章,大力培育學生的職業精神,增強學生遵守職業道德和提高職業技能的自覺性,提升職業道德境界。一名思想政治課教師在組織學習“企業中的勞動者”時,播放“一汽大眾80后技能大師金濤研究出激光零縫隙焊接技術”的視頻,視頻中金濤結夢的信心,是支撐我們改革開放繼續前行的精神力量”[8]。作為青少年學生的信仰,更是關系著祖國的未來和國家的前途命運。中職學校思想政治課要用好現實社會素材,引導學生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形成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政治取向,培養學生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的堅定信念。比如,面對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親自部署、親自指揮,廣大共產黨員戰斗在最前線,凸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為人民犧牲一切”的誓言;僅用10天左右時間建成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凸顯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全國人民守望相助,捐款捐物,全力支援湖北抗疫,凸顯了團結一心的中華民族精神;火速問責抗疫不力干部,從快懲處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及時反思克服應對疫情存在的短板與不足,凸顯了我國快速高效的國家治理能力……對于中國抗疫的努力與作為,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這樣評價:中方行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世所罕見,展現出中國速度、中國規模、中國效率。[9]世界衛生組織專家說:“如果我感染了,希望在中國治療!”[10]教師要用廣大共產黨員面對肺炎疫情臨危不懼、奮勇當先的“戰斗”故事,引導學生堅定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要以集中力量抗擊疫情的中國優勢為切入點,講述新中國成立以來所取得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各個方面的輝煌成就,引導學生堅定“四個自信”;要以抗疫“戰斗”中的英雄事跡,向學生更好地詮釋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奉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祖國和人民奉獻自己的一切,書寫責任與擔當;要引導學生重新審視生命的平等性,敬畏生命,做到人與其他生物和諧相處。通過講好抗疫故事,打破理論與現實的藩籬,強化理論闡釋的情境性、鮮活性,增強學生掌握理論的體驗感和現場感,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立志讀書報國。“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著眼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度評價思想政治課教師在鑄魂育人、立德樹人方面的重大作用,深情囑托廣大思想政治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1]只要思想政治課教師下足“繡花”功夫,在黨和人民的偉大實踐中關注時代、關注社會,汲取養分、豐富思想,生動、深入、具體地把道理講明白,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就能上好思想政治課,落實好新課標,完成立德樹人的重要使命。

參考文獻:

[1][7]張爍.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01).

[2]陳寶生.發揮課程標準的龍頭作用[J].基礎教育課程,2018(Z1):1.

[3][4][6]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20年版)[Z].2020-01-19.

[5]踐行黨員使命雕琢工匠人生[EB/OL].(2017-08-30)[2020-11-01].

[8]郭慶松.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的強大精神力量[N].學習時報,2019-04-03(A1).

[9]陳中奎.全力以赴應對好這場大考[N].光明日報,2020-02-10(06).

[10]世衛組織專家:如果我感染了,希望在中國治療![EB/OL].(2020-02-27)[2020-11-01].

[11]人民日報評論員.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N].人民日報,2019-03-20(01).

作者:向長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