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政治教學及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時間:2022-08-09 09:52:18
導語:初中思想政治教學及思維能力培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初中政治內容屬于背誦性較強的學科,長久以來,教師都采取“注入式”教學方式來促使學生硬性的學習政治內容,忽略了政治課堂教學本身的目標:培養學生的綜合技能和素養。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思維是學生行駛其他一切行為的核心,筆者認為作為初中政治教師,應結合學科內容強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初中;政治教學;思維能力
現如今,我國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不是在技術和資源方面的缺乏,而是在教育理念方面出了問題。傳統教育思想在我國幾乎根深蒂固,即便新課標提出了新的教育要求,但是在具體實際的落實過程中,仍然困難重重。新課標的要求更加注重對學生在自主學習能力上的培養,讓學生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高其綜合學習能力。教育的核心是學生的發展,因此,學生的創新精神應該是所有教育者應該關注的重點培育目標。所以,在初中思想政治課的教育中,教育者首先要摒棄弊端重重的傳統教學模式,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方法,使學生能在初中階段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并拓展思維的廣度,從而為以后的學習與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現階段初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直以來,對于學生來講,思想政治課不是最主要的學科,從而導致學生對其的關注度與重視度更加低于其他主科。而學生產生這種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受教育者的相關暗示,教師為學生灌輸思想政治課程不重要的思想,從而使學生對其不夠重視。因此,思想政治課在教學中的整體地位是不被重視的。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分析。首先,在一些學校中,教育者已經將思想政治課程劃分到副科行列,并且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師配備也嚴重不足。加上對極少的思想政治課教師的培訓力度不夠,教師本身缺少提升自我的機會,導致教師的整體教學素質偏低,使得教學質量得不到有效提升。而且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普遍應用傳統教學模式,這種填鴨式的知識灌輸讓學生無法提升其學習興趣,從而失去學習的動力,使學生的思想政治課的學習成績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受長期受應試教育影響,教師在初中政治課堂中普遍讓學生進行死記硬背。這種刻板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無法在政治學習中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學生在課堂中,沒有獨立思考的必要和空間,只需對知識點進行記憶就可以完成學習。但是,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育者被要求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給予充分的重視,使得學生能在學習中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并在思維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鍛煉,使學生的學習效果更佳。
二、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具體策略
(一)用提問的方式拓展學生的思考范疇
基于初中學生的特殊性,即其處于在生理和心理的劇變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具備了思考能力,對自己的想法更為看重。因此,教師應充分明確初中學生的心理狀況,在此基礎上結合多方面的因素,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制定相應的思想政治課程。對于學生的教育普遍采用引導的方式進行展開。可以運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即在設計政治教學方案時,為學生設置相應的問題,旨在引導學生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可以以更具體的問題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從而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并在思考中充分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鍛煉。政治課程普遍源于生活,而教師在設計相關的課程教學方案時,應做到與時俱進,與身邊的實際生活相關聯,使學生在進行思想政治學習的過程中也能聯系到具體的生活,從而更好的展開思考。例如,在學習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下冊中《從這里出發》一課中,我們知道,本課主要講的是對以往的學習生活的回顧。教師可以就此提出問題,“在面對新的挑戰時,應做好哪些準備?”本課內容與即將要初中畢業的學生緊密相關,學生可以在學習本課內容時充分帶入自己的情感,對自己的初中生活進行細致的回顧與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有更多的長進,遇到過哪些困難,自己是怎么解決的。并且在這部分生活中,犯過什么樣的錯誤,是怎樣糾正的。對未來的學習與生活充滿怎樣的期待等。這樣教學充分結合了學生的實際生活,可以很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對教材進行靈活運用,培養學生多元化思維
新課改在我國實施后,初中政治教材內容發生了一些變動,在內容形式上更加開放,涉及到的相關內容也更加廣泛。其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程的興趣,且課本中的內容更加圖文并茂,對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上也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學生在其學習興趣的驅使下進行自主學習,更能激發其發揮主動思考能力,并鍛煉其口語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和觀察能力。例如,在學習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下冊中《少年的擔當》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對學生進行簡單的課程介紹,先幫學生梳理自己與家庭、與學校、與所在的社區和與國家的關系,幫助學生擴展視野,啟迪學生對世界產生強烈的好奇心,讓學生明白自己身處一個在豐富多彩的世界中,并且在未來的每一步都是對世界進行不斷地認知,這種信息對于即將初中畢業的學生來講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使其愿意更好地學習,提高自身的多方面素質,從而認識更閱讀點加廣闊的世界。
(三)加強實踐活動,加深學生的思維深度
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欲,其對知識的渴望愈強烈,其思維意識就能得到更好的鍛煉。具研究表明,人們不自覺地進行思考活動時,其根本原因是受強烈的求知欲的驅使。并且人們的創新力,思考力都能在求知欲的驅使下得到有效的發揮。如此看來,要促使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與創新,要從根本上找原因,即將引導的重點放在如何促進其產生強烈的求知欲。而在具體的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可以從學生的實踐方面入手,教育者加強學生的實踐活動,從而促使其產生求知欲,在實踐中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充分做到將理論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在實際的實踐過程中鞏固其理論知識,并在思維的創新方面有更多的進步。例如,在學習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中《親情之愛》一課時,學生掌握了關于家的理論知識,即家庭的關系分為很多種,有依照法定程序組成的家庭,有因血緣關系組成的家庭,還有因法定程序和法定條件收養而組成的家庭,還有因隨父親或母親再婚而組建的新家庭等。而本課重點是子女對父母和親人的愛的教育,鼓勵他們接受父母的不完美,能在父母的行為中解讀他們的愛。而教師在設計本課的實踐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父母勇敢的表達愛,通過用語言或擁抱等方式對父母的愛作一個回應,使學生得到愛的教育。而這樣的實踐活動對學生來講都不難實現,并且學生在進行實踐的過程中會得到父母欣慰的笑容,和更加強烈的回應,更能感知父母深沉的愛。學生對愛的理解會更加深刻。
結語
總而言之,在我國現階段的教育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性成為了教育者重要的教學目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在自身求知欲的驅動下進行有深度、有廣度的思考,可以使其學習能力不斷提升。并且其對世界的看法角度也會發生變化。因此,在初中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中應加入更多的引導性的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在實踐中增強對知識的領悟,并通過更加深入的思考,將所學的內容應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加強對知識的利用率,而不是把知識“學死”,進而對其綜合學習素養的提升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這對于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教育者也相應的提高其教學效率。
本文引用:
[1.]于民.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科技資訊,2019.
[2]李中偉.創新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體現[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8.
[3]劉東麗.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信息記錄材料,2019.
[4]李鴻.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之我見[J].漢字文化,2019.
作者:薛孝明
- 上一篇:新課程初中英語課外閱讀教學研究
- 下一篇:幼兒園青年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策略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