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機遇與挑戰
時間:2022-01-23 10:16:55
導語: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機遇與挑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成敗和發展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分不開的,那么創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型教學模式就是其發展的關鍵所在。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學面臨的社會新形勢
第一,世界面臨的政治格局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新世紀的潮流已經被經濟全球化所覆蓋,多極化的政治發展,快速發展的科學技術,愈發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與此同時,我國進入了改革的關鍵期,中國與各國之間的交往越來越頻繁,各國的思想政治文化也在交往中日漸交融,我國的高校都要面臨西方各國的文化沖擊和侵入。在面對此種情況下,高校既要做到穩定不變的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有利的選擇和吸收西方國家的優秀文化、管理制度以及高端的科學技術,積極響應全球化的號召,又要做到防御文化分化的企圖和腐敗的思想、文化的吞噬,這就導致中國的高校在構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時將面對愈加復雜的社會環境和國際政治環境,對高校來說這是一個嚴苛而重大的考驗。第二,新時代下的經濟和社會變革致使中國高校思想政治在教育過程中面臨著很多未發生過的新情況。在三十多年的變革和發展之后,如今我國已經形成了初步的經濟機制,做到了以競爭機制和價格機制為主要核心,使得我國的綜合國力得到了加強,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威望提升,也使得市場機制漸入社會并滲入到方方面中去,越來越多的東西都被冠以商品價格,進行商品等價交換,這一點致使高校的大學生們都深受社會機制的影響。個人的價值評價標準開始傾向于社會地位的高低、權力的大小和金錢的多少,并且許多人將這一標準設定為個人價值評價的唯一標準。這些情況的出現和價值取向的變動都影響和改變著大學生的三觀,許多大學生在行為上的選擇都是以經濟回報為基礎,面對具體問題的決定也是個人利益考慮為先。因此如何讓高校的教育適應新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如何進行思政教育,讓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正確處理經濟利益與社會政治、思想道德和個人發展的關系,對西方各國思想文化的侵入增大抵抗的能力,這些方方面都需要仔細的探討和研究,運用有效地解決措施。第三,現在的大學生大多都是90后,而且獨生子女占到了絕大多數,他們都是在社會的變革下成長的,所以這些都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大量的新問題。由于改革開放后人們的視野變得寬闊,所以在新時代下的學生接觸到的知識面更為寬廣,造就了一代非常具有個性的、活力和創造都極強的、較為自我的90后。過去的傳統思想和文化已經不能影響他們的思維,需要更為新穎的元素、知識、思想引導他們的行為和思維。如今的大學生價值觀較為多元,實用主義影響著他們的處事方式,行為決定帶有盲目性,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導致自行學習系統遭到破壞?,F在大學生有著較強的競爭意識、民主意識和創新意識,這與傳統的教育是有所區別的,所以他們不滿足于簡單的說教,而且如今市場經濟強調的是個性化的發展,社會的發展帶動著大學生創造性和積極性的發揮,因此,對于高校的教學標準、教學環境等都有著新的條件要求,所以當代大學生對高校的思想政治課程有了更多的需求和要求。
(一)新媒體環境下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過去傳統媒介影響下,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大部分使用的還是教師課堂面授的教育模式,比如,安排相應的課程、舉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講座、單獨講解等,教育形式相對單一,但在新媒體環境下,隨著各類新媒體的出現和作用,運用電腦、手機等媒介進行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會更加便利和高效。這樣較為個性的方式向學生們傳授思想政治內容,方法更多方式更便捷,為許多新一代的年輕人所接受,如今,幾乎所有大學生都會使用手機,并且都有微信、QQ和微博,在高校中的每個班級里也幾乎都有班級內部群,使用方式多樣化的媒介平臺,教師可以順利地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由此也減少了很多多面授課時的缺點,因為新媒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可以進行生動的圖文授課方式,使得教師和學生互動變得更加便利,這也就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到新階段。(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接的挑戰。新媒體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的綜合素養帶來了全新的挑戰,過去傳統媒介影響下,針對于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是思想政治知識的傳授者和擁有者,因為過去的媒介還不夠高端,信息更新會相對比較緩慢,因而教師們掌握著思想政治知識和信息的主動權,相對具有較高的話語權。但是,在媒介融合的影響下,當代大學生掌握和擁有知識和信息的來源不再只是教師,而是有了更多的渠道,這樣就使得來源形式變得越來越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的知識擁有權也就被打破,這種形式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單單需要教師可以用最便捷的方式整理和獲取各種思想政治資訊,不斷將思想政治知識體系更新,還需要教師們要學會使用如今新媒介技術,掌握大量的搜尋整理媒介信息的能力,這這樣的情況下,才可以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能具備影響力和說服力。但是,因為有著不同層面的知識在結構上過于單一,思想政治的基礎知識不足夠穩固等等情況,現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要適應新媒體通常會感到很困難吃力。
三.新媒體環境下構建高校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一)運用網絡信息技術進行教學。1.在網絡上構建思想政治教育類網站走入信息時代后,網絡技術越來越發達,網絡也逐漸成為各類教育的平臺,對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平臺,讓網絡成為宣傳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手段。通過建立一些政治主題的網站,增添思想政治的教學策略和豐富教學內容。但是建立的這些網站應該融入思想政治知識性、趣味性和服務性等,做到符合現實生活的原則,展現出政治時效性和健康性。網站在設計結構上應該創建大學校園文化類、時政新聞類、教育類和勤工助學類的內容,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面,用各類形式和方法將思想政治潛移默化地進入到大學生的網絡生活和網學習中。2.加大網絡思想政治的師資隊伍由于近些年來,各大高校都在加大擴展,大學生群體規模也愈加龐大,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但很大一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師資力量不能與時俱進,加大力度和創新。大批的思想政治教師都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內在知識含量,但由于他們大多缺乏創新意識,思維較為僵化,不懂得運用網絡與學生間進行政治教學和溝通。同時,有一些較為年輕的思想政治教師,他們有著現代化的教學思維和熟練的網絡運用技巧,但是卻比較缺乏教學的實戰經驗,不能夠做到將網絡教學的優點很好的發揮出來。因此,需要在高校里對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進行合理的分類,將具有充足的內在知識和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進行有關學習網絡技巧的培訓,并且將沒有實戰教學經驗的教師安排在經驗豐富的教師旁,采取結對措施,互幫互助,加快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團隊構建符合新時代下網絡時代快速發展的要求。3.豐富網絡平臺的教學資源和學習資源網絡教育平臺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制作方面要求是,內容要健康豐富、繪聲繪色的網頁設計、寬闊的知識面等,而先進的網路技術和多媒體手段為網站的構建提供了技術支撐,可以幫助不同的頻道進行互補。要從學生的需求出發,豐富網站教育資源的多樣化,由此展現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從學生角度考慮,加大引導當代大學生向正確的思想政治道路上發展,給大學生創造出一個正確的思想政治環境,進行健康的思想服務,引起大學生的共鳴,將理論帶入到生活中,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二)加大學生參與積極性。將參與的方式融進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僅體現的是以學生為本,更加展現的是一種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以學生為主組織各種活動,帶動學生們各種感官,提升學生們自主進行思考和學習的能力,刺激學生潛能的爆發。1.建組討論在思想政治課堂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將學生進行分組,形成一個穩定的學習小組,小組內進行詳細的分工,對課堂上的內容進行分析探討,各抒己見,促進學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2.開展主題辯論高校的思想政治課上教師可以將本節要講授的知識設置成一個主題,同過教師引導的方式,帶動學生思考,讓學生自己進行資料查找,寫下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和體會,制作成課件或者PPT進行課堂講解展示,再或者開展課堂辯論,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參與到課堂中來,促進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的認識和了解。3.進行社會實踐大學生在高校內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會用于社會實踐中去,而在這之前教師可以提前帶動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并在此過程中進行及時的糾正和指導。在實踐之前,教師先明確實踐的目標,進行有條理的引導,在實踐結束后進行客觀的評價,確定學生們的社會實踐成果。這樣新型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促進師生的互動,更能發揮學生的創造性。
參考文獻
[1]韓曉峰,張天譯.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機遇與挑戰[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6):219-222.[2017-08-28].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5.06.042
[2]田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體環境下所面臨的挑戰及應對策略[D].信陽師范學院,2015.
[3]孫珊.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
作者:呂志強 譚豐云 單位: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 上一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模式
- 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論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