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考究
時間:2022-02-01 03:14:40
導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考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樹立全員育人的教育理念,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學生處、團委以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職教師、工作者要以人為本,隨時關注、了解、掌握學生的日常思想動態,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在大學生日常教育和管理中開展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倫理道德教育,使學生逐漸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理念,從而自覺規范自己的日常言行和網絡行為。黨委部門、宣傳部門要充分利用網絡這個強大的信息平臺,把涉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信息資源,包括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以及重大政治事件的報道和網絡道德失范的案例用于教學,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等各類專題網站、網頁、特設欄目等形式鏈接到學生經常使用的校園網上。同時在校園網上開設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網頁或欄目、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網頁或欄目,方便大學生瀏覽、閱讀并獲取正確的資料信息,以正確的輿論引導大學生。學校網管部門要加強校園網絡建設,利用網絡技術手段保證校園網絡暢通,過濾刪除有害信息,增強服務功能,為學生提供快捷、方便的網絡服務。相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部門及人員要隨時對校園網絡特別是學校BBS進行監管,加強正面引導。與此同時,還要充分發揮關工委的作用,關工委的離退休老同志是學校的寶貴財富,他們既有較高的理論知識水平,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他們事業心責任心強,有時間和精力,特別是長期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離退休老同志,對大學生更有一種不可割舍的情結,因此,他們是不可多得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再立新功。總之,全校教職員工都要加強責任意識,在各自的崗位上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盡職盡責,進一步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真正做到教師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
二、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保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確方向
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必須要“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牢牢把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動權”。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見》又明確提出“:努力拓展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全面加強校園網的建設,使網絡成為弘揚主旋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網絡時代,要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就必須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牢牢把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權,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資源整合,更好地營造健康向上、生動活潑的校園文化氛圍,充分利用網絡快捷、生動、便利、開放等優越條件,不斷開辟網上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陣地,保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確方向。從而構筑網上網下聯動、全時關注、全程覆蓋的立體交叉網絡。高校作為傳播先進思想文化的前沿陣地,必須努力加強校園網絡建設,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網頁,結合網絡圖文并茂的優勢,將嚴謹的政治思想理論以淺顯易懂的形式傳授給大學生。對于一些重大、敏感的政治問題,通過網絡增強大學生的鑒別力,提高其自覺抵制不良信息侵蝕的能力。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是當下比較嚴峻的一個問題,健康與否關系到人格是否健全,學校可對大學生進行網上心理咨詢,思想政治教育者或心理專家能夠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指導或治療。當然,還需要加強網絡文化建設,把握文化主旋律。網絡文化既是網絡思想工作的教育手段,也是網絡思想教育的戰斗武器。高校要盡量為大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網上生活空間,使大學生從中受到教育與感染,進一步樹立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使他們拓寬視野,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增強教育的實際效果。
三、學校、家庭、社會齊抓共管,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把大學生培養成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和任務,為大學生創造良好的成長成才環境,是高校、社會、家庭的共同責任和義務。因此,以學校教育為主渠道,依靠社會力量,加強學校與家庭、社會之間的密切聯系,形成相互作用、相互協調配合的“學校—家庭—社會”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共同營造優良的育人環境,是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重要舉措。第一,高校應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不僅擔負著教學科研的重任,更重要的是肩負著培養國家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的重要職責。因此,大學畢業生必須是思想素質好、業務能力強、體格健壯、人格健全的能擔當起建設現代化國家重任的優秀人才。為此,高校在加強科學文化知識教育的同時,必須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網絡時代的今天,必須改進和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充分利用網絡優勢,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一是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網站網頁的建設,采用網絡的形式向大學生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和觀點,幫助學生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二是要開設網絡“兩課”課堂,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和平臺以及圖文聲像的特點,制作豐富多彩、生動形象的“兩課”軟件或課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吸引力。三是要構建良好的安全、快捷、方便的網絡平臺,滿足學生的需求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需要。四是要進一步加強校園網絡的監控管理,采用網絡現代化技術對高校網絡進行嚴密檢測,安裝綠色上網過濾軟件,對不良信息和有害信息進行過濾、攔截和屏蔽。五是要加強大學生的網絡法制教育、網絡道德教育、網絡誠信教育等,提高他們的網絡道德素質,自覺規范自己的網絡行為。六是要求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及專家學者應不斷總結、積極研究和探索網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經驗和規律,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以便更好地指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第二,家庭應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起重要作用。作為學生家長,應擔負起家庭教育的責任,應主動關心子女的成長,對子女從小就要進行正面教育,加強與子女的溝通和交流,使子女遇到困惑和問題時主動向家長尋求幫助。家長還應經常主動與學校保持聯系,隨時了解子女在學校的政治表現、學習生活情況、網絡使用情況等,并積極配合學校,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網絡道德教育,使學生健康成長,成為國家建設的合格人才。第三,社會相關部門應通力配合,為大學生提供一個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這是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政府相關部門如文化信息管理部門應研究網絡時代的特點,制定相關網絡法律法規和管理規章制度,督促相關部門凈化網絡市場和網絡環境。公安、國安部門要加大網絡監管力度,嚴厲打擊網絡犯罪行為,構建和諧的網絡環境。網絡經營者應嚴格遵守國家有關網絡法律法規,樹立責任意識,為青少年(包括大學生)筑起一道網絡“綠色屏障”。社會各界應圍繞網絡育人的運行機制,充分發揮合力作用,保證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政府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網絡法律法規建設,堅持以法治網;繼續加強網絡道德建設,堅持以德治網;同時進一步加強網絡監控和防范,做到技術管網,及時監控管理網民特別是大學生的上網行為,尤其是網上聊天、論壇、微博、留言簿等,及時處理存在的各種問題,凈化網上環境,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開展保駕護航。
四、網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的建立
社會的網絡化發展趨勢勢不可擋,網絡在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嚴峻挑戰的同時,也給大學生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關鍵的是如何利用這些優勢適應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從而形成長效機制,更好地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前高校中還有一些長期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一輩工作者,他們理論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但對于現代網絡技術知識和水平較低,于是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無法很好地應用于網絡,無法發揮長效機制作用;一些年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較高的現代網絡知識和水平,但又缺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經驗,也難以很好地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必須努力解決這一問題,構建網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長效機制。首先,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理論水平,加強網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探索與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理論水平、政治信息敏銳力及計算機網絡操作技能關系到創造性人才的培養水準,只有不斷提高才能發揮網絡的引導功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效率。同時,要深入探索和研究網絡時代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規律。要摒棄舊觀念,拓寬工作思路,把傳統的灌輸式教育轉變為啟發引導式教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有的放矢地啟發引導學生。通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總結與研究,掌握網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規律,建立適合網絡時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體系,以便更好地指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需要建立和完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體系和教育模式,促進長效機制的建立。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質,需要從長計議,多管齊下,建立和完善一套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統和模式。不僅是要抓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這一主陣地,還要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滲透到其他課程的教學中,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研究機構。這些組織、機構應與校園網管隊、網監隊緊密結合,掌握情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建立完善理論體系和教育模式。再次,要結合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經驗,構建網絡時代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高校要構建網絡時代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長效機制,必須在總結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了解掌握網絡時代的特點和大學生思想行為變化,以及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及規律,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機制,探索和研究網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手段和新途徑。長效機制包括保障機制、評估機制、預警機制、調控機制等,保障機制就是通過建立一系列制度和規章,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各方面條件保障,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種計劃得到落實。評價機制是通過建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反饋系統,全面科學地評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方式方法的效果。預警機制就是建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信息系統,通過多種渠道收集、整理和分析相關信息資料,為宣傳及思想政治教育部門及早提供信息和應對對策,制定預警方案。調控機制要注重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原定計劃和方案進行調整、修正、補充與完善,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計劃更加完善,重點更加突出,措施更加得力,方式方法更加科學,效果更加明顯。網絡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戰與沖擊已經成為無法回避的現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復雜、深入、持久的過程,任何一種傳統的或基于網絡和移動通信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單獨使用都很難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須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和基于網絡、移動通信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結合起來綜合運用。因此,需要轉變教育觀念,積極探索網絡時代下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緊扣時代脈搏,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開創網絡時代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作者:胡瀾單位:川北醫學院
- 上一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研究
- 下一篇:漫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營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