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設與現實意義

時間:2022-12-05 09:07:26

導語:黨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設與現實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設與現實意義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是國家精神文明建設的關鍵,同時也是社會各種矛盾化解的方式之一。近年來一些新鮮的社會思潮不斷的涌進,給我國思想政治建設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和影響,為了維護我國思想政治工作正常進行需要各有關部門加強自身的工作職能。而我國的黨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載體,影響廣大黨員的思想形成。因此加強黨校的黨建思想政治教育是促進社會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本文主要探索黨校內實行黨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設的途徑以及現實意義,希望能夠促進黨校黨建工作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黨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現實意義

黨員干部群體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中堅力量,因此其思想文化方面的性質決定了無可替代性的社會主流價值觀念方向以及價值引導地位。正是由于其思想觀念對社會思潮的重要影響因此要加強這些黨員干部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對于我國黨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黨校的思想教育,但是在黨校發展過程中不難發現諸多問題,如何有效的創設良好的黨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需要首先了解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現實意義。

一、黨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實意義

1、具有時展的意義

從當前的國際社會發展形勢來看,受到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影響,國際之間的競爭呈現出白熱化現象,不僅是經濟、技術和資源等方面的競爭,還包含有文化、思想觀念方面的競爭。從思想觀念而言主要表現為思想文化的交流,各種文化思潮的沖擊,在同時代中不同的思想碰撞與社會價值觀念難免會存在一些矛盾問題,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國民經濟改革促進了原有利益格局的再分配,因此帶來了一些新問題的產生。因此加強黨校學員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就是不斷提升整體學員的政治素養。

2、對黨政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對我國十八大所倡導的精神踐行,不應該單純的從社會建設和經濟發展的角度去思考,而是注重日常工作中貫徹落實黨的指導性思維、政策與原則,推進黨的思想和作風建設、制度以及反腐倡廉建設,從而推動社會主義建設的穩步發展前行。根據這種形勢條件下的考慮就是需要培養出一批具備有專業知識以及精通各項業務能力、思想素質較高的黨員人才,因此加強黨校黨建工作有利于切實貫徹國家制定的一系列有用的制度和思想文化精神。

3、對學員是思想狀況具有現實意義

在當前社會思想觀念多元化的今天,黨校學員在思想上面難免會存在一定的疑惑和偏差,對于物質方面的追求相對較多。而在黨校中建設好黨建相關工作,保障學員的思想先進性,維護學員保持堅定不移的社會主義思想,對于黨員提升個人思想素養、增強服務意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黨校黨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設途徑

黨校中要加強黨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良好創設離不開三個方面:第一方敏就是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第二方面就是需要革新思想政治內容,第三方面就是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機制。

1、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

隨著社會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思想意識以及社會文化形態越來越趨向多元化,在這種社會背景下,為了保障廣大的黨員干部保持良好的思想政治觀念以及良性的社會價值取向,就需要不斷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黨校的黨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方針路線,因此其教育模式的創設首先就要保持正確的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一中、二中、三中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方針,切實保障黨校內部所有的教學活動和科研活動都是以黨正確的政治路線為基礎,黨校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依據科學的教學手段以及正確思想觀念去引導黨校學員。

2、革新思想政治工作內容

從以往一直到現今國內黨校中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情況來看,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過于空泛,缺乏實際意義的問題,所選用的一些教材內容與社會實際脫節嚴重,因此很多黨校的黨員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學習熱情,對學習的知識很難快速的投入和理解,影響到學習的實效性。而從黨校思想政治有關教育計劃來看,在人才培養方面計劃過于宏大,因此黨員在學習中很難尋找到明確的學習目標。針對這些問題的存在,首先必須要結合黨員實際情況考慮,再結合情況有針對性的合理的設計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標,優化教學形式,通過典型的案例分析法讓黨員對案例進行分析和討論,了解現實問題和應對方式。除此之外,黨校思想政治教育還需要與參與學習的黨員的具體工作實踐相結合,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從而有效提升黨員的政治素養和工作效果。

3、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機制

隨著社會發展體制的不斷開放,“創時代”也影響著黨校黨建工作,對于黨建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全新的機遇,各級黨校黨建工作人員應該突破傳統的教學思想積極主動的創建適合現代社會發展的思想教育模式,使得黨校黨員在思想政治學習方面具有實效性。思想政治工作要圍繞新時期建設體制的變革,形成黨政領導為首、有關部門參與的組織領導機構。首先建立服務機制,加大對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各方面投入。其次就是建立考評機制,優化黨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素質,這也是保障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基礎。黨建教育工作者是保障教育成果是否能夠順利進行以及效果如何的基礎,因此,在黨建工作中建立科學合理的考評機制,有利于不斷激勵黨建教育工作者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優化教學方案。而定期的考核能夠促進教師個人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三、總結

黨校是黨員進行思想政治再教育的重要場所,因此黨校的黨建工作質量十分重要,在黨校中開展黨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實意義包含有三個方面,因為具有這三個方面的意義所以才要不斷加強和完善黨校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積極探索新時期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的有效途徑,使得全體黨校學員能夠在思想和素養方面得到全面提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和人民需要的“公仆”。

作者:衛淑煥 單位:中國共產黨永濟市委員會黨校

參考文獻:

[1]張斌.社會風氣治理: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視域[J].鄧小平理論研究.2013(08)

[2]鄒潔,王順輝.日本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經驗及其啟示[J].教育探索.2013(08)

[3]陳姍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兩翼齊飛——論灌輸教育與滲透教育相結合[J].求實.201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