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意義與價值
時間:2022-02-22 08:29:46
導語: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意義與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思政教育作為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學生思想道德品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大使命.隨著思政教育學科建設不斷完善,我國學校思政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發展成就,但仍然需要積極創新思維理念和工作模式.探究思政教育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有利于明確思政工作發展方向、把握創新著力點,促進教育質量提升.由黃小華編著、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論»一書,結合思政教育內在價值,從構成要素、實踐條件、具體形態、形成過程及實踐措施等維度,詳細探討了思政教育價值的創新發展,為研究思政教育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提供了科學參考.
全書共包括五章.第一章聚焦思政教育價值的內部結構,在介紹其基本內涵的同時,對價值實現的構成要素進行了詳細分析,包括主題、客體、目標、內容、方法、載體六大部分.第二章基于價值形態,深入分析了思政教育社會價值、集體價值以及個體價值的實現內容與具體方式,明確了思政教育價值的多元性.第三章以思政教育價值的實現過程為研究對象,不僅闡述了其基本內涵和主要特征,而且詳細闡述了價值實現的整體流程和各個階段,包括確立價值實現目標、實施教育行為、整合內化、外化踐行及反饋調控五個階段.第四章分別從精神環境、物質條件、實踐條件三個維度,闡述了思政教育價值實現的保障條件.第五章圍繞思政教育價值實現路徑,既強調理論基礎和教育主體的重要性,也提出創新教育形式、堅持自我教育兩種路徑的實踐措施.學校思政教育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基礎,經過不斷發展演變,逐步構建起更加全面完善的理論體系,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并且在社會實踐方面發揮著愈加重要的作用.具體來說,思政教育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開發道德精神資源.道德精神資源是指人們的思想、情感、信仰、精神意志等主體性因素.
開發道德精神資源,可以有效激發人的主體意識和積極情感,引導個體自主提升思想道德修養,通過努力奮斗、堅定理想推動社會向前發展.一方面,學校思政教育基于以人為本理念,采取人文關懷和思想引導等方式,逐步培養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思想價值理念,從而實現道德精神資源開發利用,營造良好精神環境.另一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根本需求,也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因素.學校思政教育借助于理論講解和實踐活動,可以有效滿足學生的道德精神需求,促進其道德自律意識不斷提升,引導個體將道德意識逐步轉化為良好的道德行為和道德習慣,達到道德教育的目的.第二,為專業知識學習提供導向.學生全面發展不僅在于專業知識提升,而且意味著人文素養、文化底蘊、思想認知等方面保持良好發展,使個體的價值選擇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推動社會發展前進.在專業知識教育過程中,學校很容易忽視個人綜合素養、道德品質等思想層面的培養,太過重視學生專業知識,使育人工作發生偏差.
因此,思政教育學科可以發揮良好的導向作用,時刻指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推動教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落實于育人工作,促進學校學科建設.第三,強化意識形態建設,保持政治穩定.政治價值作為思政教育最直接、最主要的價值,是指借助于傳播政治思想、政治理論、政策方針等內容,強化意識形態主導作用,從而堅定社會成員的政治立場,引導其政治行為.當前,我國正處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面對日益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多元復雜的價值觀念,學校可以通過講解馬克思主義政治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等內容,強化青年學生的政治思想認知,提高其政治素養和政治覺悟,使其自覺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主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推動我國政治建設長遠發展.因此,學校思政教育能夠在政治實踐中發揮良好的價值引領作用,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第四,提高綜合素質,培育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學校思政教育作為落實教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中心環節,承擔著傳播思想意識形態的使命,具有重要的育人價值.學校思政工作能夠通過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勞動教育等,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人文素養,促進學生綜合素養提升,實現健全人格塑造.
從國家建設角度看,思政教育是培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重要路徑.當前,網絡技術和市場經濟的發展雖然帶來了豐富多元的生活娛樂方式,但也使更多復雜消極的思想價值觀滋生,嚴重危害青年學生的科學信仰、理想信念、價值取向.在此情況下,學校思政教育應當積極發揮育人價值和思想塑造功能,通過創新工作模式和教育內容,增強主流價值觀引領作用,引導青年學生運用辯證理性的思維來認知多元思想理念,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長為有思想、有道德、有理想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為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作者:蔣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