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干部作風建設思考
時間:2022-09-08 04:04:12
導語:鄉鎮干部作風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鄉鎮干部隊伍龐大,身處基層前沿陣地,既是指揮員又是戰斗員,作用重大,其作風如何直接影響我黨工作的全局,加強作風建設意義重大。
【關鍵詞】鄉鎮干部;作風建設;制度;規范
鄉鎮干部是黨和國家干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護基層穩定的中堅力量。“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鄉鎮干部肩負著宣傳、貫徹黨和國家各項方針、政策的重任,他們是基層建設的直接領導者,是落實具體工作的一線參與者。近年來,臨朐縣在鄉鎮干部作風建設上積極探索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路徑,思想更求實,作風更務實,工作更扎實,但仍存在尚需改進的地方。
1基本做法及經驗
各鄉鎮、街道及產業園區領導班子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要求,以作風建設為突破口著力探索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方式,能夠團結協作、自覺遵守廉潔自律相關規定、深入開展群眾工作,執行力不斷增強、作風建設不斷加強,整體素質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不斷提高。1)堅持教育領先,狠抓干部思想作風。各鎮街堅持把理論學習作為加強作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年初召開專題會議,具體安排部署。如城關街道采取在縣委黨校集中授課、外出考察、拓展訓練等形式學習,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不斷提高。冶源鎮組織機關干部赴臨沂接受紅色革命傳統教育,組織中心村黨組織書記赴威海、蓬萊學習考察,進一步解放了思想,開闊了思路,增強了信心;各鎮街還積極創辦內部刊物,搭建基層干部教育學習陣地和交流平臺,如九山鎮編印《黨旗飄揚》刊物,使黨員及時了解上級文件精神、各地先進經驗,進一步統一思想,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積極進取。2)堅持領導示范,狠抓干部領導作風。加強干部作風建設,關鍵是領導帶頭。2012年8月,受臺風“達維”影響,寺頭鎮群眾房屋、莊稼及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受損嚴重。災情發生后,寺頭鎮黨政領導班子及時科學調度,并身先士卒帶領各黨員干部迅速沖到抗洪救災第一線,群眾積極參與跟進,使各種損失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降到最低限度。3)堅持管理為要,狠抓干部工作作風。嚴格的管理是加強干部作風建設的重要途徑。各鄉鎮制定《機關干部工作管理規定》,加強對干部的管理,沂山鎮針對“合村并居”后部分農村群眾辦事不方便的實際,設立為民服務崗,實行“為民服務制”,得到群眾好評。部分鄉鎮制定的“民情接待日”、“責任目標和考核獎懲體系”、“‘3+1’考核辦法”等調動了干部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力改善了干群關系。
2存在的主要問題
2.1理想信念不堅定。有的干部忙于事務性工作,認為只要干好工作就行,信念不信念與自己沒多大關系,從而放松了對自身世界觀的改造;有的還熱衷于迎來送往,吃吃喝喝,拉關系、跑路子,心思和精力沒用在工作上;有的患得患失,瞻前顧后,不比奉獻比待遇,不比情操比名利;個別干部信念出現動搖,熱衷燒香拜佛,不信馬列信風水。2.2體制機制建設欠完善。部分鄉鎮因為認識或傳統因素影響,在規章制度制定上程序簡化,群眾參與度不夠,缺乏公信力。有的在規章制度執行上做得不夠,存在漏、偏、松現象;有的對國家的某些政策規定、上級安排執行起來走樣;有的不講公道講人情,不講原則講回報,使規章制度的權威性大打折扣。2.3開拓創新能力不夠。有的干部墨守成規,得過且過,缺乏敢于碰硬、大膽創新精神;有的干部遇到困難問題,要么上交矛盾,要么繞道回避;有的干部主觀能動性發揮不夠,對阻礙發展的難點問題,習慣于“穿新鞋走老路”,以致工作缺少特色,發展難出成效。2.4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淡薄。一些鄉鎮干部不尊重群眾,服務意識、宗旨意識淡漠。有的在辦事情時從自身利益和領導意志出發;有的把群眾的呼聲和需要解決的問題當成小事;有的搞個人政績、形象工程;有的打著搞城鎮化、新農村建設的名義,隨意征地拆遷,片面維護企業主、開發商的利益,甚至充當企業的非法保護傘,完全忘記了人民的利益和疾苦。這些現象嚴重破壞了黨群干群關系,造成干群矛盾逐步加重,為社會的和諧穩定埋下了隱患。
3加強鄉鎮干部隊伍作風建設的對策
3.1鄉鎮干部須努力加強自身作風建設。一是加強思想作風建設。加強自身思想作風建設必須突出理論學習,各鄉鎮干部必須把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黨的十八大精神,尤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習系列講話精神,作為安身立命之本,真正做到學懂弄通,掌握精神實質。目前主要是深刻領會按照“作風建設活動年”的要求提升自身境界,從思想深處打牢基礎,站穩立場,防患于未然。二是加強領導作風建設。一要真抓實干、務求實效。二要發揚民主、團結共事。三要秉公用權、廉潔從政。三是加強生活作風建設。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必須把倡導良好的生活作風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作為一個重要方面。各級領導干部要自覺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模范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明辨是非,克己慎行,正確選擇個人愛好,提高文化素養,擺脫低級趣味。3.2加強正面教育,促進鄉鎮干部作風建設。加強鄉鎮干部作風建設教育是基礎。一是要加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增強干部作風建設的文化底蘊。二是進行馬克思主義群眾觀教育,保持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不竭動力。三是進行反腐倡廉教育,增強其免疫力。鄉鎮干部,兼具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雙重身份,只有抓好其反腐倡廉教育,才能更好地發揮示范導向作用。3.3完善制度,筑牢鄉鎮干部作風建設防線。首先,完善干部選拔任用制度,要按照黨章和《干部任用條例》規定的條件選拔任用干部,堅持用好的作風選人、選作風好的人。其次,完善干部政績考核制度,完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提高考核評價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推進考核評價規范化。第三,完善干部管理制度,強化制度執行情況的督查。3.4強化監督,健全鄉鎮干部作風建設保障。一是要理順現有的干部監督體制,強化紀檢、監察、財政、審計、信訪等部門的聯系,形成職能部門協同聯動,形成監督合力;二是要實行政務公開、黨務公開,對干部的職責、權限以及決策內容、形式、程序等在不同范圍內進行公開;三是要健全監管制度,增強對權力監督的規范性,切實做到民主集中制,尤其要加強對“一把手”監督。四是加強群眾監督和媒體、報刊雜志、網絡及各相關團體組織的監督。把對領導干部的監督從八小時內延伸到八小時外,從“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社交圈”,使領導干部的權力行使時時處處得到有效監督。
作者:尹長恩 單位:臨朐縣冶源水庫管理局
- 上一篇:國企管理人員作風建設論文
- 下一篇:大學生公共政策學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