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下統計信息化應用研究
時間:2022-06-17 11:42:47
導語:大數據下統計信息化應用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統計工作的開展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工具支持。本文圍繞統計信息化建設,探究了其發展現狀,分析了大數據背景下統計信息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如何加強統計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提出了具體的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統計信息化;發展;現狀;措施;變革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現代信息技術不斷涌現和廣泛應用,為各行各業發展都帶來了重大的契機。新形勢下統計信息工作面臨嚴峻的挑戰。一方面統計信息量不斷增大,信息類型也日益復雜,增加了信息統計的難度,影響了統計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統計管理理念也需要不斷創新,傳統的統計管理理念和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經濟社會發展的變化,統計信息化建設工作雖然有序開展,但是在專業數據深度分析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加強大數據背景下統計信息化的應用探索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價值。
1大數據視域下統計信息化內涵及發展現狀分析
大數據最早是從20世紀八十年代出現的,關于大數據目前沒有統一的定義,但是綜合分析主要是指不能在一定時間內應用傳統數據庫軟件工具等可以進行數據采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大數據有其自身的特點,具有數量龐大、數據類型多樣化、數據變化速度快以及數據價值高等特點,也是各行各業關注和研究的重點。統計信息化是指在統計工作開展過程中通過利用現代通信、網絡以及數據庫技術等對相關的數據資源等進行信息化處理和一種新興技術。統計信息化主要是依靠計算機信息處理工具和方法來進行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統計工作是國家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也是各行各業以及各類社會組織關注和探索的重點。我國統計信息化建設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并且伴隨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升級和廣泛應用,統計信息化應用發展漸成規模。隨著國家統計現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統計四大工程進程的有序實施,為統計信息化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通過單位名錄庫建設、企業一套表機制、數據采集處理軟件系統的構建和應用以及聯網直報系統的推出,統計數據結構不斷變化,信息化發展水平也在不斷提升。
2當前大數據視域下統計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目前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統計信息化建設雖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依然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統計信息化相關技術的局限性。統計信息化技術主要是對大量數據來進行及時快速處理和轉化的技術,通過實施統計信息化工作,從而不斷提升信息采集和利用成效。但是可以看到目前實施的統計信息化工程主要是應用關系數據庫技術,統計數據類型也主要是以結構化數據為主要的模式,數據之間具有較大的關聯性,但是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統計信息類型多樣化,數據既包含常規的結構化數據,同時還包括很多的非結構化數據以及半結構化數據,數據變化的速度也比較快,數據之間的關系也有很多不明晰性,這些數據又是必不可少、非常重要的。所以目前現有的統計信息化處理技術相對局限,在海量數據的處理以及轉化等方面還存在較大的處理難度和局限性,需要進行進一步優化。(2)統計單位名錄庫維護機制需要完善,信息分析與利用深度需要進一步加強。一方面開展統計信息化建設,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就是進行單位名錄庫的建設和更新,目前統計部門和相關部門雖然在單位名錄庫建設方面漸成規模,但是相關的單位名錄庫未能及時進行更新,加上信息不對稱,相關的標準和規范等不夠統一明確,從而影響了名錄庫建設成效。另一方面統計信息深度分析利用不足。統計信息化工作的開展需要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等不斷完善優化,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統計成果的價值。單純地進行數據匯總是比較低能的,還需要進行數據的深度分析和處理,但是目前在數據的深度分析等方面缺乏深入的探究,數據之間的關聯性、數據背后相關的價值與內涵等方面的研究力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統計數據成果應有等方面也需要相關部門深入探索。(3)統計數據質量監管力度需要加大,統計隊伍素養有待提高。一方面雖然國家統計部門實施了企業一套表制度,統計工作應用數據采集處理軟件系統進行處理,但是在數據的形成以及整合等方面相關的質量監督機制不夠完善,企業等相關部門配合開展統計調查等工作的主動性不足,甚至提供一些虛假的信息等,國家相關部門在統計數據質量監管方面的力度有待加強。另一方面統計信息化工作的開展需要專業人才有力推動,他們需要具備專業化的理論知識和技能,還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但是目前在統計隊伍建設方面培訓不夠,統計人員習慣于經驗管理和紙質分析,對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學習研究等不足,對于較為復雜的系統性以及配合性強的技術問題和統計專業問題等方面的能力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3大數據視域下加強統計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的具體對策
為了更好地發揮統計信息化技術應有的功能,更好地推動統計工作規范有力開展,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探究:(1)加強數據資源整合,完善基礎管理體系。要認識到目前在大數據環境下統計工作面臨的挑戰不斷增大,尤其是如何要進行各類型數據的快速整合和應用等方面需要統計部門進行深入研究,所以應當強化基礎管理,完善統計基礎管理體系。一方面應當圍繞統計信息化建設對目前統計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全面分析研究,在數據的采集與優化整合方面進行基礎功能優化,加強數據的集成化管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等從統一規范的層面進行數據庫系統的開發,針對不同來源、不同類型的數據等能夠從統一的視角來進行規范處理,完善基礎數據庫和功能服務平臺,從而對各類傳統統計信息資源盡快整合和信息化建檔,還應當構建規范的元數據和數據構成的統計員數據庫體系,加強統計信息系統流程優化和標準規范統一,強化數據分析系統的功能,從而實現數據的有序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強統計基礎管理體系的完善。基于“一網、一臺、一庫”建設工程加強系統工程的完善,在數據的開放共享以及處理等方面壓縮中間環節,減少過程性干擾。積極開發應用現代統計軟件提高統計數據綜合處理效能,借助物聯網技術等加強數據采集終端裝置的優化配置,提升處理質量。(2)加強統計信息技術創新,并不斷提升隊伍素質。要從提升統計信息化建設深度方面對數據進行關聯分析研究,積極開發統計云系統,借助云技術等對統計信息進行全面化整合和處理,及時篩選不合條件的數據等并注重信息反饋,從而便于各類數據及時進行歸口統計、匯總和審核等。借助云計算技術對統計系統進行優化配置和功能的分類完善,從而更好地結合用戶的需求等完善功能平臺,便于數據的安全保障和深度分析。另一方面要加強統計數據監督管理,利用相關的技術等及時進行數據的動態化監控和分析,一旦發現異常及時進行源頭排查,注重實地調研和過程性考核監督相結合的數據質量監督模式的聯合應用,加強立法管理,針對統計數據弄虛作假等情況通過制度的方式來進行約束,將其納入一項重要的培訓內容和管控措施來進行全面過程監督,從而切實維護統計數據的權威性。此外還應當圍繞統計隊伍建設下工夫,加強現代統計數據、統計法律政策、專業素養等各方面的培訓,引導他們深入實際加強調查,掌握各類數據的處理方法和統計分析技術,從而更好地運用專業知識進行判斷和分析,形成更有價值的統計分析報告,便于相關部門及時決策和科學利用。此外還應當不斷學習和引進國外現代化統計信息技術和處理方法,主動與國際標準對接,這樣才能更好地利用互聯網技術等加強相關數據的更廣范圍分析,提高信息共享和獲取利用深度。
總之,大數據背景下統計信息化建設面臨諸多的機遇和挑戰。只有結合實際找出目前統計信息化建設在機制、隊伍以及技術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不斷進行體系完善和優化,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統計信息化建設工作有力有序開展,為各行各業的發展和國民經濟的發展等提供更有價值的數據參考,更好地服務社會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苗譽威.大數據環境下統計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信息通信,2014(12).
[2]吳珍.大數據背景下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J].財會學習,2018(01).
[3]許宗艷,王娜.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探索與思考[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8(11).
[4]陳星.大數據背景下統計信息化的應用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08).
作者:林菁 單位:廈門海翼集團有限公司
- 上一篇:非洲豬瘟傳入中國風險路徑統計分析
- 下一篇:高校統計學專業核心課程群建設探討
精品范文
10大數據學習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