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經濟增長與就業統計分析
時間:2022-03-05 11:19:32
導語:當前經濟增長與就業統計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鄒永紅姚兵工作單位:成都信息工程學院
第二產業就業人口的回歸分析借鑒第一產業就業模型,以第二產業就業人口EP2為因變量,勞動力資源總數LFR和三次產業的地區生產總值GDP1、GDP2、GDP3為自變量。建立第二產業就業人口模型:LnEP2=α*LnLFR+β1*LnGDP1+β2*LnGDP2+β3*LnGDP3+μ用EVIEWS對該模型進行消除多重共線性的逐步回歸,得到第二產業就業人口模型:LnEP2=0.632199LnLFR+0.170181LnGDP2t=(89.72048)(20.49607)R2=0.975924AdjustedR2=0.94586F-statistic=729.6217第二產業具有GDP高產出的顯著特征,GDP的增長對就業的拉動作用非常明顯,該產業GDP的增長與其就業人口增長呈現一致變動的關系;目前,四川省第二產業GDP發展吸收就業的能力仍然很強。(三)第三產業就業人口的回歸分析如上,以第三產業就業人口EP3為因變量,勞動力資源總數LFR和三次產業的地區生產總值GDP1、GDP2、GDP3為自變量。建立第三產業就業人口模型:LnEP3=α*LnLFR+β1*LnGDP1+β2*LnGDP2+β3*LnGDP3+μ用EVIEWS對該模型進行消除多重共線性的逐步回歸,得到第三產業就業人口模型:LnEP3=0.580312LnLFR-0.281684LnGDP2+0.554490LnGDP3t=(82.97539)(-5.302039)(10.80001)R2=0.991395AdjustedR2=0.990383F-statistic=979.3299比較第三產業模型與前兩次產業模型在勞動力資源總數上的系數可以看出,第三次產業的水平還比較低,因此吸納就業的能力還很有限。式中,第二產業對第三產業就業人口影響為負數,說明二次產業的增長吸納了更多就業人口,致使第三產業就業人口相對減少。從上可看出,因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大眾消費水平低較低和第三產業發展不充分等諸多因素影響,造成第三產業吸納就業的能力不強。(四)總體就業與三次產業的地區生產總值的回歸分析因每年新增的勞動力對就業人口影響較大,對各產業的就業影響也各不相同,故根據以上分產業就業人口的回歸分析,以總體就業人口EP為因變量,以勞動力資源總數LFR及三次產業的地區生產總值GDP1、GDP2、GDP3為因變量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EP=α*LFR+β1*GDP1+β2*GDP2+β3*GDP3+μ用EVIEWS對該模型進行消除多重共線性的逐步回歸,得到總體就業人口模型:EP=0.846424LFR+0.191139GDP2-0.353723GDP3t=(395.6410)(8.563305)(-12.46845)R2=0.947600AdjustedR2=0.941436F-statistic=153.7145總體就業人口模型中變量LFR(勞動力資源總數)的系數為0.846424,其值的范圍在0和1之間,符合經濟意義:四川省經濟在排除三次產業經濟發展及其他因素影響下,可保證84.64%的勞動力就業。而三次產業的結構和經濟發展對總體就業產生了不同影響。
結論
三次產業對就業的拉動能力各不相同。其中,第一產業就業已基本達到飽和,出現勞動力擠出效應;第二產業經濟增長速度快,隨著勞動生產效率的提高,其吸納就業的能力有限;能夠提供大量就業的第三產業發展水平還很有限,還不能發揮其對就業增加的拉動作用。因此,四川省經濟發展的產業結構還不盡合理。如要充分擴大就業,切實緩解就業壓力,還應當從產業結構調整上做出考慮。
對策建議
1.調整產業結構,擴大勞動就業。四川省是人口大省,也是勞動力大省,就業壓力大。勞動密集型產業就業吸納能力強,對促進就業具有直接作用,而第三產業多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故應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2.擴大城鎮化建設成果,有效提升就業率。四川省作為全國城鎮化建設的典范,其成果顯著,經驗也得以推廣。四川省還應結合地區優勢和特色,重點發展商業零售、交通運輸、旅游觀光、各種信息咨詢、社區服務、物業管理、家庭服務業等投資少、見效快、就業潛力大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在擴大城鎮化建設成果的同時有效擴大就業。3、提高勞動者整體素質,改善勞動力供給結構。四川省勞動力數量龐大,但綜合素質不高,一般勞動力數量嚴重過剩,高素質人才卻嚴重不足。勞動者素質高低是直接影響其創業能力和適應市場能力。不斷提高勞動者整體素質,改善勞動力供給結構,以適應區域經濟的發展尤為重要。
- 上一篇:電力大學的科技課題統計分析
- 下一篇:地區能見度天氣的統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