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統計制度完善思考

時間:2022-01-08 03:14:53

導語:中國統計制度完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國統計制度完善思考

一、中國統計制度的現狀

(一)企業一套表制度的順利推行。企業一套表制度主要就是在遵循“統一整理、整體設計、分工協作”的原則條件下,將統計調查對象的所屬經濟行業作為主要依據,充分反映出統計調查對象的各項特征、經營成果以及業務活動等等,以此滿足于社會公眾、企事業單位和各級黨委政府的統計需求,為國民經濟的核算和專業統計提供有利依據,使企業的經濟負擔得到有效緩解。同時,在企業一套表制度的運用下,統計數據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得到了有效報障,有效提升了統計工作的整體質量。(二)基層統計工作的環境得到有效改善。隨著我國對統計工作的重視性逐漸提升,統計部門不斷加強了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為基層統計人員構建了獨立辦公場所,根據統計工作的需求配置了打印機、計算機等各種必要設備,為統計信息化的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各級領導也逐漸加強了統計體制的改革和統計人員的培訓,使統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得到有效強化,進一步提升了統計報表的整體質量。(三)城鄉住戶調查一體化反映出農村和城鎮的整體情況。城鄉住戶調查一體化使傳統住戶調查中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在遵循統一管理、精簡高效、平穩過渡、國際對接、城鄉可比的原則下,使城鎮和鄉村的住戶調查主體指標得到了有效規范和統一,并提出了全體居民的消費支出概念與可支配收入概念,有效實現了城鄉住戶調查統一組織、統一抽樣、統一標準、統一指標、統一方法和統一,為我國城鄉一體化的建設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決策參考依據。(四)聯網直報工作的全面開展提高了統計信息的社會公信力。在統計聯網直報工作的順利推進下,我國統計數據的傳遞速度得到有效提升,使統計工作更具有時效性,進一步提高了統計的抗干擾能力,使統計數據的質量得到有效控制。同時,在聯網直報工作過程中,各項資源也得到了有效整合,使行政成本得到有效減少。此外,統計管理更具有規范性,有效實現了統計信息資源的共享,有效規范了統計數據的報送與執法,確保了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二、對中國統計制度進行完善的必要性

目前我國統計報表制度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在統計工作中比較注重價值量統計和實物量統計,對于質量統計則存在較高疏忽,在管理服務方面也比較注重宏觀管理服務,對于微觀管理服務缺乏重視性,不僅無法保證統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也造成了較高的資源浪費,不利于統計工作的持續發展。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的第十三部分第七條提出,在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必須要不斷“完善統計體制”,更突出了統計工作的重要性和完善統計制度的必要性。此外,在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背景下,統計任務越來越多,大數據和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對我國傳統統計調查制度產生了較高的沖擊和影響,尤其是新經濟的產生對我國原有統計指標體系帶來了一定挑戰,且我國目前對統計工作的監督力度相對不高,監督機構和監督者受制于被監督機構的領導,導致統計監督流于形式,無法保證統計數據的質量。綜此種種,可以得知我國統計制度依舊存在著諸多缺陷,無法滿足于統計工作的實際需求,為此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斷優化和完善中國統計制度。

三、完善統計制度的具體措施

(一)完善統計指標體系,優化統計報表制度。為確保統計工作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應積極完善統計指標體系,對傳統的統計報表制度進行優化,使統計報表制度能夠適應于市場經濟發展,通過易操作、組合功能強的統計報表制度有效反映出市場經濟的運行情況,使統計工作的整體效果得到有效提升。首先,在完善統計指標體系的時候,應注重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改革,對于一些不具備實用性的統計指標可以選擇取消,使各種數據能夠貼近市場。同時,應結合市場情況制定出具有針對性、可靠性的統計指標體系,確保統計數據的及時性和準確性,使統計數據能夠滿足于個人、企業和社會的實際需求。其次,在優化統計制度報表的時候,應做好各個企業的統計調查工作,以便能夠圍繞主體企業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統計制度,保證統計制度的合理性、科學性及規范性。(二)建立科學有效的統計調查方法體系。在進行統計調查方法的改革過程中,應注重對基本單位名錄庫的完善,將抽樣調查作為主體,將同期性普查作為基礎,不斷加強科學估算、重點調查和典型調查,采用互聯網技術進行網絡調查,使統計調查更具有針對性、真實性和敏捷性,有效確保統計調查的整體質量。同時,應積極優化普查制度,充分考慮到基層的承受能力和國家愿望,對經費方面也要做好統籌安排,避免向基層攤派費用等不利現象的發生,使統計調查的整體效益得到有效提高。同時,應深入分析普查頻率和普查時間的可行性,不斷提升普查內容的協調性和精煉性,以此反映出我國的基本國情國力。此外,在抽樣調查方面,應結合縣級代表性問題進行綜合分析,通過各種抽樣調查為縣級政府和縣級黨委提供可靠的決策參考依據,使縣級統計部門的服務職能得到充分體現。(三)提升處罰力度,堅持依法統計。為確保統計執法的有效進行,應積極提升處罰力度,結合“四五”普法,加強統計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使統計人員能夠充分了解到統計工作的重要性,使統計人員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識,以此為統計工作的順利進行構建良好環境。同時,為確保統計工作的合法性、合理性及有效性,對于統計工作中存在拒報、虛報和遲報的單位,應嚴格按照統計法律法規進行相應處罰,使《統計法》的權利得到有效執行,并積極加強對統計工作者的統計業務培訓,從而有效杜絕統計違規違法案件的發生。此外,在我國新時展背景下,傳統的業務培訓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于統計工作者的學習需求,對統計工作者的統計業務培訓不僅要形成制度化,設立專業的培訓機構,也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教育資源,使統計業務培訓的效率和質量得到有效提高。(四)加強統計信息化的建設。在進行統計制度的優化和完善中,應積極加強統計信息化建設,以此實現數據通信的網絡化、信息服務的社會化、業務處理的電子化、統計信息的標準化,既能夠提升數據傳遞的及時性和準確性,也能夠有效降低統計人員的工作負擔。因此,為建立一套完整的統計數據庫,應積極利用基本單位資料對基本單位名錄庫進行完善,根據相關標準和規范要求將各種數據分類錄入到數據庫,通過統計月報、統計季報和統計年報等數據和相關的數據字典不斷完善統計住處數據庫,通過工業普查、農業普查、人口普查等調查數據形成專項和普查數據庫,從而為統計工作提供有利基礎。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狀的統計制度無法適應于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為確保統計工作的有效進行,應積極完善統計指標體系、優化統計報表制度,建立科學有效的統計調查方法體系,提升處罰力度、堅持依法統計,加強統計信息化的建設,從多方面提升統計工作的整體效果,為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穩定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辛麗娟.完善現行統計制度和方法的探討[J].統計與管理,2016,(03):21.

[2]王樹琴.淺析我國政府統計制度改革[J].商,2015,(11):188.

[3]邢秀巖.中國社會經濟統計制度方法改革研究[J].現代商業,2014,(06):117.

[4]尹學艷.淺談統計制度方法改革的建議[J].經營管理者,2014,(02):223.

作者:余雪紅 單位:普寧市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