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企業勞動工資統計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12-24 03:38:15
導語:基層企業勞動工資統計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勞動工資統計,關乎企業的持續發展,更決定企業職工的生活穩定性以及社會穩定性,屬于基層企業發展過程當中的一項主要任務。文章針對目前基層勞動工資統計中存在的統計短板以及較為突出的問題,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建議,并對以后勞動工資的實際統計操作給出了一些具體對策。
[關鍵詞]基層;企業;工資;問題
1前言
勞動工資統計可以反映基層單位的具體人力投入、職工規模大小、勞動力流動、工資水平以及勞動報酬等指標,這些指標數據為各級政府制定各種各樣的勞動政策及相應的實施提供了依據。同時全面的勞動工資統計在正確的處理職工薪酬以及企業生產經營發展之間的關系當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過高水平的員工工資會增大公司的人工成本壓力,進而會降低企業的利潤;而過低水平的員工工資將會拉低公司員工的工作熱情以及創造力,久而久之會造成公司人才的流失,危及公司的發展。因此,只有合理地分析研究員工工資以及收入狀況,才能在企業和員工之間找到好的平衡點。然而,隨著我國當前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基層企業之前的勞動統計口徑已不夠全面,統計力度逐漸減弱,不能反映當前企業的用工短板,降低了用工的參考指導價值。
2目前基層勞動工資統計存在的問題
2.1領導者在勞動工資統計認識上存在偏差。首先,身為企業領導,不重視相應的工資統計工作,很少詢問企業統計人員的實際報表困難,不能調動員工統計報表的積極主動性;其次,企業內部的管理結構較為復雜,很多企業領導擔心勞動工資統計數據會涉及企業納稅任務,出于自身利益考慮而對勞動工資統計工作有所避諱;最后,更有不少企業誤認為勞動工資報表的統計僅是在服務統計部門,只感覺是加大了自身的工作任務,沒有切實認識到勞動工資統計工作對企業自身的現實指導意義。2.2勞動工資統計人員的素質較低。當前,大多數基層企業的統計人員既不是統計專業出身,又缺乏相應的統計專業知識、統計能力以及專業水平比較低,難以開展統計報表工作;還有一些統計人員的業務素養不高、責任感比較弱,沒有理解到統計的重要性,報表過程較為隨意,在實際的工作當中,他們經常按照自我經驗或者不規范的方法來收集相關的勞動工資數據,直接降低了統計數據真實度,嚴重影響了勞動工資統計的數據質量。另外,當前大多數統計報表都已實行平臺聯網直報,這就要求基層企業統計人員要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水平,能熟練地操作聯網直報平臺。然后實際情況是,大多數企業硬件設施配套不到位,計算機的陳舊、互聯網絡的匱乏或者是不穩定、從業人員的年齡偏大等都增大了統計聯網直報的風險。2.3勞動工資統計人員隊伍建設不夠穩定。全國第四次經濟普查之后,勞動工資平臺新增私營年報和非私營季報,同時固有的非私營年報中也增加了大數量的非私營單位。基層私營企業大多數規模小、場地隱蔽、人員流動大,統計工作的開展更是舉步維艱。大多數基層企業辦公人員少且流動性大,崗位設置的局限性加上對各基層單位勞動工資的統計工作薄弱的認知度,導致專職勞動統計人員的配備嚴重不足。有的單位會安排一些沒有崗位的臨時工負責統計報表,在崗時間的不固定無形之中也加大了統計報表的上報風險;而有的在崗統計人員卻是身兼數職,難免無法全神貫注相應的統計工作,這就造成了統計報表質量的參差不齊。2.4勞動工資統計源頭數據資料不夠全面。個別基層企業的會計憑證以及原始臺賬記錄不夠完善,政府綜合統計信息網絡的建立不夠完善,目前還無法與財務以及銷售信息系統共享信息資源。比如,2019年勞動工資年報過程中,統計規下非私營企事業單位時,個別單位更改了名稱、組織機構代碼,甚至很多單位產生了合并等,信息介質的匱乏使得這些信息沒有及時的產生共享,在統計勞動工資年報時,反復地進行核實,加大了工作量,也從側面反映出了資源信息的維護不夠及時有效。這些都使得勞動工資統計數據缺乏參考,報表無疑會存在較大的隨意性,甚至存在虛假報告以及遺漏的情況。另外,規下勞動工資年報時間持續長、規上勞動工資季報時間催報緊。規上企業數量多但財務數據時間不協調、規下企業范圍廣但模式瑣碎不穩固,工作中任何疏忽都會造成數據質量的下降,造成統計資料的失真。2.5針對基層企業統計人員的具體培訓不夠完善。基層勞動工資統計人員的培訓沒有長期的計劃以及系統的模式。由于受企業主營業務、政府場地、時間等局限,基層統計人員大多數只參加過縣級舉辦的統計年報培訓會,時間短、知識點分散、實操性不高。企業新任統計人員的上崗操作知識多是來自前任統計人員的言傳身教,沒有經過比較專業化以及系統化的培訓,不能對統計數據進行分類、匯總、分析以及上報。2.6統計部門開展基層勞資報表工作的統計法律支撐不足。統計部門專業人員自身統計法律意識淡薄,說不出針對性的統計條規,對拒不配合的企業震懾力不足。
3針對勞動工資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的對策
3.1提高企業領導對統計工作的認識。勞動工資統計作為企業管理的一種主要手段,可以統計企業勞動力、收入的分配,有利于全面的分析勞動效率,屬于企業管理當中的重要內容。針對這種情況,首先,需要提高企業領導統計法律意識,組織領導人以及統計人員不斷地學習《統計法》,加大對統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消除得過且過、隨意統計的負面情緒;其次,政府要完善企業勞動工資的具體統計評價機制,把領導干部考核機制與統計報表的績效之間聯系起來,對勞動工資統計數據質量比較好的單位實施獎勵,利用激勵措施進一步提高勞動統計的熱情和效率。3.2提高統計人員的綜合素質。統計工作集技術性和專業性于一體,需要統計人員具備比較全面的統計專業知識。結合對基層企業的相關調查,當前大多數企業的統計人員都不夠專業。因此,一定要直面問題,針對統計人員專業薄弱加強培訓,著重督導統計賬戶的建立、統計數據的收集、統計平臺的上報、統計分析報告的撰寫等。這些基礎性的培訓對于統計操作水平的提高來講是必要的,定能貫穿今后的統計工作。3.3加強統計的基礎工作。首先,需要完善與勞動工資有關的各種原始記錄、會計憑證等,保障統計人員可以獲取較為全面的源頭數據,這樣統計數據的報告質量才會具備更高的準確性;其次,要加強企業勞動工資統計隊伍的建設,只有相對比較穩定的統計團隊才可以保障統計工作的穩定性及連續性;最后,逐步的建立具備證書的統計員制度,不斷地提高其統計專業水平,保障其勝任統計工作。3.4統計部門嚴把崗位風險點。統計業務部門要及時接受上級業務科室的指導,加強自身統計法律法規的學習,對實際出現的拒報、漏報、瞞報、錯報企業能夠據理力勸,力爭應報盡報。另外,在省市統計業務科室征集相關意見時,及時反映出基層的報表難點,爭取力促勞動工資相關統計在報表時間、平臺程序審核加載等方面的完善,不僅保證今后的勞動工資、科技研發相關報表順利完成,也力爭為報表企業減負擔。
4結論
勞動工資統計,關乎企業的持續發展,更決定著職工的穩定性以及社會的穩定性,在統計部門和基層企業的共同努力下,能逐步實現勞動工資統計工作運行的規范有序、統計信息網絡的快捷暢通、統計人員隊伍的優化精干、統計信息服務的優質高效、統計人文環境的和諧協調,讓政府企業攜手為政府和社會提供更加科學的統計服務。
參考文獻:
[1]樊會莉.基層單位勞動工資統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才智,2017(13):255.
[2]安烈霞.企業勞動工資統計存在問題及對策[J].品牌(下半月),2015(12):299.
作者:韓燦 單位:范縣統計局
- 上一篇:醫院管理中醫院統計信息的應用
- 下一篇:110kV輸變電工程項目技術經濟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