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窺風險投資中的道德
時間:2022-01-21 11:47:40
導語:管窺風險投資中的道德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風險投資中雙重道德風險的具體內涵
在風險投資體系中存在著三個行為主體:風險投資者、風險投資家和風險企業家。風險投資者主要是風險資本的供給者,通過直接提供風險資本給風險企業或委托風險投資家投資管理,以期獲得高額回報收益。風險投資家主要是風險資本的管理者,通過吸收風險投資者的風險資金,分散投向各個風險企業,為風險企業的創建和發展,提供資本金及其他多方面支持和服務。風險企業家主要是風險資本的使用者,當一家企業接受了風險資金,其企業成為了風險企業,而原來的企業家就變成了風險企業家。風險投資者、風險投資家和風險企業家之間實際存在著雙重的委托—關系:(1)風險投資者委托風險投資家,風險投資家風險投資者委托的投資事項,即風險投資者和風險投資家之間的初級委托—;(2)風險投資家委托風險企業家,風險企業家風險投資家從事企業的經營管理,即風險投資家和風險企業家的二級委托—。風險投資者追求的是資金回報的最大化,風險投資家追求的是機構收益的最大化,而風險企業家追求的是企業管理層收入的最大化。由于各個主體在風險投資中利益方向的不完全一致,必然存在著雙重道德風險:1.風險投資者與風險投資家之間的道德風險。當風險投資家向風險投資者募集資金的時候,風險投資者可能不了解對方從事風險投資業的經驗與能力,也不知道對方的信譽與品質,而風險投資家比對方更清楚自身的狀況,因此可能會在簽訂契約時爭取到更有利于自己的條款。在簽訂契約后,風險投資家深入介入到風險企業的經營管理的活動中,而風險投資者無法嚴密的監控到每一個具體投資項目的操作,須依賴風險投資家經營管理企業。風險投資家是否遵守契約中商定的投資領域、投資階段和投資原則等條款,風險投資者很難了解或者必須花費大量的監督成本。所以在風險投資者與風險投資家之間存在著突出的信息不對稱,存在著嚴重的道德風險。根據信息經濟學的觀點,對處于信息劣勢的委托人來說,人很可能根據自身所擁有的有利信息做出有損于委托人利益的事情。投資者無法得知所投資企業獲得的利潤是因為風險投資家經營管理的努力還是風險企業自身運營的成果,即使風險企業沒有獲得預期的利潤甚至運營失敗,風險投資家照樣可以領取相關的風險投資基金管理費,這樣風險投資家就有可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收取高額的管理費,甚至甘愿冒極大的風險為自己爭取最有利的投資機會,不認真經營管理所投資的風險企業,嚴重損害到投資者的利益。2.風險投資家與風險企業家之間的道德風險。當風險投資家募集到資金以后,就需要投向風險企業。風險企業家不僅掌握著企業賴以生存成長的核心技術,又負責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一定比風險投資家更清楚自己開發的技術與企業。而風險企業在創建初期一般缺乏完善的公司管理制度和財務數據,由于風險企業多為新創,且資產透明度低,因而缺乏可供衡量觀測的生產經營記錄和相關的市場信息,這就引發了風險企業家侵蝕投資資金,損害投資者利益的動機與可能。當風險投資家與風險企業家簽訂契約后,風險企業將會如何使用投資資金,是否存在著不必要的開支等,風險投資家由于不參與企業的日常活動,因此很難及時掌握相關信息。這種信息的不對稱,使得風險企業家很有可能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產生濫用資本、過度投資等嚴重的道德行為,從而損害到風險投資家的利益,進而威脅到風險投資者。
自我國第一家風險投資公司—中創公司成立至今,國內已成功建立了幾百家風險投資公司,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壓力。然后,在其迅速發展的進程中,也凸顯了我國風險投資業中道德風險及其控制所存在的一些問題:1.我國風險投資的資金來源渠道。德國的風險資本體系中以商業銀行為主要出資方,美國則是以有限合伙制下的私人股權為主要出資者,日本的風險投資體系是以保險公司作為主體,而養老金則成為英國風險投資資本的重要來源。在我國風險投資體系中,政府、金融機構、企業以及外資是主要的融資渠道。其中,政府的出資額所占比例最高,是我國風險資本的主要資金的主要來源。這樣,我國風險投資機構的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延續了傳統國有企業的固有缺點,如缺乏完善的企業內部管理機制、企業的資本結構過于復雜、由委托關系引發的道德風險無法得到有效控制等。2.我國風險資本的組織形式。風險資本的組織形式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其道德風險的控制狀況,決定了風險投資的成效。如有限合伙制下的風險投資,風險投資家也要承擔一定比例的資本金,因而道德風險能得到有效控制。按出資人性質和出資比較劃分,我國風險資本主要有國有獨資的風險資本結構、國有企業出資的風險資本結構、國有參股的風險資本結構以及外資風險資本結構等幾種組織形式。其中國有獨資和國有企業出資的風險資本結構占有較大比重。國有獨資的風險資本結構,如同國有大中型企業,既缺乏對經營管理者的有效約束和激勵,又無法克服政府行政上的過度干涉。國有參股的風險資本結構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風險投資業的發展,擴大社會就業,但其內部治理結構也存在著固有的弱點。因為雙重委托關系的存在,國有資本的過多干預,使道德風險無法得到有效控制,人極有可能為了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做出危害到委托人利益的行為。3.風險企業的內部監管模式。在風險投資形式下,我國風險企業的股權是由有投資和管理專長的風險投資公司或風險投資基金所有,而不是歸屬于分散的股東,這能有效克服由于分散股東而產生的經營管理權弱化的問題。我國風險投資公司監管風險企業通常采取參加董事會、派駐高層管理人員、提供經營管理咨詢、派駐財務人員等參與方式。基于風險企業未來發展前景的不確定性,風險資本只有參與到風險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實時監控風險企業的經營狀況,才能解決存在在風險資本與風險企業家之間的道德風險問題。
三、加強我國風險投資中雙重道德風險控制的對策建議
由我國風險投資中道德風險及其控制狀況可知,要防范和控制風險投資中的道德風險,必須設計有效的激勵、約束和監督機制,并盡可能滿足激勵相容的原則,使人的行為有利于實現委托人效用最大化,防范道德風險的發生。以下結合中國風險投資的具體情況,對風險投資中的道德風險提出防范和控制方面的策略。1.按有限合伙制的組織形式來運作風險資本。我國大部分的風險投資機構是按公司制建立的,而有限合伙制是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風險資本的主要組織形式,這種組織形式有其獨特的優點。一般來說,公司風險資本主要是由有限合伙人提供,約占總資本金的99%,但通常不參與公司具體的經營管理活動,此外普通合伙人也需要投入一定比例的資金,占總資金的1%,并負責經營管理整個公司,這種機制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公司經營者的內外勾結和短期行為,它通過合伙人內部的相互制約,實現所有權、支配權和經營權“三權分立”。普通合伙人在追求個人收益最大化時,也能使有限合伙人的投入資本回報達到最大化,即這種組織形式有助于實現激勵相容的管理目標。但是這種組織形式只能減少道德風險的發生,并不能完全杜絕。2.采用積極的報酬激勵機制。利益驅動是道德風險發生的根本原因。委托人總是會比較權衡采取機會主義行為后的收益與正規經營所獲得的報酬。在風險可承受范圍內,如若前者遠超過后者,他就有可能冒險,從而發生道德風險。所以,風險投資家只有通過采取報酬激勵機制來誘使風險企業家做出能使雙方利益趨同的行為,提高其工作努力水平,減少道德風險行為的發生。如采用股票期權激勵,賦予風險企業家在某一特定期間按照特定價格購買公司股票的權利。這樣能促使風險企業家積極工作,通過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來使風險企業的股票增值,促使公司價值最大化,從而實現二者之間的雙贏。3.建立起個人信用及其評估保存體系。西方國家的信用制度已發展得較為完善,我國仍處于摸索階段,需要進一步地發展和完善。從風險投資的角度看,個人信用體系的建立有助于維持一個良好的投資秩序,也有助于創造一個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風險投資家與風險企業家要想讓自己有好的信用和信譽,就要盡可能減少自身的不道德行為。風險投資者選擇風險投資家的時候,要考慮到風險投資家過去的經營績效、風險投資家個人的信用和聲譽等問題,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道德風險的發生。4.建設和健全我國的法律體系。風險投資的法律體系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關于企業制度的專項法律;二是有關風險投資公司(基金)的法律;三是是涉及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相關法律;四是關于保障風險投資業發展的法律。因為我國風險投資的法律體系還很不健全,缺乏了對風險投資中不道德行為的管理,因此常常使某些行為無法可依,而對其放任不管。因此,建立一個合理完善的法律體系就顯得尤為必要。
作者:高曉菲單位:興業銀行福州分行
- 上一篇:風險投資環境淺析
- 下一篇:國外風險投資對高新技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