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投資體系分析及國外借鑒
時間:2022-07-11 04:11:19
導語:風險投資體系分析及國外借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風險投資是由職業金融家投入到新興的、迅速發展的、具有巨大競爭潛力的企業中的一種權益資本。美國的風險投資體系歷史長,相對比較成熟,為美國經濟、技術的發展做出了的巨大貢獻。美國風險投資的成功離不開美國宏觀經濟環境和完善的法律法規,中國作為風險投資起步較晚的國家,可以借鑒國外好的經驗,為我國風險投資早日規范化、防范風險作為參考。本文通過分析我國風投產業的發展,以期為中國風險投資的健康長遠發展做點事情。
關鍵詞:風險投資;問題分析;國外經驗
風險投資(VentureCapital)簡稱VC,在中國是一個約定俗成的具有特定內涵的概念,其實把它翻譯成創業投資更為妥當。廣義的風險投資泛指一切具有高風險、高潛在收益的投資;狹義的風險投資是指以高新技術為基礎,生產與經營技術密集型產品的投資。根據美國全美風險投資協會的定義,風險投資是由職業金融家投入到新興的、迅速發展的、具有巨大競爭潛力的企業中一種權益資本。
一、前期相關研究
就中國風險投資市場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我國政府及企業還有許多需要進一步努力的地方。趙雅超(2007)提出,美國風險投資的發展與其背后的制度支持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無論是上升期還是停滯階段,美國的法律體系都在風險投資發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中包括政府允許養老金進入市場、降低稅收等來顯示對于風險投資的支持,也在投資選擇的組織形式、知識產權的保護、資金退出等方面,他們都實行了強有力的法律保護,讓風險投資更加規范化,也使風險投資者們對于進入風險市場更具信心。她創新性得提出我國的法律體制應從宏觀和微觀上有所改變,從宏觀上,需要調整基本法律中的有關條例,來配合風險投資的發展;從微觀上,應建立風險投資的獨立立法模塊,從風險投資的各個環節加以監督管理。龍勇,張曉燕等在(2006)提出,風險投資和技術創新力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雙贏”活動,技術創新力為風險投資提供成長的空間,風險投資又推動著技術創新的發展。但很顯然我國缺少技術創新這樣一塊肥沃的土壤,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由于起步晚、專業人才的匱乏,沒有達到較高的發展水平,這就很可能導致風險投資家們缺少投資對象而投資無門,所以要加強我國高新技術的創新和發展。風險投資機構的組織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有公司制合伙人、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有限合伙人提供近99%的資金,但由于受到限制并不參加風險企業的運營管理,Sahlman(1998)認為有限合伙人能夠在不受企業其他情況的干擾下更加獨立有效地提供服務,并提出企業運營中存在的問題。他還提出,風險投資家選擇投資項目的第一要義,是否能賺錢,至于是否能成為風險企業的股東并不是首要因素。
二、風險投資的理論分析
(一)風險投資的內涵分析。風險,就是收益與投入中間的不確定性。風險可從兩方面來解讀:一是投入所需成本的不確定性;二是強調收益的不確定性。當風險表現為收益的不確定性時,表明風險所帶來的結果可能是獲利,或者沒有獲利,甚至是造成損失。在金融風險中,風險和收益一般成正比,當投資者選擇高風險的投資活動時,往往是為了獲得高收益,反之,出于安全穩健的目的則會選擇低風險的投資活動。風險投資(VentureCapital),又稱為創業投資或者創業風險投資,風險投資一直沒有一個比較明確的、被世界各國所統一接受的定義,由于觀察的角度不同,各國對風險投資定義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在我國,風險投資分為廣義和狹義的定義,廣義的風險投資一般指高風險高收益并行的投資活動,而狹義的風險投資一般指投資于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活動。比較權威的是成思危對風險投資的定義:風險投資是指把資金投向蘊藏著較大失敗風險的高新技術開發領域,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資本收益的一種商業投資行為。(二)風險投資的特點分析。1.風險投資是一種權益投資,其不同于從被投資項目中收取手續費或者賺取利息,而是通過投入資金成為投資對象的股東,并參與風險公司的管理和經營,在最終投資對象上市后退出資本,實現資本的回收和利潤的獲得。并且,風險投資的關注點并不在于投資對象眼前的盈虧,而是長遠利益的追求;也不著眼于已完全成熟的企業,而是創新型的、處于企業成長初期的高新技術企業。2.風險投資是一種資金與管理相結合的投資活動。風險投資者一旦對風險公司進行投資,就成了風險企業的股東之一,他們會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并根據自己的專業姿勢和信息優勢提供參考咨詢,這種將資本與管理相結合的形式,能有效地解決風險投資者與被投資公司之間因信息不對稱而造成的損失,提高投資的成功率。
三、美國風險投資體系介紹與分析
(一)美國風險投資體系的起源。1946年,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喬治•多利奧特(GeorgesDoriot)等人發起成立的世界上第一個風險投資公司——美國研究與發展公司(AmericanResearchandDevelopmentCorpora-tion,AR&D),標志著真正意義的風險投資的出現。由美國聯邦儲備局的調查表明,資金短缺是發展創新型高新技術企業的最大障礙。這無疑為風險投資的發展提供了優渥的條件,同時,由于美國股票市場的成熟,具有一定深度且流動性較好,使得風險活動更易于展開。由此,隨著高新技術產業對資金需求的增加以及金融市場等各因素的影響,風險投資在美國獲得了迅猛發展。20世紀50年代,美國第一家風險投資公司成立。但是由于作為一種新興的投資方式——風險投資是一種自發的投資行為,且投資成本收回和獲得利潤周期較長,再加上沒有完善的體制、機構加以配套,這家公司的前期發展并不盡如人意。直到1958美國國會通過了《小企業投資法》(SmallBusinessIn-vestmentCompanyAct,SBIA),成立了小企業管理局(SmallBusinessAdministration,SBA),允許獲得批準的小企業投資公司享受稅收優惠以及政府給予的優惠貸款,這使得小企業投資公司的出現成為可能,為美國風險投資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二)美國風險投資的特點。1.得到了國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在美國風險發展的歷程中我們可以看得到。政府不斷地出臺各種政策和法律,并為了更好地發展風險投資而多次調整稅收政策,同時也為符合要求的風險投資機構提供擔保,可見美國政府在扶持風險投資業的發展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大力支持其發展。2.風投資金的獲取渠道多樣化。在風險投資最開始形成的初期,風險投資資金主要來自于富裕的家族集團和個人。1978年,美國政府允許養老金的5%進入風險投資市場,養老金在風投資金來源中的比例逐步上升(見表1),到1998年,養老金的比例已上升到了60%。盡管養老金占了較大比重,但資本來源的種類已經從單一的個人或貴族擴展到了其他領域,為資本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3.集中投資在高新技術產業,并與高新技術產業同步發展。美國風險投資無論是從剛開始的計算機互聯網產業還是在后來投資策略調整后的醫藥業、生物工程、產業自動化等產業,都是當時具有較高發展潛力的高科技產業。而這些產業的研發成果裝化為現實的生產力的最重要一步,就是有足夠的資金支持,美國風險投資者就是抓住了這樣一個契機,將風險投資于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在美國的馬塞諸塞州等地匯集了世界上許多著名的風險投資公司和高科技企業,兩者相互作用,共同發展。
四、中國風險投資業發展的若干問題
中國風險投資的發展,較美國晚了近半個世紀,1985年,由原國家科委和央行推動,經國務院批準的第一家風險投資公司——中國新技術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成立,這也標志著風險投資在我國正式誕生。然而這個“第一個吃螃蟹”的風險投資公司,在經過13年的經營時間后宣告破產,這13年的歷程也可以說是中國風險投資發展初期的一個縮影。中創設立的原因,是中央在1948年提交的《對成立科技風險投資公司展開可行性研究的建議》中提出,當下科技成果不能轉換為現實生產力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研究經費的不足,因此需要風險投資的進入為科研提供資金支持。在此之前,并沒有成文的法規或者具有引導性的政策來指導風險投資行業的發展。本文認為,我國風險投資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1.沒有合理、完善的法律法規。在我國宏觀的法律體系中,如《公司法》《商業銀行法》《擔保法》,在風險投資出現之后并沒有做出及時的調整,或者說沒有做出正確的調整,現存的法律條款中甚至還存在與風險投資發展相背離的條文,2.對風險投資沒有全面的認知。風險投資是一項高風險的投資行為,在確定投資目標之前,必須對其后期的市場發展和預期收益有一個專業的、合理的評估,才能確定投資方案。3.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緩慢。我們深知風險投資對高新技術產業的巨大貢獻,相反的,高新技術產業也是風險投資業發展的土壤和源泉。4.缺乏自發主動的風險投資資本來源。中創成立時的注冊資本是2700萬元人民幣,其中的大部分都是短期貸款,這在一開始就給風險投資活動戴上了枷鎖,在起初只有資金流出而無資金流入的風險投資活動中,這無疑是一種限制。5.風險投資資金難以退出。當風險投資資本成功退出市場后,我們才能說這個風險投資項目至少是完整的。而風險投資資本退出的主要方法就是企業上市,然后將持有的股份轉移到其他股東手中,才能將回收回來的資本進行下一次的風險投資。
五、經驗借鑒
(一)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完善的風險投資法律法規是確保風險投資正常運行的重要前提。(二)拓寬風險投資資本來源的渠道,使資本更加多元化。從表2中我們不難看出我國風險投資資本來源看似豐富,但“政府投資機構”和“國有獨資投資機構”實則都是有政府參與,多為財政性撥款,這一類型的資本占比近50%,而在美國、日本等風險投資發達的國家,養老金、個人和投資公司的投入則是資金的主要來源。國家的撥款資金遠遠不能滿足風險投資的快速發展,所以應該合理放寬各類資金進入風險投資市場的限制。(三)培養具有專業知識的人才,為風險投資提供專業的意見和建議。(四)完善風險投資資本退出機制。
參考文獻:
[1]華蓉暉.美國、英國和以色列三國風險投資業的比較及啟示[N].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13.
[2]陸文香.美國風險投資與其經濟發展實證關系對我國的啟示[J].超星•期刊,2013(35):88-92.
[3]孫巖.風險投資籌資渠道與國際比較[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2.
作者:潘珠弟 單位:廣州越秀怡城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 上一篇:風險投資對企業發展的貢獻
- 下一篇:淺議工會組織對車間生產管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