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下大學生投資理財研究

時間:2022-06-07 11:11:37

導語:互聯網金融下大學生投資理財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互聯網金融下大學生投資理財研究

摘要: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互聯網金融得到了迅猛發展,并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如投資理財方式與習慣等。但是投資理財本身伴有風險,加強相應風險控制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大學生更是要切實意識到投資理財的風險因素。本文立足互聯網金融背景下,重點對大學生投資理財能力提升的意義與策略進行了探究,以期助力大學生投資理財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大學生; 投資理財能力

在“互聯網+”時代,傳統的金融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的發展需求,“互聯網+金融”的新型金融模式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青睞。相較于傳統金融模式,互聯網金融本身的種類非常豐富,體驗起來非常方便快捷,但是由于其本身是基于網絡平臺開展的一種新型金融業態,相關的法律及監管尚不到位,容易使大學生等投資者很難分辨投資的風險,進而會增加他們出現投資損失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增強大學生的投資理財能力,使他們可以活用互聯網金融來夯實自身人生財富的基礎積累值得深入探討。

一、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是指互聯網企業或傳統金融機構利用信息通信技術和互聯網技術來實現資金投資、融通、支付以及信息中介服務的一種全新的金融業態。但是互聯網金融并非是簡單地融合互聯網和傳統金融,而是建立在云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移動支付技術、社交網絡技術等先進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技術基礎上,可以對金融產品種類、金融交易方式以及金融業發展的環境等帶來重大的變革。此外,互聯網金融本身的民主、高效與普惠特性使其可以切實將客戶放在金融服務的核心地位,并且可以展現出具有交互作用的營銷方式,如可以使客戶便捷地、高效地匹配自己所需的金融產品,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以及降低金融交易風險等等。

二、互聯網金融理財

互聯網金融理財主要是基于互聯網所開展的一種全新的金融理財模式,具體就是有機融合傳統金融理財活動與互聯網時代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可以使第三方理財機構和潛在客戶基于網絡平臺來便捷地開展合作,為客戶提供符合他們本身需求的理財產品或理財服務,同時也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等先進科學技術來對時間序列數據進行動態化實時分析,避免因為信息不對稱而增加投資理財的風險,這樣就可以使用戶獲取更為透明、便捷的理財渠道。相較于傳統金融理財,互聯網金融理財本身的最大優勢體現在具有更低的理財產品運營成本,可以有效控制因為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交易風險,降低了相應的交易門檻。但是其不等于將傳統金融申購程序直接搬到線上網絡平臺,而是將理財產品或服務逐步地向普通大眾進行普及。

三、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大學生投資理財能力提升的意義

大學生是國家建設及社會發展的未來,同時也是“互聯網+”時代我國互聯網金融市場投資理財的主力軍,對拉動社會經濟發展會產生極大影響。但是由于大學生本身缺乏社會經驗,社會閱歷尚淺,所以他們容易在互聯網金融投資理財實踐中碰到比較大的投資理財風險。實際上,現階段大學生一般普遍沒有接受過理財方面的專業知識,獲取相關投資理財方面知識的渠道比較有限,缺乏投資理財方面的專業操作技巧與經驗等,加之他們本身可支配的資金有限,容易傾向于投資“P2P”、債券以及股票等一些風險比較高的理財產品,期望可以從中獲得比較理想的收益,但是最終卻可能會落得“血本無歸”的下場,如曾經盛行的“P2P”金融在2020年走向了沒落,一時間全部平臺被國家和地方取締,造成了數千萬投資者無法及時收回自己投資的本金。由此可見,在互聯網金融給大眾帶來更為便捷、豐富投資體驗的同時,必須要深刻意識到其連帶著的投資風險。為了可以使大學生養成正確的投資理財習慣,就必須要提升他們的投資理財能力。

四、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大學生投資理財能力提升的策略

(一)開設投資理財課程,營造良好的投資理財氛圍

為了可以有效提高高校大學生的投資理財能力,培養他們正確的投資理財習慣,必須首先發揮高校的教育作用,具體可以專門以選修課的方式在高校開設有關互聯網金融投資理財方面的課程,并且要保證相應課程內容本身的豐富性與趣味性,力求可以有效吸引大學生對這些投資理財課程知識的關注。因此,在平時的大學課程設置及安排方面,都可以從課程設計、課堂授課以及講座培訓等多方面入手來為高校學生構建接受互聯網金融理財方面的專業教育培訓渠道,有效地化解現階段高校大學生無法有效獲取相關方面知識的艱難局面。例如,高校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開設互聯網金融方面的投資理財課程,使其可以成為高校常規課程體系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并要注重對投資理財課程的深度和廣度進行有效拓展,如可以靈活地設置互聯網金融方面的基礎知識課程,國際結算業務以及銀行信貸模擬等等一些比較實用的互聯網金融知識,同時也要注意有計劃、有目的地強化大學生投資理財教育與培訓。此外,高校也可以結合學校的課程安排情況,結合時下社會上有關投資理財方面的熱點新聞及時普及給在校學生,必要的時候可以通過設定各種各樣的投資理財比賽來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投資理財比賽活動當中,逐步培養他們對互聯網金融投資理財本身的敏感程度。但是在組織學生參與各種各樣的投資理財教育或培訓活動期間不能夠一味地依賴于互聯網,也要注意積極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從中可以獲取豐富的投資理財知識與技能,積累更多寶貴的投資理財經驗,這樣更有利于降低他們在后續投資理財過程中的風險發生概率。

(二)注重學會開源節流,養成正確的投資理財習慣

在現階段的高校教育過程中,大多數大學生沒有接受過社會實習或者參加過工作,平時的錢財都是來源于自己的父母,這使得他們在花銷上常常表現得“大手大腳”,不懂得開源節流,消費上存在鋪張浪費、毫無計劃性的情況,許多大學生是典型的“月光族”,由于大學生存在的盲目消費行為也使得他們無法有效積累財富。因此,在平時要注意指導學生學會開源節流,使他們可以養成正確的投資理財習慣。例如,在平時日常生活當中,可以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勤工儉學活動,使他們可以在勞動的過程中切實體驗到金錢來之不易,這樣才能夠使他們在消費的時候更有計劃性,不會盲目消費,更不會過度消費。與此同時,要注意在平時要求學生做到理性消費和合理消費,對必需品和非必需品進行有效區分,合理審視本身的消費觀,搞清楚自己現在花的錢都是來源于自己的父母,應該懂得積攢結余,同時要懂得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消費觀念,不能在同學或朋友間互相攀比,并且要善于編制預算和記賬,科學規劃本身的消費情況,合理設計消費計劃,最大程度強化大學生的投資理財意識,使他們養成正確的投資理財習慣。

(三)分散開展投資理財,規避投資理財風險隱患

“不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是投資理財領域的基本原則之一,即在開展投資理財活動的過程中不能夠將全部的投資理財資金全部投入到某一個單一的理財產品上,這樣風險會比較集中,并且出現投資理財風險的時候常常會造成“血本無歸”。為了可以更好地規避大學生投資理財風險隱患,就需要注意指導大學生開展投資理財的過程中懂得進行分散投資理財,靈活地應用多樣化的投資組合方式方法來提升投資理財的效果。通過將資金分散在不同的投資理財平臺上,一旦其中某個理財平臺出現問題,那么也可以使大學生保留必要的剩余投資理財資金,大大降低了投資理財風險隱患的發生概率。例如,在平時高校教育教學過程中,都可以有計劃地在投資理財相關課程上有意識地、有目的地向學生灌輸互聯網金融投資理財方面的知識,使他們可以懂得通過有效組合投資理財產品,可以更好地規避投資理財風險。特別是時下互聯網金融起步比較晚,相關的一些新型互聯網金融投資理財產品種類也比較多,部分產品在起步的時候可能會伴有機制不穩定或者其他不穩定風險,這些都容易被大學生所忽視。針對這種情況,高校可以針對性地向他們推薦一些互聯網金融投資理財方面的多樣化投資組合產品,并且可以配套為學生開設投資理財產品普及課程,立足專業分析視角來幫助在校大學生可以盡早從客觀視角來明確時下發展迅猛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本身的優劣勢所在,要懂得采取最優化設計方式來確定互聯網金融投資理財產品組合,降低大學生在互聯網金融投資理財方面風險的發生概率。

(四)豐富投資理財技巧,提高學生投資理財能力

為了可以有效地規避互聯網金融投資理財風險,降低投資理財風險的發生概率,必須要注意將一些投資理財方面的常用經驗、技巧與方法傳授給大學生,這也是提高大學生本身投資理財能力的一個有效手段。特別是對那些非金融類的大學專業,可以充分應用當下比較普遍的普惠互聯網金融產品,引導學生親身體驗,這樣可以有效鍛煉他們的投資理財能力。在此基礎上,針對那些有個人投資理財需求的大學生,可以鼓勵他們靈活地應用基金定投,使學生懂得個人資產保值與增值的必要性。通過多樣化的教育與培訓活動開展,可以有效鍛煉他們的投資理財能力,使他們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投資理財風險隱患發生。例如,在指導大學生開展投資理財的過程中,要注意將一些互聯網金融投資理財中常用的經驗、技巧與方法傳授給大學生,具體的要點如下:其一,要明確基金挑選的基本原則,不選那些成立時間3年以下的短期經營基金;不選擇那些頻繁更換基金經理的基金;謹慎選擇封閉式基金;優先選擇混合型基金;對基金的夏普指數、單位凈值增長率等有關收益指標進行提前觀察及分析。其二,要注意指導大學生及時止盈止損。鑒于市場行業具有不同的周期性,并且消費者進入金融市場的時機也沒有保持一致,在某段投資理財過程中出現收益虧損的情況下應該指導大學生保持頭腦冷靜,逐步等待度過周期頂峰階段。而在持續盈利期間,投資者也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警惕,避免被卷入到一個全新的虧損周期中,這樣會極大地削弱投資理財資金本身的價值。其三,要注意強化定期投資管理,但是要避免選擇過長周期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俗話說:“物極必反。”在大學生投資理財過程中要避免輕易放棄,同時也不能夠過于執拗,一味地專注于投資的盈利上,卻忽視了貨幣本身存在的實踐價值。根據以往的相關工作經驗,基金定投中最優投資期限控制在4年左右,所以可以指導大學生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有效控制。其四,要使大學生切實懂得分散投資的重要價值,避免將投資理財資金投入到同一個互聯網金融投資理財產品上,力求可以對相應的投資理財風險進行分散,降低投資理財風險的發生概率。

(五)構建金融監管機制,營造安全的投資理財環境

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投資理財環境比較復雜,尤其是缺乏互聯網金融產業發展方面的健全法律條文及政策等,這會直接影響投資理財風險的防控能力,增加大學生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投資理財風險發生概率。為了可以有效地控制大學生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投資理財風險,就必須要從為大學生營造一個安全的互聯網金融投資理財環境出發,充分強化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的監督及管理作用。發展至今,互聯網金融展現出了強大的活力與旺盛的生命力,是現階段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門。但是在現階段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缺乏密切監管,使得互聯網金融的普惠性遠遠落后于傳統金融模式,同時互聯網金融監管方面的法律法規機制不完善,監管單位失責問題也頻繁出現,這使得大學生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開展投資理財的過程中容易因為法律漏洞而導致投資的錢財出現損失的情況。例如,在現階段的大學校園中經常會出現網貸圈套、信息安全以及資金損失等投資理財方面的問題,但是相關部門卻無法按照明確的法律規定及條文來懲治相關的人員,這些問題的存在必然會對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以及大學生的安全投資理財帶來不利影響。因此,我國政府部門、互聯網監管部門等都要注意發揮彼此的監管作用,構建健全的互聯網金融監管機制。比如,我國政府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快構建及完善互聯網金融業態發展過程中的專門監管機制,如可以制定互聯網金融投資理財產品準入制度,對投資理財方面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秩序進行持續性規范與約束,尤其是要切實高度重視對互聯網金融方面的投資理財犯罪行為及事件進行嚴厲懲處,力求可以持續構造公開、公正、有序的互聯網金融市場經營環境。與此同時,我國政府部門要注意切實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積極指導、高效切實做好互聯網金融教育及培訓工作,并且要注意切實指導及鼓勵大學生大膽地體驗互聯網金融產品,讓他們在多樣化體驗互聯網金融產品的過程中更好地提高自身的互聯網金融投資理財能力,同時也有利于更好地促進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此外,針對校園中出現的大學生投資理財風險案件,國家要給予足夠重視,并要注意提供必要的指導及幫助,保證可以穩定學校學生對互聯網金融產品的看法及情緒,避免相應風險事件惡化。總之,投資理財能力是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大學生需要掌握的一種核心能力,會對他們未來的人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但是為了可以切實提高大學生的投資理財能力,可以從開設投資理財課程,營造良好的投資理財氛圍出發,注重指導學生學會開源節流,養成正確的投資理財習慣,并要注重指導學生分散開展投資理財,規避投資理財風險隱患,豐富他們的投資理財技巧,配合構建金融監管機制,力求可以為大學生營造安全的投資理財環境,不斷提高他們的投資理財能力。

參考文獻:

[1]田申.安徽高校大學生互聯網理財現狀研究[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19,42(3).

[2]蔣佳莉.互聯網金融環境下大學生理財方式選擇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經營者.2018,11(7).

[3]徐思思,仰彬仁,平娜.淺析互聯網金融時代下大學生小額理財[J].價值工程.2019,23(27).

[4]史歌,張健如.互聯網金融視角下大學生理財能力的培養[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9,40(6).

[5]李滔.互聯網金融與大學生投資理財[J].經貿實踐.2018,32(9).

作者:劉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