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斯坦投資問題及應對策略
時間:2022-11-29 11:01:48
導語:哈薩克斯坦投資問題及應對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絲綢之路經濟帶”背景下,中哈兩國在投資經貿領域的合作將不斷深化,本文主要從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其他投資三個方面來考察我國對哈薩克斯坦的投資現狀,并對所面臨的問題進行探析。分析發現:中國對哈投資存在規模水平低、投資結構失衡、優勢產業投資不足三個方面的問題。最后從擴大對哈投資規模、拓展對哈投資領域兩個方面提出了相關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哈薩克斯坦;投資現狀;存在問題;應對策略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對于深化中國與沿線國家區域經濟合作意義重大,而哈薩克斯坦不僅是中亞地區發展水平相對較高的國家,同時也是我國在“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重要的貿易投資合作伙伴,我國與其在經貿往來、信息溝通、投資便利、政策協調等方面的合作將不斷深化。同時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的對接合作,中國對哈投資將迎來重大的發展機遇。然而,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暴跌及俄羅斯國家經濟危機的爆發,哈薩克斯坦宏觀經濟面臨巨大的下行壓力,投資環境穩定性受到巨大沖擊。因此,對哈薩克斯坦投資依然面臨較多的不確定性,在中哈投資合作迎來重大發展機遇的背景下,如何把握對哈投資現狀及存在問題,對于深化中哈經貿投資合作,穩定對哈投資規模、優化對哈投資結構意義重大。
一、中國對哈薩克斯坦投資現狀
(一)直接投資現狀。“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后,中國對哈薩克斯坦直接投資規模開始呈現緩慢上升的態勢,2015年中國對哈直接投資規模為8.38億美元,2016年、2017年則分別上升至9.62億美元、9.99億美元。截止2018年4月,中國對哈直接投資規模達到4.4億美元,發展前景相對樂觀。從中國對哈薩克斯坦直接投資的行業分別來看,則主要集中在采礦業、建筑業、專業技術(地質勘探活動)、批發零售等領域。首先,采礦業是中國對哈薩克斯坦投資的主要行業,累計投資規模占中國對哈投資總額的58%。其次,建筑業、專業技術是中國對哈薩克斯坦投資的重要行業,累計投資規模占中國對哈投資總額的15.7%、12.6%。最后,中國在批發零售業、運輸倉儲、金融保險、住宿餐飲及制造業的投資比重則相對較少,分別占中國對哈投資總額的8.1%、4.8%、3.4%、3.9%、0.5%。而截止2018年4月,中國對哈直接投資結構發生較大變化,其中運輸倉儲成為中國對哈直接投資的主要行業,投資規模占中國對哈投資總額的53.6%,而采礦業、建筑業、專業技術投資規模則出現大幅下降,投資比重分別下降至26.1%、5.7%、5.1%;批發零售、金融保險、住宿餐飲及制造業投資規模依然較少,投資比重分別為2.8%、1.8%、1.2%、3.7%。(二)證券投資現狀。我國對哈薩克斯坦的證券投資規模相對較少,并呈現不斷下降的態勢,其中2015年對哈證券投資規模為0.03億美元,2016年、2017年則分別下降至0.02億美元、0.01億美元,遠遠低于哈薩克斯坦當年吸引的外商證券投資總量。截止2018年4月,中國對哈證券投資規模僅為0.01億美元,投資發展依然處于初級階段。而從對哈證券投資的行業分布來看,則均集中在采礦業領域,其他行業尚未涉及。(三)其他投資現狀。國際資本對哈薩克斯坦的其他投資方式主要以債務形式為主。整體來看,中國對哈證券債務投資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2015年對哈債務投資規模為132.5億美元,2016年、2017年則分別減少至125.9億美元、127.8億美元,對哈債務投資排名由2015年的第三位分別下降至2016年、2017年第四位。截止2018年4月,中國對哈債務投資規模達到120.5億美元,對哈債務投資排名依然處于第四位。
二、中國對哈薩克斯坦投資存在問題
(一)中國對哈投資規模較低,競爭力不足。其一,從直接投資來看。一方面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總規模中對哈薩克斯坦的投資占比均處于較低水平,尤其是2012年以后,隨著中國對外投資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對哈直接投資卻呈現不斷下降的態勢,投資占比持續走低,其中2015年、2016年投資占比分別下降至0.66%、0.55%、2017年投資占比達到歷史新低為0.33%。另一方面我國對哈投資占哈吸引外資總規模的比重相對較低,其中2015年—2017年對哈直接投資累計比重為5.3%,明顯落后于的荷蘭29.5%、美國10.7%的投資占比。同時隨著2012年我國對哈投資規模的不斷下降,我國在哈的投資市場占有地位已呈現不斷弱化的態勢,其中我國在哈的引資占比排名已經從2010年—2013年的第三位下降至2015年—2017年的第八位。整體來看,我國對哈直接投資仍然處于初級階段,投資規模遠落后于歐美等發達國家,投資競爭力遠遠不足。其二,從證券投資來看,我國對哈證券投資基本可忽略。從世界主要國家對哈薩克斯坦的證券投資規模來看,英國、美國是哈薩克斯坦主要的證券投資來源國,英國與美國對哈薩克斯坦的證券投資規模總和占哈累計證券投資總額的97.6%,其中英國是哈薩克斯坦證券投資最多的國家,占哈累計證券投資總額的比重達到85.1%。而從近年來哈薩克斯坦吸引外商直接投資與證券投資的整體情況來看,證券投資整體發展迅速,2015年、2016年哈吸引證券投資規模均超過了直接投資。國際證券投資作為一種資本流動方式,不僅能夠滿足資本投資多樣化的需求,而且能夠有效規避國際投資過度集中的風險,已成為很多國家重點選擇的國際資本投資方式。雖然我國對哈薩克斯坦的證券投資仍處于起步階段,但卻面臨著較大的發展空間及投資機遇,擴大對哈薩克斯坦證券領域的投資將成為未來我國對哈資本輸出的重要方式。最后,從債務投資來看,我國對哈薩克斯坦的債務投資規模雖然高于美國、法國等國家,但與荷蘭、英國相比,投資占比卻嚴重滯后。具體來看,荷蘭、英國、美國、中國是哈薩克斯坦的主要債權國,其中荷蘭是哈薩克斯坦的第一大債權國,2017年對哈債務投資規模達到485.9億美元,占哈累計債務規模的29%;英國、美國是僅次于荷蘭對哈薩克斯坦債務投資最多的國家,2017年對哈債務投資規模分別達到271.1億美元、127.9億美元,占哈累計債務規模的16.2%、7.6%;而2017年中國對哈薩克斯坦的債務投資僅排第四,債務投資規模為127.8億美元,遠遠低于荷蘭、英國對哈的債務投資。隨著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對哈宏觀經濟帶來的嚴重沖擊,哈國經濟復蘇將更多的依賴于國際資本的有效供給。因此,合理增加對哈債務投資規模,對于有效緩解哈經濟發展的資金需求,同時提升中國的大國形象影響巨大。(二)對哈直接投資行業分布差異明顯,投資風險高度集中。首先從外商對哈的投資行業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專業技術、采礦業、制造業、批發零售業及金融保險業,這五大行業占據哈薩克斯坦外商直接投資總額的89.1%,而其他行業吸引外商投資的規模則相對較少。對于哈薩克斯坦引資的主要行業來說,同樣存在極大的不均衡性。具體來看,專業技術領域是哈薩克斯坦外商直接投資的重要部門,累計吸引外資規模達到910.2億美元,占哈累計外商直接投資總額的37.4%;而從專業技術領域所涉及的行業來看,則主要以地質勘探活動為主,占專業技術領域外商投資總額的98%。采礦業是哈薩克斯坦吸引外資規模排名第二的行業,累計吸引外資規模達到638.2億美元,占哈累計外商直接投資總額的26.3%。專業技術(地質勘探活動)與采礦業占哈累計外商直接投資總額的63.7%。因此,外商對哈薩克斯坦直接投資的行業主要集中在能源領域,這與哈薩克斯坦較豐富的資源優勢是分不開的,也符合眾多國家能源安全戰略的安排。制造業、批發零售業、金融保險業及建筑業的引資規模占哈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總額分別為12.1%、8.75%、5.0%、3.34%,而其他行業引資規模則相對較少。而中國對哈薩克斯坦直接投資的行業分布仍然集中在能源領域。一方面,中國對哈薩克斯坦專業技術行業的投資則主要體現在地質勘探、技術試驗、工程勘測等能源技術領域的開發。另一方面,中國對哈薩克斯坦建筑業、運輸倉儲行業的投資則集中體現在管道運輸、礦井、工廠、港口等能源基礎設施領域的建設。因此,就2017年來看,中國對哈薩克斯坦能源領域的投資比重達到了86.4%,而對哈薩克斯坦農林業、制造業、服務業等其他行業的投資則相對匱乏,投資產業失衡問題嚴重。隨著“光明之路”發展計劃的不斷推進,哈薩克斯坦政府已經制定了眾多投資優惠政策來吸引外資流入其非能源領域,且引資效果相對明顯。我國應當充分抓住機遇,在結合哈產業政策導向的基礎上,優先考慮我國在哈投資具有規模優勢的產業如交通運輸、餐飲食宿等領域的投資,加強優勢產業在哈市場地位的鞏固;同時不斷拓展對哈其他行業如農業、加工制造業等領域的投資規劃,從而有效分散對哈投資相對集中的潛在風險。(三)對哈直接投資行業市場差異明顯,優勢產業投資不足。中國對哈薩克斯坦不同行業投資的市場占有率存在較大差異,具體呈現對哈投資規模較多的行業市場占有率不足,而部分對哈投資規模較少的行業市場占有率頗高的整體特點。具體來看,作為對哈投資行業規模最大的采礦業,2015年至2017年累計投資占哈在該行業引資總額的6.3%,在哈所有引資國中排第八位,遠低于荷蘭、美國的投資水平;其次中國對哈建筑業、專業技術領域的投資規模也較高,但2015年至2017年累計投資規模占哈在該行業引資總額的比重則分別為4.5%、0.9%,在哈所有引資國中均排第八位,競爭力遠遠不足。而作為中國對哈投資規模相對較少的行業如住宿餐飲行業、運輸倉儲業在哈薩克斯坦的市場占有率則較高,累計投資規模分別占哈在該行業引資總額比重的35.8%、9.4%,在哈所有引資國中排第一,具有絕對的市場規模優勢。
三、應對策略
(一)擴大對哈投資規模,提高在哈市場占有比重。隨著中亞地區戰略地位重要性的不斷凸顯,歐美等發達國家已經將投資重心轉向哈薩克斯坦,從而達到控制哈關鍵行業的目的,這也會在某種程度上對我國的能源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同時,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推進中的重要沿線國家,哈薩克斯坦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交通運輸網絡體系的完善,對于中國打開中亞運輸通道,進而連接歐洲貿易市場意義重大。因此,擴大對哈投資規模迫在眉睫。首先,擴大直接投資。直接投資仍然是中國對哈投資的主要方式。在“絲綢之路經濟帶”與“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對接合作的框架下,結合當前對哈投資特點,充分利用哈國在不同行業制定的投資優惠政策,重點選擇投資效益高、風險水平低、發展前景好的項目進行資本輸出。考慮哈薩克斯坦不同行業對引資的需求特點,在充分保障優勢產業在哈市場占有率的前提下,進一步擴大對其他領域的投資規模,從而提升在哈投資市場的整體競爭力,從而達到制約歐美等發達國家企圖控制哈國市場的目的。其次,發展證券投資。證券投資將是未來中國對哈投資的重要方式。證券投資已經成為當前哈薩克斯坦資本流入的主要形式,對于其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雖然我國對哈證券投資處于起步階段,但發展空間依然較大,發展前景相對明朗。因此,應當充分借鑒我國對其他國家證券投資發展的成功經驗,充分考慮哈國市場行業及法律制度特點,合理、有序、穩定推進對哈證券投資發展,從而使其發展成為中國對哈資本輸出的主要形式,進一步提升中國資本在哈市場的占有水平。然后,鞏固其他投資。債務投資對于哈薩克斯坦擺脫經濟下行壓力,緩解投資發展資金需求作用明顯。近些年來,哈薩克斯坦整體債務規模不斷攀升,債務投資國家不斷增多,而我國作為哈薩克斯坦重要的債務投資來源國,應當進一步加強對哈債務資本輸出,一方面為了提升我國在哈國公民中的大國形象,從而為我國企業在哈投資營造良好的經營環境,確保投資活動的順利進行;另一方面為了鞏固我國作為哈主要債權國的地位,從而提升對哈貿易投資便利化等方面合作談判的話語權。(二)拓展對哈投資領域,提升優勢產業投資競爭力。其一,鞏固發展能源領域投資。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間,能源領域投資仍然是我國對哈投資選擇的重要行業,這不僅與哈薩克斯坦較豐富的資源稟賦密切相關,而且與我國對能源進口的迫切需求緊密相連。哈政府宣稱,未來十年將在能源領域進行38億美元的投資以推動本國工業化進程,因此對于哈薩克斯坦國家來說,鼓勵外資流入其能源行業也符合國家經濟發展的目標。中哈兩國在能源領域合作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我國應當抓住哈國快速發展工業化的歷史機遇,充分發揮自身較歐美國家在資源開采領域的技術優勢及價格優勢,進一步深化中哈在石油開采加工、管道擴建等相關產業的投資,不斷提升我國在哈能源領域投資的主導地位,為中哈在能源領域構建良好的投資合作關系奠定基礎。其二,優先發展工業制造業領域投資。哈薩克斯坦工業化水平仍然處于發展階段,而為有效推進本國工業化進程,哈薩克斯坦“第二個五年計劃”中明確提出了構建創新型工業化國家的發展目標,為此哈國政府制定了多項投資優惠政策鼓勵外資流入其重點發展的工業領域,從而為其工業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我國已經在工業化發展進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經驗,能夠為哈薩克斯坦工業化發展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因此,應當以哈薩克斯坦“第二個五年計劃”中的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優先在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以及加工制造業等領域進行投資項目的選擇,充分發揮我國在新能源以及節能產品制造等行業的技術優勢,有效推進中哈兩國在新興產業領域的投資合作。其三,重點發展服務業領域投資。為實現國內通訊設施及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哈薩克斯坦正在積極推進“CDMA”技術及“下一代網絡”等高科技項目的創新發展;同時哈薩克斯坦創新型工業化目標的實現必然以高新技術的發展為支撐,技術密集型產業已經成為哈薩克斯坦吸引外資流入的重要領域。因此,我國企業應當充分發揮自身在高新技術領域的技術優勢,不斷加大對哈技術密集型產業如專業技術、信息服務、通訊設備等行業的投資,從而滿足哈國在高新產業領域發展對資金及技術的有效需求。為加快國內交通網絡的發展,使其成為連接歐亞的主要交通樞紐,哈薩克斯坦制定了“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為確保該政策的順利實施,哈已經推出了大批針對交通領域的建設項目,同時將管道鋪設工程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中哈優先考慮的合作領域,這將為我國企業在哈投資提供更多的行業選擇及發展機遇。最后,加快發展農業領域投資。雖然農業作為哈薩克斯坦的支柱產業,由于國家前期政策扶持力度有限,導致國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農業現代化程度低,極大程度上限制了農業的整體發展,急需外資對其農機設備進行更新及技術升級。我國在農業現代化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無論是種植業的培養及防護,還是畜牧業的防疫及品種改良,均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中國有足夠的能力及優勢同哈薩克斯坦在農業領域進行合作。同時,為加速推進國內農業整體發展水平,哈政府不斷擴大對農業科技創新的資金投入,建立健全農業發展相關制度,同時制定眾多優惠政策鼓勵外資流入其農業領域。因此,我國企業應當抓住機遇,在充分調研、考察、論證的基礎上,優先選擇我國技術優勢強且哈國急需資金發展的行業如節水灌溉、機械集約化生產、糧食作物培養等領域的投資合作,從而為哈農業發展提供必要的資金及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張帥.基于指數法的哈薩克斯坦國際資本流動風險評價及預測[J].新疆財經,2017(3):70-80.
[2]張帥.中國對哈薩克斯坦投資的風險評價———基于可拓物元模型的分析[J].商業研究,2017(3):86-92.
[3]劉文翠,張帥.中國對哈薩克斯坦資本流動風險預警研究[J].新疆財經大學學報,2017(3):14-26.
[4]胡穎,周翀.中國對哈薩克斯坦直接投資:規模與結構[J].新疆財經,2016,(1):58-65.
作者:張帥 單位:新疆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