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信貸融資面臨論文
時間:2022-04-07 10:48:00
導語:中小企業信貸融資面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所認可,然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情況并未隨著人們對中小企業的重視而消失,本文在對我國中小企業信貸融資困難的現狀、成因及現行政策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關于完善相關政策的意見,試圖以信貸融資為突破口,找到打開我國中小企業融資之門的途徑。
[關鍵詞]信用環境風險控制扶持體系
國際上通行的界定中小企業的標準是:員工在2000人以下,年銷售額3億元以下,企業資產4億元以下。
按上述標準我國中小企業數量達到3000多萬戶,它們對GDP的貢獻以達到50%以上,提供了75%的城鎮就業機會,對稅收的貢獻占到40%多,并連續5年對出口貢獻率在60%以上。與此同時,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運行中的一些獨特功能,如激活市場競爭、增進效率,促進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入、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等等均為經濟界人士所認可。但由于中小企業自身及中國當前獨特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等因素制約,中小企業的發展尤其是融資面臨著許多企業自身難以克服的經濟、制度以及法律等方面的矛盾和問題。
一、我國中小企業信貸融資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狹窄,其目前發展主要依靠自身內部積累,即中小企業內源融資比重過高,外源融資比重過低。這直接導致了企業資金成本過高,同時分散了企業的控制權。
2.中小企業普遍缺乏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不僅權益資金的來源極為有限,而且很難獲得長期債務的支持。這使中小企業資金成本相對較高,籌集速度減慢,不能盡快地形成生產能力,也不利于財務杠桿的應用。
3.親友借貸、職工內部集資,以及民間借貸等非正規金融在中小企業融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及民間信用體系建設的差異,非正規金融在江浙、中西部地區發育程度差異極大。
二、我國中小企業信貸融資困境的成因分析
從中國中小企業信貸融資的現狀可以看出,“貸款難”已經成為制約中國中小企業發展的嚴重“瓶頸”之一。而這種狀況的形成主要是由中小企業自身弱點的內在因素和這些弱點與我國金融體系特點相沖突及中國體制轉軌時期有關政策不深入、不完善等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1.從中小企業自身來看:(1)中小企業由于規模較小,管理經驗不足,是市場規律作用下最易受到沖擊的群體。一旦國際國內市場環境變化,中小企業對市場風險估計不足,極有可能蒙受較大損失,甚至面臨倒閉的結果。(2)與此同時,中小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突出表現為市場變化和國家發展戰略變化。市場出現結構性過剩,多年的賣方市場的格局轉變為買方市場,國家在經濟發展中更加強調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更加重視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資源環境之間的和諧統一。由于制度更新滯后,管理方式不科學,一部分中小企業不適應外部環境變化,經營出現困難,大量產品積壓,利潤水平下降,內部積累大幅度減少,外源補充資金的要求大幅度增加,于是對銀行貸款需求大增。此外,由于許多中小企業財務信息不透明,信用意識淡薄,加大了銀行貸款風險。
顯然,這幾個特點直接決定了中小企業融資是一種極為特殊的金融活動,進而中小企業融資難也就構成了一個普遍的經濟現象。
2.從銀行等金融機構來看:從銀行角度來看,由于其缺乏相應的管理機制和貸款動力,造成了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惜”或“不貸”的普遍現象。
3.從政府體制改革來看:主要是經濟金融體制變遷過程中,市場經濟體制的微觀運行基礎不完善所帶來的制度摩擦。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深入、不完善,使我國現行中小企業信貸融資促進政策仍存在較大的缺陷。
三、解決我國中小企業信貸融資困難問題的途徑
融資難問題的產生是由中小企業自身的缺陷、金融機構機制運行的弊端和體制改革帶來的制度摩擦所共同造成的,因此,我們也應從中小企業自身的完善、銀行管理機制的改進和政策體制的完善上去找打開中小企業融資之門的途徑。
1.完善中小企業制度,健全治理結構。當前,我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財務制度不健全,財務報告真實性與準確性較低,銀行利益難以保障的現象,這些往往都是企業治理結構不健全所致。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自身素質是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的重要途徑。
2.培育良好的信用環境。中小企業信貸融資很難順利開展,并導致信貸市場的低效配置,中小企業不良貸款比率大大高于大企業不良貸款比率。針對目前社會信用淡薄的問題,應盡快建立健全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加強信用文化建設。
3.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方法的改進。目前,一些銀行發展了一些新型的信貸風險評估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客戶信用評分方法。客戶信用評分是一種運用現代數理統計和信息技術對客戶進行信用評分的方法這種方法是歷史數據和統計方法的分離出貸款申請人的各種特征對為違約和不良行為的影響,通過計算貸款申請人的信用分數來預測起偽約或不良行為的概率。同傳統的信用評估及其相應的貸款方式相比,這種方法借助于電腦幾通信技術的幫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實現貸款的自動化,大大簡化貸款手續,具有成本低、時間省、效率高和客觀公正的特點。
4.政策支持體系的完善。從制度角度著眼,中國中小企業融資體系的構建與完善并不僅僅在于出臺一些旨在促進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而需要以市場化為基本原則導向,對中國金融體系的許多傳統領域進行深刻變革,構建一個有利的外部環境,即政策支撐體系。
四、結束語
打開信貸融資渠道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具有戰略性的主導意義,這也是打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關鍵所在,但由于中小企業的天然弱點和銀行追求“低風險、高效益”的經營目標之間的矛盾制約了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業務的開展。
總之,打開中小企業信貸融資之門,需要靠企業自身,銀行和政府三方共同努力,積極地彌補各自的體制、制度或政策的缺陷,為中小企業創造一個暢通的融資渠道,促進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進而帶動整個國民經濟健康、快速、持續地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競天李正友馮雪飛韓俊:中小企業創新與融資.2003
[2]陳曉紅:中小企業融資創新與信用擔保,2002
[3]紀敏:我國中小企業融資與金融體系完善,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