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研究
時間:2022-07-11 10:55:54
導語: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山西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覆蓋全省、市、縣三個不同的行政層級,同時和中央平臺對接貫通,實現了對山西省內所有非涉密項目的在線受理和全程監管,有效地提高了行政審批效率,實現了投資管理方式的創新。文章主要介紹了山西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的主要功能,以及平臺建設的重要意義,并對平臺的進一步完善提出建議。
關鍵詞:山西??;投資項目;在線審批
“互聯網+政務服務”就是應用互聯網思維和資源,實現政務服務的創新?!盎ヂ摼W+政務服務”讓政務服務更快捷、更有針對性,同時也讓政府的服務過程公開透明,便于廣大公眾監督。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作為全省的投資主管部門,深刻領會黨中央、國務院對于審批制度革新的重要指示,為改善全省的投資項目審批管理模式,牽頭建設了山西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山西省經濟信息中心具體負責運行維護。山西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正是山西省在新時期對電子政務的全新嘗試,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壓縮審批時間,激發各市場主體的活力,促進經濟健康發展。
一、山西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簡介
山西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是部署在全省電子政務外網上的在線服務平臺,其建設內容包括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在線審批監管平臺門戶網站、數據交換平臺、信息資料庫、基礎設施、與其他系統對接以及相應的標準規范等。全省所有非涉密的項目都要通過該平臺申報,在限定的時間內實現在線辦理,辦理過程實時呈現在公眾和監管者面前。平臺由兩個系統組成,其一是網上辦事大廳,為項目申請人提供項目申請的提交、在線查詢等系列服務;其二是網上聯合審批系統,各級審批部門的工作人員利用該系統開展各項業務工作。在平臺建設過程中,山西省經濟信息中心與發改、經信、規劃、建設等項目主管部門積極溝通對接,推動各縣區、市有關部門及時制定推進方案,落實牽頭部門和責任人員。平臺建設充分利用了省電子政務外網連接部門多、連接范圍廣的優勢,快速搭建了在線平臺的網絡通道,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要求。目前,全省涉及省級聯合審批的相關部門已全部接入。山西省內各個層級的投資主管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需要其審批、核準、備案的非涉密項目都要納入平臺管理。平臺上線之前是項目申請人從項目申請到竣工驗收,需要持各類資料到各個行政審批部門辦理手續,現在這些程序全部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實現數據跑路,而非讓群眾跑腿。全省的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還實現了和中央平臺的對接。一些項目國家相關部門需要在地方辦理部分事項,地方部門就可以在線提交重要信息,通過平臺推送至中央,極大地提高了辦事效率。全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于2017年2月1日正式運行。橫向聯通中央平臺和全省11市、119縣及17個開發區近2500個單位。截止2017年年底,平臺一共受理各類項目申報27515項,其中審批項目5991個,核準類項目1126個,備案類項目20398個,總投資29227.33億元;第一產業占比25%,第二產業占比45%,第三產業占比30%。省發展改革委作為平臺的主管部門,主要負責主持平臺的全面工作、制訂相關的規章制度。省經濟信息中心主要負責平臺系統建設及運行的技術維護。其他行政審批部門按照各自的權責清單,在法定權限內,于平臺上辦理相關審批事項。
二、建設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的意義
山西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的投入運行,實現了我省投資項目審批方式的重要變革。它并不是將原先線下辦理的事項簡單地移動到網上,而是在線上辦理的同時融合了政務部門最新的服務理念,服務形式的轉變帶動了整個服務過程的變革。(一)縮短審批時間,提高審批效率。過去的項目審批事項多、手續繁、效率低。目前的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在運行的流程上,與傳統的串聯式審批模式不同。事項被平臺受理后,互為前置的審批事項一律取消,而是變成了同步審批。過去是各個審批部門各自為陣,在一個部門辦理完成后才能轉到下一個審批部門,審批時間較長?,F在則是項目在平臺上被受理后參與審批的各部門要協同辦理,一起推進,這就極大的縮短了審批時間,為各項目盡快開工建設提供了便利。此外,通過平臺申報的項目都會被賦予唯一的項目代碼,有關該項目的文件都會被歸集到該代碼下,便于各個部門實現信息共享。(二)合理配置資源,減少資源浪費。我們通過全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可以掌握全省各類產業、各類項目的投資情況,哪些產業投資過剩、哪些產業投資不足,一目了然,結合我們的發展目標,進而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產業政策。各類投資主體也可以結合平臺上的相關信息,分析市場釋放的信號,從而指導自身下一步的投資方向,避免盲目投資,造成損失。總而言之,該平臺可以同時為政策制定者和各類市場主體服務,從整體上減少資源浪費,提升投資質量和效益。(三)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構建新型監管體系。項目開工建設后,項目單位需要通過平臺提交該項目的開工報告、年度報告、竣工驗收報告等一系列項目相關信息。各有關監管部門就可以通過這些資料實現對項目的全方位、多角度、實時的監管,發現問題后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真正將監管的重心從事前轉變為事中事后,使我們的監管體系更合理、更有效。(四)壓縮權力尋租空間,使項目審批更公平。行政審批崗位歷來是防腐敗的重點領域,這與審批環節不透明、權力監管不到位有密切關系。平臺的運行使項目審批的每個環節、每個崗位、每個工作人員的操作時間和內容均由計算機記錄在案,全程留痕,實時呈現在公眾面前。不僅促進了社會民主監督,更強化了主管部門監督,使項目審批工作更公平,實現了權力公開透明運行,減少了腐敗隱患。
三、進一步完善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的建議
目前,山西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已經平穩運行了較長時間,在項目審批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我們也要認識到,該平臺還需繼續完善功能,適應新的形勢變化。(一)拓展平臺功能,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目前平臺的功能基本上滿足了各方的使用要求,但也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我們需要進一步拓展平臺功能,為平臺使用者提供更完善的服務。要實現這一點,就需轉變觀念,以用戶為中心,深刻了解用戶需求,注重改善用戶體驗,以公共產品提供者的視角審視整個平臺的功能,并注重向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場景式的服務。同時,注重借鑒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以及兄弟省份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的建設經驗,不斷完善平臺功能。(二)加強平臺運行維護和安全防護,確保在線平臺平穩高效運行。平臺的建設運行,并非簡單地將審批事項從線下轉移到線上,而是要實現原有審批流程的優化、整合,這對平臺管理人員和用戶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平臺運行時間較短,還存在一些問題,進而影響用戶體驗。平臺的運維部門需加強人力、物力投入,針對平臺運行中暴露的問題要及時響應,服務到位,確保在線平臺平穩高效運行。(三)充分挖掘大數據資源,為宏觀調控提供服務。目前,全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已經實現了與山西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的對接,將各類市場主體的信用信息作為審批部門作出決策的重要參考,這正是我們挖掘大數據資源的重要嘗試。今后我們應進一步挖掘大數據資源,加強與各個平臺的互聯互通。政府部門掌握著大量各類市場主體的投資信息,我們要通過科學的方法,利用這些信息研判經濟形勢,進而為經濟決策提供參考,切實提高宏觀調控水平。
四、結語
互聯網改變了公共服務的交互方式,也推動了服務理念發生重大改變。山西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的建設應用,不僅在壓縮審批時間、提高政府服務能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更是促進了行政審批部門服務理念的轉變,切實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互聯網、大數據的飛速發展不斷對各級政府部門的履職方式提出新要求。所以,我們還需繼續加強平臺建設,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陳越,馮潔.從線下“跑斷腿”走向線上“高效批”———浙江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的創新實踐[J].浙江經濟,2017(05).
[2]武文卿.試水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J].中國招標,2016(02).
[3]唐承華.廣西投資項目在線并聯審批監管平臺的建設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6(08).
[4]周華富.深入推進企業投資項目“最多跑一次”改革[J].浙江經濟,2017(17).
作者:安璐 單位:山西省經濟信息中心
- 上一篇:投資政策對“一帶一路”的影響
- 下一篇:企業對外投資稅務風險量化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