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校多媒體教學研究

時間:2022-08-27 02:36:45

導語:聾校多媒體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聾校多媒體教學研究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普及,多媒體越來越多地被運用到聾校課堂教學之中,尤其對于聾校語文的教學,不僅解決了教學過程中的許多難題,更提高了聾校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優化了聾校語文教學。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有效運用,拓寬了聾生視野,豐富了聾生的知識,助力聾校有效課堂的生成。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優化;聾校語文教學;有效課堂

“除聽音外,聾人可以做世界上任何事情?!边@是美國著名的蓋洛德聾人大學校長金約旦(聾人)的一句名言。聾生的感官代償功能決定了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聾校學科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聾校語文課堂教學引進多媒體教學,不僅對聾生起到揚其“長”避其“短”的作用,而且對優化教學過程,激發聾生學習興趣,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審美情感都有著重要的作用。聾生由于聽力缺陷而表現出對非聽力感官(主要是視覺)的依賴,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根據聾生的認知特點及感官代償規律,運用多媒體在聾校的語文課堂中開展教學,在教學中恰當使用多媒體,必然促進聾校有效課堂的生成。

一、多媒體教學的運用激發了聾生的學習興趣,寓教于樂

著名教育學家皮亞杰曾經說過“兒童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也不是被動地接受環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的支配。”研究表明,當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會引起大腦皮層的興奮,從而促進各種智力因素的發揮,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最終達到最有效的學習效果。由于聾生受其自身特點及年齡、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的制約,對離自己生活實際較遠的生活、現象、情感的理解能力都比較低。因此,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從多方面刺激聾生的求知欲,滿足聾生感官上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的需要,能更好地激發聾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使聾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運用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更容易創設一種真實生動的教學氛圍,使聾生不僅“樂于學習”,而且進一步“愛上學習”。多媒體教學兼具“聲音、顏色、圖畫、音樂”等各種生動形象的功能,對學生具有吸引力的各種聲音、五彩斑斕的顏色、生動可感的畫面、優雅動聽的音樂,這些都有利于創設特定的意境,當聾生置身其中,其聲、其色、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觸手可及,極易調動聾生的興趣。通過多媒體教學的動、靜態演示,刺激聾生的感知覺,把眼、耳(有殘余聽力的聾生)、口、腦等多種感官充分調動起來,在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中,愉快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如,教學聾校實驗教材第九冊《小壁虎借尾巴》一課,將課文制作成了孩子們最喜歡的動畫故事課件,一開場聾生就被小壁虎完全吸引住,很快進入課文動畫中,跟隨文中的小壁虎或悲傷、或著急、或意外驚喜,在生動活潑的動畫課堂教學中聾生興趣十足地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加上教師妙趣橫生的講解,輕松快樂地完成了課堂教學,最大限度地促進了聾校有效課堂的生成。

二、多媒體教學的運用,激發了審美情感,陶冶了聾生樂學情趣

審美情感是主體對審美對象滿足自己的精神需要與否以及對自己進行內省所形成的主觀體驗和態度,是人對客觀存在的美的體驗和態度,是人類的高級情感,它貫穿于審美過程始終,是審美活動的條件和動力。聾校語文教學要注重對聾生審美情趣的激發,培養他們發現美、認識美、體驗美、鑒賞美的能力,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增強他們對生活、對社會的熱愛。聾校的語文教學,不只是培養聾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還要培養聾生高尚的審美情操、健康的審美觀點,引導聾生感受美、欣賞美。多媒體教學的最大特點就是能創設情景,生動形象地展現語文課堂的文學之美,從而使聾生為之動情,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陶冶情操、凈化心靈,收到“潤物細無聲”的功效。如在我教學語文課《公園一角》時,根據課文內容找到了相應的視頻、圖片制作成PPT課件,把公園中的涼亭、假山、長廊等美景呈現在聾生面前,再配上恰到好處的講解,PPT課件與課文相互對照,圖、文、景渾然一體,創造出“文美以陶情,形美以感目耳,景美以感心”的優美意境。此刻,聾生仿佛置身于公園的美景之中,親眼看到了那翠綠巨傘一般的涼亭,碧綠的湖水,湖中的游船,琉璃瓦的長廊和開滿鮮花的花圃。在此情此景下,聾生的感情已和作者發生了共鳴,陶醉在公園的美景中,身臨其境的體驗更加深了聾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聾校有效課堂在自然而然的授課過程中得以完美生成。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可以創設各種審美情境。直觀的審美情境,不僅能增加聾生對課文作品形象的感性認識,也能引起他們對該形象審美情趣的激發。教師精湛的授課藝術和良好的授課氣氛,使聾生的審美情趣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如《海底世界》一課寫的是海底世界的奇異景色和豐富的物產,教師借助多媒體課件,把聾生帶入到課文所描述的美麗、神秘的海底世界中去。再如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時,教師通過多媒體PPT課件的運用再現了西沙群島風景的優美和物產的豐富:五光十色、瑰麗無比的海水相互交錯;各種各樣的珊瑚、懶洋洋的海參和威武的大龍蝦;成群結隊的魚多得數不清、千奇百怪的美麗貝殼、龐大的海龜、各種海鳥和遍地的鳥蛋……聾生通過多媒體PPT課件利用其視覺優勢獲取大量課文內容畫面,再配上教師生動具體的講解,仿若身歷其境一般,加深了他們對西沙群島的認識了解,教師在培養學生觀察力、想象力、表達力的同時,使聾生對課文的理解也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知,同時于無形中滲透的愛國主義教育,更加強了聾生對祖國美麗山河的熱愛和對偉大祖國的熱愛。

三、多媒體教學的運用,豐富了聾生知識,增強了聾生的理解能力

聾生由于自身的聽覺障礙,視覺代償作用尤為重要,所以眼睛就成為其最重要、最主動的感覺器官。他們基本上是通過眼睛來觀察世界獲取信息,更依賴于視覺,使視覺得以迅速發展而鍛煉得特別敏銳。多媒體教學的特點是圖、文、聲、像并茂,向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感性材料。其中形象生動的畫面、標準逼真的情景,使學生產生如見其人。如臨其境的感受,讓聾生通過視覺獲取到所需信息,讓靜止的意象動起來,同時也讓聾生的學習主動性跳動起來,更認真更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更主動地進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觀察和思考,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達到“課雖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綜上所述,多媒體教學在聾校語文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彌補了傳統聾校語文教學方式的不足,充分發揮了聾生的視覺代償功能,揚長避短,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法和表現形式,更好地激發了聾生的學習興趣,拓展了聾生接受信息的寬度和廣度,開闊了聾生的眼界,增強了聾校語文課堂教學的感染力,提高了教學效率,優化了聾校語文教學,最大程度上促進了聾校有效課堂的生成。

作者:王卓 單位: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特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