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多媒體教學有效性分析

時間:2022-05-10 11:29:46

導語:高中生物多媒體教學有效性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生物多媒體教學有效性分析

摘要:高中生物教學與現代多媒體技術的有效融合能夠在課堂中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可以更加形象、生動的展示生物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學興趣。但是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受諸多因素影響,其具體的應用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因此,作為生物教師在實際授課的過程中需要對多媒體教學技術進行深入分析,創新教學方法,將多媒體技術與生物課程內容進行有效結合,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關鍵詞:高中生物;多媒體教學;教學方法;應用效果

隨著時代的發展,多媒體教學手段被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當中,并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與記憶,激發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任何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的應用勢必會受到來自于不同方面因素的影響和限制,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現階段高中生物教學活動中如何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和作用,并避免其在應用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已然成為現階段教育領域內首要關注的重點問題。下文將詳細分析多媒體教學技術在高中生物教學課程應用中出現的種種不足,并闡述發揮其有效性的具體措施和方法。

一、高中生物多媒體教學有效性不足的具體表現

(一)多媒體教學方法使用不合理

多媒體教學最為突出的優勢便是能夠借助豐富的文字、圖片和視頻資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更快速地吸收知識。但是通過相關調查可以發現,多媒體教學的突出優勢并未被完全發揮。高中生物教師并未將教學內容與多媒體設備進行有效地融合,導致很多生物教師準備的課件內容和形式過于單調,并且也未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機械地講授影響了教學氛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中學生的上課積極性以及學習熱情,教學效果并不理想[1]。

(二)對多媒體教學設備過于依賴

多媒體教學技術在教育領域內雖然具有眾多優勢,但是若是教師對此種技術過于依賴,則很可能變優勢為劣勢,進而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部分生物教師在授課時,對多媒體教學過度依賴,對課件內容照本宣科,卻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也未將板書和案例等進行穿插講述,導致很多學生只能被動地記憶,無法緊跟生物教師的節奏,影響教學質量。在此過程中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對知識點和生物概念等進行思考和分析,也缺少與教師討論的足夠時間,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影響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熱情。

(三)實驗占比較小

在高中生物課程教學中,實驗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借助實驗能夠讓學生對生物概念有更加清晰和直觀地認識,有利于激發學生對生物課程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而實驗中蘊含的實踐性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科學素養,擴展學生的知識領域,為學生日后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2]。

二、淺談高中生物多媒體教學的有效性

(一)明確多媒體在生物課程教學中輔助和引導的地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新時代背景下,國民經濟逐漸發展,學校教學設備也在逐漸升級換代,在信息技術的促進下,多媒體教學設備被廣泛應用于學校教育當中,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導課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中生物課程中收錄的知識點相對復雜和深奧,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無法跟上教師講課節奏、理解不足等不同程度的問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而多媒體教學方法的有效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緩解此類問題,借助豐富的文字、圖片以及視頻資源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更加清晰和直觀地認識,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認知能力,促進學生發展。但是在此過程中,生物教師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多媒體教學具有較大的優勢,但是教師應當盡量避免過于依賴此種方法,明確其在教學過程中的輔助地位,多媒體教學設備與數學課程中的尺子等僅僅是教學輔助用具,無法完全取代教師在課堂中的重要作用[3]。只有明確其輔助地位,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輔助教師豐富教學形式和內容,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以人教版高一年級的《走進細胞》為例進行分析,由于細胞的體積非常微小,無法被學生用肉眼進行識別和觀察,而常規的板書展示引入不夠清晰和直觀,無法讓學生們對細胞有更加直觀化和形象化的認識。因此,為了讓學生以更好的狀態進入到學習當中,生物教師首先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們展示生物界中不同生物的細胞以及細胞的主要特征,讓學生清晰地認識到多細胞與單細胞生物之間的區別以及細胞存在對生物的重要作用。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展示,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讓學生們對教學內容產生強烈的探究心理,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的授課節奏,積極地汲取知識,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4]。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創設情境,提升學生參與性

高中生物課程中以生理結構和微觀結構為主要授課內容,與學生們常見的事物存在較大的區別,若是采用傳統的講課方式,學生們不僅無法有效地理解各種生物知識概念,甚至還會出現概念混淆不清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而多媒體教學方法在高中生物課程中的靈活運用能夠讓生物教師結合本單元的授課內容到網絡中搜尋相關的圖片以及視頻資源,以更加直觀化和形象化的方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對本單元的內容有深刻地認識。同時,多媒體教學方法的應用對于激發學習興趣較弱的學生來說,也有著更為有效的成果。在實際授課的過程中,高中生物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生動的教學情景,從現實生活角度出發,以學生們最為常見的事物作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提升他們對生物知識的理解與認知。以人教版高三年級《基因工程》為例進行分析,在學習本課程之前學生可能隱約了解孩子的容貌、體征等均與父親和母親的DNA有緊密聯系,而民間也有傳言,“兒子像媽,女兒像爸”這種傳言是否是真的呢?父母雙方誰的DNA決定著孩子的相貌呢?此時,生物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展示幾對家庭中各個成員之間的對比照片,在對比中不難發現,家庭中有的孩子像媽媽多一點,而有的則更像爸爸,這是怎么回事呢,與民間傳言似乎有很大區別。此時,學生已經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想要一探究竟了。在這種狀態下,學生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聽課效率也極大地增強了,便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高中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意志力,因此也是培養自主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高中生物教師在日常授課的過程中應當重視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和提升,促進學生成長。現階段,高中生物教學主要以傳統教學模式為主,多媒體教學方法并未充分受到生物教師的重視,因此學生對教師具有較強的依賴性,離開教師便無法自主學習,甚至于有很多問題需要教師進行解答,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增加了生物教師的任務量,也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探索,限制學生的思維發展,成為學生學習中的荊棘和阻礙。針對此種現象,生物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準備豐富的學習資料,讓學生在課前隨著學習資料進行預習,并記錄其中的重、難點,以便在課堂中進行討論和交流。以人教版《光合作用》為例進行分析,生物教師便可以在網絡中搜尋與光合作用相關的視頻資源,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條件以及對生態、植物乃至整個生物界的重要作用,讓學生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同時,生物教師還可以將班級內的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小組內學生針對視頻資源內容進行分享、討論和總結,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暢所欲言,脫離正式上課的氛圍更便于學生暢談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在討論結束后學生可以將知識點一一進行記錄,并歸納學習難點,在正式上課中時向生物教師詢問,或者是與其他小組進行討論交流。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是學生不斷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過程,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有助于提升教學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多媒體教學方法的有效應用極大地提升了生物課程的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日后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基礎。在此過程中,生物教師應當明確多媒體教學的輔助地位,做到靈活運用、不過度依賴,全面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參考文獻

[1]吳曉虹.高中生物多媒體教學中的有效性探討[J].華夏教師,2018(25):38-39.

[2]楊杰,李玉中,王志新.多媒體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12):116-118.

[3]任艷華.試論高中生物多媒體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07):89-90.

[4]何玲娟.多媒體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開花和結果》為例[J].讀與寫,2020(14):7-8.

作者:胡仁發 單位:漢中市漢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