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計算機任務驅動教學法研究
時間:2022-05-10 09:29:47
導語:中職計算機任務驅動教學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計算機教育需要培養具備豐富計算機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操作能力的人才,由于傳統的計算機教學比較重視計算機理論知識的講授,注重提高理論素養,往往忽略了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現代的計算機教學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敢于動手、勤于實踐、勇于創新,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為目標,任務驅動教學法恰恰滿足了中職計算機教學的這一要求。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概述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者不是通過教師的講授獲得知識,而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建構的方式獲得知識。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受到了學者的普遍好評,主要觀點有: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就是主動進行意義構建的過程;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要重視合作學習的重要性;情境、會話對于意義構建具有重要作用;要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要充分利用各種外在資源。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順應了學習者的認知規律,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1]。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理論基礎就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任務驅動教學法把傳統上教師傳授、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任務完成為中心學生自主發現和分析問題的學習、探索、實踐過程,將呈現式教學和填鴨式教學轉變為探究式學習,因此,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處于積極求知的狀態,思維十分活躍,主動查找資料、理清思路、實踐求證。雖然完成任務需要全體組員的共同努力,但是每個學生在其中都有小任務,可以根據自己掌握的知識和經驗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中職計算機課程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優勢
(一)激發學生的計算機學習興趣與傳統教學法相比,任務驅動教學法非常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以及參與學習的程度。雖然許多中職生的學習基礎較差,但是他們思維活躍、喜歡動手和群體活動;任務型教學法常常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教學,符合中職生的身心特點,有利于學生思考、討論及實踐。在任務驅動法教學中,學生是學習主體,教師的作用是引導、幫助、指導,給予學生最大的自由,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創新是計算機技術最重要的發展動力,計算機又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因此,培養中職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是中職計算機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任務驅動教學法以任務為主線,學生為了完成任務需要獨立思考,其中受到的限制比較少,遇到問題時可以與同學和老師討論、交流甚至辯論,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會激發學生的靈感、產生創新思維;學生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否科學正確需要完成任務來驗證,這樣一來,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僅復習了舊知識、學到了新知識,而且在新舊知識之間架構起聯系。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
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是衡量個人能力的重要因素,任務驅動教學模式需要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合作學習,共同完成任務,學生需要與同組成員、其他同學甚至老師開展互動式交流與合作。任務完成不是依靠某個人的力量,而是全體成員的協作配合,只有團隊成員都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互相幫助、互相激勵、共同探索,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務,這個過程也是提高成員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的過程[2]。
三、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
(一)設計任務
任務設計既要結合教學內容、注重實用性,又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符合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以及興趣特點;任務還要盡可能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學生理解知識的用途,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例如,教學《計算機應用基礎》“演示文稿軟件應用”一章中“動態效果設計”內容時,筆者設計了以小組為單位編輯“歡樂圣誕”演示文稿的任務,對比哪一組設計的作品最漂亮,因為恰逢圣誕節,學生也在考慮圣誕節的活動,這個任務使學生感到充滿興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鑒于學生已經掌握了Power-Point的基礎操作知識,此任務雖然有挑戰性,但是學生經過努力還是可以完成[3]。
(二)引出任務
教師需要給學生創設與任務有關的情境,這樣才更加真實,才能讓學生投入到任務中。以《計算機應用基礎》中“課程動態效果設計”為例,筆者先播放了有關圣誕節的優美畫面,為學生營造圣誕氣氛;然后展示了一個有關圣誕節的演示文稿,有美麗的圖片、動態的文字和優美的切換效果,設計十分精美,學生都情不自禁被吸引、躍躍欲試,希望自己也設計出這樣精美的作品,還有同學想把親手制作的PPT用于家人朋友的新年禮物。因此,創設情境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融入教學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三)分析任務,指引學習方向
在呈現任務之后,教師不能讓學生直接操作,否則學生會感到難以下手、積極性大大受挫,還會耽誤寶貴的課堂時間,教師需要通過講解、多媒體展示、組織學生討論等方式分析任務,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明確完成任務的方法和步驟。如果任務過于復雜,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把復雜的任務分解為若干個子任務。以“VB語言設計一個模擬的計算機程序”為例,這個任務比較復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任務分解成幾步:(1)用戶界面的創建;(2)使用SelectCase語句編寫計算程序;(3)對編寫完的程序進行修改完善,使其在除數為零、輸入數據不符合要求的情況下,計算機能提示錯誤;(4)編寫退出和清除程序。把復雜任務分解成小任務可以使學生理清思路、明確方向、順利完成任務,樹立起克服困難的信心。
(四)完成任務,培養學生能力
任務驅動法的本質在于把教學內容融入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到知識。因此,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中,教師的主要任務不是講授知識,而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例如,筆者教學《計算機應用基礎》中“電子表格處理軟件應用”一章“計算與處理數據”內容時,學生的任務是計算與處理家樂福超市五類貨物的出售量,由于“數據計算和數據處理”中排序的內容已經教學,學生可以自主復習舊知識,但是“分類匯總和篩選”是學生需要學習的新知識,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小組開展合作學習。因為新知識的教學不是教師講授,所以學生的頭腦沒有受到正確答案的束縛,可以通過閱讀書本、請教同學、自主嘗試等方式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因此,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常常會閃現創造的火花,發現之前沒有掌握的計算機功能,相互交流和探討也提高了學生的計算機水平[4]。
(五)任務評價,增強學習動力
完成任務后,教師需要全面靈活地評價各組的完成情況,發揚優點、指出不足、激勵和引導學生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今后的學習中。如果教師不能進行及時評價,一方面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無法對學生今后的學習起到方向性引導作用。任務評價需要遵循幾個原則,及時性、以正面評價為主、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評價要符合實際。在中職計算機課程的評價中,教師不僅需要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而且需要評價學生的思路和創新能力,因為計算機是一門實踐性強、對創新能力要求高的課程,所以結果不是評價的唯一要素。
四、結論和建議
中職計算機任務驅動教學法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改進,一是教學進度不易把控,比如有的組提前完成任務,有的組限于時間草草收場,這都需要教師在分組時動一番腦筋,在課堂巡視時做好輔導工作;二是課堂管理難度大,中職生個性活潑好動,合作探究活動使學生更加自由,可能存在個別學生干擾他人、個別組討論與任務無關的內容等情況,因此,使每個學生投入到任務中,都為完成任務“忙”起來,這是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時教師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三是評價問題,傳統教學法的計算機課堂教學中學生互不影響,教師很容易了解學生的課堂表現,任務驅動教學法開展小組活動時,個別學生濫竽充數卻容易給教師造成學習很認真的錯覺,怎樣客觀評價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作者:陳益梅 單位:莆田海峽職業中專學校
參考文獻:
[1]孟凡韶.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課堂沉默現象預防策略研究[J].外語教學,2009,(4).
[2]任晶晶.探究式教學方法在職業中學計算機中的實踐與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32).
[3]李巧靈.淺談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J].新疆職業教育研究,2011,(1).
[4]鄒曉明.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科學,2015,(10).
- 上一篇:多媒體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
- 下一篇:計算機教學中視頻教學模式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