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計算機教學學習及應用
時間:2022-10-11 03:31:09
導語:中職計算機教學學習及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分組協作式學習模式是一種非常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信息技術學科需要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實踐獲得知識、能力和信息技術技能。分組協作式學習應用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是非常必要也能取得明顯教與學效果的。基于此,本文對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分組協作式學習模式進行探究,闡述了分組協作學習的基本內容,在此基礎上詳細探討了分組協作學習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中職教育;分組協作式學習;計算機教學;應用探討
一、引言
計算機是中職教育的重要課程之一,該課程教學質量的高低對相關專業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綜合素質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考慮到計算機早已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職計算機教學應當合理利用各種有效方式提升教學水平。分組協作式學習模式是一種能夠提升計算機教學質量的有效方式,它應當充分地應用在計算機課程的教學當中。
二、分組協作式學習的基本概述
1.分組協作式學習的含義。何為分組協作式學習?所謂分組協作式學習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學習模式,指的是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根據《教學大綱》、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所學課程的內容,以分組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學習,達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2.分組協作式學習的意義。(1)分組協作式學習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分組協作式學習是現代教育發展的產物,如果教師能夠將其合理地應用于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將會對學生的學習開展提供巨大的幫助,讓學生相互之間進行交流,取長補短,使其更好學習課程知識。(2)分組協作式學習有利于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主體,在講臺上單項式地將內容傳授給學生,一堂課下來,教師感覺會非常疲勞,以分組協作式學習模式開展教學,將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中,可以減輕教師教學壓力及負擔。(3)分組協作式學習有利于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相比于傳統的課堂教學,分組協作式學習模式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性,讓學生相互之間進行補充,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三、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分組協作式學習的應用
作為中職課程的重要構成之一,計算機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分組協作式學習模式的應用,可以促進計算機教學的開展。接下來,筆者在參考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就分組協作式學習模式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展開探討,具體如下:1.合理劃分學習小組。對于分組協作式學習而言,要做的第一步便是進行小組的劃分,合理的小組劃分是分組協作式學習的基礎。中職計算機教師在劃分小組的時候,應當全方面考慮,既要考慮教學的目標,又要考慮具體的教學內容,還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考慮到上述方面的內容后,對全班學生進行分組,每組人數盡可能地控制到4~5個,不能過多,也不能太少,過多容易造成資源浪費、學生偷懶的情況,太少又無法保證協作學習的有效開展。小組確定下來之后,還要引導每個小組選出一個小組長,負責小組內部的各項事務,小組長的綜合能力在小組成員中要比較突出,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能夠帶領該小組在協作式學習中不斷前進和突破,在小組之間的競爭獲得優異的表現。比如,講解道“數據庫常用的術語和基本概念”時,學生初次接觸,對于小節的內容十分陌生,但是不乏有一定數量的學生對該內容有所了解,于是開展協作式學習。在進行小組劃分的時候,5個人為一組,分別負責數據、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數據庫系統以及總結環節,總結環節即為小組長,是一名對數據庫相關知識有一定深度了解的學生。這樣的分組策略,將會對接下來的協作學習產生質的影響。2.開展分組協作學習。小組劃分好之后,其實還要制定學習任務,給學生學習任務讓其開展協作學習。制定學習任務的時候,應當以教材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能夠最大限度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還能夠不偏離教材要求,畢竟學習任務的制定有效與否,會直接影響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在分組協作學習時,學生應當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同樣也不能忽視教師的存在,教師在學生協作學習期間需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有些小組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小組自身的力量仍舊難以解決,教師此時要對該小組進行合理地引導,如果該小組還是無法得到問題的答案,則應當以案例講解的形式讓學生去摸索,直到理解并掌握為止。例如,在講解到“IP地址”的內容時,在分組協作學習期間,有的小組花了大量的時間去討論如何更改IP地址,但是始終沒有得到一個有效的答案,于是尋求教師的幫助。教師見此情形,應當提示學生,更改IP地址目前還沒有接觸到,學習起來是很困難,給予學生心理上的鼓勵,然后通過生活中的例子,形象生動地進行引導講解,幫助學生掌握更改IP地址的知識內容。3.科學地評價和指導。分組協作式學習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學習之后的評價對下一次的分組協作式學習至關重要。當各小組完成協作式學習之后,教師對之前提出的學習問題進行講解,讓各小組對照之前學習的方法和結果。講解之后,教師再對各小組的協作式學習表現進行一一點評,總結出存在的問題和值得肯定的地方,讓學生從中更加清楚自身的不足。另外,評價之后,還要從各小組中挑選出一個優秀小組,對表現優秀的小組進行鼓勵,形成一種精神上的支持,使得下次分組協作式學習時,各小組成員能夠更加積極地展示自己。如在“Telnet的使用”的分組協作學習之后,我們讓各學習小組匯報自己的學習成果,并通過實際操作展示學習收獲,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他們在傾聽和思考中發現問題,獲得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提高,而我們老師采用賞識教育,相機合理評價和指導,促成學生在實踐探索中獲得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四、結語
總而言之,計算機教學是中職教學的有機構成之一,應當予以充分的重視。分組協作式學習是一種科學的教學方式,有助于教學的開展,促成學生學習能力和實踐運用水平的提高。分組協作式學習應用于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是提升教學質量的必然選擇,對計算機專業學生的成長和未來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者:宋華軍 單位:江蘇省淮安工業中等專業學校
參考文獻:
[1]劉英輝.分組協作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15,(07).
[2]周偉剛.分組協作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時代教育,2017,(06).
- 上一篇:初中語文多媒體教學幾點思考
- 下一篇:高職計算機教學改革創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