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導向高職計算機教學改革創新策略

時間:2022-10-09 09:11:15

導語:就業導向高職計算機教學改革創新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就業導向高職計算機教學改革創新策略

摘要:高職院校以培養實用型人才為主,往往設置較多專業,其中計算機是相關專業的必修課程,做好計算機教學,不斷提高教學水平與質量,促進學生更好地就業,是高職院校關注的重要問題。基于就業導向開展教學工作,能培養更多適合企業要求的人才,是當前高職院校教學工作開展的重要理念。本文分析了計算機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計算機教學改革創新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就業導向;高職;計算機教學;改革創新

教育關系著一個國家公民的整體素質及科技水平,因此,深受國家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國家在教育領域不斷增加投入,培養很多優秀的專業人才。然而我國每年畢業生數量較多,競爭激烈,就業形勢嚴峻。2016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765萬,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795萬,2018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在820萬左右。如何實現順利就業不僅是畢業生面臨的重要問題,也是擺在高職院校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1就業與高職院校的關系

就業與高職院校的長遠發展密切相關,兩者間的關系主要體現在:一方面,就業影響高職院校生源數量。畢業生接受教育的目的除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外,更重要的是運用所學知識,為社會及國家發展作出應有貢獻。同時,就業關系著畢業生的未來生活質量及水平,順利就業對畢業生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因如此,學生在選擇高職院校時往往將就業情況作為衡量院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如高校就業率低,學生自然失去選擇的興趣,高職院校的生源數量便會減少,不利于高職教育計劃的順利實現。另一方面,就業影響高職院校教學體系。就業給高職院校造成的影響非常之大,因此,為促進學生更好地就業,很多高職院校紛紛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尋求提升就業率的教學模式,不斷完善與優化教學體系,試圖提高畢業生的競爭力,其中基于就業導向的教學,立足就業要求,對教學內容、教學計劃進行合理設置,使學生熟悉企業工作流程、不同崗位工作要求等,做到當前企業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大大縮短學生適應崗位的時間,降低企業人才成本,深受企業歡迎。

2高職計算機教學存在的不足

當前,我國科技發展迅速,計算機技能是各類人才及企業要求的基本技能之一,尤其對網絡、信息等專業學生的計算機技能要求更高,因此,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質量,給學生的就業造成較大影響,需高職院校引起足夠的重視。然而受院校、教師、學生等因素影響,導致高職計算機教學存在一些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系統的實踐機會少

用人企業更注重畢業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因此,常將動手實踐能力作為錄用畢業生時的重要考慮內容。然而研究發現,很多畢業生眼高手低,實踐能力較差,無法滿足用人企業要求,出現畢業生找不到工作,而用人企業招不到人的困境。究其原因在于,高職院校開展計算機教學時,提供給學生系統的實踐機會較少。一方面,實踐課多是根據教材內容安排,實踐內容零碎,缺乏系統性,無法處理復雜的問題,與用人企業需求脫節。另一方面,部分高職院校,采用“校企聯合”模式,在學生畢業后的1~2個月,要求學生到合作的企業頂崗實習,爭取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工作環境,但在短暫的實習期內,學生很難全面、深入地了解企業的整個工作流程,而且因缺乏經驗,實習單位幾乎不會交給實習生重要工作,結果實習生學到的專業知識非常有限。

2.2教學內容不夠深入

高職計算機教學時,部分教師講解的計算機知識多是基礎,一些更深層次知識的學習,往往要求學生自己完成,導致學生學習到的知識多停留在表面。而用人企業更為注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能夠在短時間內適應崗位,解決各種復雜的問題,即,更傾向于招聘一些能夠獨當一面的人才。但因高職院校講解的知識較為淺顯,很難在短時間內為企業創造更高價值。另外,部分企業雖花費成本,對應屆畢業生進行培養,然而,當畢業生掌握一定技能后,往往跳槽,給用人企業造成較大損失,因此,很多用人企業錄用應屆畢業生的比例較低。

2.3學生定位不夠準確

計算機相關專業學生對自身的定位不準,不認真學習,專業知識不扎實,技能水平低,往往不能順利就業。一方面,部分學生認識不到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不認真聽課,未按照教師要求完成實踐任務,導致本應該掌握的知識未掌握,無法通過用人企業考核。另一方面,部分學生在選擇用人企業時,存在攀比心理,或者對工作待遇、福利水平等的期望過高。用人企業很少會高價聘用沒有經驗的畢業生,這類畢業生就業結果并不理想。

3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計算機教學改革創新策略

為保證學生順利就業,高職院校應深化認識,基于就業導向,積極采取有效策略,穩步推進計算機教學改革創新,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與水平,為學生的順利就業做好鋪墊。

3.1注重教學實踐

當前,社會發展迅速,各行各業對高職學生計算機能力要求較高,即,既要掌握扎實的計算機專業知識,又要具有較好的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高職院校應充分認識到用人企業的這一需求,將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作為計算機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加以落實:一方面,組織教師做好教學研討工作,要求教師總結以往教學經驗,采取有效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更多動手的機會,例如,采用項目教學法,將教材中的知識點通過具體的項目串聯起來,以用人企業的要求,對學生項目的完成情況進行評估,要求學生及時改進存在的問題,使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不斷鞏固所學,積累經驗。另一方面,加強定崗實習狀況跟蹤。高職院校應根據各教學階段,定期組織開展定崗實習工作,延長定崗實習實踐。同時,及時與實習單位、實習學生進行交流,全面了解學生的實習情況,根據學生暴露的問題,教師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使學生更好地適應企業崗位要求。

3.2優化教學內容

高職院校優化計算機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深度、廣度,可提高學生就業時的競爭力,使學生盡快就業。一方面,優化教學內容。眾所周知,計算機技術發展迅速,知識更新快,舊知識不斷被淘汰,因此,高職院校除訂購最新的教材外,要求教師根據當前用人企業要求,針對性講解計算機知識,例如,之前將Excel,Word,PPT等作為基礎知識講解,當前辦公軟件中WPS系列軟件應用廣泛,因此,教師應有側重的講解WPS相關知識。另外,當前計算機相關軟件版本不斷升高,之前講解的多是WindowsXP系統知識,當前教師應注重講解Win8,Win9甚至Win10等知識。另一方面,將知識點講透徹。為保證學生搞清楚計算機知識點,計算機教學時,教師應避免泛泛而談,而應將每個知識點講透徹、講明白,避免學生掌握的知識點停留在表面,真正滿足用人企業的要求。

3.3正確引導就業

高職計算機教學時,為保證學生更好地就業,教師應做好就業指導,使學生準確定位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一方面,要想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脫穎而出,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是基礎,因此,教師應要求學生端正學習態度,認真學習計算機知識,負責地完成教師布置的實踐任務,做好實踐工作總結,根據實踐任務完成情況,查漏補缺,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選擇就業崗位前,要求學生做好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客觀評估自己,選擇用人企業時不盲目跟風,可從基礎做起,不斷鍛煉自己能力,當自身能力提高,為企業創造更高價值時,工作及福利水平自然得到提升。另外,計算機知識更新速度快,學生應抱著終身學習態度,保持一個好新奇,不斷學習新的計算機知識,跟上企業以及時展步伐。

4結語

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時,學校與教師應正確處理就業與教學間的關系,充分認識到就業在促進高職院校長遠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做好計算機教學研討工作,認真分析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從實踐、教學內容、學生等方面入手,改革與創新計算機教學工作,為學生創造更多、系統的實踐機會。同時,深化教學內容,剔除陳舊知識點,深入講解最新的計算機知識,滿足用人企業相關崗位要求。另外,做好就業指導,使學生正確定位自己,促進學生更好地就業。

[參考文獻]

[1]王錦.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為導向的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19):85-86.

[2]宮蓉蓉.基于創新創業導向的高職計算機網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94-95.

[3]王植.基于就業和社會需求為導向的高職計算機實踐教學的改革與創新[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36):124-125.

[4]何祥華.探析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學改革與創新對策[J].科技經濟市場,2015(5):230-231.

[5]蔣騰旭,查玉祥.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學改革與創新[J].教育與職業,2011(12):112-114.

作者:夏妍 單位:齊齊哈爾理工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