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技創新理論研究
時間:2022-03-26 09:02:25
導語:海洋科技創新理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海洋科學和海洋技術
海洋科學是指研究海洋的自然現象、變化規律,及其與大氣圈、巖石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以及開發、利用、保護海洋有關的知識體,主要由物理海洋學、海洋化學、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學以及海洋生物學四大分支學科構成。海洋技術是研究海洋自然現象及其變化規律、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和保護海洋環境所使用的各種方法、技能和設備的總稱。依照功能屬性,海洋技術大致可分為海洋環境觀測/監測技術、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技術、海洋油氣與礦產資源勘探開發技術、海水資源開發利用技術、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技術、船舶設計與制造技術等。但隨著長期的社會發展,海洋科學與海洋技術一體化發展趨勢也在不斷加強,海洋科學成為海洋技術發展的必要條件,而海洋科學的發展也越來越依賴海洋技術進步。隨著海洋科學與海洋技術一體化程度的不斷強化,人們較廣泛地使用“海洋科技”概念對這個知識體系進行系統的表述。
1.2海洋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概念的提出與運用有它的歷史必然性,是技術創新的深化與發展。技術創新是熊彼特于20世紀上半葉提出的經濟發展概念。在熊彼特看來,技術創新就是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把一種從來沒有過的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體系,轉化為可獲利的商品及其產業[1]。在熊彼特的“創新”概念中,僅僅提到“技術創新”而非“科技創新”。由于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表現為“科學”與“技術”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征,所以就產生了“科技創新”這一新概念[2]。多年來,經過世界各國學者的研究發展,逐漸形成了技術創新理論、國家創新理論和區域科技創新理論。技術創新是指與新產品和新工藝設想的產生、研究開發、生產應用、進入市場銷售并實現商業利益以及新技術擴散整個過程有關的一切技術經濟活動的總和。技術創新始于研究開發而終于市場實現,因而它不屬于單純的科技范疇,亦不屬于單純的經濟范疇,它體現的是科技經濟的一體化[3]。國家創新理論的提出,是由于一些學者研究發現,創新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以及在創新過程中,都無可避免地受到創新活動賴以進行的國家環境和歷史條件的影響。于是,此后的經濟學家開始注重從社會經濟的宏觀角度來考察各國技術創新活動的不同,逐步演變成為對國家創新系統的研究,并提出了國家創新系統的概念。而區域科技創新理論起源于技術創新理論和國家創新理論,是一個相對新興的研究領域。庫克對區域創新系統的概念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認為區域創新系統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與關聯的生產企業、研究機構和高等教育機構等構成的區域性組織系統,而這種系統支持并產生創新[4]。綜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海洋科技創新既是與海洋相關的技術創新,又是以海洋為“區域”的區域科技創新。因此,可將海洋科技創新的概念界定為:是指與海洋新產品、海洋新體制、海洋新文化和海洋新技術的產生、研發、應用相關的一切技術經濟活動,以及在海洋開發與管理事務過程中應用的新知識、新技術和新體制的實踐活動。
1.3海洋科技創新的構成要素
海洋科技創新由三大要素構成,分別為創新主體、創新中介和創新客體。其中創新主體為海洋相關的科學家、發明家、工程師、技術專家以及科技研發人員和科技的共同體;創新中介為科學觀察實驗和技術試驗過程中所使用的一切科學儀器、設備和場所等,即企業、科研機構或高校等具有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能力、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能力的載體;創新客體為一切知識、探索、改造、利用、控制、變革的自然對象及其科技創新的知識成果或理論系統和物化形態的成果。三大要素又分別對應動力機制、能力機制和運行機制。動力機制包括對創新主體的激勵機制、社會需求和市場競爭壓力、科學發展的內在動力等,是海洋科技創新的基礎和出發點。能力機制包括企業與科研機構或高校的物質技術裝備、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創新決策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資金和原材料的供給能力等,是海洋科技創新的依托和支撐點。運行機制則包括海洋科技創新的程序和模式等,主要是指新的科學理論、新的發明創造、新的技術等一系列創新成果從出現到應用并取得效果和效益的過程,是海洋科技創新的流程和實現點。因此,海洋科技創新能力主要體現在創新的三大機制方面。即:是否具有良好的動力激勵機制驅動創新主體進行自主創新、模仿科技創新、引進科技創新和合作創新;是否具有良好的組織、管理以及市場運作機制;是否具有良好的運行機制,在充分利用信息與技術的基礎上,不斷地將知識、技術、信息等要素納入社會生產過程中,并產生、應用和擴散新知識、技術和生產方式等要素。
2海洋科技創新的特點
海洋科技創新是某個領域里的科技創新,以科學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實現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最終目的。它具有科技創新的風險性、突破性和前沿性等特點,同時又具有領域性和兼容性等海洋特征。(1)風險性。海洋科技創新活動的風險性和不確定性很高,一般物品的生產都具有投入與產出對等的特性,但海洋科技創新生產投入巨大,而獲得利益一方面是以隨機概率的形式獲得;另一方面受到的影響因素眾多,從而阻礙了企業進行海洋科技創新活動。(2)突破性。海洋科技創新的價值和動力就在于它的突破性。海洋科技創新能夠提高企業的投入產出水平,即以更低的成本生產出相同質量的產品,或以相同成本生產出更高質量的產品和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產品,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3)前沿性。海洋科技創新活動中,前沿科技是創新競爭的主要焦點。高新技術群中的前沿科技是世界矚目的制高點,成為一些國家和跨國公司的主攻方向。(4)領域性。海洋科技創新是技術創新的一部分,通過技術創新來實現海洋產業的發展,同時又成為社會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人類對海洋的認知,無論是在廣度上還是深度上都較陸地膚淺,加上海洋環境的復雜性和多變性,導致海洋開發的難度比陸地開發大很多。因此,海洋產業的進一步發展較陸地產業更加依賴于科技的發展,同時對科技創新的要求也更加專業和深入。(5)兼容性。海洋科技創新一方面要了解和掌握海洋科技創新的信息;另一方面還要隨時準確掌握領域外,特別是交叉學科的科技創新動態,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吸收、改進創新,提高創新能力與水平。因此,它必須是開放的,能廣泛利用其他領域內的科技與人才。在改革創新與管理創新上,通過海洋科技成果轉化來支撐經濟發展,同時注重區域之間的協調和區域內的協調,最終通過管理和服務,把海洋科技全面融入經濟和產業。
3海洋科技創新的發展模式
海洋科技創新的發展模式有單向線性模式、環形回路模式和網絡系統模式3種。單向線性模式是一種簡單、理想化的海洋科技創新模式,也是技術擴散的標準模式,即將一種從來沒有過的關于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體系,包括引入新產品、新技術等新的生產方式,開辟新的市場,開拓并應用新的原材料來源,實現生產的新的管理和組織等,從而創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事實表明,創新并不一定是由發明開始到擴散的線性模式,而是出于不同的出發點、不同的創新源,所有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都有可能創新,創新是創新主體與客體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是一個漸進的、持續的過程。因此,環形回路模式和網絡系統模式成為目前海洋科技創新的主要發展模式。環形回路模式引入了市場的機制,即主體的創新行為不僅僅是主觀能動帶來的,更多的是由市場的推動。在市場機制的推動下,創新不再是一個單線性技術擴散模式,而是從理論研究到技術研發,直至產品設計和生產的過程中,都會不斷受到市場(產品或技術的應用效果)的反饋,并根據這些反饋信息而不斷調整,最終創新不再是某個產品或技術的突破,而是貫穿整個過程。科技創新的網絡系統模式由公共和私人部門中的機構構成科技創新網絡系統,在這個網絡中各個行為主體相互作用,以引入、擴散知識和技術為目的,這些部門的活動和相互作用決定了科技創新能力的高低。具體來說,就是由經濟和科技的組織機構組成創新推動網絡,主要由相關的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教育培訓、金融機構、中介機構和政府部門組成,這個系統支持并產生創新。目前,很多國家和地區都認識到科技創新網絡系統的重要性,對科技創新的關注,不再局限在提升科研水平、改善企業技術、改革管理制度等某一方面,而是集中在如何提升整個網絡系統的能動性和協調性,進而推動科技創新。海洋科技創新的發展也必須以網絡系統模式為主,將海洋相關的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教育培訓、金融機構、中介機構和政府部門組成海洋科技創新網絡系統,以政府推動或市場調節的手段,維持和維護整個系統的能動性和協調性,推動海洋科技創新的發展,進而帶動地區海洋產業的發展。
4提高海洋科技創新能力的對策
從海洋科技創新的概念,以及海洋科技創新的構成要素和發展模式可以概括出海洋科技創新能力的概念。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是指涉海企業、學校、科研機構或自然人等在海洋科學技術領域具備發明創新的綜合實力,包括科研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知識結構、研發經驗、研發經歷、科研設備、經濟實力、創新精神等7個主要因素。其中專業知識水平是科技創新最基本的條件;知識結構是本單位科技人員具備相互配合所需要的各有所長的專業知識;研發經驗是科技人員及本單位從事海洋領域科技攻關研究和開發的成功經驗和成果;研發經歷是科技人員及本單位從事海洋領域科技攻關研究和開發的時間和空間;科研設備是本單位開展科研試驗需要的硬件設施;經濟實力是本單位開展科研試驗和相關活動需要的經費來源;創新精神是科技人員本身和集體具備的創造力、創作靈感、奉獻精神等思想境界。
因此,對提高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提出以下對策。(1)加強基礎理論研究。基礎理論的研究盡管不像應用技術研究那樣對學科和產業發展能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對提高學科和產業的整體水平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對海洋科技創新來說,基礎學科與理論體系的構建,將影響整個海洋科技創新體系的構建。(2)改善生產生活技術。技術工藝的改善,既屬于技術創新的范疇,也是直接影響海洋科技創新的關鍵。在目前很長一段時期內,技術進步將是海洋經濟的主要增長點。(3)增強儀器設備開發與研究。海洋儀器儀表和設備的開發與研究,一方面可以改善技術工藝,提高海洋科技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直接用于海洋資源開發與海洋產業發展,是海洋科技創新的重要部分。(4)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本身就是一種激勵機制,這對提高創新主體的積極性,穩定創新機制運行,具有重要作用。(5)注重創新人才的培養。人才的培養是直接關系到創新的主體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在人才的培養方面,不僅僅需要加強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創新型管理人才的培養也處于越來越重要的位置。(6)制定創新發展戰略。海洋創新發展戰略的制定,對科技創新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引領作用。創新發展戰略,能夠綜合考慮未來一段時期內海洋經濟和產業的發展趨勢和條件,有利于集中優勢資源,重點突破,實現海洋科技創新的快速協調與健康發展。(7)提高轉移性技術創新能力。轉移性技術創新主要是指通過引進國外技術或借鑒移植其他學科的技術,通過消化吸收,實現再創新。這實際上是一種跨國家、跨地區或跨學科、跨領域的技術性轉移。這是提高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最有效率和效果的方法。
作者:孟慶武工作單位:山東社會科學院海洋經濟研究所
- 上一篇:縣全民健身工作總結3篇
- 下一篇:行管局建設學習型機關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