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系統探討
時間:2022-08-04 10:19:26
導語: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系統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網絡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的重要性以明確凸顯出來,成為新國際十大熱門課題之一。文章概述了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內涵,指出了當前我國計算機網絡安全隱患中的代表性問題,并從幾個方面來提出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措施,意在為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水平的優化。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安全
一、什么叫計算機網絡安全
一般來講,計算機網絡的安全主要是網絡信息的安全,是通過系統對網絡管理控制技術的利用來有效的實現對信息有效保護的一種途徑,其具有可控性、保密性、審計性、可用性完整性、等優點在電腦系統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環能有效保護計算機系統不受病毒侵害。
二、計算機病毒的危害和方式
計算機病毒一般是通過一些網上惡意散發的不良程序來進行傳播的,當這些程序運行于其他計算機中時,會對你計算機硬件設施構成破壞,將一些重要的用戶數據刪除,設置將企業信息或用戶信息盜取。一些非法的組織或個人,通過網絡木馬病毒的傳播,來進行對個人游戲賬號、信用卡等相關信息的盜取,來獲得非法利益,給廣大網絡用戶帶來巨大損失。(一)、黑客的惡意攻擊。黑客惡意攻擊一些計算機編程水平較為高深的人員,通過群體或個人方式,以網絡入侵或病毒傳播的形式,來個人用戶、企事業單位或政府部門,又使其一些境外的不法人員和組織,對我國重要企業或政府部門進行經常性的供給,且手段多樣、隱蔽,這些不法人員盜取企業核心機密,對政府部門主頁進行惡意的修改,且網絡垃圾的大量制造,直接影響了我國網絡的暢通,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二)、病毒傳播的方法。網絡釣魚屬于網絡詐騙的新型方式也是病毒傳播中較為常用的方法,網絡釣魚通過大量發送聲稱知名機構的欺騙性垃圾郵件,來誘騙收信人的相關信息,如用戶、賬號ID、信用卡密碼等。其中,一個典型做法就是將收件人誘騙至一個釣魚網站上,該網站為受騙人經常使用,以獲取受騙人在該網站的所有信息,模仿游戲網站或常用金融機構來盜取受害人相關信息為常見形式。一些不法組織或個人,通過不同途徑,來盜取居民身份證或其他證件,后以偽造的網絡身份來對一些個人或單位實施電子詐騙,因網絡安全程序是通過身份證驗證或只能識別身份信息的,這就使得不法人員能夠通過盜用的身份來獲利。讓居民財產或者私人資料信息收到侵害。
三、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防護措施
(一)安裝殺毒軟件配置防火墻。殺毒軟件是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通過配置防火墻、提高防病毒軟件技術、虛擬專用網、網絡系統備份等先進技術手段,來對一些技術性、自然性破壞相抗衡,且應當注意技術的不斷更新與發展,從而為計算機網絡安全提供持續、有力的保障。期間可以夾雜一下如系統還原;鏡像系統等軟件也可以有效的防止病毒的侵華。(二)、加大對網絡犯罪的懲罰力度。我國互聯網的發展目前正處于蓬勃時期,但相關管理規則法規相對較為落后,造成不發分子的漏網之心這就要求我國立法部門應當對網絡犯罪方面的立法給予足夠的強調和重視,尤其是對進行詐騙和惡意傳播的不法人員和組織,應作出相關立法,從嚴打擊、處理這些人員讓其不敢在網絡上利用病毒或者其他手段謀求利潤。公安部門應當強化對于網絡安全的監查力度,以訪談、調查的形式,來經常性地了解個人和企業所面對的網絡安全問題,并動員大量人力,來就相關的詐騙網站進行不斷的偵查與查處,且應強化對重點地區的監察與反饋。(三)提升網絡設備軟件的升級。我國目前普遍網絡居民不喜歡升級軟件,系統軟件的升級是跟隨補丁代碼進行升級可以有效防護最新的病毒,如若不升級會導致最新病毒的侵入因為系統軟件或者殺毒軟件的未升級導致軟件病毒庫里面沒有最新病毒的防護措施導致病毒的侵入。(四)提供居民和企業用戶的交易警惕性。企業用戶和個人在網絡交易時,要對是否存在釣魚類網絡格外注意,尤其是涉及電子金融時,務必要去正規的主頁和網站點擊。電子郵箱中的相關信件,如關系到一些敏感信息時,需作出詳細鑒別。在受到欺騙后,需向公安機關及時地報案、備案,從而使更多的人免受此類方式的欺騙
結語計算機網絡安全關系到個人經濟安全和國家信息安全,切實做好網絡安全管理工作,并依據形勢的變化作出實時調整,從而使計算機網絡更好地服務于人們日常生活和我國經濟現代化建設。
參考文獻:
[1]劉錄敬.淺析網絡黑客的攻擊手段及防范措施[A].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數字內容安全專業委員會.Proceedingsof2010Asia-PacificConferenceonInformationNetworkandDigitalContentSecurity(2010APCID)[C].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數字內容安全專業委員會:,2010:6.
[2]孔冰.網絡交易中信用評價模型的研究[A].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數字內容安全專業委員會.Proceedingsof2010Asia-PacificConferenceonInformationNetworkandDigitalContentSecurity(2010APCID)[C].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數字內容安全專業委員會:,2010:5.
作者:郭磊 張會鵬 單位:河南省民政學院
- 上一篇:電視數字信號源分析
- 下一篇:廣播電視硬盤自動播出系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