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技術人才校企聯合培養模式
時間:2022-06-09 03:02:34
導語:信息安全技術人才校企聯合培養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經濟快速迭展,云計算、移動互聯、物聯網、工業控制系統等新業態、新技術不斷涌現,對職業教育培養信息安全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提出了新要求。論文結合信息安全產業發展,系統分析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人才需求和教育體系建設,提出信息安全技術應用人才校企聯合培養的模式建議。
【關鍵詞】信息安全;校企合作;人才培養
1引言
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經濟快速迭展,云計算、移動互聯、物聯網、工業控制系統等新業態、新技術不斷涌現,對職業教育培養信息安全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教育部辦公廳2020年《關于征求對新版職業教育專業目錄意見的函》,高職專業目錄更名新增“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本科層次專業目錄更名新增“信息安全技術”專業。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培養倍受關注。
2新增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基礎背景
2.1網絡安全產業發展
從傳統意義上說,網絡安全產業是指保障網絡的可用、可靠和安全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近年在技術發展和用戶需求的雙輪驅動下,新技術、新產品促使安全產品和安全服務的融合日益緊密,現代網絡安全產業的內涵拓展成為保障網絡空間安全提供技術、產品和服務的相關行業的總稱。行業企業也從只關心“如何做網絡安全”擴展到“如何在不同應用場景下做網絡安全”。因此,網絡安全產業涵蓋了應用場景、數據業務、基礎安全、服務體系。
2.2信息安全人才需求
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據智聯招聘與360互聯網安全中心的《2019年網絡安全人才市場狀況研究報告》,2019年上半年,網絡安全人才需求規模指數為117.2,較2018年下半年環比增長104.9%。網絡安全人才市場需求的規模相比2018年7月也增長了3倍。安全牛對網絡安全領域的產品和服務細分為:云安全、應用安全、業務安全、新興安全、物聯網安全、數據安全、工控系統/OT安全、網絡與邊界安全、身份與訪問控制、端點安全、安全管理與服務、安全運營、綜合類等13個子領域。通過統計近3年各領域廠商收入水平,由于品牌效應、規模效應等因素,綜合類廠商整體收入水平遠高于其他。而對用人單位和歷屆畢業生的網絡調查顯示,行業企業急需的信息安全技術應用人才,尤其是具有實戰攻防能力的信息安全技術應用人才,是高職信息安全技術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向。
2.3互聯網技術專業群建設
近幾年,嘉興、杭州、湖州、寧波等長三角地區的中心區,全面推進互聯網經濟發展,數字經濟是政府推動的頭號工程,實施“互聯網+”行動,推動互聯網與經濟社會各領域跨界融合,互聯網技術相關專業群發展迅猛。增設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培養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人才,為完善互聯網技術專業群建設,向地方性綜合性職業大學辦學方向發展提供了支撐。
3新增專業實施情況
3.1校企共創成立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充分體現高職教育是一種類型教育,主張高起點。聘請院士專家作顧問,聯合區公安局、網警中心和區域網絡安全專業公司,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合作發展”的原則,簽訂合作協議,共同建設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政行校企四方合作共同培養網絡空間安全人才。企業以準捐贈方式開展多元化深入合作,共創混合式特色人才培養模式。以崗位能力養成為導向,將企業實踐案例和實戰成果的凝練轉化為實踐教學資源,協同培養符合區域經濟發展和戰略發展規劃的技術技能型信息安全人才。
3.2“專業點+企業群”模式奠定了信息安全人才培養基礎
學校以“專業點+企業群”的形式與杭州安恒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創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行業龍頭企業組建“信息安全與系統運維”現代學徒制試點班,成為教育部第二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連續3屆共同培育了學徒110人,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共享融合教學、實訓、競賽、實戰演練于一體的新型信息安全人才培養平臺。
3.3校企共建充實了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實踐教學資源
3.3.1深度合作,建立產教合作伙伴圈與網絡安全領域龍頭企業、省市相關政府部門,針對實戰化的人才需要,優化配置面向實戰的教學環境、軟硬件設施,打造校內練兵中心和企業戰訓中心,為學生提供校內學習和企業實戰的優質環境。校內練兵中心同時作為政府相關部門公安網警培訓、訓練及技術創新的場所,共享資源。政行企校四方協同開展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技術服務,為區域信息安全保駕護航。學院成立專業建設小組,校企共同開展專業建設研討活動,制定切合實際的專業定位、培養目標、專業建設方案、實踐教學體系、課程體系設置等。3.3.2深化現代學徒培養,應對崗位緊缺型學徒需求深化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推進企業合作,依托現有基礎開展校內練兵中心和企業戰訓中心以及亞運會組委,校企協同組建“2022亞運衛士”學徒班,開展以服務2022杭州亞運會等重要國內外大型交流活動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在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構建、師資團隊、教學資源、基地建設、標準機制建設等方面,校企共同研究與推進。3.3.3面向網絡安全實戰,重構“雙平臺+三模塊”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以打贏網絡戰為目標,在實戰環境下重構課程體系。分析行業所需的崗位基礎職業能力和崗位核心職業能力,把課程體系分為專業基礎和公共素養兩大平臺,崗位技術技能、學徒個人發展、創新創業3個模塊。將真實項目引入課程教學中,為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和過硬的專業素質奠定基礎。3.3.4院士專家領銜,創新校企互聘共用的網絡安全教學團隊聘請網絡安全領域頂級專家作為團隊顧問,指導教科研開展和實戰項目開發。聯合行業龍頭企業制定持續的知識更新和技能提升方案,教師進企業鍛煉與定期再培訓,共同開展企業橫向課題、學校科研、省級訪問工程師、大學生創新創業等項目。校企互聘師資隊伍,實施校企雙師“一對一”結對,共同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3.3.5共建共享,豐富校企教學資源2017年至今,校企合作共同開發HTTP協議分析、Web安全測試/部署、二進制軟件逆向分析和漏洞挖掘、安全代碼編寫、安全攻防基礎等初、中、高三級培訓包560學時。完成10門企業課程的課程標準制定,并分步推進核心課程的內容重構及資源建設,完成《計算機網絡組建》《網絡設備配置與管理》《網絡安全管理與維護》等校企共建共享教材的開發。校企共同立項《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1+1+1”三段式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改革與實踐研究》浙江省教學改革項目,建設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國家專業教學資源庫子項課程,課堂教學改革項目持續推進。
4專業發展思考
在當前網絡安全新形勢下,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應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就業為導向,培養更多滿足當今社會需求的信息安全技術應用人才。①研究本專業最新的人才需求信息,為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課程體系的制訂、教學計劃和課程標準的修訂、教學的改革提供依據和幫助。提高網絡安全人才培養質量及畢業生就業質量,讓信息安全人才的培養體系化、規模化、系統化,更好地滿足國家安全對信息安全人才的需要。②專業課程建設。堅持高起點、高標準,走實戰化之路,組建以行業專家、技術專家、教育教學專家、專業帶頭人和青年教師為主要成員的專業建設小組,制定課程標準并定期評審,總結一套符合高職教育特色的教學方法。力爭用3~5年時間,打造精品專業課程。③信息安全人才輸出最大化。建設信息安全專業化課程、成立信息安全技能中心、開發信息安全重點項目、設立信息安全人才基地等方式,針對社會工程技術人員、信息管理人員、在校學生、信息安全從業人員推出特色教育模式,實行信息安全人才的專業化和層次化培養。
5結語
信息安全是一定應用場景下的創新業務數據、基礎安全和服務體系建設,處于動態性、復雜性與競爭性并存的網絡環境中,信息安全人才的培養需要政策和戰略計劃配套的頂層設計、多元主體協同推進、系統性設置專業課程和實踐項目,利用模擬實驗、競賽活動、安全演練等多種創新教育方式,提高實戰性安全人才的培養實效。
【參考文獻】
【1】郭文忠,張友坤,董晨.網絡強國戰略背景下的“五位一體”信息安全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中國大學教學,2020(10):21-24.
【2】鄧國斌,黎斌,沈萍.高職網絡信息安全專業人才培養實踐與探索[J].福建電腦,2020,36(07):140-142.
【3】王佰玲,董開坤,張宏莉,等.網絡空間安全新工科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03):37-42.
【4】李飛,吳春旺,王娟,等.產學協同,構建“四位一體”的信息安全人才培養體系[J].才智,2019(18):166-167.
作者:肖文紅 單位:嘉興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電磁波在電子通信技術的應用
- 下一篇:供應鏈選擇信息安全問題研究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