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背景高校體育文化探討
時間:2022-11-29 10:09:19
導語:全民健身背景高校體育文化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些年,我國社會經濟得到了迅猛發展,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逐漸提升,大家開始追求健康的生活理念與方式,越來越多的人們參與到了體育運動中,推動了全民健身運動的廣泛開展。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高校體育教育與時俱進,積極推動高校體育文化的有效構建,期望借助高校體育文化貫徹落實全民健身的運動理念。但不可忽視的是,高校體育文化在構建的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問題,如高校體育文化人文關懷不足、體育文化同質化現象嚴重、制度建設相對落后、體育文化意識缺失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校體育文化構建的質量。據此,高校在體育文化構建的過程中,應該從體育文化人文氛圍、特色體育文化構建、體育文化制度建設、體育文化意識、以人為本體育文化建設等多個方面入手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從而為高校體育文化構建營造良好的環境,實現全民健身的總目標。
全民健身與高校體育文化
全民健身在我國體育事業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體現了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基本目標與要求。實際上,人民群眾的身體素質水平與社會經濟利益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而全民健身提高了人民群眾自身的身體素質,同時也影響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通過全民健身可以有效地轉變人民群眾的生活方式,增強人民群眾的身體素質,進而為實現全民發展、社會穩定提供有利的保障。總而言之,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具有較強的社會價值與意義。高校體育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所形成的體育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涵蓋了豐富的體育理念與生活方式。高校體育文化包括三個方面,分別是行為制度文化、物質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高校體育文化的核心,行為制度文化則涉及到了諸多體育價值標準,而物質文化則與高校體育基礎設施緊密相關。高校體育文化是貫徹落實全民健身理念的有效途徑,能夠為全民健身運動的順利開展提供助力,因此,高校應該基于全民健身這一時代背景,積極、主動地構建多元化的體育文化,以此滿足全民健身的迫切需求。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體育文化建設具有鮮明的現實價值與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有助于實現高校大學生身心鍛煉的目標。目前高校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普遍偏低,這是由于以往的高校體育文化建設注重娛樂性和休閑性,而全民健身背景下重點強調了體育文化的健身功能,注重通過各種形式的體育鍛煉推動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激勵高校大學生突破身心限制,勇于打破惰性帶來的不良影響。第二,有助于增強高校大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高校體育文化建設活動需要學生之間相互協作才能完成,例如拔河、籃球等項目對團隊協作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只有具備一定的團結協作能力才能圓滿地完成集體項目,才能提高學生個人的體育成績。第三,有助于引導高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高校體育文化中涵蓋了很多高尚的道德思想。例如艱苦奮斗、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的品質等,通過開展體育文化建設活動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進而對學生的價值觀念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體育文化構建的現實困境
人文關懷不足
通過對高校體育文化構建情況的調查可知,目前很多高校體育文化在構建的過程中缺乏一定的人文關懷,普遍將體育社團或者俱樂部作為體育文化構建的主要載體,這往往展現出了高校體育文化的娛樂性與休閑性,學生雖然能夠在這些體育社團或者俱樂部中進行身體鍛煉、培養體育興趣,但由于極易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使得這些體育活動并不能達到全體師生參與的目的,對師生參與的積極性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同時也忽視了學生個體的差異性,使得高校體育文化的構建缺乏靈活性與針對性。實際上,高校體育文化的構建不僅要具有娛樂性,更要從多個方面體現出其他功能,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提升學生身體素質水平的同時,也要加強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正確理解,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的體育運動觀念。體育文化同質化現象嚴重現階段,大部分高校已經意識到了體育文化構建的重要性,并且采取了諸多途徑加強體育文化的有效構建。但是縱觀高校體育文化構建的整體情況可以發現,高校體育文化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缺乏個性化的體育文化。目前,很多高校并沒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構建具有特色的體育文化,導致高校體育文化難以實現全民健身的最終目標。具體而言,高校體育課程的開展片面地追求流行與時尚,導致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體育項目被邊緣化,進而使得高校體育文化特色不足。特別是目前多數高校盲目地追求競技體育比賽項目的排名,并沒有真正地領悟到體育文化構建的時代價值,無法為社會培養所需的體育人才。本質上,特色化的高校體育文化也會彰顯出高校文化的特色之處。比如,清華大學的體育文化就直接反映出了該校特色鮮明的文化內涵。制度建設較為落后現階段,高校體育文化的制度建設并不能滿足體育教學的要求,無法為高校體育文化的順利構建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雖然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一系列的體育文化配套制度,但是由于高校體育文化制度的建設在整體上缺乏規范性與權威性,導致高校體育文化制度建設較為落后,很難適應全民健身對高校體育文化提出的新要求。第一,高校尚未建立健全的體育文化組織機構,相關的管理制度也較為零散和混亂,同時高校體育文化的制度規范也不完善,體育文化政策處于被弱化的不利地位,不能為體育文化的構建提供指導。第二,現有的高校體育文化制度建設與高校實際情況相脫離,僅僅是簡單、機械地頒布一些體育制度,沒有站在長遠發展的角度建立與高校體育文化相適應的制度規范。第三,高校部分師生不夠重視體育文化制度建設,存在不執行相關規定的現象,也阻礙了高校體育文化的構建。
體育文化意識缺失
在我國傳統教學中,體育教育長期處于邊緣地位,這是由于在我國應試教育中,學生理論成績的考核占比較大,從而忽視了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的重要性,進而導致我國體育教育往往存在于口頭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是很難得到全面落實。另外,高校大學生自身對體育缺乏正確的認知,尚未建立較強的體育意識。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國傳統體育理念根深蒂固。雖然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加強身體鍛煉,意識到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對于高校大學生而言,他們始終沒有形成較強的體育意識,參與體育運動項目的積極性不高,使得近些年高校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逐漸下降,新聞報道中頻頻出現高校大學生由于身體素質差發生意外的消息,這直接反映出了我國高校大學生亟需提升身體素質,加強身體鍛煉。由此可見,加強高校體育文化建設需要從思想層面上提高大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正確認知,調動高校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
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體育文化構建的具體路徑
營造濃厚的人文氛圍
為了真正地落實全民健身運動,高校在體育文化構建的過程中要營造濃厚的人文氛圍,確保高校體育文化體現出鮮明的娛樂性、靈活性以及人文性。首先,高校體育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以全民健身教育理念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文化活動,并且發揮自身的示范帶頭作用,根據每位學生的個性來選擇適當的教育內容和工具,切實地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文化構建的積極性。其次,學生要樹立主人翁意識,為高校構建體育文化出謀劃策,同時加強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和交流,追求體育精神文化的滿足。最后,高校要建立體育人文環境,利用豐富的體育實踐活動來發揮體育文化育人的功能,在校園內形成健康、和諧的體育文化氛圍,避免高校體育文化過度地娛樂化與休閑化。構建特色的體育文化每所高校的辦學環境與體育教學情況都是不同的,所以高校應該基于自身的實際情況構建特色鮮明的體育文化,這樣不僅能夠增強高校自身的競爭實力,也有助于發揮體育文化在全民健身運動中的積極效用。首先,高校要基于自身的體育資源優勢來開發特色的體育課程模式,建立個性化的體育課程體系,并將高校體育文化氛圍以及特色的體育運動項目引入到體育課程模式中,以此構建特色的高校體育文化。其次,高校要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基于城市文化的基本內涵加強高校體育文化與傳統文化的深度融合,彰顯出高校體育文化的社會功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體現出高校體育文化的鮮明特色。最后,高校要建立特色的體育文化品牌,樹立個性化的品牌形象,發揮高校體育文化品牌的正面效應。
加強體育文化制度建設
高校在體育文化構建的過程中,應該根據體育文化發展的基本要求來建立完善的組織機構,并建立科學、系統的配套制度,確保高校體育文化的構建能夠與全民健身運動理念相適應。同時,高校應該積極開展有序的調研工作,對體育文化構建中師生的態度與興趣進行全面地調查,并且基于高校體育教學的目標來制定專門的規章制度,例如激勵制度、獎懲制度等,并且確保高校體育文化的規章制度能夠得到充分地落實和執行。另外,高校要重視體育文化制度建設的重要性,加大體育文化制度建設的宣傳力度,可以借助加學分、補貼獎金等方式來調動師生參與體育文化制度建設的積極性,激勵全校師生遵守和執行相關的規章制度,從而為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體育文化的構建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增強學生的體育文化意識高校大學生體育文化意識普遍不高的,對學生參與體育文化建設活動的積極性造成了消極的影響,基于此,高校應該引導大學生正確地理解和感悟體育文化建設的基本內涵與價值,幫助高校大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文化意識。體育這門學科本質上是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渠道,也是向學生講授體育知識與技能的關鍵場所,因此,高校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局限性,逐步提高體育學科在整個教育教學體系中的地位,增強學生的體育運動技能,將體育學科與高校大學生的社會實踐進行緊密相連,加強體育與學生日常生活的深度融合,激勵高校大學生樹立終身鍛煉的觀念。同時,高校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關注每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個性,根據學生的差異性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保證學生能夠從意識層面正確地認識到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現實價值與意義。另外,高校應該加強體育文化的宣傳力度,借助廣播、互聯網、報紙等多種形式宣傳體育文化的內涵與要求,也可以通過講座、交流會等方式普及體育文化。
構建以人為本的體育文化
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要圍繞以人為本的理念開展豐富的體育文化建設活動,彰顯出高校體育文化中的人文思想。具體而言,高校應該對現有的體育教學模式進行針對性的調整和優化,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未來職業發展改進體育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將沒有價值的體育內容剔除出去,引入學生感興趣的體育知識與技能,重點體現高校體育教學的娛樂功能與健身功能,并為學生建立自主鍛煉的平臺。同時,高校體育教師要加強與其他院系和專業的聯系,基于學生對體育鍛煉的需求,組織豐富多彩的體育俱樂部。例如,拉丁舞俱樂部、輪滑體育俱樂部、健美操體育俱樂部等,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體育項目,從而營造出活潑、開放的體育教學氛圍。另外,高校可以組建具有特色的運動隊,增強運動隊的競技性與基礎性,通過運動隊的感召力來吸引教師與學生對體育文化建設的注意力,并調動教師與學生參與體育運動項目的積極性,以此為高校體育文化建設提供有利的保障。綜上所述,面對全民健身運動提出的新要求,高校體育文化構建要順應時展的趨勢,針對體育文化構建中面臨的現實問題,積極主動地制定專門的解決方案,不僅要營造濃厚的人文氛圍,還要立足于高校自身情況構建特色的體育文化,加強體育文化制度的建設力度,并且從思想層面上提高大學生對體育文化的正確認知,構建以人為本的體育文化,這樣才能發揮出高校體育文化在全民健身運動中的積極效用,推動全民健身運動的穩定開展。
參考文獻
[1]韓兵.遼寧省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現狀與對策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37(06):71-75.
[2]劉玉紅,鄧永興.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創新路徑——基于新媒體的視角[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8,26(12):33-35.
[3]孫立龍,董凡銘.全人教育理念下高校體育文化創新研究[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8,20(04):-64.
[4]李鑫.我國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策略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8(12):+.
[5]鄒學亮.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發展對策研究[J].運動精品,8,37():36-38.
[6]梁華偉,史明,劉超.我國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審視與思考[J].體育世界(學術版),8(03):66+63.
作者:譚欽松 單位:巴中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縣級市圖書館在城鎮化建設的發展措施
- 下一篇:開放大學網絡安全現狀及建設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