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體育人才資源開發探討

時間:2022-09-19 08:23:27

導語:社會體育人才資源開發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體育人才資源開發探討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力資源將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其對于推動社會經濟、國家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就社會體育發展而言,社會體育人力資源的開發對于培養更多優秀的體育人才、促進體育人才的自我發展以及實現國家體育事業的發展均有著重要的作用。文章就社會體育人才資源開發的問題和對策進行探討

關鍵詞:社會體育;人力資源開發;課程

社會體育人力資源的開發對于實現國民素質的提高以及推動國家體育事業的發展等有著重要的意義的,但是如何進行人才資源的開發卻成為了社會面對的重要難題。從我國社會體育人才資源的實際情況來看,其在開發過程中還存在不少的問題,需有關部門和人員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應對[1]。文章就社會體育人才資源開發的有關問題進行具體探析。

1社會體育人才資源開發問題分析

就當前我國社會體育人才資源的開發現狀來看,其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方面,我國在進行社會體育人才資源時并沒有認識到個體和群體的特殊性,導致人才群體結構沒有得到有效的調整,影響了社會體育人才資源的整體效益。個體資源是整體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的社會體育人才資源開發過程中,人們必須要求認識到人才結構調整的問題,以此彰顯和發揮人力資源的群體價值及功能[2]。但是我國在開發過程中顯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因此影響了社會體育人才資源開發的結果;另一方面,社會體育人才資源開發的指導員結構出現了不少的問題,包括培訓課程的設置、培養方法的選擇以及質量和數量的控制等,當前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發展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2社會體育人才資源開發的對策和建議

2.1豐富社會體育指導員類別

社會體育人力資源的開發應該也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具體分析,這就要求社會體育指導員類別要更加豐富,以便適應不同年齡階段、不同類型社會體育事業的發展。社會體育人力資源開發需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例如,根據我國的社會發展現實以及體育項目的差異等,我國可以將社會體育指導員分為以下幾種:競技體育指導員、醫療康復體育指導員、職工體育指導員、娛采體育指導員、社區體育指導員、老年人體育指導員以及青少年體育指導員等,根據不同的類別進行不同的人力資源開發和人才培養。

2.2調整隊伍結構

社會體育人才資源的開發要求社會體育指導員能夠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為社會體育人才資源的開發奠定基礎。但是目前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綜合素質卻還有待提高,因此要求加強對隊伍結構的調整,以提高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綜合素質,做好社會體育人才資源開發工作。首先,要求國家能夠加強對社會體育指導員的重視,培養出更多更加優秀和年輕的社會體育指導員[3]。社會體育人力資源開發以及社會體育事業的發展是一項長期事業,因此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也應該要從長遠角度出發,盡量培養中青年人才;其次,從高等院校著手,為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提供一定的基地。我國的高等學院尤其是體育專業院校在社會體育指導員人才培養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能夠提高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專業素質,因此可以從這方面進行考慮和著手;最后,加強對社會體育指導員的資格管理,保證社會體育指導員的質量,控制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數量,防止出現政事統一的情況,影響社會體育人力資源開發的效果。

2.3調整課程結構

調整社會體育指導員的隊伍結構之后,我國還需要對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課程結構進行相應地調整,以便實現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綜合發展。社會體育指導員的主要培訓課程為指導專業課程和基礎課程,其中指導專業課程在總的課程中能夠占據的比重較大,基本超過了50%,基礎性課程則占據小部分。在指導專業課程中,競技體育指導又占據大多數。這種課程的調整對于提高專業指導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還需要注意兩點:首先,對于基礎課程的設置要重視[4]。基礎課程是理論基礎,只有掌握充分的理論知識,指導員才能夠獲得全面的發展,因此基礎課程需要包括運動營養學、心理學、醫學和生理學等多方面的知識;其次,基礎課程需要設置在指導課程之前,這樣可以發揮基礎課程的理論指導作用。

3結束語

綜上所述,社會體育人力資源的開發對于實現社會體育的發展至關重要,但是就當前我國社會體育人力資源開發的現狀來看,其在開發的質量、規模以及培訓課程設置等方面均存在較多的不足,因此要求能夠從這些方面著手,加強對社會體育指導員專業素質的重視,通過社會體育指導員類別的豐富、課程體系以及隊伍結構建設等方法來進行社會體育人力資源的開發,推動社會體育的更好發展。

作者:雷羽 單位:邵陽學院

參考文獻:

[1]舒剛民,胡安義,康軍輝.我國競技籃球教練員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概念的邏輯解讀[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24-28.

[2]明大陽.我國發展具有區域特色的競技體育人才政策評析——以《遼寧競技體育人才培養辦法》為例[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3(2):74-78.

[3]溫志宏,王樹宏,陳麗.對山西省高校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2(6):56-59.

[4]郝小剛,高雪梅.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定位與社會需求的對比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14(6):11-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