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課外體育鍛煉論文
時間:2022-07-20 11:08:59
導語:高中生課外體育鍛煉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該研究選擇蘭煉一中,蘭煉二中,師大附中3所高中院校,涉及3個年級,隨機抽取男女生共200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查閱有關高中生課外體育鍛煉現狀調查分析與研究的資料,通過互聯網絡檢索CNKI中國知網、萬方數據資源庫等,了解和掌握近年來高中生體質健康相關的研究結果與信息。
1.2.2問卷調查法
研究對象隨機抽取不同年級男女生共200人,發放問卷200份,收回182份,其中有效問卷154份,男生93份,女生61份,問卷有效率為77%。1.2.3數據統計法通過Excel對所回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討論與分析
2.1蘭州市高中生參與體育鍛煉現狀
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中,男生占7%,女生占14%;每周課外體育鍛煉時間2h以上以男生居多,女生大多集中在1~1.5h;球類體育項目喜歡程度,男生占74%,女生占39%;其他項目喜歡程度,男生占20%,女生占37%;自發性課外體育鍛煉,男生占73%,女生占46%;在有無必要參加體育鍛煉調查中,男生占81%,女生占65%。
2.2造成這一現狀的影響因素(如表1)
2.2.1學生方面
就學生而言,自己本身對課外體育鍛煉的認可及家長老師對其影響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課外體育鍛煉時間及強度。13%的同學認為課外體育鍛煉沒有必要,其主觀態度上對體育鍛煉持排斥意見,將嚴重影響其課外體育鍛煉狀況。14%的同學由于自身身體生理因素,遠離課外體育鍛煉,這其實也是其主觀認識上對體育鍛煉的誤區。此外,學生的課外鍛煉動機不同,同樣會導致其課外體育鍛煉結果不同。動機是人類一切行為的動力源泉,是直接推動一個人進行行為活動的內部動力,包括個人的意圖、愿望、心理的沖動,或企圖達到的目標等。體育活動動機是促進一個人參與體育活動的內部動因。經調查顯示,高中生課外體育鍛煉動機占比中,增強體質占65%,考試達標占57%,休閑娛樂占25%,體育求知占14%,緩解壓力占28%。不難看出,高中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動機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層次的。增強體質與考試達標排名前兩位,說明高中生認識到參加課外體育鍛煉有利于增強體質,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同時體育成績關系到評優,畢業等。因此,學生特別在意這一點,這也說明高中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存在著一些誤區,對體育鍛煉的認識不清,忽視體育鍛煉的真正價值意義。
2.2.2學校方面
學校運動場地的局限性,運動項目的局限性,重智輕體及校內體育活動形式內容偏少都影響著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學校場地設施是學生進行課外體育鍛煉的物質保證。學習運動場地設施的類型、狀況和規模,都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運動項目、組織形式、活動方式等。由于學校場地的局限性,導致運動項目種類單一,學生興趣調動不起來,對體育鍛煉喪失積極性,調查顯示,48%的學生認為運動場地的局限性有礙于其課外體育鍛煉,46%的學生認為由于運動項目的局限性無法滿足其進行課外體育鍛煉,因此,這兩個原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們的課外體育鍛煉。此外,學校為提高學生升學率,對文化課要求嚴格,輕視體育課的現象也比比皆是。學校體育課工作開展不到位,文化課課時侵占體育課課時,學生課外體育鍛煉在時間上無法保證,直接導致學生不重視體育鍛煉。校內體育活動形式內容偏少,氛圍不足也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積極參加課外體育鍛煉。體育教學和體育鍛煉的氛圍是學生在鍛煉活動中的情緒特征所表現的體育行為。校方對體育的重視程度與管理方式,體育教師的教學和課外運動訓練對學生施加的影響,及班主任、輔導員對體育的態度和體育活動的組織能力等,直接影響學校的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此外,高中生不經常參加課外體育鍛煉與其缺乏老師運動技能的指導有一定的原因。缺乏運動技能理論方面的指導,實踐將會盲目沒有目的。現行高中生教學課程中,體育教學課的課時很少,沒有理論指導,沒有時間實踐,學生體會不到鍛煉的成果和樂趣也大大影響了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調查研究顯示,蘭州市高中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態度良好,但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現狀不容樂觀,其有待改善。影響蘭州市高中生課外體育鍛煉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對課外體育鍛煉重要性認識不足,場地設施條件有限,學習壓力,家長與老師的支持態度及學校組織活動偏少等因素。
3.2建議
(1)樹立高中生正確的體育價值觀。體育課教學時主動創新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使其積極主動參與課外體育鍛煉,提高參與意識,掌握體育鍛煉的基本技能,同時普及奧運會、亞運會、世錦賽、世界杯等大型體育賽事,使學生從思想上高度重視體育鍛煉,真正了解體育鍛煉的價值意義,產生體育鍛煉的強烈欲望,增強自身體質,增進身心健康。(2)重視體育場地的投入,增加體育項目的多樣性。體育場地是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保障。近年來高校規模的不斷發展,學校人數不斷增多,場地的折舊及破損,運動場地更要不斷的增加和改善,以支持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學校在現有基礎上,增加體育經費投入,改善運動場地及器材,為學生課外體育鍛煉提供良好的條件,滿足學生的需求設置。組織課外體育興趣小組,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認真加以運動技能方面的指導,發展其優勢特長,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使大家都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3)積極組織開展體育活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大力宣傳體育鍛煉的重要性,營造良好的鍛煉氛圍,如春秋季運動會,籃球聯賽,排球聯賽,體育節,趣味運動會等各類活動,學生在運動中不僅培養了體育鍛煉的濃厚興趣,同時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及集體榮譽感,使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逐漸形成鍛煉習慣,培養體育意識。(4)從重智輕體轉變為智體同行,真正關心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做到文化課與體育課同等重要,禁止任何人隨意侵占體育活動時間,保證學生每天活動時間落到實處,家長老師在學生的心里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其對課外體育鍛煉的支持對學生對體育鍛煉的主觀態度有著明顯的作用,家長老師應轉變學生只學文化課考學的認識而忽略學生課外體育鍛煉,忽視學生身體健康的思想。學生在繁重課業及考學壓力下,很容易出現疲憊,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其對文化課學習也有著不利影響。適當的課外體育鍛煉可使學生身體放松,心情愉悅,對文化課的學習起著事半功倍的效果。文化課學習與課外體育鍛煉的有機結合積極推動學生身心綜合發展。智體同行不容忽視。
作者:劉婧怡 梁辰 單位:西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 上一篇:啦啦操在高校陽光體育的作用
- 下一篇:廠房鋼結構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