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兒童體育鍛煉論文
時間:2022-04-06 03:39:49
導語:農村留守兒童體育鍛煉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留守兒童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留守兒童正處于一個成長的關鍵時期,在身體上和心理上都需要家長的關心和愛護,而在得不到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時,就會阻礙身心健康成長。體育鍛煉,不僅有益于留守兒童的身體健康,而且對他們心理健康的影響也非常明顯,能一定程度上緩解他們因家庭不平衡等因素導致的心理健康問題。因此,教師應重視體育鍛煉在留守兒童身心健康教育中發揮的作用,通過體育鍛煉,培養留守兒童的團結協作精神和堅強的意志品質,使他們逐步將這些精神和品質逐步遷移到日常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去,真正走出自己心中的“圍城”。
關鍵詞:留守兒童;身心健康;體育鍛煉
一、研究目的
(一)什么是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是我國一類特殊群體的簡稱,指離開父母與其他人群單獨生活的一類兒童群體。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下,為了更好地生活,農村青年父母離開農村到城市務工,卻沒有經濟條件將孩子帶在身邊,只能將孩子留在農村老家由祖父母或者其他親屬代為看管,這就造成孩子不能在父母的關懷下健康成長的局面,使得孩子在心理和生理上產生了一些問題。我通過到學校周邊的家庭進行走訪調查得知,可以把留守兒童的類型分為三種情況。(1)“單親家庭”現狀。由一方父親或者母親外出打工,孩子單獨跟著父親或者母親生活,他們在學習、生活過程中缺乏父愛或者母愛;(2)“雙親家庭”現狀。父母為了生計均外出務工,將孩子托付給祖父母或者其他親屬代為看管,孩子缺乏父愛和母愛;(3)父母都外出務工,將孩子寄宿在看管機構。父母出看管費,孩子在寄宿機構成長,由寄宿機構代替父母照管孩子的生活和學習。
(二)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的現狀分析
通過調研、走訪和談話,以學校教育為切入點,我們可以歸納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1)安全教育問題,兒童上學、下學的安全必須備受關注;(2)身心健康教育問題,兒童在學習和生活中有一些問題,生理上營養跟不上,心理上存在一些疾病等;(3)思想道德教育問題,缺乏正確的引導和鼓勵;(4)學習問題,缺乏課后指導和幫助。其中,身心健康教育是最重要的問題。在心理健康方面,留守兒童存在比較嚴重的問題,他們很孤僻,比其他兒童更缺乏自信,表現出了自卑。特別是在偏遠的農村環境和缺乏較好的教育體制下,孩子極易形成孤僻的性格,影響學習和生活,形成不良的心理疾病。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了本校100名留守兒童作為實驗研究對象,其中男生、女生各占50人,年齡選取在13到15歲之間。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運用了文獻資料法、觀察法、問卷調查法、實驗法、數據統計法。
(三)具體的實施過程
1.準備階段:根據研究的需要,和留守兒童以及代為看管人進行簡單交流,并以問卷的形式記錄,然后向教師了解情況,通過專家的建議,確定研究標準。2.實驗內容:選取體育鍛煉項目。以籃球為主要項目、有氧運動為主體的體育鍛煉。3.實驗過程:一組參加以籃球為主要項目、有氧運動為主體的中等運動量;另一組不參加或基本不參加體育鍛煉。每周進行三次分開的訓練,每次鍛煉的總時間約60分鐘,其中有效運動時間約35分鐘。堅持訓練一學期。4.實驗測試指標:身高、體重、肺活量、收縮壓、舒張壓。技術關鍵:(1)各實驗組健康狀況(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健康)、實驗前后的指標的測定;(2)各實驗組體質狀況(身高/體重、肺活量、握力、坐位體前屈);(3)實驗前后指標的測定;(4)研究實驗后不同運動量(強度)組之間體質狀況指標的測定。
三、結果
第一,籃球鍛煉能夠增強留守兒童的活動力度,拔河等比賽能夠培養留守兒童的團隊合作意識,踢毽子、賽跑等能夠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和優越感。第二,體育鍛煉有助于兒童體重的增加。同時,他們的肺活量也變得更大了,免疫能力和抗呼吸道疾病能力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第三,體育鍛煉起到了一個提高留守兒童社會適應能力的作用,孩子們在籃球活動中相互配合、相互協作,增強了團隊意識。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體育鍛煉對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籃球運動可以觀察到孩子們的跑步、合作、身體靈活度等,有氧呼吸運動可以檢測到孩子們的肺活量等。2.籃球活動可以讓孩子享受到成功的樂趣,增強孩子團隊合作的意識,點燃孩子的參與熱情,使他們減少生活中的孤僻、憂郁等不良情緒。3.拔河、踢毽子、賽跑等一些運動能夠發揮每個孩子的優勢,使得每個孩子都能夠找到自信,發揮自己的長處。4.在籃球、踢毽子等比賽中,教會孩子發揮自己的特長,進行競爭,得到榮譽,使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在籃球、拔河比賽中,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讓他們贏得比賽,享受集體榮譽感。
(二)建議
1.教育機構、政府機關以及社會各界應當關心留守兒童,籌備資金為留守兒童提供更好的生活、學習環境,加強留守兒童體育鍛煉的基礎建設,確保他們有條件在鍛煉中積極學習、健康成長,彌補心理上的自卑、生理上的不足。2.學校應當重視留守兒童的體育鍛煉,加大基礎體育設施的資金投入,增加體育課,同時體育教師在課堂上也要充分發揮每個留守兒童的優勢,關注留守兒童在體育項目上的天賦,從強項上讓他們找回失去的自信。[1]
作者:羅清焰 張世巧 單位:重慶市永川區紅旗小學 重慶市永川區萱花中學
- 上一篇:體育舞蹈特色課程開展的可行性研究
- 下一篇:高校體育課程中武術教學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