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環境在體育教育教學活動中運用

時間:2022-11-23 09:39:18

導語:自然環境在體育教育教學活動中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然環境在體育教育教學活動中運用

【摘要】通過實踐研究,采用多種研究方法,歸納總結出利用自然環境資源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基本特點和一般方式,以達到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彌補學校的體育場地器材的不足,進一步發揮體育課程資源應有的教育優勢,為學校教師創造性地實施《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提供實用而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利用;環境資源;體育教學活動

目前,雖然我國大多數學校和體育教師或多或少地都在利用自然環境資源進行學校體育教育教學活動,但是還非常缺少較為系統、較為規范的利用自然環境資源進行相關項目的學校體育教學活動的教學資料,在這方面還存在著非常大的缺口,所以在學校中還難以廣泛開展此類教學活動。

1利用自然環境資源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基本特點

1.1簡便易教的特點

各種環境資源都是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現有場地,教師可以通過簡單的設計規劃或直接利用其進行體育教學活動。這樣,在場地設置上,既可以做到省時、省力,又可以做到省事,做到簡便易教。當然,重要的是,教師要想利用好自然環境資源開展相應的體育教學活動項目,就得把該項目的內容、原理、要求、規則等全面、熟練、準確的掌握和領會,選擇好適宜該項教學活動各種環境資源,將這些環境資源充分運用到教學中去,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1.2易激發學生學的特點

利用自然環境資源開展體育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學內容特別廣泛,可供選擇的教學項目之多是不言而喻的,有的教學項目技術簡單,教師容易教,學生也容易掌握,而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就感到特枯燥,甚至不想去學和練;有的教學項目技術較難,教師不容易教,學生也較難掌握等。這就需要體育教師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去激發學生的運動愛好和興趣,才能使學生愿意去學和練,才能更好地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充分利用自然環境資源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正是我們應用有效教學方法和手段去激發學生的運動愛好和興趣的有效途徑和辦法,如利用校園道路去練習中長跑,就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

1.3易進行教學測試的特點

教學測試不但是檢查教師的教學效果,而且是檢查和反映學生通過該階段的體育課的教學和課外鍛煉的學習,掌握技術動作、發展身體素質、提高該項目的運動能力等方面的情況,更是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分析、研究、總結,肯定成績,找出問題和差距,為以后的學習提出改進措施,指出努力方向。利用自然環境資源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各項目,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環境資源,進行簡化規則,因地制宜地進行教學測試。

2利用自然環境資源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方式

2.1游戲教學方式

在游戲教學方式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該掌握好:游戲的內容要與教學主題緊密聯系;學生具備的技術、戰術的基礎程度,只有學生具備一定的基本技術或基本戰術后,才能實施;游戲的量、次數的掌握要適度,游戲次數少了,達不到具體的教學目標,只能是想當然或流于形式,游戲次數多了,學生會感到膩煩,同樣達不到具體的效果目標;游戲形式的選擇要適合學生年齡特征;游戲的方式主題突出、成分綜合、全方位服務于解決教學問題等,這樣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才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進一步實現。

2.2形象化教學方式

形象化教學方式,就是把某種事物形象地比喻或說成另一種比較有趣的或人們比較熟悉的感興趣的通俗易懂的另一種事物,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教育教學方式。充分利用自然環境資源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教學中,自然環境資源的多樣性就蘊含著豐富的形象化教學方式成分在里面,如利用自然土坡、斜坡或校園道路練習實心球時,把擲遠說成攻克敵人陣地。

2.3以中心促素質的教學方式

身體素質存在著相互轉移。人體的各項身體素質不是孤立存在和發展的,而是相互之間存在著轉移現象。由某一素質的發展而影響另一素質的發展稱為身體素質的相互轉移。在利用自然環境資源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教學中,把握住教學內容的中心問題,同時充分利用自然環境資源的不同資源特點,進行相關的、綜合的各項身體素質練習,如跳遠模塊學習,可以利用花臺、擋墻等練習下肢、腰腹等力量練習,使學生充分利用自然環境資源掌握更多發展身體素質的方法,不但可以促進中心教學內容的掌握和提高,而且可以根據學生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位學生受益,還可以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3結論與建議

1)利用自然環境資源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和體育訓練,是順應體育教學改革潮流和方向的,從教學內容方面來看,是開拓創新,體現了課程的時代性;從教學方式方面看,改變了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改變了過于強調講解、示范的教學形式,簡化規則、降低難度要求,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生學法上倡導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實現了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注重了以學生為主體,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采用適合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努力實現多方面目標,從而提高了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體育運動能力和運動技能能力,進一步促進了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

2)此研究的結果,具有教學內容知識結構明確、重難點突出、教學方法清晰、教學措施手段得當和可操作性強等特點,為學校充分利用自然環境資源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和體育訓練,提供實用而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3)利用自然環境資源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一要注意自然環境資源的安全性,充分掌握和熟悉環境資源的具體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二要注意運動本身的安全,加強安全教育;三要注意學生的身體狀況等;四是在教學環節中,注意各動作技術的銜接練習;五是在培養學生的運動技術技能為主的同時,注重學生身體素質發展和掌握更多的練習方法,以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和培養學生堅毅、頑強、刻苦、耐勞等意志品質以及遵守紀律、團結互助的精神。總之,不要受場地、學生人數和時間等因素的制約,要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安全有效地充分利用學校現有自然環境資源,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開展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周建華.“教育規劃綱要”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資源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5,49(1):79-83.

[2]宋清華.普通高校公共體育太極拳課程推廣措施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5(1):63-66.

作者:王英 單位:吉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