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游戲小學體育教育策略研究
時間:2022-05-24 03:19:51
導語:趣味游戲小學體育教育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小學體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趣味教學理念不斷融入到體育課堂教學中。通過趣味游戲,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參與度與積極性,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綜合素質得到提升。在實施趣味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注重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更新教學理念,積極創新課程內容,另一方面輔以趣味游戲競賽與興趣活動小組,多方面推進趣味教學的開展,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小學體育教育是提升學生身體素質、促進身心發展的重要途徑。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傳統的體育教育理念已經不能滿足新時期的教育需要。近年來,趣味教學理念逐漸被引入到我國小學體育教育中,體育教師從小學生的身體與心理特征出發,制定了適合小學生的趣味游戲活動,趣味化的教學理念逐步滲透到體育教學過程中,通過趣味游戲驅動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性和能動性。通過游戲活動,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綜合素質得到提升,在游戲中還可以提升團隊合作意識與團隊協作能力,多方面發展。
1開展趣味體育教學的意義
1.1提高學生參與度與積極性。傳統的體育教育注重對于身體素質的訓練,課堂教學手段較為單一,天性活潑的小學生對基于跑、跳、投的基礎體育鍛煉缺乏興趣。將趣味化的運動游戲滲透到體育教學過程中,借助游戲道具及多媒體設備,開展既有運動量又有游戲性的活動,帶動大家的參與度與積極性,使學生們在輕松的環境中,享受體育運動的樂趣。1.2提高學生創新與團隊合作能力。趣味性教學相比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其本質就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模式。在課堂學習中學生更容易接受,思維更加活躍,更能充分的釋放天性。同時,在團隊協作的游戲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團隊榮譽感及協作意識,提升了團隊合作能力。1.3提高課堂安全性。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家長對于學校體育課的人身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學校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在運動量、運動項目上做了明確的限制,甚至改為原地的體操模仿活動。通過精心設計的趣味游戲活動,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激烈的身體接觸。1.4培養體育規則意識。任何體育運動都有其規則性,小學生往往在游戲過程中過于注重娛樂性,缺乏規則意識,而通過開展有規則的體育游戲,可以在游戲中逐步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不論游戲結果輸或者贏,都要遵守規則、遵守約定。
2開展趣味體育教學的策略
2.1提高教師能力,更新教學理念。小學體育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以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營造健康、活躍的課堂氣氛,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享受體育運動的樂趣。因此,教師應該積極貫徹并落實新課標提出的趣味性教學要求,更新教學理念,認真構思并設計趣味性教學活動。教學中不僅要注重身體素質的訓練,還要關注學生的情感引導,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積極的參與情緒,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充滿了求知欲,進而感受體育運動的魅力。同時學校應定期進行體育教師的培訓與教研,帶動心理學、教育學等學科與體育教學的融合,設計并總結出一批效果好、參與性強、安全性高的趣味游戲案例,促進學校體育教師的整體教學能力。2.2設計游戲情景,創建趣味體育課堂。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時,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教學情境,使學生充分融入到情境中,由于小學生對于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感,因此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心理與生理特征出發,在游戲設計過程中盡可能讓游戲的種類和形式豐富,本著“玩中學”的觀念。例如,籃球是小學生比較喜愛的運動項目,但小學生身高、力量有限,難以進行投籃和對抗比賽,而拍球與運球既是籃球的基礎,也是適合于小學生的活動。然而單純地讓學生原地運球,會讓學生覺得枯燥,產生抵觸。因此,教師學校場地與學生的實際情況,變每個人運球為多人游戲的項目,如運球闖關,蒙眼運球接力等。在游戲中,讓學生之間多進行互動,展開團隊合作,為了在游戲中獲得勝利,學生必須認真練習運球技巧。2.3開展趣味游戲競賽。通過課堂開展了趣味游戲的教學,通過比賽則可以激發學生的斗志和積極性,進而促進在課堂的積極性。通過輕松的比賽氛圍,學生熱情的投入到體育游戲中。例如花式跳繩、推滾呼啦圈、籃球接力賽等等。借助比賽,讓整個校園充滿了活力與歡笑,每個小學生都能盡情的釋放自己的天性,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魅力。通過趣味游戲比賽,增強了身體素質,樹立了集體榮譽感,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養成了良好鍛煉習慣,創建和諧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2.4組建趣味體育興趣小組。通過課堂教學及班級趣味競賽,學生們對于趣味體育游戲有了深入地了解。在此基礎上,可從各班選取有興趣的同學組建趣味游戲興趣小組,體育興趣小組不同于學校的田徑隊、足球隊,是更加面向普通學生的趣味活動小組。通過活動,可以豐富校園生活,發展學生能力與特長,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由專職體育教師負責,每天保持一小時左右的活動時間,目前很多學校建立了花式跳繩、快樂籃球、踢毽子等項目小組,豐富了課間活動。
3結語
隨著新課程改革標準的實施,體育教師應該進一步學習新理念,改進教學方式。趣味體育游戲固然能提高體育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但對教師的業務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斷創新并完善體育課堂教學內容,才能在身體素質訓練與游戲娛樂中找到平衡點。教師要充分秉承素質教育的理念,從學生角度出發,將學生作為課堂中的主體,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僑盛.新課改下小學體育趣味田徑教學初探[J].體育前沿,2018(13):2-3.
[2]譚艷華.小學體育游戲教學的實施策略[J].田徑,2018(10):12-13.
[3]蘆鵬.小學少兒趣味田徑運動的教育價值與教學策略研究[J].學校體育學,2015(07):65-66.
[4]陳永加.快樂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學校體育學,2017(17):151-153.
[5]周文水.淺談“大課間”趣味體育游戲的開發與實踐[J].當代教育論叢,2017(11):111-112.
[6]朱宏斌.小學體育的興趣與協作意識的培養之我見[J].課程教育研究,2018(36):211-212.
作者:汪偉 單位:天津市東麗區麗澤小學
- 上一篇:互聯網時代法學教育研究
- 下一篇:俄羅斯布市體育教育模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