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符號學體育舞蹈身體觀的闡釋

時間:2022-08-01 11:11:47

導語:藝術符號學體育舞蹈身體觀的闡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符號學體育舞蹈身體觀的闡釋

1不同身體維度下的體育舞蹈運動

以身體為載體的體育舞蹈運動內容豐富,風格獨特。體育舞蹈是情感的表現形式,情感又根植于身體,身體是藝術表現最直接的媒體,體育舞蹈中律動的身體直接展示情感的波動與精神的翱翔。而身體又是心之本體,是體育舞蹈之根。在不同的身體維度下折射出迥異的身體意涵,從以下方面對體育舞蹈的身體進行解讀。1.1物質身體下的體育舞蹈。從物質決定意識這一層面分析,物質是世界的本原,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邏輯起點,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產物。世界中的一切物質實體呈現在舞者腦中,舞者通過對呈現在腦中的世界萬物進行意識加工,而后,通過身體展演的方式傳達自身對世界的理解及內在的情感宣泄。體育舞蹈運動從一個城市遍及一個國家,又涌入另一個國家的城市,因體育舞蹈價值性的存在,在各城市各國家的聯系與交流中發展壯大,在發展中進一步凸顯身體這一物質實體的功能及價值1.2精神身體下的體育舞蹈。從精神的身體上講,靈魂和身體的結合每時每刻都在存在的運動中實現。正如維特根斯坦在《哲學研究》中所言,人的身體是人的靈魂最好的圖畫。體育舞蹈運動就是將肉體的動作發展為靈魂的語言的一種運動式樣的身體展演。在技術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時物質身體和精神身體往往不可分割的在體育舞蹈的身體展演中同時呈現。在物質身體與精神身體的結合展演中體育舞蹈運動才具有靈性,才能達到以體傳情的目的。1.3表現身體下的體育舞蹈運動。從表現的身體上講,體育舞蹈是一門表現的藝術,“表現”這一概念至少具有雙重含義:其一,之于人的主觀意志來說,它是人的一種有意識的“呈現”,體育舞蹈呈現的是外在身體有節律的運動狀態,其二,之于人的身體內在沖動來說,它是一種有意或無意的外在的“顯現”,即是直接的“體現”。體現的是舞者靈魂的語言。人的表現是建立在他對世界的感覺基礎之上。“感覺”被認為是我們認知世界的初始階段。人類的運動感,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人的最重要的感覺,是由于人體活動引起的動作感受,人類對于自身活動著的世界的知覺,來源于外在環境不斷的刺激之流給予他的感受。體育舞蹈運動的情感表現同樣也是來源于世界萬物給予舞者的感受,而后通過身體展演的方式表現出來,傳達給觀眾。在體育舞蹈這一運動創作與表演中,一種好的“感覺”,既是物質的又是心理的,它是在心理、筋肉之間不斷成功地轉換、交流、傳遞的結果。舞蹈動作是人的內在傾向的“表現”,體育舞蹈的身體動作是舞者心靈的“表現”。同樣,體育舞蹈創作與表演的存在是肉體的存在,亦是精神的存在,身體也如威廉.詹姆斯認為的是情感風暴的中心,心理坐標的起源。舞者通過身體及其運動認識與感知世界,亦通過身體及其動作理解與表現生命。體育舞蹈,正是在這一原理上建立起理解生命與表現生命的起點和歸宿的。舞者通過自我和他人的身體動作、通過運動感覺、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通過舞伴身體間的配合,體現和諧的身體展演模式;通過舞蹈動作的內在質量和外在形態的緊密結合,共同構成具有豐富表現力的充滿內在含義的動作符號。

2藝術符號學視域下對體育舞蹈身體觀的闡釋

2.1體育舞蹈:身體符號的解讀。羅蘭.巴爾特提出了符號的“能指”和“意指”概念,他曾舉一例子加以說明———玫瑰,其能指是作為植物的玫瑰;在表達愛慕之際是一個符號,其意指是愛情的意念,作為能指的玫瑰和作為符號的玫瑰完全不同,前者是空洞無物的,后者卻是充滿意味,而使之充滿意味的就是“意指”。[1]同樣,體育舞蹈藝術符號的“能指”是僅作為一個運動項目;通過身體展演傳達出人類情感的喜怒哀樂,是一個動作符號,其意指是情感的表達。體育舞蹈的符號所表現的不僅是對這一事物的概念,更是關于情感的概念,是作者通過身體表達情感的呈現,是一種表現性的符號形式。體育舞蹈是人體動作的藝術,它以經過提煉、加工、美化的人體動作作為表現手段,來表達人們的情感和思想。[2]現代的體育舞蹈已經逐漸發展演變成為轉達人類精神的一件載體、一個符號。體育舞蹈恰恰又是利用身體來表達情感的藝術符號,在體育舞蹈中身體自身演繹的動態符號注入了文化內涵的營養,是舞者用身體符號的呈現,探索解決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矛盾沖突的方法,正如李亦園指出:人的身體是最常被用來表達人際關系和人神關系的符號,也是一種最自然的符號。體育舞蹈使用身體自身符號表達文化、傳承文明、展現世界觀,它的魅力更是我們的身體文化符號與藝術符號的再現。2.2體育舞蹈:情感化的身體展演符號。體育舞蹈以身體變換的外在式樣來詮釋符號內在的意蘊,它的情感流溢是靠對體育舞蹈文化意涵及風格特點的了解以內在靈魂與外在身體相結合的流溢。體育舞蹈中不同舞種的意指各不相同,十支舞各象征著生活的歡樂與悲傷、希望與恐懼、狂喜與絕望……在情感的持續擺動及物質身體下以情感化的身體展演形式呈現了動態有生命的體育舞蹈符號。

參考文獻:

[1]連新.身體:社會學的新視域[J].山西師大學報,2015,42(1):144.

[2][美]理查德.舒斯特曼.程相占譯.身體意識與身體美學[M].北京:劍橋大學出版社,2008:2.

[3][美]安德魯.斯特拉桑著,王業偉,趙國新譯:身體思想[M],沈出風文藝出版社,1999

[4]劉青弋,現代舞蹈的身體語言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105.

[5]張清澍,體育舞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賀同欣 張琳潔 單位:宜賓學院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