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舞蹈教學策略

時間:2022-07-25 03:45:25

導語:高校體育舞蹈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體育舞蹈教學策略

【摘要】文章通過對高校體育舞蹈教學進行探究,分析高校體育舞蹈教學模式概念,針對現(xiàn)階段高校體育舞蹈教學模式現(xiàn)狀,提出高校開展體育舞蹈教學的建議。

【關鍵詞】高校;體育舞蹈;教學模式

高校體育舞蹈學科自開設以來就難以脫離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限制,其原因是很多高校在教學條件以及師資力量方面存在許多不足。體育舞蹈受限于自身的特性,很多高校都會采用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方式。由于體育舞蹈的技術含量相對較高,對學生的肢體形態(tài)、身體素質以及音樂感覺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很多學校在開展體育舞蹈教學過程中都會促使學生學習基本的音樂旋律以及音樂類型,以音樂導向為基礎對學生的基本身體形態(tài)做出要求。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很多高校都會出現(xiàn)明顯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對此,高校只有充分保障自身的教學體系得到有效優(yōu)化,才能確保教學質量的提升。

1.體育舞蹈教學模式概念

體育舞蹈教學模式的提出最早出現(xiàn)在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其為我們介紹了25種教學模式,并且采用了十分規(guī)范的分類方式進行闡述和研究,系統(tǒng)地探討教育目的、教學策略、課程設計及社會和心理理論之間的相互影響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促使教師在如何開展有效教學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對這幾種觀點進行總結,可以將其分為中介層次、方式說、理論說、策略說以及結構說等。當下學術界從來沒有停止過對體育舞蹈教學模式概念的界定,并且其作為教學方法系統(tǒng),反映出與特定教學實踐活動相匹配的基本教學方法以及策略。現(xiàn)階段,我國對于體育舞蹈教學模式的概念還沒有標準的界定,很少有學者對其概念進行深入研究,普遍認為對于某種教學思想或規(guī)律的體育活動策劃方式和策略就是體育舞蹈教學模式的概念,其中也包括相對穩(wěn)定的教學材料和教學群體,是一種相對特殊的教學方法體系和教學過程。針對這種現(xiàn)狀,我國很多學者對體育舞蹈教學模式的研究基本上是以實驗分析為主,缺乏對一些系統(tǒng)性、長期性因素的研究,同時也難以真正根據(jù)學科特性構造出一個相對完整的體育舞蹈教學模式。因此,文章對幾種有效的體育舞蹈教學策略以及方式進行探究,促使高校構建一個完善有效的體育舞蹈教學體系。

2.當前高校體育舞蹈教學模式研究現(xiàn)狀

首先,在開展新的體育舞蹈教學模式探索之前,國內對體育舞蹈教學模式的研究更多需要借助體育教學模式。就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而言,其主要目的就是保障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技能,這種模式主要是受到蘇聯(lián)體育教學思想的影響。在高校體育舞蹈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多的是為學生講解舞蹈動作的技能,然后教師讓學生參照講解的動作進行學習。由于我國很多高校對這門學科的重視程度并不高,雖然已經(jīng)開設了相應的課程,但是專業(yè)素材十分匱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參考其他資料開展教學,學生也得不到相應的教學資料。高校體育舞蹈教學是一門涵蓋舞蹈以及音樂的多領域學科,其中音樂以及舞蹈風格多種多樣。因此,這種教學現(xiàn)狀對于社會當下的教學需求是遠遠不夠的。其次,教學模式不夠科學。高校開展體育舞蹈教學的目標之一就是為了培養(yǎng)更多的舞蹈人才,希望通過體育舞蹈教學增強學生的運動意識。但是我國很多高校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應用的教學模式十分落后,科學性難以保障。通常采用教師講解、學生聽講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得到保障,甚至有很多高校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本末倒置,沒有充分理解體育舞蹈的教學培養(yǎng)目標。

3.高校開展體育舞蹈教學的策略

3.1樹立現(xiàn)代化的教學觀念

首先,高校應當對自身體育舞蹈教學目標進行充分明確,建立一個合適的教學方式,將現(xiàn)代化的教學觀念傳輸給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將學生引入教學活動中,將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主導者轉變?yōu)橐龑д撸偈箤W生能夠獲取更大的發(fā)揮空間,逐漸激發(fā)他們對體育舞蹈的學習興趣。在此過程中,教師不但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精神素養(yǎng)。因此,教師更應與時展相迎合,對自身的知識庫進行更新,為高校體育舞蹈教學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教師還應對自身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理念不斷進行改進,定期參加講座與培訓,提升自己的專業(yè)能力,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使教學內容與時展相符合,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3.2重視高校體育舞蹈教學的理論知識

體育舞蹈理論在體育舞蹈教學中占據(jù)十分重要的地位。無論哪種藝術、哪門學科,都必須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如果實踐沒有理論的指導,就像身體沒有了靈魂。理論的學習,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掌握了正確的理論知識,就好比航船有了正確的方向,能使我們在實踐中不走彎路,或少走彎路。體育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它是在音樂的伴奏下,通過肢體語言完成各種高難度動作或優(yōu)美動作的表演。體育舞蹈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二者之間能否有機結合對體育舞蹈技巧和技能有著直接的影響。體育舞蹈實踐在理論的指導下,不僅能夠提高效率和質量,更能夠避免舞蹈實踐中的盲目性,降低舞蹈實踐中發(fā)生錯誤的概率。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豐富他們的知識儲備。學生只有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才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舞蹈技能。基于體育舞蹈教學具有著較強的實踐性,因此,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應當高度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為充分保障體育舞蹈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應當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重視體育舞蹈教學中的基礎理論知識。從多方面對學生的需求進行研究,積極與學校領導進行交流,參照學校的實際情況,采用更加符合學生發(fā)展的體育教材。并且,還要積極地與現(xiàn)代化網(wǎng)絡教學資源相結合,促使自身的教學內容更加豐富,結合多種渠道構建一個可行的教學體系,在對學生進行理論課程教學過程中,加深學生對體育舞蹈的印象。同時,相關管理人員應當參照體育舞蹈教學的特征以及學生的個人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內容,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心理發(fā)展需求,保障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的提升。重視體育舞蹈技術的傳授,以此為基礎結合適當?shù)睦碚摻虒W,將理論知識教學充分落實在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對體育舞蹈有更深的了解,逐漸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舞蹈的興趣,為大學體育舞蹈教學工作未來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此外,教師應當根據(jù)實際的教學情況對教學課程以及教學內容進行適當?shù)恼{整,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率。

3.3設置合理的教學評價機制

教學考核能夠對教學質量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設置教學評價機制,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首先,在制定教學評價機制的過程中,學校應當充分保障其合理性,應當涵蓋日常出勤考核、課堂學習考核以及學習成果考核等多個方面,確保考核的合理性。其次,對最終考核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充分保障評價機制的全面性。最后,教師應當適當縮減考試成績在整個評價體系中占據(jù)的比例,對比參考學生的成績與基礎水平,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努力和付出給予重視,逐漸弱化成績對考核的影響力。無可置疑,我國教育領域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雖然學生的能力一部分體現(xiàn)在成績上,但是僅憑學習成績并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整體素質,現(xiàn)代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更需要能力出眾的學生。因此,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應當高度重視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保持其參與體育舞蹈訓練的積極性。

4.結語

開展體育舞蹈教學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國高校在體育舞蹈教學中還存在諸多不足,需要引起有關人士的重視。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面對當下國家政策支持以及體育舞動教學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高校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保障教學體系的科學性、適應性、多樣性以及系統(tǒng)性,在目標模式培養(yǎng)過程中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以學生的實際需求為標準開展教學,并在教學活動中融合體育舞蹈教學的各種手段,促使體育舞蹈教學能夠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趙霞.能力本位教學模式在高校體育舞蹈普修課中的應用研究[J].尚舞,2021(01):114-115.

[2]陳冬梅.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高校體育舞蹈俱樂部教學中的策略研究[J].體育科技,2020,41(04):110+112.

[3]張晉莉.“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高校體育舞蹈課程內外互動教學模式研究[J].冰雪體育創(chuàng)新研究,2020(14):46-47.

[4]劉旭.PBL教學模式在普通高校體育舞蹈選項課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20.

[5]于貝貝.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探索分析[J].休閑,2020(01):194+196.

[6]孔祥魁,樊翠紅.建構主義下高校體育舞蹈專業(yè)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J].體育師友,2012,35(04):28-29.

作者:蘇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