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學校體育運動會思考

時間:2022-04-28 03:56:41

導語:職業學校體育運動會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學校體育運動會思考

摘要:健康中國將普及健康生活作為重要篇章,而學校運動會本來是學校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康第一”“終身體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卻一直被人“詬病”。應該從學校體育運動會類型及各自的優勢、不足進行分析,然后進行“最佳”組合并與日常體育教育、體育鍛煉進行有效鏈接,更好地發揮學校運動會在學校體育、健康生活的作用與培養學生“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生活習慣。

關鍵詞:健康中國;職業學校體育運動會思考;展望

學校運動會是學校體育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是一個學校活力、精神、健康的重要體現,而且往往每年的學校運動會在學校生活中是一次不小的“盛典”。目前部分學者卻過分夸大傳統學校運動會的不足,過分解讀趣味運動會夸大其優勢。如何更好的將傳統學校運動會與學校趣味運動會進行揉合,讓其成為既重全體性、參與積極性、競技性又重趣味性、合作性、健身性、社會性的學校體育運動會是需要我們不斷實踐探索的。

一、“健康中國2030”的文本定義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1],至此“健康”被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普及健康也生活成為當下熱門話題。《綱要》明確將健康教育放在首位,并明確健康教育在各個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重點布局學校健康教育加大投入力度,普及健康教育知識、提升學生健康素養、加強學校健康建設、加大學校健康資源建設讓學生樹立健康意識,促使學生堅持體育鍛煉[2],遵循教育和體育規律,以興趣為引導,注重因材施教和快樂參與,重視運動技能培養,逐步提高運動水平,為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習慣奠定基礎。

二、學校體育的價值內涵

價值是哲學最重要的范疇體系之一,其內涵是主體與客體實然狀態的關系與是否對主體的生存、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3]。學校體育價值主要是通過學生為主體的群體所表現出來的需要體現。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大化的發揮學校體育的價值是非常有必要性的。學校體育的價值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本位價值與輻射價值;(2)人文價值與科學價值;(3)工具價值與內在價值。學校體育的價值是多元的,其實現形式也是多元的,明確定位學校體育價值取向才能夠很好的貫徹于學校體育的子系統,發揮學校體育的價值所在。學校運動會是以學生為主體親身參與實踐的活動,是學校體育重要的構成部分。“育人”是現代學校運動會的價值內涵所在,所以無論是體現學校體育特色、提高學校校園文化還是契合學生發展特征,學校運動會都應該很好結合與鏈接日常學校體育生活,更好的融合與融入學校體育的方方面面。

三、田徑運動會是根基性學校運動會

學校田徑運動會大部分都嚴重沿襲競技運動會的模式,從項目內容、比賽形式、結果比較等設置上毫無創新,這就使的學校體育運動會在項目上只限跑、跳、投比賽形式單一、比賽內容又決定了其無法讓大部分學生參與進來[4],這就直接導致學校田徑運動會的先天不足。學校體育運動會本應該是一個學校體育的“盛典”,是檢驗一個學校日常體育健康教育、體育發展精、氣、神的閱兵式。但學校田徑運動會在項目設置上又無法與日常體育教育相鏈接而且出現嚴重脫節,這就使的傳統學校運動會只能成為“曇花一現”的景色美麗但似乎沒那么實用,遠遠沒有達到其所能發揮的所有價值。在比賽結果判定上只注定競技結果,嚴重缺乏對于團隊精神、合作的評判,這對于參加中小學運動會的學生在參與運動的積極性上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學校田徑運動會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其他形式的運動會無法比擬的優勢。因田徑運動會特有的參與積極性,每到學校運動會每個學院、每個班級、每個年級都會沸騰,屬于自己這方的運動員在運動場上拼搏整個集體為其加油。100米、200米、400米、速度的象征,4x100米、4x400米團隊合作的象征,1500米、3000米、5000米耐力的象征。田徑運動是所有類型學校體育運動的基礎,用其他類型運動會完全替代田徑運動會是不妥的,但原有競技運動會模式已經難以承載學校體育的目的任務,在健康中國普及健康生活、強化健康理念不斷強化背景下,學校運動會必須做出適當轉變與側重。(1)淡化錦標,以生為主,重在參與;(2)項目專項化向大眾參與化轉變;(3)激勵體制向多元化轉變;(4)健康第一,普及中提高。

四、全員趣味運動會是輔助性學校運動會

趣味全民運動會是現代流行的一種新型運動會,其運動會的形式呈現多樣化,不太注重競技性多以趣味性項目、娛樂性項目為主,注重于讓大部分學生參與其中[5],照顧了大部分運動基礎能力不是太好的學生。趣味運動會積極響應快樂體育、全民參與的號召,讓學生對體育健康運動產生興趣,積極的參加體育鍛煉,促進學生體質的提高,趣味運動會的舉辦可以一定程度的改變了過去傳統運動會“競技第一、金牌第一、名次第一”的理念,促進學校體育運動會向“以學生為本,全員參與,快樂體育,健康第一”理念的轉變,而且趣味運動會在比賽項目上設置簡單易操作對場地要求低,可以讓學生當裁判,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選擇自己想做的事。趣味運動會也有其嚴重不足的地方,趣味運動會相比于傳統運動會更適合于幼兒、小學教育階段,對于初中、高中、大學階段的學生明顯吸引力不夠,無法讓其真正的參與其中,在他們眼里這本應是小孩子的游戲。運動會舉辦進行中也明顯存在太過平淡,參與人數也遠小于預期,太多學校也不太重視,舉辦的項目也大同小異,無法真正做到與本校實際情況、日常健康體育教育相結合,別人舉辦什么我就模仿什么,成為了大部分學校趕潮流的形式運動會。

五、健康中國背景下學校運動會的思考與展望

學校體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學校體育運動會又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將育人與健身有機結合[6]。在健康中國背景下職業學校體育運動會應該更好的服務學校體育體系,讓學生樹立體育健康意識,以興趣為引導,讓學生堅持體育鍛煉,快樂參與體驗鍛煉,培養學生運動技能,讓學生終身堅持體育鍛煉[7]。職業學校體育運動會的發展不是一蹴而的,各個學校應該不斷探索堅持自己的風格,不要成為和以前學校運動會一樣每個學校只是在同樣背景下模式下換了參與的人和地點,職業學校體育運動會的發展是沒有模板的。不管是田徑學校運動會還是學校趣味全民運動會都有其優勢和不足,積極貫徹健康生活理念,積極進行取長補短的揉合,讓其成為既重全體性、參與積極性、競技性又重趣味性、合作性、健身性、社會性的綜合運動會是職業學校體育運動會的方向與目標。整合優勢揉合進行,傳統的運動會優勢在與其競技性、參與積極性、應該保留其傳統運動會的比賽項目,并把這些項目進行拓展,如在4x400米的基礎上拓展出16x200米,8男8女混合接力跑,在保留原有4x400米的比賽項目基礎上增設16x200米,將16x200米列入正式比賽項目,這樣可以有效解決參與學生人數的問題又很好的保留了傳統運動會的競技性、參與積極性的優勢,學校體育教育管理設計者應從學校實際情況出發適當增加類似多樣化的項目。趣味運動會優勢在于其全體性、趣味性、健身性在設置趣味項目時設計者應該根據本學校日常學生鍛煉喜歡什么項目、日常學校體育課上什么項目、大課間是做什么項目出發合理設計趣味項目,如本學校學生日常喜歡跳繩,上課喜歡上籃球課,課間做廣播體操,在趣味項目上就可以設置20人的運球+投籃接力,根據喜歡跳繩的同學將上述16x200米混合接力重新進行設置,在每200米的接力區可以放一根跳繩,將以前的接力形式換成跳20下跳繩后算接力成功,根據課間活動的廣播操可以在運動會的開場表演上增加廣播操比賽,這樣可以使趣味項目變向的變的更加具有靈活性,而且可以增加學生對運動本身的興趣,并且和學生日常生活也很好的進行契合。

筆者認為,在設置趣味項目上不應該模仿別人流行什么項目就設置什么項目,也不必過分區分趣味項目與傳統項目,可以將二者進行很好的互補,舉辦真正意義的學校綜合運動會,一屆運動會上合理分配趣味與傳統項目,并將趣味與傳統項目進行合理穿插,以趣味運動會為引導,以傳統運動會為深入,把綜合運動會舉辦成既重全體性、參與積極性、競技性又重趣味性、合作性、健身性、社會性的學校盛典。學校體育運動會集競技、健身、休閑、娛樂、文化、參與性、文化、服務于一體的學校體育綜合文化體育盛會,也是檢驗各種運動項目的盛會。(1)職業學校運動會應與社會聯合,將學校資源與社會資源進行整合,學校與社會可以達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2)職業學校運動會應該將學生健康第一放在首位,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普及體育鍛煉中得到提高;(3)職業學校運動會的發展必須與日常學生體育健康鍛煉相鏈接,注重學生體育健康鍛煉習慣的養成;(4)學校管理設計者應該真正從本學校實際出發,做好上層設計,讓學生主動、樂于參加體育鍛煉,讓學校體育運動會成為全體學生、老師、領導都能積極的參與其中;(5)職業學校應該根據本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調查,設置出既適合大部分基礎體育能力差的學生又契合傳統運動會項目的學校特色運動項目;(6)學校體育運動會應該既是一場日常學生體育鍛煉成果的展示場也應該是一個體現運動美的舞臺,這樣的運動會才能讓學生既體驗運動的快樂也能讓學生在運動中身體素質得到提高,還能培養學生運動技能讓其掌握一門或多門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為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習慣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郭清.“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實施路徑[J].健康研究,2016(06):601-604.

[2]張麗軍.健康中國背景下我國公共設施健身功能的衍生———以共享單車為例[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7(04):44-47.

[3]黃曉麗,金育強,盧亮球,李可興.學校體育價值的理性審視[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4,34(06):11-15.

[4]楊海兵,王雷.對改革學校田徑運動會的思考[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8,7(16):56-58.

[5]冷迎輝.學校體育現代化背景下的學校運動會走向———用新觀點、新理念改造學校運動會[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6):13-15.

[6]施長均.中學田徑運動會改為健身運動會的討論與實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01):89-91.

[7]辛利,劉娟.對學校體育“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思考[J].體育學刊,2013,20(05):8-11.

作者:張麗軍 單位:云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