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體育風險應對策略分析
時間:2022-08-01 10:58:35
導語:學校體育風險應對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今時代,在校生的素質教育和身心健康全面發展越來越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熱門話題之一,與學生素質和身心健康相關的工作成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學校體育活動中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不僅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也會對學校體育工作造成不良影響。本研究對連云港市幾所高職院校學生最近三年在參與學校體育活動中發生的意外傷害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提出風險應對策略及建議。
關鍵詞:學校體育;風險;對策
一、研究意義與研究對象
當今時代,在校生的素質教育和身心健康全面發展越來越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熱門話題之一,與學生素質和身心健康相關的工作成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隨著學校體育活動中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學生參與各類體育活動時的安全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焦點。參與體育活動時發生了意外傷害,不僅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也會對學校體育工作造成不良影響。學生在校期間參加課內外的體育活動,一旦發生較嚴重的意外傷害,他們通常沒有足夠的承受能力。另外,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也會受到來自學生家庭、社會輿論、媒體等壓力,將對學校體育工作的健康有序開展造成各種消極性影響。因此,為保證學校體育工作正常有序地運行,對應對學生參加校園體育活動時存在的意外傷害風險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以連云港市高職院校學生在校參加課內外體育活動風險應對的相關問題為研究對象,以江蘇財會職業學院、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為調查對象,以問卷調查形式對調查對象最近三年在參與學校體育活動中發生的意外傷害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提出風險應對策略,為學校及在校生應對體育活動風險提供建議。
二、學生在校體育風險現狀分析
在參與的課堂與課余體育活動過程中,有些活動強(難)度較大或對抗激烈,學生有時不可避免地存在發生意外受傷的風險。本調查發現,約有61%的學生在參與學校體育活動的過程中發生過運動傷害,發生1—2次傷害的約占75.5%,部分學生多次受傷,個別學生甚至發生骨折等重傷而影響學業。1.運動損傷類型。運動時意外受傷,不僅可能影響學生后續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也可能影響學生的學習生活及身心健康。經過對連云港市幾所高職院校學生的問卷調查發現,目前學生發生的運動損傷主要類型包括:拉傷、擦傷、扭傷等。其中,拉傷最為常見,主要是因為沒有做好準備活動或熱身不充分,進行大強度的劇烈運動后,沒有做放松整理活動的意識等,這些不良運動習慣造成身體拉傷。之后是扭傷和擦傷。進行戶外運動時,易發生這兩種運動傷害。挫傷與前三種損傷相比,相對較少,約占全部損傷案例的11.5%。之所以這幾種類型的運動損傷發生較多,主要和學生經常參與的活動內容、特點有關。脫臼或骨折屬于較嚴重的運動損傷,本次調查過程中只接觸到1例骨折對象。2.運動損傷部位。調查顯示,不同的運動項目易發生的運動損傷類型和部位存在一定差異,傷害發生部位不同,帶來的傷害程度也不相同。因此,本研究調查并總結了受傷學生的損傷部位:目前,連云港市3所高職院校參與調查的學生,參加學校體育活動中出現運動損傷的部位中,發生運動損傷部位按受傷概率大小排序為腿部、踝腕關節、手臂、腰部;膝蓋、足部和肩部受傷概率相對較少;臀部發生損傷的概率最少。決定學生發生運動損傷部位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項目用到的身體部位及易受傷的身體部位不同,從而導致各部位發生意外受傷的概率不同。
三、校園體育風險產生的原因分析
(一)體育場地器材失修或數量不足。進行體育活動時,因為體育器材設備的使用年限過長或人次過頻產生損壞,就存在造成意外傷害的安全隱患。相當比例的意外傷害是因為體育場地的設施問題。部分場地設施年久失修,例如,學校體育場地過度磨損、打滑,或單杠固定不牢造成學生摔傷。另外,也存在學校體育場地設施數量不足的情況,學生參與體育活動時擁擠,秩序混亂,可能成為意外傷害的誘因。1.天氣原因:在校生參與體育運動大部分是在室外,天氣因素的影響較大。例如,天氣太熱,可能造成學生脫水中暑;天氣太冷,學生運動后感冒或肌肉拉傷的概率明顯增加;雨雪后地面濕滑,可能造成學生摔倒等。2.學生身體狀況:學生本身存在隱性疾病特別是心肺功能方面的疾病,從事強度較大的體育運動出現意外的可能性極大。另外,如果學生健康狀況欠佳,還堅持從事一些劇烈或風險系數高的體育項目,如球類對抗或體操類等項目,將極大增加發生意外傷病的概率。(二)準備工作不充分。從事任何體育項目必須提前做好充分準備,除在運動前做好針對性的準備活動,不同運動項目準備時的側重點也不同。另外,學生要根據所參與的運動項目事先準備好專用裝備,否則容易造成運動傷害,如參加籃球運動時沒有穿專用籃球鞋,使腳踝扭傷的概率增加。(三)組織秩序混亂。調查發現,有些體育運動意外傷害是現場組織秩序混亂造成的。例如,體育課堂進行鉛球練習時,其他學生沒有退到安全區域,或者課外街舞跑酷等社團活動練習高難度動作時忽視保護幫助,這都可能造成學生意外受傷。(四)意外傷害發生后未處理或處理不當。學生發生了運動損傷后沒有通知掌握初步急救知識的體育教師或校醫在送往醫院或急救車趕來之前做急救處理,如骨折的固定、傷口的簡單包扎等。傷處如處理不當,還可能造成學生的二次傷害。例如,骨折傷員沒有做好傷處固定即對其進行移動等,將導致更為嚴重的傷害。
四、校園體育活動風險應對
1.學校應提前制訂有針對性的緊急預案,以便在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發生傷害事故時節約寶貴時間,爭取贏得最佳處理效果。學校制訂的應急預案要切實可行,指導思想明確,處置原則穩妥,工作職責具體,要通過定期演練來熟悉和完善。2.體育風險發生時,如在課堂上,體育教師應當具備運動醫學基本常識和一些簡單處理方法進行緊急處理和治療,盡力降低發生嚴重后果的概率,同時通知校醫或送去附近醫院。如果風險事故發生在課余時間,則由學生盡快通知教師和校醫進行緊急處理,確定傷情后立刻聯系醫院。3.發生體育傷害事故后,學校工作應以“穩定”二字為中心,堅持“以人為本”,積極、穩妥地處置學生體育傷害事故,盡力給予當事學生以人文關懷,做好師生的思想引導工作,確保校園環境的和諧穩定。4.體育風險的責任認定。意外傷害事故緊急處理結束后,應及時對事件進行調查,并確定各相關當事人的事故責任,因相關當事人的責任造成意外事故的,應該根據其行為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當事人的行為是導致傷害事故發生的主要(次要)原因的,應該承擔主要(次要)責任。5.體育風險事件的總結。意外傷害事故處理完畢,學校應迅速對該事件進行分析總結,有關責任部門和人員對工作存在的問題做出檢討,學校完善此類事件的預防和處理預案,并從思想上提高全校師生對體育風險的重視程度,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五、結語
體育活動具有發生傷害事故的風險,學校和老師一定要在平時進行不間斷的安全教育,提高師生的安全意識,盡量消除一切可能發生學校體育風險的影響因素,最大限度地避免發生體育意外傷害事故。另外,學生參與學校體育活動時發生意外傷害,是校園生活難以回避的難題。因此,只有制訂科學、符合學校實際情況的意外傷害事件應急預案,并在平時加強演練,不斷完善,才能真正保證師生生命財產安全,真正保證學校體育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芳.我國學校體育傷害事故歸責原則的研究[J].體育科技,2017,38(02):121-122+157.
[2]王綺鳳.大連市高校體育傷害事故的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6.
[3]黃后朝.中學田徑運動員常見運動損傷的發生原因及預防處理對策分析[J].運動,2015,(23):44-45.
[4]程園園,陳俊.校園體育活動意外傷害原因分析及風險控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1(11):220-221.
[5]陳全明.高職院校體育意外傷亡事故的預防與處置[J].當代體育科技,2013,3(12):26+28.
作者:李明明 單位:江蘇財會職業學院
- 上一篇:本位論對學校體育本質的再認識
- 下一篇:高職推進陽光體育運動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