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下小學體育教學研究

時間:2022-03-17 08:30:13

導語:新課改下小學體育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課改下小學體育教學研究

摘要:現代教育發展的目標是要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為此,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浪潮全面興起,小學體育學科作為小學課程的一門基本學科,如何科學的進行小學體育教學是很多小學體育教師在探究的問題。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體育;教學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飛速發展,對于基礎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學階段是學生們開始系統學習的起始階段,也是學生各方面能力培養的奠基階段,所以,抓好小學階段課程改革對于落實素質教育的發展目標有著重要的意義。小學體育學科作為小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傳授學生基本體育運動技能和技巧、培養堅韌的意志品質等方面的重要職能,所以,做好小學體育方面的教學對于小學生健康的人格形成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很重要的價值。但就目前來看,一些問題的存在在影響著當前小學體育教學的效果,主要表現在:上課模式陳舊,部分教師依然是重知識而輕能力,導致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綜合能力提升不夠;方法缺乏創新,舊有的教師展示學生反復練習依然是主要教學方法,導致小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倦感,進而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分的關注教學內容而忽略了學生,會導致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之間的相互脫節,使課堂教學效率大大下降。最后,就是部分教師對于新課改缺乏深度的認知,導致教師的課堂教學流于形式而學生的實際收獲與提升很少,這也是課堂教學效率低的重要表現。針對當前小學體育教學的現狀,筆者認為小學體育教學必須要做出一定的調整,切實落實新課改的要求,落實素質教育的發展目標,實現我們所預設的體育教學效果。那么,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具體著手呢?

一、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新課改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要落實以生為本,即要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在小學階段,我們面對的教育對象是一個個剛剛離開父母開始自己學習、生活的學生,這就意味著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面對小學生不同年齡段、不同年級的特點針對性地進行教學研究和課程安排,關注學生們在不同時期的需求,切實使課堂教學貼近學生們的實際,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真正使學生參與進來,發揮其主體地位。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小學階段的學生們情感細膩,希望得到師長的肯定與呵護,我們教師要結合學生的這種心理需求來進行教學,這里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學生們是有著一定的思想認知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切莫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而是要走近學生,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要耐心得和學生溝通,這事實上也是一種心與心的交流,能夠拉近師生間的距離,進而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求知欲,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調整教學方法,滿足學生需求

教學本身應該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即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兩個方面,而其中影響教師教的效果的就是學生們的學,所以教師的教學必須要充分地考慮學生的需求。當前的體育教學講授法在部分教師的課堂上占得比重還是太大,教師要結合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弱的現實,盡量地用多種突進向學生們展示所學內容,如多媒體教學資源,它能夠用學生感興趣的圖片、動漫、視頻等多種方式向學生呈現知識,這樣學生理解知識的難度會大大降低,同時也能夠增加知識的趣味性。另外,玩是孩子們的天性。體育教師要利用學生的這種天性來進行教學安排,多采用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游戲項目來激發學生的熱情,調動學生們參與的熱情和參與的主動性、積極性,這樣課堂就會充滿生機與活力。

三、新體育課程構建了新的教學結構

我國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其表現形式為: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這種教學模式使得教學目標單一,組織形式死板,忽視學生個體差異和能力培養,學生處于被動狀態。如在準備過程中,體育教師一般采用慢跑,跑完之后就是做徒手操,無論遇到什么課題都是如此。這種固定模式的教學結構給學生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限制了學生活動時間和空間,阻障了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使學生對體育活動散失興趣,不利于學生創造思維和想象能力的發展。新課改的全面實施,對陳舊的教學模式提出了質疑,要求教師改變原有單一、陳舊的教學模式,建立和形成多樣化教學模式。改變以往:開始部分(宣布課的要求)--準備部分(徒手操)--基本部分(教師講解,學生練習)--結束部分(放松)的四階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生理活動規律,將教學過程設計成以下模式:引導--激發興趣--增強信心提高活動能力--學習技術--發展身體素質(滿足活動愿望)--放松與恢復等六個階段。應該使課堂上學生學得開心、玩得有趣,個個滿懷激情地大膽表現,身心愉悅地完成了學習目標。總之,新課改下小學體育教學要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以學生的發展和成長為基本依據,落實素質教育要求,改進教學環節,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李大江 單位:河北省遷安市太平莊鄉崇家峪完全小學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部關于落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體育活動時間的意見[DB/OL],2005(8).

[2]紀麗,淺談開展農村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和訓練的幾點措施[J].學周刊,2011(30).

[3]鐘恒炳,楊仲堅.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幾個不和諧音符及對策[J].體育教學,2011(7).

[4]李莉.體育課堂教學要把握好“三度”[J].中國學校體育,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