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時間:2022-04-08 09:19:21
導語:合作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體育教學是學校體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在新課改背景下,合作教學逐漸被應用到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夠充分體現學生在整個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落實素質教育,構建高效體育課堂的重要途徑。同時,它取代了傳統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優化了教學方法,注重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課改;合作教學;小學體育;運用;探討
在小學課程中,小學體育學科屬于一門基礎性學科,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學校并沒有把體育教學放在重要的位置,被小升初考試科目取代。在新課標背景下,滿堂灌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順應時展的客觀規律,各方面存在的問題日益突顯。
一、合作教學小組分組
客觀、科學地劃分小組是開展合作教學的首要前提,主要是因為這樣可以讓班級中每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具有較好的教學效果。在劃分小組的過程中,需要遵循相關的原則。第一、同組異質原則。教師要全方位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合理劃分小組。在劃分的時候,不能把同質學生放在同一組中,避免過于集中,使其他學生產生抵觸感,不愿意參與到集體活動中,影響教學質量。第二、堅持優劣互補的原則。在劃分小組之前,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年齡特征、個性特征等出發,客觀、合理地分析班級學生,了解他們的優缺點,進行交叉搭配,使小組成員間能夠優劣互補,共同成長。第三、自愿組合的原則。在分組的時候,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意愿,不能全由個人主觀決定,要多聽取小組成員的意見,優化重組,更有利于發揮小組中每位成員的作用,使班級中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進步。在此基礎上,需要確定好小組人數。一般來說,每個小組4—6人,每組需要推選出一名組長,負責日常教學中本組各項體育活動、體育練習,可以采用輪流制度,讓小組中每位成員都有展現自己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在體育方面的潛能。
二、新課改下小學體育教學中合作教學的運用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形成體育動機。就體育動機而言,主要分為兩類,內在動機、外在動機。以內在動機為例,主要是指學生在參加體育活動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學習內容、方法等的重要性,進而引起的動機。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逐漸對體育課題的目標、內容等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優化利用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動機,調動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主動性。以“雙手胸前投籃學習”為例,在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看NBA球賽視頻,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在練習的時候,可以班級中具備一定投籃基礎,動作正確的學生劃分到不同的小組中,幫助那些基礎較薄弱、動作不規范的學生。動作正確的學生要用語言去描述對應的肢體動作,幫助基礎較弱的學生更好地理解動作要領,規范自身動作。在此過程中,基礎較好的學生扮演著雙重身份,練習者與指導者,在發現小組成員問題的基礎上,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動作要領,不斷提升自己。以此,使班級中每位學生投籃準確率都能提高,還能增進學生間的優異,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2.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良好的自信心是學生獲取成功的首要前提,能夠是班級中每位學生都有所成長,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對體育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些學生會因為各種原因而不喜歡體育課。教師一定要多關心這些學生,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找尋他們不喜歡體育課的真正原因,比如,心理方面。以“接力賽”為例,教師可以這類學生安排到實力比較強的小組中,去跑最后一棒,而最后該小組獲取了第一名。這位因自己身體有缺陷比較自卑的學生在小組成員的鼓勵下,能夠坦然卸下心理包袱融入到集體中,盡自己最大努力去贏得比賽。盡管這只是一場特意的安排,卻使這名身體有缺陷的學生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為以后逐漸融入到集體中埋下了伏筆,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各種體育活動中,變得樂觀、自信,能夠坦然面對自身缺陷,去展現自己的才能。
3.適時評價,促進小組發展。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是小組合作教學的核心目標。但在運用小組合作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小組合作的高效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到小組內部,客觀、合理地評價小組合作行為,解決存在的問題,正確引導,朝著正確的方面發展。以“籃球技巧學習”為例,教師要創建良好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準確理解、掌握籃球的基本要領。在此基礎上,讓小組中優秀學生來示范,教師需要指出學生需要完善的地方,使其動作行為更加規范。在學習完相關內容之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掌握的程度,安排小型的籃球對抗比賽,讓學生參與其中。結語總而言之,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合作教學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一種愉快的體育教學方法,它改變了體育教學現狀,注重理論與實踐的融合,轉變師生角色,突顯出學生在整個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自主進行探究學習,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它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合作精神,培養更多優秀的品質。在應用合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增強了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并巧妙地融入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優化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包春明 單位:內蒙古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烏蘭毛都小學
參考文獻:
[1]吳曉娟.新課改下的小學體育合作教學探析[J].新課程(小學),2014年07期.
[2]薦桂紅.分層合作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思路芻議[J].科學中國人,2014年20期.
[3]馬超平.分組合作教學在小學體育課堂的應用[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4年12期.
- 上一篇:畜牧局安全生產工作要點
- 下一篇:駐村幫扶個人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