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教學實踐問題探索
時間:2022-06-21 11:21:42
導語:小學體育教學實踐問題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在小學體育的實踐活動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是其中的最主要問題之一。在許多學校中,體育教師的教學熱情不夠高、對課程的認知程度不夠。這種情況使得他們無法將學生帶入到課堂之中,并用自身的活動方式去感染他們。通常情況下,一節體育課的模式都是基本固定的,除了及時列隊行外,教師還會帶領學生做一些短跑運動。當學生熟悉后,就完全沒有新鮮感可言。他們甚至能夠猜測到教師下一步的教學內容。因此,一些學生對體育的投入性并不高。2.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學生都更加看重數語外等“主科”,對體育課的興趣并不濃厚。甚至少數學生為了能夠逃避體育課程,會選擇在室內上自習。當然,由于小學生的天性是比較好動的,大部分人對體育課的期望值是很高的。但根據調查表明,低年級學生中有百分之三十五的女生都害怕會在體育訓練中受傷,從而沒有積極的參與到其中。另外,在體育課程中,大部分情況下是由教師占據主導地位,沒有體現學生的能動性,使他們中的一部分產生了厭煩的心理。3.體育場地和器材問題。一些小學校園中沒有投入足夠的經費為學生去購買運動器材,使教學實踐只能夠限制在長跑、短跑、籃球等活動中。教師在上課時沒有齊全的輔助工具,無法發揮課程的有效性。另外,在場地方面。少數的學校仍然采用的是水泥地板,如果學生在跑步中發生了磕碰現象,很可能會使傷勢加重。一般情況下,學校應該打造完善化的體育鍛煉場地,用塑料綠地來取代水泥地。這樣就算學生摔倒也不會感到太過疼痛。
二、小學體育實踐的有效探索
1.教材與實際相結合,提升學生興趣。首先,若想使小學生參加體育課程的積極性得到提升,就要將教材與實踐內容充分的結合起來,促進課程的完善。由于小學生十分好動,對一些集體游戲更感興趣。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分配的方式將“教”與“玩”結合起來。例如:可以將班級內的學生分為兩個小組,以男女搭配的形式進行運動比拼,開展短跑競猜。教師令學生做好準備工作,以列隊的方式將他們分成兩排。組內成員可以根據他們的特征定好前后順序,將沖刺性較強的人員放在首位和末尾的位置。其次,教師發號示令,并為兩組學生分別計時,用時最短的一方為獲勝者。這樣能夠在緊張的氛圍中為學生營造比賽的氣氛,使每個人都參與到其中,并感受到樂趣。同時,教師還可以布置“捕魚”游戲,令學生圍成一個圈,教師作為捕捉者開展體能鍛煉活動。每位學生都是一條小魚,牽手連成一張漁網。如果漁網被沖開了,教師捉到了某位同學,這名學生就要為其他人表演一個節目,可以唱歌、跳舞,也可以進行詩朗誦,在體育課程中鍛煉綜合能力,塑造舞臺效果。開展游戲活動的好處是使學生能夠在活動中體會到樂趣,愿意主動的參與到其中。同時,也使得教師與學生能夠以“朋友”的身份相處,令課堂的融入性更高,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2.培養學生特長,使學生熱愛體育。體育課也是特長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首先,教師要學會因材施教,觀察每位學生的運動特點,挖掘活動能力,提升他們的整體參與性和融合性。例如:教師可以增加象棋活動,看哪位學生的沉著性更強、穩定性更加;可以組織足球運動,令跑步速度較快的學生充當先鋒,集中力高、思維敏捷的學生充當后衛,使他們的長處能夠得到擴展。第二,教師也可以在每節課中組織不同的體育活動或者游戲,使課程受到更多人的熱愛。例如:以場地轉換的形式增加學生對體育課的新鮮感,鍛煉他們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教師可以組織一場“野外活動”,帶領學生們登山、外部聚餐、搭建帳篷等等,并將每五個人分為一組,選出一名組長進行活動組織和任務安排,以此來使他們的動手能力得到提高,也令其懂得生活之不易。另外,教師在每次活動完成后都要對學生進行評價,從課堂的參與性、游戲組織能力、特征特長等方面進行一一點評,并給予他們充分的肯定,使每個人都更愿意加入進來。3.體育教學模式的設定和優化。體育教學模式的設定以及優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師可以對教學場景進行規劃,將學生帶入到特有的意境當中,給予他們不一樣的課程感受。例如:教師可以將音樂與隊形隊列結合在一起,使學生通過跳躍練習來使身心得到放松。具體措施如下: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學會并隊和列隊。教師將學生分為兩個小組,其中一組同學負責跟著音樂的節奏打節拍,每通過一個音符,一位同學就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并站好。兩組以互換的方式進行比拼。而教師可以在一旁計時,看哪一組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排列出最整齊的隊伍,并給予他們一定的獎勵,激發起學生的奮進心。第二,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來實現教學模式的優化。首先,以“蛙跳”為例,教師可以先為同學們準備好青蛙的服裝和相關道具,給學生們一個驚喜。其次,規劃好起點和終點,以交接棒傳遞的形式來完成一段距離內的比拼活動。這樣不僅能夠體現體育教學方式的創新,也使得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實現綜合素質的提升。
三、小學體育教學實踐有的放矢的作用
1.使教學目的更加明確。通過體育實踐活動的優化,教師的教學目的能夠以更加明確的形式呈現出來。對于教師來說,它可以令自身能力得到提高,使得教學手段更加多樣化,模式更具有靈活性。對于學生而言,體育課程更加注重實踐性使得他們能夠將理論知識完全消化,而不再是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同時,教師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從每位學生的特點出發,使活動方式更加完善,課程結構更加緊密。2.有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在活動中,更加體現的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作為輔助者進行指導。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也有了一定的增加,而不是傳統的“指令發揮、學生執行”的方法。同時,游戲的增添也使學生能夠從內心深處接受教師,將其當做是自己的朋友。這樣更加有利于教師活動的開展,體現課程的完善化與多樣化。
四、結語
綜上所述,從三方面入手,主要分析了小學體育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方式。從而得出:為了能夠造就綜合性人才,學校應該增添體育課程中的器材,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活動環境。教師則要改進教學方式,將實踐與理論融合在一起,令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提升,使興趣更加多樣化。
作者:秦海燕 單位:四川省涼山州美姑縣依果覺鄉小學校
參考文獻:
[1]秦雷寶.上海小學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
[2]褚敏明.上海郊區小學體育教師職后培訓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
[3]明瑞祥.探究式教學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長江大學,2015.
[4]魏幗賢.平板電腦在小學體育教學應用中的學生參與度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6.
[5]曠怡.五年制小教大專升六年制小教本科體育教學改革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
- 上一篇:小學體育隊列隊形教學的認識
- 下一篇:機械設備自動化技術的實踐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