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游戲教學實踐論文4篇
時間:2022-03-19 09:38:19
導語:小學體育游戲教學實踐論文4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新課程改革的浪潮席卷了各個階段和各個學科的教育,而小學階段作為教育的基礎時期,更是不容忽視。為了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體育教學進一步完善游戲教學方式,這不僅適應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更成為小學生強身健體,勞逸結合的新運動。接下來本文將圍繞小學體育教學展開相關討論。
一、游戲教學新體育
很多人也許會好奇,為什么要以游戲的形式來進行體育課,學習不都應該是認認真真的嗎?那么我們來具體看一下游戲教學的原因和作用。首先,我們都知道小學生是兒童,年紀比較小,活潑愛動,不太好約束,而且也不能讓他們進行劇烈運動以防受傷,但同時還要保證體育課的效果,因此我們就可以在體育課,以游戲活動來達到鍛煉學生的目的。這樣可以讓孩子既能娛樂,又可以得到適量的鍛煉,更重要的是還能在游戲中培養學生團結溝通的能力,在快樂中收獲成長。比如,體育課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們做一些“丟沙包”或者“老鷹捉小雞”的游戲,適量地讓孩子們蹦蹦跳跳一下,活動活動筋骨,享受良好的體育學習氛圍。其次,體育課進行游戲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傳統的教學方式本身就不能適應體育課堂。比如,傳統的理論教學,體育課不像其他的知識學科,不能光憑理論就能有所收獲,假如教師拿著一本體育課本站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理論,學生根本不會樂意去聽,體育課需要孩子自己去運動,切身地去感受體育的魅力和內涵,而且以小學生的特性來說,他們也不可能適應純理論的體育教學方式。再比如一些認為體育課應該大量運動的觀點,這個也不太合適。畢竟學生年紀比較小,體育運動如果過于劇烈的話,過程中比較容易受傷,因此相比之下游戲教學才更適合小學體育教學。
二、創新游戲教學,促進體育教育
小學體育游戲教學要想更加適應時代需求,滿足廣大學生的需要,就必須不斷改進教育方式,在繼承原有游戲模式的基礎上創新發展。那么小學體育中的游戲教學可以有哪些進一步的改變呢?在這里我們將給出一些小小的建議。首先,游戲教學要創新游戲方式,增加游戲種類,為體育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傳統的“丟沙包”之類的游戲可能已經不能引起學生積極活躍的興趣了,這時我們可以增加新的游戲方式,例如跳舞。舞蹈是一種藝術,從小練習舞蹈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為學生培養一種良好的氣質。在體育課上,教師可以教學生一些基礎入門的簡單舞步,比如民族舞的基礎訓練。教師可以在體育課上先簡單介紹一下民族舞,然后再帶領大家一步一步慢慢學習練習,享受體育運動的樂趣,讓學生感受新的游戲氛圍。其次,體育游戲教學還應該創新游戲設計,讓學生都有一種角色代入感,更好地融入體育課堂中去。比如教師在體育課上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學習和感受籃球運動,在做完相關的籃球學習后,可以讓學生分組組成小小的籃球隊,把自己當成隊員,相互之間進行一些小小的切磋和比賽,進一步感受自己所學到的體育知識。這樣的游戲設計不僅讓孩子們享受到了更好的體育課氛圍,也促進了體育游戲教學的發展。最后,還可以結合一些傳統的體育運動來補充我們的體育游戲課堂。比如傳統的課前熱身廣播體操,教師也可以在剛上課的時候帶著學生一起做操活動筋骨,然后再繞著操場跑一圈,這樣的熱身也能避免一些體育課的意外受傷。
三、游戲教學新功能
體育游戲教學是一個有情景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學生以及各方面條件的配合,因此我們還應該注意到一些小的細節,比如體育教學場地的選擇。剛才提到了可以在體育課堂中增加民族舞,因此我們的體育課堂不能一直只在室外的操場上進行,還應該選擇一些室內的形體訓練室,這樣既能避免一些惡劣天氣的影響,也能一定程度上保護小學生的安全。體育游戲教學不僅在身體上鍛煉了學生,也在精神上幫助了學生的發展。比如課堂上進行的一系列游戲,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和專注程度,游戲當中的溝通和交流環節也有利于學生心智的發展。因此小學體育教學的功能和作用是比較大的。在體育游戲教學中還應該注意到一個問題就是,教師應該在每節體育課結束后與學生進行一些溝通,以便對這節課程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總結,為下次課程改進做努力。比如體育課后,教師可以告訴學生他們每個人在這堂課中的表現大致如何,有哪些需要進步的地方,這樣教師與學生雙方都可以在游戲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身,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小學體育教學需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步伐和時代潮流不斷進步發展,不同年代的小學生的課程需求也會有所不一樣,游戲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的路上任重而道遠,需要各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李秋蘭.論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0,6(21).
作者:程帥 單位:貴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龍津街道大竹小學
第二篇
一、體育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一)多媒體教學法。隨著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多媒體在教學活動中已經得到了很廣泛的應用,以前我們上體育課,總是由體育老師來給大家講解動作,同學們在操場上跑跑步,做一些簡單的運動,而現在多媒體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不但能夠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變得更容易理解,還能結合影片,圖像和聲音等多方面內容豐富教學內容,使其更加通俗易懂且具有感染力,加深同學們對知識的印象,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而且對于部分體育老師難以表達的教學內容,同學們可以通過觀看多媒體播放的演示動作來進行學習,讓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動作內容和技巧,教授內容更加專業化,學生也可以獲得更加全面的體育知識[1]。(二)游戲教學法。小學生正處于青春時期,對世界具有極強的好奇心,個性活潑且好動,對于有趣的事物往往更容易接受,所以在體育課堂上經常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可以更好地帶動課堂氛圍,加深同學們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印象,促進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游戲教學法目前在體育教學課程中應用得十分廣泛,并且其教學成果相對來說比較顯著。采用游戲教學法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提高同學們在體育課堂中的學習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例如老師在上長跑課時,如果只是一味的向同學們強調多跑,大多數同學可能無法堅持下來,這時候老師可以采取游戲的方式,讓同學們相互競爭,比賽看誰可以跑的更遠或者以小組賽的形式進行比賽,這樣可以刺激同學們的求勝心理,積極地練習,達到老師的教學目標。教師只要在運動前告訴同學們長跑要注意的事項,動作要領和跑步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以及遇到問題怎么處理就可以了[2]。(三)合作教學法。每個人都是離不開集體的,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合作,一個人不管是精力還是能力都很有限,只有通過合作才能將每個人的能力發揮到最大,達到最理想的效果。在體育教學中,也要讓同學們形成合作學習的意識,教師可以把同學們分成幾組,在教學時面對整個集體進行教學,讓同學們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訓練,參加考試,小組的整體成績決定每個人的考試成績,這樣在平時訓練中小組成員就會自覺地互相幫助,成為一個團結的整體。通過分組教學增強同學之間的友情,懂得互相幫助,團結互助,提高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意識。但是老師在分組是也要講究一定的方法,在每個小組中分配一個具有管理能力的同學,讓這個同學帶動全組同學進行訓練,同時也要考慮每位同學的自身情況,均衡分配,盡量每一個小組里都有成績好和成績差的同學,這樣才能帶動大家互相幫助,否則確實不利于教學的。在分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時刻關注每一個小組的情況,在小組內部出現問題時及時進行調整,同時教師也要盡可能的多與同學一起活動,拉近師生感情[3]。(四)自主學習教學法。老師可以采用自主學習的方式進行授課。在帶領學生做完熱身運動后,讓同學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意愿選擇進行哪種體育活動,這樣同學們對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的活動會更加積極地參與進去,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掌握更多更深的體育知識。同時在采用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中,老師要注意以下幾點:(1)在讓同學自由活動之前,要對運動項目的注意事項進行細致的講解,尤其是安全注意事項,讓同學們采取正確的運動方式,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2)要監督同學們認真完成熱身運動。
二、體育教學的方式多樣化
(一)讓學生從被動變為主動的方式。被動的接受課堂知識會抑制同學們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了解每位同學的學習情況,身體狀況和性格特點,進行因材施教,讓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情況自主選擇運動項目。(二)評價的方式多樣化。在過去的教學中,老師往往習慣用成績,即分數對同學的學習情況做出評價,這種評價方式過于單調,不夠全面,不能讓童雪對自身情況有十分具體的認識,所以在評價時,教師可以盡可能的多選擇一些方式,例如同學互評,師生互評,讓每位同學都能收到不同角度的評價,從而更好地了解自己,有利于更好地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三)激勵的方式多樣化。一般來說,表揚比批評更容易讓人接受,也會更有效的促進學生的自我提高意識,;老師在表揚同學時,可以不僅僅局限于口頭表揚,也可以給表現好的同學進行一些物質上的獎勵或者讓他們給全班同學做示范,帶動同學向表現好的同學學習,這樣不僅是對這些同學的肯定,還能激勵其他同學更好地學習,提高整個班級的學習動力。三、結語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僅僅再滿足于對文化課的要求,對體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所以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采取多樣化的教育模式現在看來是十分重要的了,改變傳統體育教學中被動的教育模式,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性和積極性,能很好的帶動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增強體育運動能力,適應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張敬偉.小學體育的多樣化教學方法[J].科學中國人,2016,(36):348-348.
[2]李正運.激發學生體育學習動機,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J].考試周刊,2016,(99):112-112.
[3]王上章.小學體育多樣化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J].體育時空,2016,(18):95-95.
作者:魏坤 沈玉蓮 單位:1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職業中專 2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北門里小學
第三篇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在小學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師的教育方式和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學體育教師應該不斷將自身的教學方式和方法進行創新,并運用體育游戲的教學方式將學生學習體育知識和技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的調動起來,從而提高體育課教學的效率,促進小學體育教學目的的達成。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方式;游戲;應用
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進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并通過合適的體育游戲方式使學生完全的參與到體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提高了體育教學課堂的氛圍,同時小學生學習體育知識和技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得到了提高。因此,作為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對體育教學中的游戲進行精心的設計和安排,并讓每位學生都參能參加到游戲的環節當中,教師對游戲教學過程中的秩序進行合理的維持,從而使體育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學效率都得到有效的提高[1]。
一、游戲教學法應用的原則
(一)主體性原則。小學體育中實施游戲教學的方式能夠使小學體育教學課堂的質量得到很大的提升,并且游戲教學的開展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這使得小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的顯示出來。因此,作為小學體育教師應該根據本班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來對游戲教學的環節進行設計,并對體育游戲教學的內容和項目進行科學的安排,并使學生參與有效的主體意識進行積極的調動,使學生在游戲中將自身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充分的發揮出來,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并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在實際的教學游戲設置中應加入一些多樣化的游戲活動,促進體育教學課堂的有效性。(二)趣味性原則。小學體育教學與其他階段的體育教學具有一定的不同之處,小學生由于身心發展的特點,在體育小學的過程中應更加注重教學的趣味性,小學生的團隊意識還沒有完全的形成,對于體育教學過程中的游戲具有一定的好奇心,相比其他階段的學生更容易出現情緒化,并更喜歡新鮮和刺激的游戲環節。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設計出有趣的游戲,將學生參與的熱情進行積極的調動。教師要注重在體育游戲中設計帶有濃厚趣味色彩的游戲,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吸引力,并要將學生參與游戲過程中的安全措施做好,保證學生的安全[2]。(三)針對性原則。小學體育游戲教學中要針對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知識結構以及對技能學習的需求來制定科學合理的游戲環節,小學階段對小學生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階段,體育教師也應根據不同階段體育教學領域所涉及的知識結構和特點來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作為小學體育教師,應對小學生學習體育知識和技能的需求進行充分的了解,并根據需求的變化適當的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有針對性的設計體育游戲的類型,從而有效的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二、小學體育游戲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添加游戲教學的因素。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充分的引入游戲教學的因素能夠有效的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并對體育教學活動實施的效果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因此,作為小學體育教師應該根據小學生對體育知識和技能的需求以及學生身心發展的具體特點來對游戲教學的環節進行設計和規劃。并在有效的環節將體育教學中的理論知識進行有效的滲透,使學生通過游戲參與的方式學到了更多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在具體的游戲環節中教師應以多樣化的游戲組織方式以及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對學生參與的熱情進行調動,讓學生更加積極和主動的參與到游戲的環節當中[3]。例如,在小學體育立定跳遠的教學過程中,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模仿青蛙和兔子跳的形式,對將要進行的教學進行預熱,并在具體的游戲環節中將立定跳遠的知識進行滲透。(二)游戲化的教學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的方式能夠為以后的正式體育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實際的游戲教學中需要教師將體育知識和技能滲入到游戲教學中,并對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行積極的引導和鼓勵。例如在進行雙腳跳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讓學生模仿青蛙和兔子跳的方式將體育教學知識進行引入,并讓學生對動物跳躍過程中的動作進行觀察,小學生通過分析小動物跳躍過程中的具體動作進行總結和分析,讓學生了解到“彎腿、蹬腳、擺手”等技術要領,使學生在具體的學習中更能夠得心應手,教師再通過對標準動作的示范,對小學生的具體跳躍動作進行調整,使學生掌握了體育知識學習的技能和技巧的同時,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養。(三)游戲化的教學實踐。在游戲化的教學階段游戲發揮出了其應有的作用,使小學生體育的知識和技能得到了更加深入的掌握,在具體的游戲環節中教師體育教學中相關的動作進行正確的指導,并在游戲的過程中能夠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同樣是在雙腳立定跳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具體動作的指導,并在教學之前讓學生扮演不同動物的走路方式和跑跳的樣子,然后可以在學生之間運用雙腳跳的方式展開小競賽,這使得體育課堂的氛圍更加的愉快,并且每個同學都能積極的參與到游戲中,并能夠對雙腳跳的正確姿勢和方法進行準確的掌握,促進了學生體育知識學習的效率,另外,學生在游戲過程中也增強了其團隊合作的意識,促進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三、積極開展游戲化的教學評價
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開展科學合理的游戲教學模式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同時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更能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進行多種教學評價方式,可以通過學生的總結發言和教師多游戲效果的總結以及團隊表揚的方式來實現對體育游戲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給與客觀的評價。并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的在此基礎上進行優化和提高。在具體的評價中教師要以客觀和尊重小學生的態度給與學生一定的表揚,并對落后和參與積極性不高的同學進行鼓勵,保證學生參與體育游戲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并為其在以后提高體育游戲的興趣和體育技能的有效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結束語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充分運用游戲教學的方式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知識和技能的興趣,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和主動的投入到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并使體育課堂教學的內容更加的豐富,從而有效的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作為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科學合理的利用游戲教學的方式,使學生終身的體育意識得到更好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倪威勝,劉建莉.丹麥體育游戲性教學方法在我國小學中的實踐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6,(12):69-70.
[2]黃忠輝.淺談體育游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學刊,2015,(10):79-82.
[3]沈麗群,季瀏,王坤.我國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基于質性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5,30(3):211-215.
作者:紀文忠 單位:青島遼源路小學
第四篇
摘要: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具有較強的趣味性,能夠激發小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通過對當前小學體育教學現狀進行調查分析,設計體育游戲教學實驗,并通過試驗結果的描述性分析,提出針對性的教學建議,為小學體育教學模式創新提供理論和實踐支持。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體育游戲;教學創新
一、體育游戲概述
體育游戲又稱活動性游戲,是當前小學體育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體育游戲教學方法運用的目的,一方面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主動性,另一方面是通過巧妙的體育游戲設計,培養學生品德,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磨煉意志,促進小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不僅具有教育功能,還具有文化功能與心理功能。體育游戲本身濃厚的趣味性、競爭性與生動活潑性,受到廣大小學生的歡迎,進而使得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具有突出的作用和意義。
二、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體育游戲應用設計
1.體育游戲教學方法設計。結合對當前小學體育教學現狀的調查與分析,在“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引導下,以小學體育學科中的“立定跳遠”和“耐力跑”教學內容為例,進行體育游戲教學設計。在教學方法上采用游戲導入的方式,即通過專門性游戲導入教學內容,根據教學內容來針對性地設計體育游戲,且體育游戲組織形式既包含個體競爭性游戲,又包含集體性游戲。體育游戲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流程為: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專門性游戲—教學內容展示—階段性測試—期末考核。2.體育游戲教學內容設計。對教學內容與學生學情進行分析,然后設計體育游戲。在“立定跳遠”教學中,設計以下游戲:①腳夾球跳接力賽,目的在于鍛煉學生協調、快速與敏捷的能力,所用器材包括接力棒與軟排球,游戲方法是將學生分2隊進行比賽,每隊分為A組與B組,相距20米相對站立成一排,在教師的引導下,由A組第一名學生雙腳夾球跳向B組第一名學生,到達后交接接力棒,然后B組接棒學生再跳向A組,以此類推。在比賽過程中軟排球不能落地,落地者需在落地位置重新夾起后再繼續跳進。②跳袋接力,分組方式與“腳夾球跳接力賽”一樣,所需器材為跳袋若干個,目的在于鍛煉學生的彈跳與協調能力。游戲方法為:參賽成員成一路縱隊站在起跳線,開始時第一名學生站在跳袋內手提袋子向前跳,到達標志物后返回,之后交給第二名學生,依次進行。游戲注意事項:需繞過標志物,摔倒后需在原地起立后繼續。在“耐力跑”教學中,設計以下體育游戲:①爭分奪秒,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速度、協調與敏捷,以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所需器材包括水桶、水杯、水瓶與水。參賽成員手持空水杯與空水瓶,比賽開始后學生在水桶中用水杯灌滿水,然后一邊跑一邊向空水瓶中灌水,到達標志物后返回,然后將水杯交給下一名學生,依次進行,比賽時間為5分鐘,最終看哪一隊水瓶中的水最多。②跑跳交替,目的在于鍛煉學生的敏捷性與速度,培養快速與協調能力。在場地上畫出一條直線,所有隊員站在直線一側,在距離直線另一側15米處畫2個直徑1米的圓圈,內放跳繩,要求學生從起跑線起跑,跑到圈內后并足跳繩5次,然后返回,到達起跑線后第二名學生起跑,依次進行。3.體育游戲教學計劃設計。教師認真解讀體育教材,結合教材內容設計針對性的體育游戲,然后根據教學大綱,合理安排教學計劃,包括學期開始時學生的身體素質測試,在獲得學生基本情況后,設計一定數量的集體性游戲,然后進入主要教學環節,即“立定跳遠”與“耐力跑”。在完成教學之后,設計教學后的考核測試主要是身體素質測試與心理素質測試。
三、教學效果分析
1.教學效果描述性分析。教學階段性完成之后,對學生進行綜合測試。測試結果顯示,在體育游戲教學模式下,小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明顯提升,團隊合作能力與自信心顯著提高。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之間的相互鼓勵和信任感獲得大幅提升,絕大多數學生展現出良好的情緒。這說明體育游戲教學方法對于改善學生情感態度具有積極的意義。對學生身體素質的考核結果也顯示,體育游戲能夠使學生更加投入,使得學生身體素質得到明顯提升,身體更加健康。2.教學結論與建議。從教學實驗可知,體育游戲教學方法的實踐應用,相對于傳統教學方法而言具有突出的優勢,不僅大幅提升了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而且也顯著改善了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對小學體育教學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可結合體育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身心特點,采取游戲導入的方法,組織學生開展體育游戲教學。同時要給學生自我發展與創新的空間,組織學生自己創編體育游戲,這對于體育教學而言具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謝健,沈雪江.論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合理運用[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31):259-260.
[2]孫寅超.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體育游戲的價值及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3,3(25):66-67.
作者:張磊 單位:山東省臨沂第四實驗小學
- 上一篇:高校體育保健學實驗教學研究
- 下一篇:中學體育課堂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