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運用與價值

時間:2022-10-24 02:43:24

導語:趣味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運用與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趣味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運用與價值

【摘要】趣味教育符合青少年成長和發展的需要。通過在課堂教學導入環節,小學生上課主體性和第二課堂中運用趣味教學法,能夠增強體育課教學的吸引力,培養小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結協作能力,促進小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關鍵詞】趣味教育;小學體育教學;運用;價值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新時代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年來,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體育課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者的重視和認同。對體育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體育教學不僅要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還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喜歡上運動,承擔起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功能,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傳統教學中,由于學校更多的是注重文化課教學,體育教學被邊緣化。針對當前對小學體育教學課程建設的要求,我們應該更新教學理念,積極運用興趣教學方法,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和吸引力。

一、趣味教育的概念

“趣味教育是以人的個性心理特征為基礎,特別強調育教于樂,育教于情,因材施教,分類教育、個性發展和自主教學。”趣味教育是與應試教育相對而言的,趣味教育更多的是強調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要,通過老師必要的引導、啟發和講解,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創造性地進行學習。其中,趣味性學習法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的始終。趣味教育與應試教育最大的區別在于趣味教學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培養人的情感智能,提高人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學習樂趣,把人培養成全面適應和社會發展,身心愉悅的幸福人。其教學和學習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例如自主教學法、啟發引導法、趣味講授法、創造發明法、解題法、小組討論法等。

二、趣味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體育課對學生的身體健康成長起著很大的作用,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獲得體育知識和技能,強健體魄,增強意志力,同時體育課還可以作為學生學習中的調節劑,在體育課上身心得到放松,使學生對學習充滿激情,精神飽滿,學習更有效率。1.加強課堂導入環節的趣味性。小學學生本身就天性活潑好動,他們對體育課教學本身就比較喜歡。但是,由于他們自身條件所限,再加上體育教學本身鍛煉的枯燥性,他們很難集中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增強課堂導入環節的趣味性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例如,小學生要練習投擲活動,單純地投擲活動是很難吸引學生集中精力的,這個時候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投擲目的地放上光頭強的圖像,通過石頭剪刀布的方式確定投擲小組的順序,投擲分數累加作為小組成績,不僅可以增強趣味性,還可以達到培養小組團結的意識。2.增強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有些體育教學內容的設置并不能讓學生很好地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體育往往變成了只有在體育課堂上才能應用的東西,這就背離了體育課教學的初衷。小學體育教學不僅僅是要鍛煉小學生強壯的體魄,更要增強小學生身心健康,培養學生良好的心里素質。因此,小學階段的體育課教學應該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通過師生互動,調動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實現快樂學習,引導學生通過體育課教學這一平臺,學會與同學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在上課中培養自己的自我意識和向上的心態,突出學生的主體性。3.拓展第二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第二課堂教學練習是增強體育教學的必要環節,所以每堂課都會布置相應的體育鍛煉作業。一方面,學校可以借助于興趣教學,舉辦各種趣味性體育比賽,吸引小學生廣泛參與到興趣教學中;另一方面,增強家長的參與度,積極舉辦各類親子體育比賽活動,在體育鍛煉中培養學生與父母的感情,增強學生的幸福感。

三、趣味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價值

當前,以“吸引廣大青少年學生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并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為目的的陽光體育運動,掀起了學生體育鍛煉的熱潮,以“健康、運動、陽光、未來”為宣傳口號,來深入地研究體育對于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發育、審美情趣的培養過程的重要作用,討論了以體育教學為手段來促進中國青少年全面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陽光體育運動的展開旨在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的精神。趣味教學正是適應了這樣的教育背景,體育課堂作為實施體育鍛煉的主戰場,對于廣大青少年學生來說,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一項課程,在體育教學中采用趣味教學的方法也非常符合少年兒童的年齡特點。1.增強了小學體育課教學的吸引力。傳統的應試教育已越來越不適應青少年身心發展的規律,越來越不適應社會對于培養人、塑造人的要求。而趣味教育能夠適應新時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對于青少年而言,其心理和生理都處于一個活潑好動的階段,在體育教學中,如果僅僅是通過老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模式,無法調動學生的參與的積極性,可能會導致學生產生抵觸情緒。這不僅不利于教學的順利開展,還容易降低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而將趣味教學的模式運用到體育教學中,往往能夠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感,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2.培養了小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結協作能力。體育課與其他文化課的最顯著的區別就是在于肢體的協調和配合。小學生在其發展特點上來說,正是可塑性最強的年齡階段,是培養小學生集體意識和團結協作能力的黃金時期。教師可以在體育課的教學模式中積極運用趣味式教學方法。例如,在課堂教學中采取以學生教學生的模式。教師可以采取先由教師教學,然后挑選出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度和協調性較高的幾名同學做小組長,進行分組,讓這些同學以小組的形式再去教其他的同學,這樣不僅會增強學生學習體育的樂趣,提升了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結協作能力,而且采取組長制的教學方式,也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認真地學習體育課程任務。3.促進了小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小學階段是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最強的年齡階段。小學生的想象從幼兒時期的形象片斷、模糊逐漸地向著越來越能正確、完整地反映現實的方向發展。雖然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想象具有模仿、簡單再現和直觀具體的特點,但是到了中高年級,他們對具體形象的依賴性會越來越小,創造想象開始發展起來。傳統的體育教學在這方面最重要的缺陷就是對于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有著巨大的束縛。而以趣味教學的方式來展開體育課程內容可以很好地避免這個問題,學生們慢慢地就會在趣味中從老師固有的理論模式上轉到在老師傳授內容上的自我創新。

在體育教學中,即使是同一個動作,對于不同性格和生理特征的小學生來說,也會做出不同的樣子,趣味教學不僅能夠很好地將學生本該接受的課程內容與自我特點相結合,還能很好地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集體榮譽感。綜上所述,小學體育教學作為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中的重要一環,承載著青少年素質教育的重任,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生長發育,在青少年教育成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趣味教學作為教育發展中的重要方式,在現代教育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小學體育教學中充分運用趣味教育,不僅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需要,更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體育教學中增設趣味教學的教學手段,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形成了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師生在相互交流中共同掌握知識,共同進步的課程特點,有利于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謝健,沈雪江.論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合理運用[J].科技信息.

[2]焦現偉.將少兒趣味田徑引入小學體育課的理論分析及實驗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03,(06).

[3]繆洲生,錢遠玲.少兒趣味田徑對小學體育教育的影響分析[J].中國學校體育,2012.

作者:趙京濤 高慧萍 單位:臨沂第二實驗小學南京路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