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活動如何讓孩子健康成長
時間:2022-01-14 03:53:09
導語:小學體育活動如何讓孩子健康成長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學體育教學,是小學階段中不可或缺的學科,是實現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小學體育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開展教學活動,突出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的主體性,重視學生的參與熱情,這樣才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體育學科的魅力,進而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本文從實際出發,首先傳輸了體育在校學生健康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再結合筆者的一些思考與經驗,談一談小學體育活動如何讓小學生健康成長,并總結了若干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體育;小學生;教學;體育活動
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落實,以及素質教育核心素養的相繼提出,都進一步豐富了小學體育的教育價值與意義。在這個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師應當在基礎知識教學的基礎上,關注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將體育教育融入到學生的綜合發展過程中,在體現體育學科教學價值的同時,讓學生獲得進一步成長。
一、體育在小學生健康成長中的重要作用
體育教學是一個由內而外的教育過程。從“外”的角度來說,通過體育的相關活動以及體育的相關技巧教學,學生身體體能、體質會得到增強。適當的體育活動會給身體各部位、各器官給予一定的刺激,促進身體在形態結構、生理機能等方面發展一系列適應性反應和趨優變化。尤其是在長身體年紀的小學生來說,體育活動對于其身體健康成長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而從“內”的角度來說,隨著學生與體育活動以及相關技能訓練的逐步加深,學生在活動中也會逐步感受到體育本身的內在文化屬性,不管是在長跑過程中的“堅持不懈”、還是在競技性體育活動中的“努力拼搏”,都會給學生的心理層面認知帶來極大的幫助,在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以及心理健康環境上都有著極高的作用性。從小學階段的角度來說,雖然該階段的體育活動比較簡單,但是其本身也蘊含著較高的心理健康促進作用,教師應當把握好每一次教學工作開展,注重學生的“內外發展”,這樣才能夠最終實現學生健康成長的終極目標。
二、基于健康成長的小學體育教學策略
(一)構建良好師生關系,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小學體育教師想要進一步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效果,并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就必須重視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一方面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讓課堂的“教與學”更為融洽,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教師的教學過程中。另一方面,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有益于發揮教師個人影響力,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效果,為良好的教育過程打下基礎。在與學生構建師生關系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于學生相處的過程中,小學體育教師不應當過于嚴肅。一方面,雖然嚴肅的教師有益于課堂的紀律,但是過于嚴肅也會將學生的主動性“拒之門外”,不利于師生之間的交流。另一方面,學生對于嚴肅的課堂教學本身就是有一定抵觸,而在體育課堂上還要面對過于嚴肅的體育教師,他們也會對體育課堂大失所望。同時相對比嚴肅的教師,學生們更喜歡與風趣幽默的教師進行交流與互動。所以小學體育教師應適當的“放下架子”,應以更加親切幽默的姿態與學生進行交流。其次,教師應當發揮好合作者的作用。有位教育家曾說過,“想要教好孩子,就必須要變成孩子”。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上,教師應當要注重與學生之間的合作,與學生共同參與到游戲活動中,不僅可以家師生之間的情感,緊密師生之間的關系,透過與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教師也可以從更為細致的角度發現學生的動態信息,發現學生身上的問題,并未進一步的問題解決打下良好基礎,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同時在合作中,相對比來自“教師”身份的教導,來自學生“合作者”的引導,學生會更為認同,或是為學生的活動策略出謀劃策,或是指出學生活動中的不足,都會能夠讓學生產生深刻的認識,幫助他們客服自身的問題。(二)結合適當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抗挫能力。抗挫折能力主要體現的是人們忍受、抵抗以及減少、排除挫折的能力。從客觀的角度來說,這種能力涵蓋了挫折耐受力與挫折排解力兩個方面。首先,抗挫則耐受力,主要是指人對挫折的忍耐程度??勾靹t耐受力強的學生,當他們面對挫折時并不會表現出較大的情緒反差,通常能夠快速的進入到正常心理狀態,在較短的時間內走出挫折所帶來的消極情緒。挫折排解力,主要是指人在面對挫折時,調整自己擺脫挫折困境的能力。排解力較強的學生,他們通常在遇到挫折后,能夠主動地作出有益自己情緒疏解的行為舉動。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適當的為學生構建一定的挫折環境,并通過引導來培養學生的抗挫折能力。比如說,教師可以借助體育課堂上自由活動的時間,為學生開展一些具有挑戰性質的活動游戲。比如說,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性別等方面,為學生合理設置小組,并未學生開展兩人三足的游戲活動,在活動中學生會因為剛接觸這項活動,而會出現各種困難,這就形成了一定挫折情境。這個過程中,教師一方面可以通過語言激勵,引導學生克服當前的挫折,另一方面還可以對學生進行技術上的指導,比如說注意與其他同伴配合,按照一定的節奏來進行等,還可以邊喊口號邊進行這項運動。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快速克服挫折,同時也能夠感受到團隊合作的作用。(三)依托體育活動,培養學生堅強意志品格。堅強的意志品格,是體育本身所傳達的精神內涵。對于小學生來說,在體育活動中引導學生形成堅強意志品格,不僅有助于他們對于體育精神的理解,更能夠作用到學生的實際生活與學習中。當然想要培養學生這種意志品格,小學體育教師也不能夠過于強調對學生的說教或是理論教育,而是要關注到學生的實際體育運動過程,讓學生在“做中學、做中悟”,才可以實現最終的目標。比如說,學生在進行較為困難的體育活動中,如跑步或是一些對抗性較強的球類活動中,教師都要對學生表示鼓勵,或是借助口頭按時的方式,引導學生堅持下去。不管學生在活動中的成績如何,只要學生參與了,并在這個過程中拼搏過、奮斗過,教師都要給予肯定,這樣才能夠形成一種良性的引導,讓學生形成堅強的性格品質。此外,教師還要了解到,小學生年齡畢竟幼小,他們對于一些體育活動,還是會下意識的產生抵觸。如果學生他們自己主觀上不對這項活動產生認同,學生也不會享受體育活動的過程,更不會形成堅強意志品格。因此,在活動形式上,教師還需要進行一定的調整。比如說教師可以適當的為學生開展拓展訓練活動。拓展訓練體育活動,就是圍繞學生自身素質的一些列活動,其更側重于學生心理素質的有效提升。如在“信任背摔”的拓展訓練中,一方面是引導學生克服對未知的恐懼心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提高。教師可以挑選一些在平時體育教學中,一些比較靦腆或是膽小的學生,鼓勵他們體驗這項活動,這都有助于學生心理素質的提升。
總的來說,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為學生展現體育學科積極的一面,在讓學生感受到體育活動內涵的同時,注重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的實踐,這樣才可以為學生自身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礎。在此基礎上,教師還應當注重榜樣的樹立,讓學生從更為真實的角度感受到體育的魅力所在,引導學生從心理上注重體育學科,這樣才可以提升學生在課堂山的積極性,從而促進他們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湯健新.以“體”育人拓展體育學科育人價值[J].名師在線,2020(02):80-81.
[2]林秋華.論小學體育教學質量提高的途徑與策略[J].才智,2019(23):48.
[3]王美蘭.加強小學體育的優教樂學,發揮育人價值[J].教書育人,2019(07):64.
作者:程杜娟 單位:重慶市合川區南濱路小學
- 上一篇:小學體育教學中游戲活動的開展
- 下一篇:中學生體育學習影響因素分析